資源簡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學設計學情分析二氧化碳的制取是繼氧氣制取之后的又一常見氣體實驗室制法,是氧氣制取的延伸和拓寬。在“制取氧氣”的學習中,學生對實驗室里如何制取氣體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前幾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已學過一些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但不知如何選擇適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教法分析鑒于二氧化碳制取和氧氣制取兩者之間的聯系,本課題的教學主要采用知識方法回顧、對比實驗探究兩種手段。通過制取氧氣的知識方法回顧,明晰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思路;通過反應原理及實驗裝置兩項探究活動,幫助學生了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和制取裝置,使學生對實驗室制取氣體裝置的認識,產生由簡單模仿到靈活選擇的認知飛躍。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探究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2、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并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3、進一步了解實驗室中制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過程與方法】1、通過二氧化碳和氧氣制取的比較,初步確立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2、在分析拓展裝置優缺點和制取氣體的過程中,體驗、反思和完善實驗設計,掌握基本實驗技能,樹立多角度、多層次地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實驗、問題的討論,培養學生求實、創新、合作的科學品質;2、通過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體驗探究成功的樂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續不斷的學習興趣。教學重、難點重點:采用活動與探究的方式研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和收集方法。難點:分析比較裝置的優劣,并能靈活選擇氣體發生裝置。教學過程一、溫故知新回顧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完成下表;分析歸納實驗室制取氣體必須研究的主要問題。可供選擇的裝置:藥品 高錳酸鉀 氯酸鉀與二氧化錳 過氧化氫與二氧化錳反應原理發生裝置 (填字母,下同)確定氣體發生裝置的因素:收集裝置 ,(原因: ); ,(原因: )確定氣體收集方法的因素:檢驗方法 方法:檢驗氣體時應利用氣體的 性質驗滿方法你認為實驗室制取氣體必須研究的三大問題是步驟1:學生回顧并在學案上完成表格步驟2:教師抽取個別學生學案投影展示,與學生一起點評、訂正。步驟3:與學生一起歸納實驗室制取氣體必須研究的三個問題:①需要研究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化學反應原理;②需要研究制取這種氣體所應采用的實驗裝置(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③需要研究如何驗證制得的氣體就是所要制制的氣體。【設計意圖】通過制取氧氣的知識回顧,從方法的角度,為明晰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思路奠定基礎,增強學生對氣體研究方法的認識體驗。二、合作探究【探究活動1】: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1、列舉你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討論這些反應能否用于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簡要說明理由。步驟1:學生回憶并在學案上寫出一些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反應步驟2:選幾個學生所寫的反應(板書),學生討論能否用作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如:C + O2 CO2 CaCO3 CaO + CO2C +2 CuO 2Cu + CO2 石蠟 + 氧氣 H2O + CO2步驟3: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與學生一起歸納實驗室制取氣體藥品選取原則是:①反應條件是否容易達到; ②產生氣體的量的多少;③收集的氣體是否純凈; ④裝置、操作是否簡單;⑤原料是否易得、價廉; ……2、觀察與分析分析那個反應最適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實驗藥品 實驗現象 實驗分析碳酸鈉和稀鹽酸石灰石和稀硫酸石灰石和稀鹽酸【討論】上述三個反應中,哪一個比較適合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為什么?【結論】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最理想的藥品是:反應方程式:步驟1: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現象并在學案上完成表格步驟2:學生依次討論以上三個反應,比較哪一個最適合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并說明理由。步驟3:師生一起歸納得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藥品,寫出反應方程式: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設計意圖】通過對有二氧化碳生成的一組反應的回憶和分析,通過一組探究反應速率的對比實驗,呈現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反應原理的認識過程,幫助學生領悟確定二氧化碳制備原理時應考慮的因素,提高學生對二氧化碳制備原理的認識層次。【探究活動2】: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1、右圖是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兩套常用裝置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用哪套發生裝置,為什么?媒體展示裝置,學生選擇并說明理由2、下面是一些可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請討論分析它們的優點和不足,其中哪一套最適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通過討論優,與學生一起選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裝置。【設計意圖】:通過比較,對固液常溫型裝置進行拓展,培養學生的開放思維能力。【探究活動3】:探究二氧化碳收集裝置下圖是實驗室收集氣體的常用裝置【討論】實驗室收集二氧化碳可用哪套裝置,為什么?【溫馨提示】有關二氧化碳的相關信息: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與水反應;②相同條件下,氣體的密度與相對分子質量成正比關系,即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密度就越大;③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9。【設計意圖】:本步驟難度較小,旨在復習鞏固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探究活動4】:探究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步驟1:回顧第一單元課題2中所學驗證二氧化碳的方法和檢驗氧氣含量多少的方法,引導學生探究二氧化碳的檢驗方法和驗滿方法步驟2:師生歸納二氧化碳的檢驗方法和驗滿方法。【設計意圖】:鑒于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的反應、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燒的性質,學生已經有所了解,因此,這一教學環節設計較簡略。主要是采用對比的思維方式,讓學生明白驗證二氧化碳和驗滿二氧化碳兩種方法的區別。【探究活動5】:動手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并驗滿步驟1:復習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討論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驟①按要求連接好儀器 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如何檢查?)③裝入藥品(先加固體,后加液體) ④收集并驗滿氣體步驟2:分組操作,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并驗滿【設計意圖】:解決了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值得研究的幾個主要的問題之后,安排學生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氣體的實驗,一是鞏固研究成果,二是訓練學生的實驗技能。穿插“配有長頸漏斗發生裝置的氣密性該如何檢查”的討論,培養學生的反思習慣和反思能力。三、達標檢測1、實驗室制備并收集CO2,有以下操作步驟: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連接裝置 ③加入大理石 ④加入稀鹽酸 ⑤收集 ⑥驗滿其中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2、實驗室收集CO2的正確方法是(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氣法 C.向上排空氣法 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3、檢驗CO2氣體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 ( )A.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 B.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C.將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氣瓶中、振蕩 D.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4、下列氣體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是 ( )A. H2 B.O2 C.CO2 D.O2和CO25、結合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以下所選裝置均填裝置代號)(1)實驗室制取和收集CO2時應選用 兩種裝置相連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通常狀況下,氨氣(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與熟石灰固體混合物的方法來制取。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應選用 ,收集裝置應選用(3)甲烷(CH4)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比空氣輕,極難溶于水。實驗室常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兩種固體混合物的方法甲烷。制取甲烷的發生裝置可選用 ,收集裝置應選用(4)已知硫化氫(H2S)是一種密度大于空氣,能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用硫化亞鐵塊狀固體和稀鹽酸反應制備(無須加熱),則可以選用 裝置制備,選用 裝置收集。 ( http: / / img.bimg. / photo / XF6orKt9QXC6rZFxPgp6xA== / 2023805082550393479.jpg" \t "_blank )(5)氫氣(H2)是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難溶于水。實驗室中可以用金屬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其發生裝置應使用 收集裝置可選用 。高溫點燃點燃高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