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氧化碳的性質》教學設計教學理念1、利用改進實驗裝置對知識點進行學習,正確實驗與認真觀察是學習化學成功的關鍵,使學生在興趣中啟發思維、探求規律。2、在學習“傾倒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的反應”和“二氧化碳和紫色石蕊溶液”的實驗時,為充分調動學生的觀察學習積極性,運用“討論、實驗、探究、反思”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以“提出問題──實驗檢驗──得出結論”為主線的思維程序,讓學生自己探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教學設計課前預習--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補充--課堂小結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質;2、通過改進的實驗,操作簡便,重復使用,可以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能力。【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二氧化碳的性質相關知識的學習,學會觀察和描述化學現象。2、通過實驗發生化學變化進一步推導出一些課本上沒有講到的性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對二氧化碳有關知識的討論,學習全面認識與評價自然界中的物質;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合作與創新精神;重點、難點1、二氧化碳的性質2、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與石灰水的反應教學方法情境激學法、實驗促學法、提問引導法儀器和藥品鐵架臺、錐形瓶、安全漏斗、酒精燈、具支試管、漏斗、火柴、蠟燭、導管、自制漏斗(下端開口較大)、碳酸鈣、澄清石灰水、稀鹽酸、紫色石蕊溶液、盛有階梯狀蠟燭的大燒杯。二、教學過程【新課引入】通過教師與學生一起做一個吸氣、呼氣的小活動,引入課堂學習。請同學們做一個小活動,深吸氣、慢慢呼氣。同學們對于你們呼出的氣體前面我們已經學習過,它含有哪些物質?含有水蒸氣、二氧化碳等物質。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大、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關于二氧化碳你還知道些什么?觀看演示實驗,積極回答問題。激起學生探求知識的好奇心,引發學習興趣。思維拓展:二氧化碳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你能想出幾種方法來證明嗎?展示學生分小組的學習成果,請四個小組的學生代表來陳述其所學的內容。【討論與交流】1. 打開具支試管一邊的開關,關上集氣瓶這邊的開關后,二氧化碳進入裝有紫色石蕊溶液的具支試管中,溶液的顏色會有什么變化?首先石蕊溶液是紫色的,通入一段時間的二氧化碳后,溶液變成紅色,這是因為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關上具支試管一邊的開關,打開另一邊的開關,對溶有二氧化碳的石蕊溶液加熱,這時溶液中有氣泡產生,將氣泡導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被加熱的石蕊溶液從紅色又變成紫色。這說明碳酸是弱酸,受熱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溶液中沒有碳酸時,紅色溶液變成紫色。2. 為什么二氧化碳氣體進入澄清石灰水會渾濁,時間長了渾濁的溶液由變清澈?二氧化碳進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是因為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碳酸鈣不溶于水,所以溶液呈渾濁狀態。當通入二氧化碳氣體時間過長,渾濁溶液又變澄清,因為碳酸鈣、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氫鈣,沉淀消失。3. 制取二氧化碳時,可用什么方法檢查集氣瓶是否已經收集滿?你的依據是什么?檢查時木條應放在瓶口還是伸入瓶內?將燃著的木條放到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說明集氣瓶已經收集滿二氧化碳氣體;依據是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因為氣體裝滿瓶后會流出瓶口,檢查時木條只能放在瓶口。4. 燃著的木條伸入裝有二氧化碳氣體的集氣瓶有什么現象?能說明什么呢?用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熄滅,證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5. 向燒杯中傾倒二氧化碳,你們觀察到了什么現象?將實驗中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氣體,通過自制漏斗倒入裝有階梯狀蠟燭的大燒杯中,位置較低的蠟燭先熄滅,位置較高的蠟燭后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支持燃燒。這個自制漏斗下端開口必須較大,這樣二氧化碳氣體才能順利從自制漏斗下端流入燒杯底部。如果下端開口太小,實驗不能成功;如果不使用漏斗,傾倒的二氧化碳氣體會使兩支蠟燭熄滅。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1)無色、無味的氣體。2)密度比空氣大(ρ=1.977g/l,二氧化碳的式量是44,空氣的相對式量是29)。3)能溶于水。4)熔沸點較低,干冰—固態CO2。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1) 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2)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CO2 + H2O = H2CO3 紫色石蕊變紅色石蕊試液由紅色又變成紫色3) CO2與Ca(OH)2反應 CO2+Ca(OH)2 = CaCO3↓+H2O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生成白色沉淀。 CO2+CaCO3 +H2O = Ca(HCO3)2 沉淀消失,石灰水變澄清。4) 與熾熱的碳反應 C + CO2 = 2CO5) 與Mg反應 2Mg + CO2 = 2MgO + C3、干冰的形成在一定的條件下,固態的二氧化碳就叫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致冷劑的材料。4、二氧化碳的用途1) 滅火材料2) 工業原料3) 食品的保護氣4) 致冷劑5) 溫室肥料6) 人工降雨材料鼓勵學生自己獲得新知,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從結論性語言里發現問題的能力。啟發思維,大膽猜想,培養自我發現的能力,步步設疑,層層引導。最后以一段順口溜作小結:二氧化碳不簡單, 不會燃燒不助燃;密度要比空氣大, 可來滅火能制堿;它在水中能溶解, 石蕊加入顯紅色;通入澄清石灰水, 先是渾濁后沉淀。【板書設計】課題3 二氧化碳的性質一、物理性質1)無色、無味的氣體。2)密度比空氣大(ρ=1.977g/l,二氧化碳的式量是44,空氣的相對式量是29)。3)能溶于水。4)熔沸點較低,干冰—固態CO2。二、化學性質1)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2)二氧化碳與水反應CO2 + H2O = H2CO3 紫色石蕊變紅色石蕊試液由紅色又變成紫色3)CO2與Ca(OH)2反應 CO2+Ca(OH)2 =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生成白色沉淀。 CO2+CaCO3 +H2O = Ca(HCO3)2 沉淀消失,石灰水變澄清。4)與熾熱的碳反應 C + CO2 = 2CO5)與Mg反應 2Mg + CO2 = 2MgO + C三、二氧化碳的用途1) 滅火材料2) 工業原料3) 食品的保護氣4) 致冷劑5) 溫室肥料6) 人工降雨材料H2CO3 = H2O + CO2↑高溫點燃H2CO3 = H2O + CO2↑高溫點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