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常見的酸和堿復習一、設計思路第七章包含三類重要的化合物酸、堿、鹽,其中在第2節中已經學習了常見的酸、常見的堿以及中和反應,這是整個初中化學的重點又是難點,在新授課中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這部分內容,但對于酸和堿的化學性質還缺乏系統的認識。本節復習課,通過1個尋寶情景貫穿3個活動將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中和反應這三部分內容有機整合起來,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同時為鹽的學習打好基礎。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復習鞏固酸與堿的化學性質,并運用酸堿化學性質加深對中和反應的理解;(2)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合作探究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通過在情景活動中分析總結運用規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善用知識、造福社會的責任感。三、重點難點 重點: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中和反應難點:運用酸和堿的化學性質分析判定中和反應的情況四、教學過程【梳理脈絡、引入課題】回顧第七章的知識脈絡,本章包含三類重要的化合物酸、堿、鹽,在第2節中我們已經學習了常見的酸、常見的堿以及中和反應。這節課,我們將通過3個活動整合本節重點內容,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同時為鹽的學習打好基礎。【融入情景、探尋知識】活動一: “尋寶人1號”—鹽酸,不小心走進了有許多“吃人的野獸”(即能與其發生化學反應的物質)的小山,你能找到他走出小山的路線嗎?1.自主學習,完成學案中的三個任務:在圖中畫出走出小山的路線,寫出鹽酸與野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口頭總結酸的化學性質。(時間約7分鐘)2.展示交流,請學生投影展示路線與化學方程式,其他學生提出質疑,鞏固化學方程式的書寫。3.教師引導,如果是尋寶人是硫酸呢?學生思考后回答,總結酸的通性,教師板書,進一步引導酸具有共同化學性質的原因是因為酸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加深對酸化學性質的認識。活動二:“尋寶人2號”—氫氧化鈉,同樣不小心走進了有許多“吃人的野獸”的小山,你能找到他走出小山的路線嗎?1.自主學習,完成學案中的三個任務:在圖中畫出走出小山的路線,寫出氫氧化鈉與野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口頭總結堿的化學性質。(時間約5分鐘)2.展示交流,請學生投影展示路線與化學方程式,其他學生提出質疑,鞏固化學方程式的書寫。3.教師引導,如果是尋寶人是氫氧化鈣呢?學生思考后回答,總結堿的通性,教師板書,進一步引導堿具有共同化學性質的原因是因為堿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加深對堿化學性質的認識。活動三:“尋寶人1號”—鹽酸與“尋寶人2號”—氫氧化鈉都走出了小山,不期而遇,同時發現寶藏,兩人廝殺起來,從化學角度預測會出現哪幾種情況?1.從尋寶情景與化學角度(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兩種視角出發,學生提出猜想:① NaCl(兩敗俱傷,恰好中和)② NaCl、HCl(酸強堿弱,酸過量)③ NaCl、NaOH(堿強酸弱,堿過量)2.運用化學試劑判定是哪種情況,小組合作,比一比,哪個小組想出的方案又多又好。3.口頭展示方案,最后師生共同梳理,加深對中和反應的認識,進一步鞏固運用酸、堿的化學性質。【課堂結語、升華主題】兩位尋寶人為了寶藏爭得你死我活,那同學們的寶藏又是什么呢 是的,知識,老師希望同學們像蜜蜂一樣勤勞,將知識掌握在我們的手中,善用知識,造福社會,最后,用我們學校的校訓“厚德博學、做人成才”與大家共勉。附板書設計常見的酸和堿復習H+ OH-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