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活中常見的鹽(第2課時)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掌握鹽的一些化學性質及碳酸根離子的檢驗理解復分解反應及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2.過程與方法通過比較碳酸鹽的相關化學方程式,能簡單地歸納出相同點,為復分解反應概念的引出做好鋪墊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熱愛科學和尊重科學、依靠科學的思想二、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含碳酸根離子的鹽與酸反應放出二氧化碳的事實,掌握碳酸根離子的鑒定方法難點:復分解反應及條件三、教學方法啟發、合作、探究、討論、激勵四、媒體選擇PPT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環節、措施) 學生活動 (自主參與、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設計意圖情境激凝 學生演示家庭小實驗 我們還學過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請同學們想一想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什么?反應的原理是什么 圖片:鹽酸腐蝕含碳酸鈣的建材 提出問題 鹽只與酸發生反 應嗎?能否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我們通過實驗來探究。 探究活動1 演示實驗11-1: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分別與鹽酸反應并思考:觀察到什么現象;并在教師指導下分析 探究活動2 實驗11-2:碳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的反應,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 探究活動3 實驗:氯化鋇和硫酸鈉反應 硝酸銀和氯化鈉反應 過渡 引導學生總結復分解反應的概念以及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課堂小結 鞏固檢測 課堂評價 觀看,引起興趣 觀看圖片 思考討論 得出結論 思考回答 CO3 2- , HCO3-的檢驗方法 鹽和酸反應生成新鹽和新酸 互動交流,完成實驗,展示交流。 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實驗,并完成教師所提出問題,討論分析 得出結論:鹽和堿反應生成新鹽和新堿 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實驗,并完成教師所提出問題,討論分析 得出結論:鹽和鹽反應生成兩種新鹽 學生思考,找規律,得出結論 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復分解反應 復分解反應條件: 生成物之一有沉淀或氣體或有水生成。 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課堂練習】 基礎過關 1.下列化學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 )A、Zn+H2SO4=ZnSO4+H2↑ B、2KMnO4==K2MnO4+MnO2+O2↑C、CaO+H2O=Ca(OH)2 D、CuSO4+2NaOH=Cu(OH)2↓+Na2S 中考鏈接 2.用做鑒別碳酸根離子的試劑是( ) A.稀硫酸 B.食鹽水C.石灰水 D.稀鹽酸和澄清石灰水 使學生溫故而知新,通過圖片觀看,讓學生印象深刻。 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 通過演示實驗,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通過實驗探究增強學生對知識獲得的能力,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 培養學生形成本節的核心概念——復分解反應 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表達能力板書設計鹽的化學性質鹽和酸的反應鹽和堿的反應鹽和鹽的反應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