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教學設計本課是第二十二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的第一節,在本章中起重要作用。“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一節闡明了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信息主要儲存在細胞核中。分析了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DNA是主要遺傳物質。本節內容在結構體系上體現了人們對科學理論的認識探究過程和方法,是進行探究式教學的很好的素材。在教學中,通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優化課堂結構,妙用科學史實例,并合理利用多媒體將抽象問題形象化,把知識的傳授過程優化成一個科學的探究過程,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得出科學的結論。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不斷探求新知識和合作的精神。整個教學過程中滲透科學方法教育。【知識與能力目標】1、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2、描述染色體、DNA、基因三者之間的關系。【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傘藻嫁接實驗發現控制生物形狀的遺傳信息主要儲存在細胞核中,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和實驗設計的基本步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概述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認同科學認識是不斷深化、不斷完善的過程。2、通過學生自己設計驗證性實驗,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科學思維和創新的能力。【教學重點】1、染色體、DNA、基因之間的關系;2、遺傳信息的中心是細胞核。【教學難點】染色體、DNA、基因三者之間的關系。教師準備:1、傘藻移接實驗等相關圖片及課件。學生準備:1、統計好的家庭成員性狀調查表。【導入新課】通過學習,同學們了解到生物可以通過一定的生殖方式,比如說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產生與自身相似的后代,使種族得以延續。有句俗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們知道這其中蘊含了生殖過程中的哪種生命現象呢?【講授新課】細胞核是遺傳信息中心師:什么是遺傳?生:自由發言(略)師生概括:P29親代生物生殖與其相似的子代的現象,叫做遺傳。展示生活中各種有關信息的圖片,引發學生對生命信息(即今天所學內容)的思考展示商品條形碼圖片、股市信息圖片、氣象信息圖片等。師:從以上圖片中,你們能看出什么?生:自由發言。歸納:以上圖片都隱含著豐富的信息。師質疑:那么,生命體有沒有信息呢?如果有,它隱藏在什么地方?它會不會傳遞呢?又是怎樣傳遞的呢?先請大家看這樣一個實驗資料。討論:利用課件展示傘藻嫁接實驗的過程,并提出討論問題生物的性狀是由細胞核控制的 還是由細胞質控制的?(2)為什么傘藻的移接體長出的帽是傘形的而不是菊花形的?(3)通過分析,你知道遺傳信息在哪兒了嗎?生:分組進行討論。師:巡視、指導討論。生:交流討論結果(略)。歸納:說明遺傳信息的中心是細胞核。二、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1、回顧學習過的細胞核的知識,識別其中的主要物質是染色體。展示植物和人口腔上皮細胞的結構圖片,認清細胞核這一結構。展示細胞核圖片,識別其中的主要物質——染色體。2、展示圖片,了解不同生物體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及數目恒定的重要意義。(1)19世紀末,生物學家發現染色體在生物的傳宗接代中具有重要作用。(2)每一種生物的體細胞內,染色體的數目是一定的,一般還成對出現。如犬39對,貓19對,小鼠20對,黑猩猩24對,人23對。(圖片)(3)人的體細胞中多了或少了一條染色體,可能導致嚴重的遺傳病。如嬰兒的體細胞中第13對染色體多了一條,會導致先天性裂唇。(圖片)3、圖片展示染色體的組成,揭示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染色體主要由蛋白質和DNA組成。(2)DNA大多在染色體上。(3)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信息中心的中心)(4)DNA的結構:DNA分子像旋轉的樓梯,由兩條長長的互相盤繞的鏈組成,構成雙螺旋結構。(5)DNA上有許多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段,叫基因,它可以控制不同的性狀。學生償試描述染色體、DNA和基因三者之間的關系。【課堂小結】生物的遺傳與細胞核中儲存的遺傳信息有關(細胞核是遺傳信息的中心) 細胞核中有染色體,在體細胞中是成對存在的,數目是一定的 染色體主要由蛋白質和DNA組成DNA主要在染色體上,是雙螺旋結構,上面有許多基因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核心知識點:遺傳、遺傳信息中心、細胞核、染色體、DNA、雙螺旋結構、基因、主要的遺傳物質。較好的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的教改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啟發學生思維,注重學生學法的指導,無論從知識、能力,還是情感價值觀方面都達到了應有的教學目標。倡導探究性學習,分析資料,并結合多媒體展示,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層層深入,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課前準備教學過程教學反思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