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遠離煙酒 拒絕毒品》本節是對“珍愛生命 拒絕毒品”知識的介紹。教師根據課本的描述進行引入很容易引發學生的注意,也可以播放一段關于毒品的視頻加以引入。課本通過兩個探究活動使學生認識吸食毒品的危害。而“知識鏈”則對毒品的成分、危害性加以概括和總結。在“實際用”中則對吸毒的原因加以介紹。本節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使學生認識吸毒的危害。因此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通過學生自身的體會認識毒品對社會的危害。1.通過閱讀文本、觀看課件及相關素材,能夠舉例說出香煙中所含的有毒物質及其危害性。2.通過閱讀文本、觀看課件及相關素材,進行活動探究,能夠分析酗酒對人體健康的危害。3.通過閱讀文本、觀看課件及相關素材,進行資料分析,能夠說明毒品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危害性。教學重點:香煙中所含的有毒物質及其危害性;酗酒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毒品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危害性。教學難點:探究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形成遠離煙酒、拒絕毒品的意識和行為。課前準備:教師準備相關資料,制作課件。學生預習。(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教師:近年來,青少年逐漸成為吸煙人群的主力軍,這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社會家庭環境等影響是造成青少年吸煙、喝酒現象的重要因素。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煙酒和毒品。(二)吸煙有害健康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本P81-82,學生依據圖25-12吸煙有害健康示意圖,認識香煙產生的有害物質。教師指導學生分組討論香煙中的有害物質有哪些?吸煙對人體到底有哪些危害?對于青少年又有什么危害?學生:分組討論香煙中的有害物質及其危害性。教師總結:香煙中產生的煙霧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主要有一氧化碳、尼古丁、一氧化氮、煤焦油等。(三)酗酒有害健康教師:課件展示酒后駕車引發事故、酗酒者導致心臟病發作致死的案例。 由講臺上瓶里的水蚤,引出水蚤的來源,由某一瓶中水蚤全部死亡的現象引發懸念,引導學生思考“水蚤死亡之謎”。要求學生自學課本P82-P83,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介紹實驗步驟: 1.觀察記錄清水中水蚤心率 2.觀察記錄不同酒精溶液中水蚤心率。 3.另取水蚤,重復1、2步驟。教師:強調實驗中的注意事項指導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解決實驗中可能碰到的困難。 學生:學生自學課本P82-P83,了解實驗的方法。學生觀看視頻,回憶并交流水蚤心臟的位置、水蚤心率的計數方法。學生明確觀察記錄不同濃度酒精溶液中水蚤心率的方法。明確實驗注意事項。 教師:指導學生1.匯報實驗數據 2.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3.引導學生回顧實驗過程,思考: ①用清水做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②為什么要重復實驗求平均值? ③重復實驗時,為什么要選擇個體大小相似的水蚤? ④這個實驗結果,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學生:按照最終確定的實驗步驟分組完成“不同濃度酒精(5%、10%、15%、20%)對水蚤心率的影響”的實驗,并記錄實驗數據。1.分組匯報實驗數據。2.分析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四)拒絕毒品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三個資料,請學生分組討論這三個資料分別說明了毒品具有哪些危害? 資料一:主要側重描述了近年來我國毒品危害的程度,尤其是青少年吸毒人員所占比例非常之高,值得深思。 資料二:以吸毒者、被害者的角度描述了吸毒的痛苦感受。但這些吸毒者明知其危害,卻仍無法擺脫。 資料三:吸毒者為了獲得毒品,不擇手段,甚至喪失人性。家人備受摧殘,家庭不復存在,社會隱患層出不窮。 教師分析: 1.吸毒的危害,基本可以概括為“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 2.借助人體各系統動畫,請大家分析毒品對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危害。 3.復習傳染病相關知識,請學生說出吸毒者為何容易感染艾滋病、肝炎等傳染病。角色扮演 :請一位學生扮演主持人,并讓主持人選取一位同學當作被采訪者,其他學生作為被采訪者的親友團協助完成“拒絕毒品,遠離毒品”話題的采訪。老師為主持人準備四張卡片,內容如下: 1.要拒絕毒品,得先學會識別毒品。你了解毒品的種類嗎?你知道識別先進危害很大的新型毒品嗎? 2.了解毒品的嚴重危害就可以做到不吸毒。你能舉一個例子詳細說明毒品的危害嗎? 3.健康樂觀的精神,可以讓我們遠離毒品。那我們自己身上可能存在哪些不夠樂觀的情緒呢? 4.我們要拒絕誘惑,防止受騙上當。你能為大家表演一個小品,來說明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存在危險嗎? (教師小結,如學生拓展程度不夠充分,補充以下內容) 1.你要先學會識別毒品!(用多媒體介紹各種毒品,包括新型毒品的種類和危害)。 2.想想吸毒者的下場和慘狀吧!(用多媒體展示多個吸毒者悲慘命運的圖片和案例,如果學生在信息技術課上搜集到材料,也可在此環節呈現) 3.孤單和憂郁讓壞人有可乘之機!(聯系前一節健康的心理知識,介紹建立正當的情緒舒解方法) 4.要有警惕心,拒絕可能隱藏著的誘惑?。ㄈ纾赫_用藥,勿輕信他人;遠離是非場所,提高警覺、不拿生人的飲料、香煙等)。 略。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