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1 溶液的形成(第一課時教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溶解現象,知道溶液、溶劑、溶質等概念;了解乳濁液、懸濁液。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實驗探究觀察記錄和分析實驗現象,理解溶液,溶質,溶劑三者的關系。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實驗探究,激發和增強學生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重點和難點】重點: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認識溶液、溶質、溶劑三者的關系。難點:判斷溶液的溶質、溶劑。【教學方法】:演示、實驗、講授和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實驗準備】藥品:食鹽,膽礬,高錳酸鉀溶液,植物油,泥土,蒸餾水,酒精;儀器:試管5只,鑰匙、滴管。【課時安排】 :2課時【教學設計】本課時主要是以實驗探究形式來完成教學任務,通過實驗組織學生仔細觀察、分析、小組總結從而得出結論,教師只是引導、組織好學生,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教學活動。教學過程 點評1. 情境創設通過PPT展示5種(液體、氣體、固體)溶液讓學生觀察,并告知這些物質都是溶液。教師引入:這些都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溶液,根據手上的表格各小組討論一下這五種溶液有什么共同點和區別。(教師板書課題1:溶液的形成)(3分鐘)學生討論并填寫表格......教師引導:我們從物質狀態、物質分類、顏色、穩定性、成份等來考慮這5種物質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1發言:這5種物質都是混合物;學生2發言:狀態分別是液態、氣態和固態;學生3發言:5種物質的顏色不同,分別是無色、藍色、無色、無色和黃色;學生4發言:5種物質的氣味不同;學生5發言:這5種混合物久置后不會分層;學生6發言:物質內部各部分成份均相同;……..2. 新課教授教師引導:那么大家找一找這5種溶液的共同點是什么?學生1發言:都是混合物;學生2發言:久置后不會分離;學生3發言:物質內部各部分成份相同;教師引導:物質內部各部分成份相同是溶液的均一性,久置后不會分離是溶液的穩定性,溶液必須是混合物。學生4發言:這5種溶液的共同特點可以總結為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教師引導:這也是所有溶液的共同特點,也是溶液的定義,大家再闡述一遍溶液的定義。全班學生齊答: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就是溶液。實驗探究一:請同學們探究一下物質是否能形成溶液。藥品:植物油、食鹽、泥土、明礬、水、酒精、碘;儀器:試管6只、藥匙 展示不同顏色的溶液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物質是否溶解被溶解的物質溶解物質的物質植物油+水乳濁液泥土+水懸濁液食鹽+水膽礬+水碘+水碘+酒精 培養學生集體合作意識和動手能力;認識溶液、溶質、溶劑。學生動手實驗并記錄實驗現象......(10分鐘)教師提問:根據實驗現象,說一說這幾種物質能否形成溶液?為什么?學生1發言:第1組植物油與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因為混合后油珠立即向上漂,出現分層現象,不是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所以不能形成溶液。(特寫鏡頭)教師講解:回答得非常好,像這種液體與水混合不溶解形成的混合物成為乳濁液。學生2發言:第2組泥土與水混合也不能形成溶液,因為混合后泥土的大顆粒物質會迅速沉降到試管底部,出現分層現象,也不是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所以泥土與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特寫鏡頭)教師講解:不錯,那我們稱這種固體與液體混合不溶解而形成的混合物為懸濁液。學生3發言:第3組和第4組的食鹽、膽礬與水混合可以形成溶液,因為這兩種物質與水混合后,固體完全溶解,也沒有出現分層的現象,形成了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所以食鹽、膽礬與水混合可以形成溶液。(特寫鏡頭)學生4發言:第5組碘和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因為這兩種物質混合后,碘不能溶解,不能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所以不能形成溶液。(特寫鏡頭)學生5發言:第6組碘和酒精混合可以形成溶液,因為兩種物質混合后,碘完全消失,靜置后也不分層,形成了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所以碘和酒精混合能形成溶液。(特寫鏡頭)教師講解:很好。那我們來看看食鹽、膽礬和碘酒這三種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質和溶解物質的物質分別是什么?學生1發言:食鹽與水混合的試管中,被溶解的物質是食鹽,溶解食鹽的物質是水;學生2發言:膽礬與水混合的試管中,被溶解的物質是膽礬,溶解膽礬的物質是水;學生3發言:碘與酒精混合的試管中,被溶解的物質是碘,溶解碘的物質是酒精;學生發言,教師邊板書,填寫表格……教師講解:很好,那我們就稱被溶解的物質是溶質,而溶解物質的物質是溶劑,水是常用的溶劑,汽油和酒精也可以做溶劑。教師提問:所以溶液是由哪幾種物質組成呢?學生1發言: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板書:組成 溶質 溶劑)教師引導:既然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那么溶液的質量也應該是由溶質和溶劑共同組成,所以就有…….(板書M液 = + )完成4道檢測題…… 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引導:我們回到之前的實驗,對比碘+水和碘+酒精的兩支試管,能得出什么結論?學生1發言:實驗發現,碘是溶于酒精的,但是碘不能溶于水;教師引導:很好,也就是說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是相同的還是不同的呢?學生2發言:不同的。 培養學生分析、觀察和歸納總結能力,由點帶面,由一般到特殊。教師設疑: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做溶質,那么我們如何判斷溶液的溶質和溶劑呢?其實是有規律可循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討論。教師講解并板書:固體+液體混合,固體為溶質,液體溶劑,比如:碘酒;學生1發言:碘是固體做溶質,酒精是液體做溶劑;教師講解并板書:氣體+液體混合,氣體為溶質,液體為溶劑,比如:稀鹽酸;學生2發言:HCl是氣體做溶質,水是液體做溶劑;教師講解并板書:液體和液體混合,量少的為溶質,有水時,不論多少,水做溶劑。比如75%的酒精;學生3發言:酒精量多,但溶液中有水,所以水做溶劑,酒精做溶質。教師講解并板書:如果混合是發生化學變化,那么生成物做溶質,比如氧化鈣+水;學生4發言: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所以氫氧化鈣做溶質。教師點評:回答非常好,那么我接下來做一個液體與液體混合的實驗,大家來分析一下溶液的溶劑、溶質是什么。教師演示實驗…….藥品:酒精、水、高錳酸鉀溶液儀器:試管一支、膠頭滴管溶劑溶質振蕩前現象振蕩后現象靜置后現象結論水乙醇邊做實驗邊講解:酒精量少,高錳酸鉀量多;學生1發言:酒精、高猛酸鉀做溶質,水做溶劑。教師講解:非常正確。溶液里面有水,所以溶劑就是水,溶質是酒精和高猛酸鉀兩種物質。 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教師:學習了溶液的特點,那么溶液應該怎樣讀呢?實例溶質溶劑碘酒碘 酒精 鹽酸HCl氣體 水 75﹪酒精酒精 水 生石灰+水Ca(OH)22水 通過對比實驗,讓學生比較明顯地得出結論。教師講解:第一種情況是指明溶劑的溶液,讀法就是溶質的溶劑溶液。例如碘酒, 做溶質, 做溶劑。學生1發言:碘做溶質,酒精做溶劑,讀作碘的酒精溶液。教師講解:很好,第二種情況是沒有指明溶劑的溶液,一般水做溶劑,讀作溶質溶液。例如CuSO4溶液, 做溶質, 做溶劑?學生2發言:CuSO4溶質,水做溶劑,讀作CuSO4溶液。教師講解:回答正確,第三種是溶液的俗稱,如Ca(OH)2溶液: ;Na2CO3溶液: 。學生活動:完成隨堂檢測題并講解。教師設疑:學生溶液,就要運用到生活中去,那溶液在生活中有些什么作用?學生1發言:農業上無土栽培植物時需用到營養液,營養液就是溶液;學生2發言:醫藥上的注射液也是溶液;學生3發言:化學反應在溶液中進行可以加快反應速率。教師講解并板書:同學們回答的非常好,接下來我們做幾道鞏固練習。 語言的準確表達離不開實驗的仔細觀察,要充分肯定學生的準確表達。小結:知識點一:溶液的概念、組成和特點; 知識點二:了解懸濁液和乳濁液; 知識點三:如何判斷溶質和溶劑; 知識點四:溶液的讀法。 學生觀察仔細,能將所學知識與生活中的實例相結合并能準確回答。【鞏固練習】:完成學案習題。【作業】:教科書P32習題。【板書設計】:課題1 溶液的形成1. 溶液均一、穩定的混合物。2. 成分 溶質 溶劑固體、液體、氣體 水、有機溶劑3. 溶液的用途4. 溶液的讀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