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教學設計教材分析: 本課題是在九年級第十單元課題2學生在學習了常見的酸和堿及酸和堿的通性的基礎上要學習的一部分知識內容,學生此時對化學實驗的現象比較新奇,產生了學習興趣,但不能從教學內容的本質上了解反應的內涵,對知識體系也僅僅知道一些淺層的內容,所以從教學內容本身來講,并不復雜,但具體到中和反應的實質等就比較抽象了,可以增加視頻實驗加強理解。關于中和反應的應用,教材從酸堿性的角度說明了它在實際中的應用價值。教學目的:知識與技能(1)知道酸和堿發生的中和反應。(2)了解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進一步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2)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3)體會化學與社會的密切關系,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教學重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教學難點:中和反應的理解和應用。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復習引入】常見的酸和常見的堿及酸和堿的通性。 提出問題:酸和堿相遇的時候會發生反應嗎? 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新獲取的信息思考回答問題【演示實驗】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觀察實驗現象)。 【分析實驗】根據實驗的現象可能存在兩種觀點:1. 氫氧化鈉和鹽酸沒有發生反應;2. 氫氧化鈉和鹽酸發生反應但沒有現象,你傾向于哪種觀點? 實驗現象:無現象 同學們大多傾向于2. 氫氧化鈉和鹽酸發生反應但沒有現象 運用實驗設置懸念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提問】通過什么有效現象可以判斷氫氧化鈉和鹽酸發生反應的確發生了? 【活動一】取小燒杯,向其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滴加2滴酚酞(觀察顏色變化),向試管中逐滴滴加稀鹽酸(觀察實驗現象)。 【分析小結】氫氧化鈉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變紅色,隨著稀鹽酸的加入紅色逐漸消失。至溶液變成無色。說明氫氧化鈉已經發生了反應不存在了。 學生觀察、分析、思考回答。 設計實驗證明氫氧化鈉和鹽酸發生中和反應【活動二】為什么酸和堿能夠發生反應 ? 歸納:酸與堿反應的實質。 H++ OH-=H2O 分析原因:看圖片 討論反應中離子變化 寫出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中和反應: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 理論上分析中和反應發生的原因引導書寫酸和堿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練習】完成下列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向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2. 向石灰水中滴加稀鹽酸 1.2NaOH+H2SO4 = Na2SO4+2H2O 2. Ca(OH)2+2HCl = CaCl2+2H2O 時練習化學方程式書寫。鞏固中和反應。【活動三】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閱讀課文歸納:1. 農業 酸性土壤可以加入熟石灰中和酸性 2. 工業 如硫酸廠的廢水中含有硫酸,需要用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后排放 Ca(OH)2+H2SO4=CaSO4+2H2O 3. 生活 如用含氫氧化鋁的胃藥治療胃酸過多Al(OH)3+3HCl==AlCl3+3H2O 再如被蚊蟲叮咬后因其分泌的蟻酸而感到不適,可涂堿性物質(如稀氨水)來緩解痛癢。 從化學到生活,學以致用。【課堂總結】通過本節課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積極思考1.中和反應的定義和實質 2.判斷中和反應是否發生反應的實驗探究方法 3.中和反應的應用 培養歸納、總結能力。【作業布置】教材習題 板書設計:一、中和反應鹽: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中和反應: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酸 + 堿 → 鹽 + 水二、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1.改變土壤的酸堿性2.處理工廠的廢水3.用于醫藥①中和胃酸②制成含堿性物質的藥水,防蚊蟲叮咬。- 1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