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3 《水的組成》(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1)了解氫氣的性質及驗純的方法。(2)通過電解水的實驗了解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2. 過程與方法通過水的電解實驗的觀察,了解并體驗人類認識水的組成的過程和方法,初步了解利用分解反應的產物來研究純凈物組成的方法。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人類認識物質世界的過程和方法,通過學習,保持和增強學生對生活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二、教學重難點重點:電解水的實驗,確定水的組成。難點:通過電解水實驗歸納、分析、確定水的組成。三、教學方法實驗法、討論法、演示法、觀察法四、教具準備直流電源、水電解器、電解用水、火柴、木條、酒精燈、PPT課件、實驗視頻等。五、教學流程創設問題情境→實驗探究→驗證實驗→講解總結六、教學流程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 以故事《水為什么會燃燒》引入課題。講述普利斯特里、卡文迪許、拉瓦錫發現水的組成的故事 傾聽、思考傾聽、體驗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 產生認識沖突,激發求知欲。認識實驗研究和創新思維的重要性氫氣的物理性質 科學家們對水的組成的研究是從對氫氣的燃燒開始的,請同學們閱讀教材79頁有關氫氣的知識,并思考:(1)氫氣的物理性質有哪些?(2)實驗室收集氫氣的方法? 閱讀、討論、歸納、發言 得出氫氣的物理性質:無色、無臭、難溶于水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實驗室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分析歸納的能力和遷移知識的能力。氫氣的化學性質 播放氫氣燃燒的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讓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判斷氫氣燃燒的產物,寫出氫氣燃燒的文字表達式和符號表達式。 觀看、描述氫氣燃燒的現象:安靜地燃燒,火焰呈淡藍色,用手觸摸有熱感,燒杯壁上有水珠??偨Y氫氣的化學性質:可燃性。書寫氫氣燃燒的文字表達式和符號表達式。 由于氫氣燃燒實驗有一定危險性,所以用多媒體展示實驗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透過現象了解物質性質的能力。加強學生動手書寫化學符號,讓學生加深記憶。氫氣的驗純 播放氫氣球爆炸的視頻,講述氫氣遇火爆炸的原因。強調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其純度。播放檢驗氫氣純度的視頻 學生觀看視頻,觀察、描述檢驗氫氣純度的方法:試管口朝下,用拇指堵住集滿氫氣的試管口,靠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如發出尖銳爆鳴聲表明氫氣不純;如聲音很小,則表示氫氣較純。 培養學生的實驗安全意識,也為后面探究水的組成打下基礎。回憶舊知 引導學生回憶檢驗氧氣、二氧化碳和氫氣的方法 回憶、填寫表格、發言總結檢驗氧氣、氫氣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實驗探究水的組成 拉瓦錫將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我們能不能做這個實驗呢?當然可以。通過電解水的方式把水分解,然后驗證產物。 觀察實驗并記錄實驗現象,完成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和符號表達式。 培養觀察能力和體會實驗探究的辛苦與成功的喜悅。討論:分析水的生成和電解實驗,你能得出關于水的組成的結論是什么? 思考、討論得出結論:水是由氧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 在現象分析的基礎上進行討論,達到培養觀察、分析能力和啟迪思維的作用。微觀分析 播放水電解的微觀視頻,提出問題: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是什么?化學反映的實質是什么? 觀看視頻、分析、討論、交流、發言 讓學生學會從微觀的角度來認識化學反應,同時培養學生的信息加工能力。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題的學習,你們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體會? 討論、交流、發言 使知識形成脈絡,讓學生鞏固知識。課堂練習 1、下列有關氫氣的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無色、無味 B、能夠燃燒 C、難溶于水 D、密度很小2、在電解水實驗中如果與電源正極相連的試管內匯集了2L氣體,那么與電源負極相連的試管內匯集的 ( )A、2 L B、 1L C、4 L D、無法確定3、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水電解 B、水結冰 C、水沸騰 D、水揮發4、鑒別H2、O2、N2、空氣四種氣體最好選用( ) A、觀察其顏色和狀態 B、嗅其氣味 C、用帶火星木條分別伸入氣體中 D、用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氣體中 練習、反饋、糾正 鞏固新知七、板書設計課題1 水的組成1.氫氣的性質1).物理性質氫氣是無色、無臭、難溶于水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的小,是最輕的氣體2).化學性質現象:(1)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安靜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2)燒杯內壁有水珠生成,接觸燒杯的手感覺發燙。結論: 氫氣能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水,并放出熱量。文字表達式: 氫氣+氧氣 水(H2)(O2) (H2O)結論:氫氣具有可燃性2.電解水的實驗現象:兩極出現氣泡,V正極︰V負極=1︰2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水 氫氣+氧氣(H2O) (H2)(O2)結論: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點燃通電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