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是研究化學變化與能量的具體直觀體現,是在學生學了木炭、紅磷、鐵絲等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燃燒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本節內容與日常生活生產聯系較多,課題對學生親切又熟悉,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是學習本節內容的基礎。因此,在對本節教學資源的選取上注重源于生活,這樣,在此基礎上的情景創設,易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便于指導學生提煉出本節的教學目標。二、學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已非常熟悉“燃燒”這種變化,也見過不少相關的現象,但沒有提升到化學的角度來分析;學生通過對氧氣性質的探究已經能夠通過小組合作-實驗探究-分析討論得出結論;多數學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救常識。三、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認識燃燒發生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會運用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相關問題。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提高學生評價的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認識事物的雙面性,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掌握自救常識。四、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燃燒條件和滅火的原理難點:燃燒條件的實驗探究,自我保護意識的加強和自救常識的掌握。課時 第一課時(二課時)五、教學過程[引入新課]多媒體展示:奧運“圣火”點火儀式,60周年國慶晚會焰火,煤爐燒飯,篝火晚會,你看到什么?[板書] 第三節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教師引導] 火是人類文明搖籃,火給人類帶來光明,供給能量,但火使用不當,給人類來巨大損失和災難,火是燃燒時的一種現象。【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和前面所學的知識中,舉例說明你見過那些燃燒事例 [學生活動] 學生討論教師參與,給與評價和鼓勵,學生例舉許多實例,木炭,磷,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等。[教師引導] 結合各種事例,你能發現燃燒有什么共同特征嗎?并嘗試自己能給燃燒下個定義嗎?[學生活動]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板書] 一 燃燒定義:燃燒——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特征:發光,發熱,放熱,化學反應。【討論交流] 發光,發熱的現象一定是燃燒現象嗎?舉例說明[講解]要利用燃燒給人類造福,我們就要研究燃燒的條件。【問題】根據生活經驗物質燃燒應具備怎樣的條件?[學生活動](1)根據生活經驗對燃燒條件進行猜測。(2)根據猜測制定方案,設計實驗,進行驗證。(3)分組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實驗,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教師提供實驗用品實驗一 用坩堝鉗夾分別沾有酒精,水的棉花球放在酒精燈火焰片刻,觀察實驗現象----------實驗二 將一個燃著蠟燭罩上燒杯,觀察實驗現象------------------實驗三 取一小塊煤和小木條分別放在酒精燈上觀察實驗現象--------------(4)總結交流——得出結論。實驗1結論:燃燒與物質本身有關,物質必須是可燃物實驗2結論: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實驗3結論:(1)可燃物的燃燒必須達到燃燒所需要最低溫度(著火點)(2)不同可燃物質燃燒時的著火點不同。[問題] 燃燒時需要滿足的條件是否缺一不可?[實驗驗證]: 教師演示實驗, 觀察現象:銅片上白磷----- 原因-------------------銅片上紅磷----- 原因---------------------水中白磷----------原因----實驗:向水中通入氧氣, 現象------------ 原因--------------[板書]: 二,物質燃燒條件(1)可燃物(2)氧氣或空氣(3)達到燃燒時,所需要最低溫度(著火點),燃燒的條件必須同時滿足,缺一不可。[講解] 燃燒給人類造福的同時,也會因火的使用不當而引起火災。[問題] 根據燃燒所需的條件,我們應如何滅火呢?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讓煤爐火熄滅?[討論——交流——總結方法]用水澆滅 ,滅火器,把燃燒煤移開,蓋上爐蓋,用土蓋火師生歸納滅火原理和方法[板書]三,滅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者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2)隔離空氣(3) 使可燃物的溫度降低著火點以下深化練習1、紙比煤易點燃的原因是( )A.紙比煤接觸空氣面積大 B.紙比煤的著火點高C.紙比煤的著火點低 D.紙比煤的密度小2、下列滅火方法不恰當的是( )A.不慎打翻酒精燈起火,立即用濕抹布撲滅 B.圖書檔案起火,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C.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可用鍋蓋蓋滅 D.石油油井著火,用大量水澆滅3、下列關于燃燒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有放熱、發光現象的變化一定是燃燒 B.在氧氣中能燃燒的物質在空氣中也一定能燃燒C.可燃物燃燒時一定有發光放熱現象 D.可燃物燃燒時一定有火焰和發光的現象4、在空氣中敞口放置的一瓶無水酒精,沒有燃燒的原因是( )A.沒有達到著火點 B.無水酒精是液態 C.沒有與氧氣接觸 D.無水酒精揮發快5、1992年海灣戰爭期間,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燒,我國救援人員在滅火工作中做出了貢獻,下列措施不能考慮用于滅火的是 ( )A.設法阻止石油噴射 B.設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溫度C.設法使火焰與空氣隔絕 D.設法降低石油的著火點6、《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曹操率百萬水師乘船橫渡長江,聲勢浩大,卻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來的東風弄得大敗而逃。用燃燒三條件回答:(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進曹軍的連環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著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起火后曹軍的部分船只逃脫,這些船沒有被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3)孔明“借”來的“東風”不僅使火勢吹向曹營,還為燃燒提供了__________,使火燒得更旺。7、請用“燃燒和滅火”的化學知識解釋下面的成語:釜底抽薪、杯水車薪、鉆木取火。 小結:1、燃燒的條件 2、滅火的原理(1)可燃物 (1)清除可燃物(2)氧氣 (2)隔絕氧氣(3)溫度達到著火點 (3) 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作業 檢查站82頁1——2板書設計:第三節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一 燃燒定義:燃燒——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特征:發光,發熱,放熱,化學反應。二,物質燃燒條件(1)可燃物(2)氧氣或空氣(3)達到燃燒時,所需要最低溫度(著火點),燃燒的條件必須同時滿足,缺一不可。三,滅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者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2)隔離空氣(3) 使可燃物的溫度降低著火點以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