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水的組成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①了解水的物理性質。②通過電解水的實驗了解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它的化學符號為H2O。(2)能力目標通過電解水實驗的確定,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一種物質的化學式并非臆造而是根據實驗結果所得。從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知識等能力。(3)情感目標①通過電解水的實驗對學生進行物質可分性教育,培養他們實事求是的態度。②在教學中滲透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從而啟發學生的思維。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探究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難點:從微觀角度分析水電解反應的實質,而進一步驗證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的理論。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電解水裝置一套四、課時安排 1課時五、教學過程同學們,首先我們一起看下面的一則故事:展示故事:1977年11月9日,在印度東南部的馬得利斯海灣南部的水域里,發生了一次大火。當時海上的風浪已經數日沒有停息了,這天一陣颶風過后,海上突然燃起了大火,頗為壯觀?;鸸庹找闹軘凳?,劇烈的燃燒使海天連成了一片,形成了半壁彤紅的景象。目擊者無不目瞪口呆。俗話說,水火不相容,海水為何會燃起大火?科學家研究后發現,引起大火的原因正是水的組成。時速高達250公里的颶風和水發生劇烈的摩擦,由此產生的能量使水發生了分解,產生了一種可以支持燃燒的氣體與一種可以燃燒的氣體。講述:同學們,看完這則故事之后,你們想提出什么問題呢?1、水分解產生了什么氣體?2、哪一種氣體能燃燒呢?講述:通過以上故事我們知道了水分解產生的某一種物質可以燃燒,那么水是由什么組成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新的一節課《水的組成》板書:《4.2 水的組成》引入:我們知道水是我們生產生活中最常見、最重要的物質之一,那么,它有哪些物理性質?它是怎樣構成的?這是我們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首先,請大家思考并討論以下三個問題,然后認真閱讀P108水有哪些物理性質?展示課件:1、冰能浮在水面上,與水的哪個性質有關?2、冬天,水結冰后為什么自來水管會暴裂?3、高原地區燒開水為什么要用高壓鍋?一、水的物理性質(觀察)展示一杯純凈的水。(小結)(1)常溫下,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2)凝固點:0℃,沸點:100℃;(3)1標準大氣壓下,4℃時密度最大為1g/mL。(4)冰的密度比水小。(設問引入)我們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由什么構成?水由哪些元素組成?怎樣證明水的組成?(演示實驗)課本[實驗4-6](觀察) 通電后兩個試管內產生氣泡,液面下降,說明產生氣體。與電源負極相連的試管內氣體體積大,與電源正極相連的試管內氣體體積小,它們的體積比約為2∶1。(討論)正、負兩極管內分別為什么氣體 如何檢驗 (觀察)用帶火星的木條進行檢驗,可以觀察到與電源正極相連的試管內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用點燃的木條進行檢驗,與電源負極相連的試管內的氣體能燃燒,發出淡藍色的火焰 。(小結)由此可見, 正極 (陽極)產生氧氣,體積小; 負極 (陰極)產生氫氣,體積大。(提問)通過電解水的實驗證明了什么 (分析)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有關內容,然后互相討論,最后教師總結講解,分析過程可用投影 。(小結)2、 水的組成(1) 水在直流電作用下生成氫氣和氧氣兩種氣體,證明水在直流電作用下發生了 分解反應,H2O H2 O2(2) 水在直流電作用下生成了氫氣和氧氣,證明了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3) 電解水負極產生的氫氣和正極產生的氧氣體積比是2:1 。講述:通過剛才我們電解水實驗我們已經知道了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但是,我們還不能確定水的化學式。在科學研究中確定某物質的化學式都是需要通過精密的實驗和準確的計算的。下面我們從微觀角度進一步學習水的構成。展示課件:水電解的微觀圖。講述:電解水是在直流電的作用下,發生了化學反應。水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每兩個氫原子結合成一個氫分子,許許多多的氫分子聚集成氫氣,每兩個氧原子結合成一個氧分子,許許多多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氣。很早以前意大利科學家阿伏加德羅提出:“在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氣體有相同的分子數?!睂嶒灉y得電解時產生的氫氣和氧氣,體積比約為2∶1,可以認為水電解時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分子數目約為2∶1。氫和氧的分子都是雙原子構成的分子,所以可推測1個水分子中氫、氧原子個數比也約為2∶1。精確的實驗測定,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因此,水的化學式是H2O。(小結)(4)一個水分子只能由2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可進一步推導出水的化學式是H2O。(5)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的劃分和原子的重新組合。+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