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因母親過早去世,父親智力低下,年邁的奶奶又無力照顧,在陜西榆林王家河村,一名“啞童”常年被用繩子拴在樹上,與一只山羊為伴。六年間,孩子從來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話,就連“爸爸、媽媽”這些簡單的詞語也不會說。。。。。。與羊為伴想一想:為什么已經6歲的孩子連爸爸媽媽這樣簡單的話語都不會說?lo1.2 在社會中成長第一課 豐富的社會生活匯報人:PPTNEW1、為什么說人離不開社會?2、什么是親社會行為?3、親社會行為的表現4、為什么養成親社會行為?5、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教材P6-9頁內容,對知識進行簡單標注、勾畫。(3分鐘)第一目在社會課堂中成長PART 0101父母的撫育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社會的關愛……知識技能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社會化我 們思考:這些人對我們的“關愛”,對我們的成長有何作用?父母的撫育剛出生的嬰兒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社會的關愛國家的培養我們知識不斷豐富 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 價值觀念日漸養成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社會化筆記區①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1.為什么說人離不開社會?社會化是一個人從最初的自然的生物個體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食物書籍衣服電視(1)下列物品分別能夠滿足我們的哪些需求?物質物質精神精神(2)它們是怎樣生產出來的?總結: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筆記區①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②我們的生活各方面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1.為什么說人離不開社會?鴻星爾克積極向有困難的災區和群眾捐贈物資,伸出援助之手,這是什么行為?親社會行為第二目養成親社會行為PART 0202學以致用:以下行為屬于親社會行為嗎?親社會行為不是不是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來的那些有利于社會和他人的行為。2、什么是親社會行為?你還了解哪些親社會行為?無償獻血救助他人關愛他人幫助他人你還知道哪些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不是親社會行為學會謙讓學會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3、親社會行為的表現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合作安慰4.為什么養成親社會行為?06思考一:如何看待童姓家族的善舉?提示:關愛他人,是一種親社會行為。一個小善舉,堅持300年:浙江寧波寧海縣前童鎮的一童姓家族,從清朝時期開始,就在前童鎮黃洋市路廊為過往行人提供免費茶水,到童松達這一代,已有300多年。80多歲的童松達行動不便,大兒媳胡亞麗毅然承擔起了燒茶的重任。 “童家人十代燒茶,到我們這里不能斷了,樂善好施是我們童家人的傳統,這也是我們對祖祖輩輩的承諾?!?br/>思考二:童姓家族的善舉產生了哪些影響?提示:在社會上傳播了樂善好施的理念。(1)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了解、服務社會。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結合張桂梅老師的事跡,說說養成“親社會行為” 有何意義?(2)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意義)4.為什么養成親社會行為?06花甲明志,他臨危領軍戰非典;耄耋生輝,他星夜逆行奔武漢。不一樣的年紀,同樣的義無反顧。《人民日報》這樣評價鐘南山:“84歲的鐘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br/>鐘南山爺爺收獲了什么?鐘南山作為醫生,治病救人,承擔了社會責任,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鐘南山以他高尚的人格獲得了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3)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4.為什么養成親社會行為?4、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原因/意義)P8①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必要性)②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重要性)③參與社會的過程,既是體驗社會生活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重要性)志愿服務美化城市環境愛心捐助青少年如何養成親社會的行為呢?結合圖片和你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談談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5.如何養成親社會的行為?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形成。③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社會化養成親社會行為在社會中成長社會化的含義人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社會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課堂小結1.因為農民伯伯的辛勤耕種,我們得到了食物;因為警察叔叔的堅守崗位,我們有了安全的環境;因為有了父母的支持、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和社會的關愛,我們有了豐富的生活,獲得了深刻的情感體驗。這說明( )A.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社會離不開個人B.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C.只要人們關愛社會,主動投身于社會實踐,就一定能實現人生價值D.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有著不同的身份B課堂小測2.周末,八年級學生小剛與同學約好到公園參加護綠活動,途中發現路邊的下水道井蓋不見了。為防止誤傷行人,小剛守在井口邊,并打電話向路政部門反映情況,直到維修人員趕到才離開,結果耽誤了約定的活動時間。你對小剛這一做法的評價是( )A.缺乏安全意識,未成年人不要在危險區域停留B.不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不利于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C.不能積極融入社會,護綠活動對個人和社會更重要D.盡管耽誤了時間,但他做的同樣是一種親社會行為D課堂小測3.下列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 )①在公共汽車上給老弱病殘孕讓座②參加獻愛心活動,為災區人民募捐③積極參加義務植樹活動④犧牲學習時間,陪朋友去網吧打游戲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B課堂小測4.近年來,各學校興起了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活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活動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研學旅行活動( )①能夠引導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學習成長②有利于學生融入絢雨多彩的社會生活③有利于幫助學生了解國情、熱愛祖國④有利于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各種需求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B課堂小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 在社會中成長 課件.pptx 視頻4:優秀人民教師張桂梅.mp4 鴻星爾克向河南災區捐款.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