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3 制取氧氣教學目的:1.掌握實驗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理解分解反應及其化合反應的區別;了解氧氣的工業制法;了解催化劑和催化作用的概念。2.初步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初步培養學生分析、對比和遷移知識的能力。3.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實驗習慣。教學重點: 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裝置和操作方法。教學難點: 催化劑和催化作用的概念。教學方法: 演示實驗、分析討論、概括總結、拓展延伸教學用具:藥品:高錳酸鉀、雙氧水、二氧化錳。儀器:鐵架臺(帶鐵夾)、試管、單孔橡皮塞、導管、水槽、集氣瓶、酒精燈、試管夾、藥匙。教 學 過 程:【情境導入】展示情景優美的自然風光,由天然氧吧到我們如何制取氧氣【板書】一、氧氣的工業制法: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空氣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從空氣中獲得氧氣?答: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梢詮目諝庵蝎@得氧氣工業制氧流程圖:【問題】這個變化屬于什么變化?為什么?答:工業制取氧氣是物理變化。因為沒有新物質生成。通過復習空氣的組成,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分離空氣制氧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設問】實驗室用什么方法獲得氧氣?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演示]實驗2-5[邊演示邊講述](1):在常溫下 ( file: / / / C:\\Users\\hp\\Desktop\\Local%20Settings\\Temp\\Rar$DI00.750\\實驗2-5(1).flv" \t "_parent ),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過氧化氫溶液的試管,觀察木條是否復燃?現象:木條不能復燃結論:說明常溫下放出氧氣少。(2):向上述試管中 ( file: / / / C:\\Users\\hp\\Desktop\\Local%20Settings\\Temp\\Rar$DI00.750\\實驗2-5(2).flv" \t "_parent ),加入少量二氧化錳,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觀察發生的現象。現象:木條復燃了結論:說明在常溫下過氧化氫溶液遇到二氧化錳(MnO2)時迅速產生氧氣。【板書】化學方程式:2H2O2 === 2H2O + O2↑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水+氧氣[演示]實驗2-6:待實驗2-5的試管中沒有氣泡時,重新加入過氧化氫溶液,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觀察發生的現象。現象:木條復燃了結論: 說明二氧化錳(MnO2)仍然起作用所以又產生氧氣。[講述]以上實驗可以重復多次,好像二氧化錳永遠用不完,如果在實驗前用精密的天平稱量二氧化錳的質量,實驗后把二氧化錳洗凈、干燥,再稱量,你會發現它的質量沒有發生變化。把它再加到過氧化氫溶液中,還可以加速過氧化氫分解。這種神秘的物質叫什么呢?【講述】對,這種物質就是催化劑。【板書】催化劑(又叫觸媒):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都沒有改變的物質 。催化劑 一 變:化學反應速率變的特點 二不變:質量不變、化學性質不變【講述】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硫酸銅溶液等對過氧化氫的分解也具有催化的作用。(2)加熱高錳酸鉀高錳酸鉀 加熱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記住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和文字表達式。【問題】實驗室制取氧氣時選用哪些儀器?答:實驗室制氧氣需用鐵架臺(帶鐵夾)、試管、帶導管的單孔塞、酒精燈。【問題】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氣?選用哪些儀器?答: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選用的儀器有水槽、集氣瓶、玻璃片。教師邊演示實驗邊講解,最后歸納得出實驗的步驟簡單概括為:檢、裝、收并針對實驗的注意事項,提出一下問題:1.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試管口略向下傾斜,試管口要塞棉花,為什么 3.什么時候開始收集氣體,什么時候收集滿 4.做完實驗是先移出導氣管還是先熄滅酒精燈 5.如何檢驗該氣體就是氧氣 6.小華同學做完實驗發現大試管裂了,請你幫他找找原因 今天我們的收獲真不小,最后對今天所學的表達式列出來做個對比:【提問】分析上述三個制取氧氣的反應,他們有什么共同特點?上述三個反應與化合反應有什么不同 【講解】這三個反應的反應物都是一種物質,生成物是兩種或兩種以上,三個反應正好與化合反應相反,這樣的反應就叫分解反應。板書設計:一.制取氧氣 工業制氧氣的方法實驗室制氧氣的方法二.催化劑及它的特點三.化學反應 化合反應分解反應[布置作業]課本P40 1、2、4升溫到-196℃液態空氣氮氣空氣降溫到-200℃以下液化氧氣升溫液氧MnO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