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邏輯與思維》第十三課 第一框 超前思維的含義與特征 導學案(含答案)【學習目標】(1)科學精神:正確認識超前思維的特點,明確超前思維的探索性,預測性和不確定性的具體內涵。(2)公共參與:學會運用超前思維的方法認識和解決問題。【探究一】世人皆知諸葛亮神機妙算,我們可以以其《隆中對》(見下面材料)為例從思維方式上分析他何以能“神機妙算”。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其主不能守。益州劉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br/>認識超前思維(P114)①含義:超前思維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歷史和現狀的基礎上,從事物發展的現實情況出發,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發展狀態,運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斷事物未來發展趨勢的思維形態。②超前思維的表現:“先知先覺”③超前思維生成的思想條件:超前意識(2)運用(1)中的觀點,分析材料,回答:在劉備尚不能立足時,諸葛亮為什么說他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①諸葛亮分析了曹操、孫權等豪杰的發展態勢,可見他是通過對時局進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從而認識和把握了豪杰并起的發展態勢。②諸葛亮認為曹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進而推理得出“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進而推理得出“可以為援而不可圖”??梢娝沁\用合理的推理判斷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③諸葛亮還為劉備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梢娝\用了合理的推理和想象,為事物發展提出構想。——綜上所述,之所以諸葛亮能在劉備尚不能立足時就說他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是因為諸葛亮運用了超前思維方式。【探究二】閱讀課本P115—116,了解超前思維的特征,結合以下材料,分析諸葛亮“神機妙算”所運用的思維方式有何特征。材料一: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其主不能守。益州劉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材料二: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從材料一(選填“一”“二”)可見,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是建立在對事物發展的歷史和現實把握之上的;從材料二(選填“一”“二”)可見,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又不局限于事物的過去和現在的存在狀況,構想事物發展的可能的趨勢??梢?,超前思維具有探索性。諸葛亮提出“霸業可成,漢室可興”(材料二的最后一句話),可見諸葛亮能在頭腦中推想事物發展的未來狀況,結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性,即超前思維具有預測性。諸葛亮所預測的“霸業可成,漢室可興”是否實現?為什么?這對你有何啟示?①是否實現:事與愿違,被人們寄于厚望的蜀漢最終沒能一統天下,甚至連入主中原都沒能做到,就在鄧艾的奇襲之下轟然倒塌,先于東吳滅亡近二十年。關羽痛失荊州,孫劉聯盟的破裂……等都是蜀漢走向滅亡的重要因素。②為什么(用課本觀點回答):人們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把握有正確與錯誤、深刻與膚淺之分,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受到各種各樣的不可預料的因素的影響,事物發展的具體狀況并不一定完全按照人們事先預測的方式展開。③啟示:綜合以上①②的分析,可見超前思維具有不確定性。要提高超前思維預測推斷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需要人們立足實踐活動,充分認識和把握事物的規律,創造有利的條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們預測的方向發展。【探究三】你還知道哪些對國家和社會有巨大影響的“神機妙算”?請列舉兩三個。①馬克思指出,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再也容納不了生產力需要時,資本主義必然會被社會主義所代替,盡管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這是歷史的必然。②在秋收起以后不久有人提出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面對這種悲觀的論調,毛澤東同志鮮明地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③早在1987年,鄧小平同志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出了“三步走”發展戰略目標。【練習檢測】1、下列與“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反映的思維方式相同的是(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C.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D.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2、諸事于閑時,要預計到忙時;于靜時,要考慮到動時。只有有備,才能無患。與此觀點一致的有( )①未雨綢繆 ②陰差陽錯?、垡虻刂埔恕、苌钪\遠慮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思維落后于事物發展狀況屬于( )A.“先知先覺”B.“后知后覺”或者“不知不覺”C.錯誤思維D.以上都不是4、“先知先覺”是超前思維的表現,所謂的“先知先覺”是指( )。A.對已有的有關事物存在狀態的認識作轉換性思考B.對已有的有關事物之間因果關系的認識作交換性思考C.能夠對事物發展情況作出正確預測的現象D.人的思維可能近似于等同地反映事物的存在狀態5、“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疑則不進?!庇幸刹拍馨l現問題,有問題才能引發對事物發展狀況的探究和思考。選項中與之意思表示一致的是( )A.讀書無疑者需教有疑B.讀書千遍,其義自見C.好讀書不求甚解D.知之者不如好知者6、當愛因斯坦突然想到“追光疑難”的解決方案后,他只用5周時間就寫成了狹義相對論論文。有人以為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是他只花5周時間創造出來的,其實他花了10年的準備時間。材料表明( )A.“追光疑難”解決方案是他狹義相對論的基礎B.狹義相對論完全是他靈感的感悟C.狹義相對論是建立在他10年大量準備工作的基礎上的D.靈感的產生都需要大量的時間積累7、超前思維具有不確定性的客觀原因有( )。①未來并不是現實的單向直線的延伸,而是存在多向變化的可能性②要提高超前思維預測推斷的科學性和準確性③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各樣的不可預料的因素的影響④事物發展的具體狀況不可能按照人們事先預測的方式展開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十四五”規劃的編制既要以五年為主,又應預測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各項指標,以及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這體現的超前思維的特征是( )①探索性?、诙嘞蛐浴、郦毺匦浴、茴A測性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荀子提到,從前,天子剛剛即位,上卿進言說:“能免除禍患的就是有福,不能免除的就會受到傷害?!敝星溥M言說:“在事情發生之前就考慮到事情的發展過程,這叫作超前,超前,那么事情就會圓滿完成;在禍患到來之前就已經考慮到了,這就叫作預見,能預見,那么災禍就不會發生;事情已經發生了才考慮,叫作滯后,滯后,那么事情就不會成功;災難已經來臨了才考慮,叫作因循,因循,那么災難來臨時就不能抵擋。這說明超前思維具有( )。A.探索性 B.預見性 C.先進性 D.不確定性10、當初發現天王星后,人們發現天王星的實際軌道和按照理論計算的總是不符合。所以人們懷疑在天王星的軌道外有一顆未知的大行星存在,它的引力干擾了天王星的運行。于是人們先計算預測了這顆行星應該在的位置,然后去那里尋找,果然發現了海王星這顆行星。海王星被恩格斯稱為“筆尖上發現的行星”?!肮P尖上發現的行星”主要體現了( )①超前思維的探索性 ②超前思維的預測性③超前思維的不確定性 ④超前思維“事先得知”的特征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