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氧化碳氣體制取的研究 (第1課時)一、教材分析本課時的內容節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化學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題2“二氧化碳氣體制取的研究”,主要通過二氧化碳氣體的制取研究進而讓學生了解到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方法和研究思路。本節課在全書乃至整個化學學習過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養學生在實驗室中制取某種氣體時,藥品的選擇、裝置的設計、實驗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節課對學生今后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基本實驗及實驗探究能力都有深遠的影響。二、教學設計思路前面學習的氧氣實驗室制法,已使學生具備了一些氣體制備的思路和實踐經驗。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以探究思想為指導,旨在培養學生對實驗方案的設計能力,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本節課的設計思路如下:(1)通過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用途明確本節課的目的是成功制備出二氧化碳氣體;(2)通過復習氧氣的實驗室制法,介紹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確定依據;(3)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4)親自動手制備二氧化碳氣體,體驗成功的喜悅。三、教案課題 二氧化碳氣體制取的研究(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 (1)了解實驗室制取CO2的反應原理,探究實驗室制取CO2的裝置,并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CO2 。(2)了解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方法和設計思路。2、過程與方法: 初步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通過實驗、問題討論,培養求實、創新、合作的科學品質。重點 了解實驗室制取CO2的反應原理,探究實驗室制取CO2的裝置,并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CO2 。難點 了解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方法和設計思路。教法 小組活動、實驗探究、歸納整理、對比研究儀器、用品 集氣瓶、燒杯、毛玻璃片、鐵架臺(帶鐵夾)、鑷子、試管、單孔膠塞(帶導管)、石灰石、稀鹽酸、澄清石灰水。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引入新課】請同學們和我一起做深呼吸,平靜心情。我們深呼吸的時候吸入氧氣呼出什么氣體?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實驗室如何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種用途很廣的氣體。如在植物光合作用要用到二氧化碳。我們如何獲得二氧化碳呢? 以生活中的用途激發學生學習制取CO2的動力。切入主題。【投影】 回憶氧氣的物理及化學性質,思考、討論氣體的發生和收集裝置。請同學們先閱讀課本P113-114“實驗室里制取氣體的裝置的確定”?!居懻摗?、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由哪幾部分組成?2、確定氣體發生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3、確定氣體收集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回答:1、發生和收集裝置2、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3、氣體的溶解度和密度【板書】一、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確定二、制取CO2的實驗裝置研究 筆記【過渡】了解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確定依據,那么我們開始來探究吧!【分析】1、發生裝置(1)藥品:塊狀的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無色溶液)(2)反應條件:常溫(3)反應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CO3碳酸不穩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H2CO3 = H2O +CO2↑總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理解、領悟【探究之一】根據實驗室制取CO2所用藥品的狀態,反應條件,在圖中可以選用哪些儀器作為制取CO2的發生裝置?說出選擇的原因。(1、學生分成8個小組,完成學案。2、每小組組裝一套裝置。3、說出本組裝置的優點) 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畫出簡圖,比較優缺點。【分析】請說明這套裝置有何優點? 回答:能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歸納】1、反應的發生裝置可分為固固加熱型和固液不加熱型。2、固液不加熱型有5種。【探究之二】已知以下信息:(1)CO2能溶于水,并生成碳酸;(2)P114: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9。(C-12 O-16)請選擇收集二氧化碳的裝置。 通過計算,知道CO2的密度比空氣大,應該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講解】當我們成功地完成了實驗室制取CO2的裝置研究,接下來請同學親自實踐一下:請三個小組用所組裝的裝置制取CO2并檢驗。(請第二小組說出該裝置使用時的要點) 【步驟】(1)組裝儀器;(2)檢查裝置的氣密性;(3)裝藥品;(5~6粒石灰石,適量稀鹽酸)(4)收集氣體,驗滿;(5)檢驗氣體。【歸納】氣體實驗室制取的思路確定反應原理→設計發生和收集裝置→確定實驗步驟→收集驗滿、檢驗。 體會【作業】1、查閱資料:二氧化碳的“功過是非”2、已知貝殼、雞蛋殼、水垢、鈣片中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請你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制取二氧化碳?板書設計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制取CO2的研究1、發生裝置反應物狀態 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反應條件 裝置:固液不加熱型2、收集裝置溶解性密度 向上排空氣法3、實驗2KClO3 ==== 2KCl +3O2 ↑MnO22H2O2 ==== 2 H2O+O2 ↑MnO2PAGE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