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一、課題分析水的組成一節來自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四單元《自然界的水》一章,本課題從人類認識水的組成的簡要史實引入并展開,通過水的電解實驗和對實驗現象的討論和分析介紹了水的組成,說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在認識了水的組成的基礎上,又學習了一種新的物質——氫氣,并結合前一單元所學氧氣的知識,從組成上區別歸納出單質、化合物的概念。在課題之后還提供了稍詳細些的資料——水的組成揭秘,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人類認識水的組成的系統知識。二、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利用化合的方法了解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并了解氫氣的性質。2.通過電解水的實驗視頻,從分解的角度驗證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3.通過水,氫氣,氧氣等化學式的比較,了解單質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區別。過程與方法通過氫氣和氧氣的反應及電解水的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推理、歸納和運用知識等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電解水的實驗對學生進行物質可分性教育,培養他們實事求是的態度2.在教學中滲透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從而啟發學生的思維。3.保持對生活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三、教學重難點:重點:1.通過化合和分解的方法理解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2. 單質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區別。難點:1.了解人類認識物質世界的過程和方法2.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歸納總結能力。四、課前準備:教學課件、微視頻五、教學過程:新課引入老子曾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多少于道。生活中我們離不開水,可是從化學的角度分析,大家對水的認識又有多少呢?今天就讓我們從化學的角度走進水的世界,認識水的組成![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視頻資料]水的組成的探究歷程。[設計意圖]了解水的探究歷程,明白每個探究是艱辛的過程。第一部分 以化合的方法探究水的組成[視頻資料]氫氣的性質(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活動:思考討論]根據以上視頻資料,分析總結氫氣的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并說出氫氣的檢驗方法,完成名校課堂中知識管理中的相應內容。[思考]你能寫出氫氣燃燒的符號表達式嗎?并試著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分析水的組成嗎?[學生回答]小組成員在講臺上結合多媒體展示并分析其反應類型及從元素的組成上分析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設計意圖]根據視頻資料,完成討論和相應的練習,培養學生總結信息,提煉信息的能力。根據小組討論,理解水的組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第二部分 從分解的角度驗證水的組成[問題]我們能否通過其他方法探究水的組成呢?學生思考并通過課本找到答案。將水分解[水的電解實驗:視頻資料][學生活動]根據視頻內容,觀察水的電解過程中的實驗現象,并記錄。[總結]負氫正氧,氫2氧1;[思考 討論]根據視頻中的實驗現象及正負極氣體的檢驗,你能嘗試寫出水電解的符號表達式嗎?并試著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分析水的組成嗎?[學生討論回答][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自己觀察及小組討論,增強小組合作能力。[拓展延伸]同溫同壓得條件下,相同體積的氣體所含分子數相同。[問題]請你嘗試用微觀的角度分析,根據水電解的實驗現象及白板上的分析對這句話的理解。同[即學即練]1.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進行水電解實驗(1)實驗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鈉或稀硫酸目的是 。(2)實驗中正極產生的氣體是 ,負極產生的氣體是 ,兩者的體積比為 ,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3)通過該實驗能得出關于水 組成的結論是第三部分 物質的分類[引入]根據氫氣,水及氧氣的化學式,你能找出它們的不同點嗎?[學生嘗試回答][教師總結]對物質進行簡單的分類,將純凈物分為單質和化合物。[即學即練]對給出的物質進行簡單的分類。六、板書設計:課題3 水的組成水的電解實驗正極 負極現象: 有氣泡產生 有氣泡產生氣體體積: 1 2檢驗: 帶火星的木條 燃著的木條木條復燃 淡藍色火焰結論: 氧氣 氫氣文字表達式:水 電解 氫氣+氧氣實驗結論: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物質的分類:七、教學反思:本節課內容安排較為合理,將復雜的實驗用視頻代替,更能夠直觀的看到實驗現象,并根據現象得出實驗結論,從結構上看,安排從簡到難,層層遞進,重難點較為突出,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從課堂效果來看,達到了教學目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