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2.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一學科核心素養(yǎng)【政治認同】通過學習我國近代探索復興之路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認同新民主主義革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的巨大歷史意義,以及其承前啟后的作用,社會主義作為新的社會形態(tài)具有強大生命力,從而增強社會主義社會代替資本主義社會是歷史發(fā)展必然趨勢的信心,增強對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認同感,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科學精神】辯證的看待近代中國探索復興之路的曲折,能分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不是一帆風順的,培養(yǎng)學生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的能力。【公共參與】明確中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積極參加實踐,樹立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信念。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任務;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前途;中國革命分兩步走的原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2.教學難點: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任務;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前途是社會主義的原因。三課前預習1.近代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1)內容:爭取 和實現(xiàn) 。(2)歷史結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 走不通。2.新民主主義革命(1)指導思想:中國先進分子從 的科學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2)領導力量: 的成立使中國人民的斗爭有了主心骨。(3)革命道路:以 ,最后奪取全國勝利。(4)革命階段: 、 、 和 。(5)革命性質: 領導的, 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 的民主革命。(6)與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 ,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 ,二者相互銜接。(7)革命理論: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 把結合起來,創(chuàng)立了 。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1)實現(xiàn)了中國從幾千年 向 的偉大飛躍,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tài)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為實現(xiàn)由 向 的過渡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方向,為實現(xiàn) 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xiàn)實道路。四重點知識舊民主主義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異同名稱 角度 舊民主主義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領導階級 資產(chǎn)階級 無產(chǎn)階級指導思想 三民主義 馬克思主義革命前途 建立資本主義社會 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社會背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革命性質 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革命任務 反帝反封建領導階級的不同是區(qū)別二者的根本標志。五自我檢測一、單選題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指近代中國的一種特殊的社會形態(tài)。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這兩個步驟的關系是( )①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②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③民主革命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舊民主主義革命④民主革命的最終發(fā)展方向是建立社會主義的社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在嘉興南湖的獅子匯渡口,有一塊紀念石碑,上面寫著:“1921年8月2日上午10時許,一群外地青年來到獅子匯渡口,焦急地等待著南湖游船的駛近--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就要發(fā)生了。”這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指的是( )A.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B.五四運動C.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D.中華民國成立3.1921年7月,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最后一天轉移至浙江嘉興南湖舉行)。這次大會( )①宣告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②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③是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開始④使中國人民的斗爭有了主心骨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有人說:1911年,一道閃電劃過,卻黑暗依舊;1921年,中國終于迎來了曙光;1949年,中國實現(xiàn)了偉大飛躍。下列對這句話中所蘊含的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①“閃電劃過”:改變了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②“黑暗依舊”: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③“迎來曙光”:中國革命的主心骨應運而生④“偉大飛躍”: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隨著斗爭發(fā)展,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建了中央革命根據(jù)地和湘鄂西、海陸豐、鄂豫皖、瓊崖、閩浙贛、湘鄂贛、湘贛左右江、川陜、陜甘、湘鄂川黔等根據(jù)地。這些根據(jù)地的創(chuàng)建( )①是工人力量強大的體現(xiàn)②是革命之火燎原的體現(xiàn)③是武裝奪取政權的需要④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曾經(jīng)有一幅廣為流傳的漫畫:“一條金色的巨龍貼著地面掙扎著:它的頭被‘東洋人’壓著,全副武裝的‘法蘭西’和‘德意志’正切割著它的四肢,‘沙俄’和‘英吉利’正為了龍尾爭得怒目圓瞪、磨刀霍霍,‘美利堅’在一旁剝著龍鱗。可悲的是,動彈不得的巨即使口吐鮮血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肢解。”對于中華民族這段時期認識錯誤的是( )①無數(shù)人志士學習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以實現(xiàn)富國強兵,換來的卻是一次次慘痛的失敗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兩大歷史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的統(tǒng)治③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主要是因為帝國主義的侵略④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從此有了主心骨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二、填空題7.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連綿不斷的________,創(chuàng)造了博大精深的________。8.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xiàn)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________的偉大飛躍,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使中民族以嶄新的姿態(tài)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重大意義:(1)實現(xiàn)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_的偉大飛躍,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tài)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為實現(xiàn)由新民主主義向_的過渡創(chuàng)造了_,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方向。(3)確立了社會主義_,成功實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fā)展進步奠定了根本_和制度基礎。三、判斷題10.有了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革命的性質就變?yōu)闊o產(chǎn)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社會主義革命。( )11.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nóng)聯(lián)盟為基礎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 )12.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主心骨。( )13.1949年黨領導人民奪取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14.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送來馬列主義,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 )15.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相互區(qū)別的根本標志是革命領導權。( )三課前預習1.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資本主義道路2.馬克思列寧主義 中國共產(chǎn)黨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大革命 土地革命戰(zhàn)爭 抗日戰(zhàn)爭 解放戰(zhàn)爭 無產(chǎn)階級 工農(nóng)聯(lián)盟 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 必要準備 必然趨勢 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 毛澤東思想3.封建專制政治 人民民主 新民主主義 社會主義 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五自我檢測參考答案:1.A2.A3.C4.C5.C6.A7. 文明歷史 中華文化8.人民民主9. 人民民主 社會主義 前提條件 基本制度 政治前提【點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是什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xiàn)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tài)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實現(xiàn)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方向,為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xiàn)實道路。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fā)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10.錯誤有了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革命的性質就變?yōu)闊o產(chǎn)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是指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階段,故本題說法錯誤。11.正確。12.正確13.錯誤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民主革命指的是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起到1949年10月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革命,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社會主義革命是從1949年黨領導人民奪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的。應該是1949年黨領導人民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故題中觀點錯誤。14.錯誤15.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