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酸和堿之間會發生什么反應第一課時 中和反應及其應用一、教學內容分析本課題從實驗入手來介紹中和反應。酸和堿之間發生的中和反應在實際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所以,教材沒有簡單將它作為酸或堿的性質來介紹,而是專門編成一個課題來說明。為了說明中和反應的產物,簡單介紹了鹽的概念。關于中和反應的應用,教材從酸堿性的角度說明了它在實際中的應用價值。教材安排的活動與探究,目的是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增強對這部分知識的認識。二、教學對象分析目前學生已經了解常見的酸和堿,知道酸堿指示劑的作用。已具備了一些學習化學的方法,學生渴望通過自主探究來認識物質,對化學探究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三、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酸和堿之間能發生中和反應,了解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過程與方法:1.學會借助指示劑判斷酸堿發生中和反應的探究方法。2.在得出結論和分析原因的過程中體驗從個別到一般、從宏觀到微觀的思維方法。3.培養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生產、健康的密切聯系,體會化學的重要性。2.體驗化學活動充滿探究性,培養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四、重點: 中和反應的概念及其應用;五、難點: 中和反應的實質。六、活動(實驗)準備:小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澄清石灰水、稀硫酸 、酚酞溶液、石蕊溶液七、教學過程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創設意圖 整合點與軟件激情導入 引入: 新聞錄像:濃硫酸罐裝車泄露事件。提問:為什么用熟石灰搶險?熟石灰和硫酸之間是否發生反應、發生什么反應?讓我們共同走進第十單元 課題2 酸和堿之間會發生什么反應(板書課題) 觀看新聞,回答問題:熟石灰和硫酸反應。 創設真實生動的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提出酸與堿能否反應的設想。 通過多媒體課件的視聽功能,有利于他們知識的獲取與建構,有利于知識的存儲,讓學生走進情境、體驗學習實驗探究 1.演示實驗 為了證明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演示實驗:Ca(OH)2 與稀硫酸的反應。問:你認為Ca(OH)2 與稀硫酸發生化學反應了嗎? 答:實驗觀察并描述實驗現象。說出自己的猜想并設計實驗方案。 兩溶液混合后看不到明顯現象,形成學生的認知沖突。2.實施探究過程 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 完成自己設計的實驗 1、培養相互合作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2、形成再一次認知沖突。3.交流與發現 交流與發現 1、組織小組代表交流各自在探究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及對應結論;(1)、有明顯現象。例(略)(2)、無明顯現象。例(略)2、教師總結,肯定學生的探究成果并演示有明顯現象的組別。 1、交流各自體驗,形成初步認知。 2、感受成功。 1、培養學生學習交流的能力;2、激發新一輪思維碰撞;3、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愉悅感和自信心。 教師由原來的以教師為教學中心的知識“講解者” 的角色,自然地轉換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和監督者。 再設計,再探究 其他的酸和堿之間是否也能發生化學反應呢?如 NaOH溶液和稀鹽酸。演示NaOH溶液和稀鹽酸反應的實驗過程 學生思考、討論、設計新一輪探究。 1、通過認知與現象的碰撞,產生新的學習需求和方向。2、形成對中和反應的初步認知。 學生由傳統教學的單純聽講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轉變為自主學習與積極探索知識的主體地位投影展示 視頻:中和反應。出示問題:(1)滴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什么?(2)反應過程中溶液顏色為什么發生 變化? (3)如何操作才能使酸和堿恰好完全 反應? (4)如果將恰好完全反應后的溶液蒸 發,會得到什么物質? 觀看實驗過程,規范自己的實驗操作,并回答問題。 反思自己的探究活動,學會質疑、思考、解釋、表達與交流。總結反思 我們通過宏觀的現象得出氫氧化鈉與稀鹽酸會反應,它們究竟是怎樣反應的?讓我們走進酸堿反應的微觀世界。[多媒體展示]: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微觀過程1、邊分析邊書寫化學方程式。2、引導學生書寫自己在探究中所涉及的化學方程式。3、揭示中和反應:酸和堿能進行反應,生成鹽和水。4、 鹽: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 板書:中和反應實質:H++OH-==H2O 1、書寫化學方程式。2、理解鹽、中和反應及實質;3、了解鹽的概念。 1、鞏固所學的知識。2、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較好的解決教學中的微觀問題,對化學中微觀概念可以進行直觀演示,一個知識點可多次演示,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發現問題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幫助化學與生活 你能解釋用熟石灰為濃硫酸泄漏搶險的原因嗎?課件展示問題:一塊土壤酸性太強,不利于農作物生長,怎樣降低該土壤的酸性?你了解治療胃酸過多藥物的成分嗎?他們的作用原理是什么?被蚊蟲叮咬后,很快腫成大包,這是因為蚊蟲能在人的皮膚內分泌出蟻酸,從而使皮膚腫痛。怎樣消除腫痛?④酸性污水如何轉為中性? 1、感受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生活離不開化學。2、進一步理解中和反應。3、書寫有關化學方程式。 1、鞏固所學的知識。2、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運用電腦多來媒體網絡輔助化學教學,可充分發揮其容量大、省時省力的優勢,這也是傳統教學所無法比擬的。同學們回憶本節課有何收獲? 列舉生活中應用中和反應的實例。交流自己在這節課上知識、能力、方法等方面的收獲。 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和素質的形成。課外探究——清除茶瓶水垢:用久了的保溫瓶內壁往往會形成一層水垢,它的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嘗試用廚房中的物質將它除去。 課余時間完成 課后延伸 使用電腦多媒體來輔助化學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突破了傳統教學的模式,使化學教學不再局限于課堂、書本、教室和實驗室,教和學在時間和空間上得到延伸和擴展。板書設計課題 2 酸堿之間會發生什么反應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