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化學肥料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課題的教學內容分兩部分:一是化肥簡介,簡要介紹化肥的種類和作用;二是化肥的簡易鑒別,介紹利用物理和化學性質初步鑒別幾種常見化肥的方法。化學肥料的種類很多,所涉及的知識也很復雜,本課題只是簡單地對化肥的作用和影響作一概要介紹。另一方面講使用化肥所帶來的問題——化肥對環境的污染,同時從環境角度簡單提及了農業生產中的另一重要化工產品農藥的使用。二、學情分析:經過近一年的化學學習和探究,在知識儲備上,學生已經學完初中化學中無機化合物的知識,特別是元素、化合物、物質電離、鹽、復分解反應等知識,為掌握本課題奠定基礎;在科學探究上,學生已經經過一系列科學探究的訓練,學習了基本的實驗技能,對科學探究有了一定的理解,具有了一定的科學探究的能力;在學科滲透上,生物學上已經對植物的生長做出了系統的講解,對化學肥料、農藥知識也有所滲透;在生活體念上,學生來源于農村,對植物生長與肥料(或化學肥料)、農藥的密切關系已經有了很多的直觀感受,有著更迫切了解化肥、農藥的愿望。因此可以說,我們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與本課題相關知識、技能、情感,但缺乏對 “化學肥料、農藥”以及“化學對農業、環境的影響” 科學、系統的認知。通過這節課題的學習,學生應該能較輕松的把兩者相結合,既能正確的解釋生產生活中的一些操作,也能運用化學知識指導或改進生產生活。三、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化學元素對植物生長的重要性及常見化學肥料 的種類和作用2.了解化肥、農藥對環境的影響3.初步掌握化學肥料的簡易鑒別方法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初步學會區分氮、磷、鉀肥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化肥及農藥對環境的影響,提高學生環境意識,培養學生重視農業、關心農村、確保農業持續發展的真實情感。四、教學重點:如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五、教學難點: 對幾種常見化肥的鑒別六、教學準備:實驗及教具準備:實物:兩棵長勢不同的花,常見化肥樣品。多媒體語音系統及相關材料。①查閱化肥的發展趨勢和使用得利和弊;②制作Powerpoint課件。學生準備:①預習本課題內容;②通過走訪、調查或上網查閱化肥使用得利和弊。七、教學過程課前準備:1、 提前一天讓學生去家里觀察自家里花,看看植物的生長發育與化學肥料是否存在關系。2、 讓學生從家里盡量的收集化學肥料,并帶到課堂上來。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設情境活思維 【課題引入】(出示兩盆花)【問】:1、這是什么植物?2、它們有什么區別呢?3、這兩盆花是同時種下的,為什么生長的情況卻不一樣呢?誰能分析下原因? 觀察植物【答】花觀察并比較兩棵植物生長發育的不同點對兩盆花的生長發育情況不同的原因進行多方面的分析 從學生身邊的物質引入新課,提高學習的樂趣;從植物的生長情況比較中引入化學肥料過渡 (表揚同學們分析得全面,并指出肥料是影響植物生長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問】1、有一句農家諺語說了這個道理,誰知道是什么?2、同學們家里都種些什么作物呢?那你們了解家里土地的施肥情況嗎? 【答】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分小組討論,交流各自家中的施肥情況,各小組匯報成果。 從民間諺語中讓學生體會到化肥對植物生長的重要性。從熟悉的環境中自行收集信息,學會從信息中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關 注 生活 提取信息 (繼續表揚同學們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鼓勵他們注意身邊的化學)【設問】【投影】常用的化肥有哪些?如何對它們進行分類?我們地區主要使用的化肥有哪幾種?它們的作用是什么?在使用這些化肥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小組討論并將帶來的化肥進行實物投影展示討論的結果學生觀看視頻后自行總結并回答問題1、2、3。 通過影音資料直觀形象的讓學生了解到專業人士對如何正確使用化學肥料的。化肥的分類及作用 【問】化肥有氮肥、磷肥、鉀肥和復合肥,這說明什么?【設問】如果植物缺少了這幾種元素會這么樣呢?【投影】玉米缺氮、磷、鉀肥的植株與正常植株的對照圖。 【回答】植物生長需要這幾種元素思考觀察 通過設問和圖片投影讓學生觀看到各種營養元素分別對植物生長起到不同的作用【設問】看來每種化肥對植物生長具有不同的作用。我們地區主要施用什么化肥呢?【問】同學們可以想一想自己家里用的是哪一種化肥?【問】你們知道施用這些化肥時應注意什么嗎?(對討論結果進行表揚) (實物展示討論結果)回答問題2并對帶來的化肥經行分類(回答略)(實物投影展示討論結果) 通過對生活中的信息收集,了解化肥的種類,并懂得進行簡單分類通過討論并進行引導了解施用化肥的注意點化肥的利與弊及正確使用方法 【過渡】同學們知道化肥要與農家肥料交替使用,誰知道為什么呢?化肥和農家肥有什么區別【小結】同學總結得很好!的確化肥有它有用的一面,也有它不利的一面,所以我們應…… (討論后回答)(齊答)合理施用化肥 通過討論明白要合理施用化肥,要與農家肥配合施用開動大腦選擇實驗方案 (出示幾種化肥)【問】我這里有幾種化肥,現在我想用實驗的方法來檢驗它們各是什么化肥,如何來檢驗呢?(揭開本節課的探究主題:銨態氮肥或銨鹽的檢驗) 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分組實驗探究 【提供給學生藥品】硫酸銨、碳銨、硝酸銨、消石灰、【提供給學生儀器】研缽【如何利用現有儀器對銨態氮肥進行檢驗?【小結】實驗室檢驗銨態氮肥的方法及化學方程式原理:將銨鹽與堿研磨,(即氨氣)【例】NH4NO3+NaOH=NaNO3+NH3↑+H2O 1、選擇理想藥品;2、確定合適的實驗裝置;3、驗證氣體。分組試驗:觀察、記錄。 讓學生通過操作,更直觀地理解實驗室檢驗銨鹽應選擇的理想藥品。初步認識實驗室在檢驗銨鹽的實質是在檢驗氨氣的存在。鞏固新知 檢測自我 拓展思維 【設問】不同種氮肥如何鑒別;氨水、碳酸氫銨、NH4Cl、 (NH4)2SO4、NH4NO3 尿素【拓展視野】化肥的日常生活中的檢驗方法【總結反思】今天我們知道了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初步學會了用辯證的思維看待化肥、農藥的利弊,希望大家以后繼續關注化肥的發展,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討論,交流 通過同類銨鹽與堿共熱的相同現象得出銨鹽的檢驗方法在發散思維的基礎上再進行收斂思維,是學生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進步將是永無止境的八、應用遷移 鞏固提高九、板書設計一、化肥簡介常見種類 對植物所起的作用 缺少時的癥狀氮肥磷肥鉀肥復合肥二、化肥鑒別氮肥 鉀肥 磷肥看外觀加水加熟石灰1、NH4HCO3==NH3↑+H2O +CO2↑2、 NH4Cl+Ca(OH)2==CaCl2+2H2O+2NH3 ↑十、教學反思:化學肥料是農村學生比較熟悉的一類物質。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關于“農村、農業、農民”的“三農”問題,國家一直相當重視。 因此,本課題的教學設計突出了三個特點:一是,十分注意從學生身邊事物出發,緊密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對教學素材進行了重新組織,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感到化學就在身邊,學得輕松,有機地將書本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二是,充分體現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教學新理念,課堂具有“動感”。社會調查、收集樣品,課外“動”;討論交流、實驗探究、展示成果,課內“動”;眼、口、手、腦,多種感官“動”;讓每個學生都“動”。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新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效果。三是,十分注意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環境、關注生活、關注“三農”的真實情感,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育學生如果要做一個農民,就要做一個現代化的農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