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目 化學 年級 九年級 審核 執教 課題 氧氣 課時 1一、教材分析本課介紹氧氣的性質和一類很重要的化學反應——化合反應。以氧氣的化學性質為核心,通過氧氣所能發生的一些具體的化學反應,歸納出化學反應的概念,并分析了氧化反應的一些特點。二、學生分析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氧氣,小學時學生就已經知道了氧氣的存在和氧氣能供給呼吸等性質。經填寫課題1對空氣的學習,學生對氧氣的存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知識背景下具備了學習本課題的條件。三、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 知識與技能認識氧氣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認識化合反應、氧氣反應。 學會描述化學反應中的一些現象。 過程與方法學會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化學實驗,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和學習化學的興趣。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化合反應的概念 教學難點 怎樣系統的觀察、準確的描述實驗現象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微課、學案、學習資料等六、教學過程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教學時間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 引導提問氧氣的物理性質 聽、思、考、回答問題 從生活實際出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分鐘提出問題 布置任務 自學微課《氧氣的化學性質》,回答下列問題: 1、氧氣有哪些物理性質; 2、如何檢驗一瓶氣體是氧氣; 3、氧氣能和哪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4、什么是化合反應?氧化反應? 聽、思考 給學生明確任務,確保自學效率 2分鐘播放微課 學生自學 1、播放微課 2、巡堂陪同監督,針對每一個孩子全程關注:筆記落實、紀律保證以及知識的傳達、及時提醒等等 1、邊聽講邊記筆記 2、完成學案(問題) 1、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和習慣 2、用學案引導學生自學的過程 10分鐘組織導學 討論交流 1通過實驗、生活經驗,總結歸納出氧氣的物理性質 2、演示實驗2-2,通過對比討論得出氧氣的檢驗方法 3、實驗2-3,學生觀察,歸納得出硫粉燃燒的現象 4、實驗2-4,學生觀察,歸納得出鐵絲燃燒現象(對于實驗3和4,讓學生仔細觀察操作,分析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5、學生根據實驗完成上述教材P35表格得出化合反應氧化反應定義 回答討論展示等 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8分鐘鞏固練習 達標檢測 巡堂陪同監督 做學案練習 學以致用,鞏固知識。 3分鐘答疑解惑 總結升華 總結點評 個性問題組內解決共性問題組間解決 針對性解決學生問題。 2分鐘課堂總結 布置作業 1、氧氣的物理性質 2、氧氣的化學性質 3、化合反應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本節要點 2分鐘七、教學板書的設計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二、氧氣的化學性質:助燃性、氧化性 三、氧氣的檢驗方法 四、化合反應、氧化反應 1、化合反應:a、定義 b、公式 c、特征 2、氧化反應:物質和氧發生的反應八、課后反思氧氣是學生比較熟悉的物質,對部分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有一定的了解,本節課主要通過燃燒實驗讓學生感知氧氣的助燃性及氧氣濃度不同燃燒現象不同,因整堂課以實驗為引導,學生興趣高,掌握效果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