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3.1偉大的改革開放一學科核心素養【政治認同】明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科學精神】明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黨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是符合我國發展規律的。【公共參與】明確改革開放對我國的重大影響,理解改革永無止境,積極支持改革,參與改革。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明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2、教學難點:明確改革開放對我國的重大影響,理解改革永無止境,積極支持改革,參與改革。三課前預習(一) 改革開放的進程1對內改革①1978年黨的 ,開啟了 和 新時期。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 的重大決策。②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 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以推行。③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中國改革重點 。④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明確 為標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⑤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部署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⑥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部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⑦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 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 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 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⑧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形成了2對外開放①1980年, 、 、 、 四個經濟特區設立,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邁出關鍵步伐。②我國對外開放格局: 、 、 。③2001年我國成功加入 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達到新的水平。(二)改革開放的意義①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 的面貌、 的面貌、 的面貌、 的面貌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 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 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 的偉大飛躍。③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④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四重點知識五自我檢測一、單選題1.歷經百年奮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下列表明中國人民“站起來”和“富起來”的事件分別是( )A.抗美援朝、改革開放 B.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C.改革開放、八項主張 D.社會主義改造、成立新中國2.改革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是最鮮明的時代特征。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任何一個領域的改革都會牽動其他領域,同時也需要其他領域的改革密切配合。這是因為( )①改革開放是我國現階段的中心工作②改革完善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制度,給我國社會注人了生機和活力③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④改革開放能使我國迅速趕超發達國家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我國GDP首次突破100萬億元,中華民族迎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 )①改革開放以來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②充分發揮人民群眾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③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④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為我國的建設奠定了物質基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次三中全會都研究討論深化改革問題。下列對會議中心議題對應正確的是( )A.十一屆三中全會——把全黨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B.十二屆三中全會——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C.十四屆三中全會——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D.十八屆三中全會——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5.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我國改革開放的目的是( )①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②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了政治前提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④實現我國從社會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從未中斷,中國共產黨掌舵領航始終不變。然而,在如何看待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關系問題上,有很多網友有著不同的見解,下面為部分網友的看法,正確的是( )①小紅: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為改革開放后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積累了條件②小明: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③小強:改革開放后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是對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的否定④小宇: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雖有區別,但本質上都是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填空題7.以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__目標為標志。8.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面貌、__________的面貌。__________迎來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__________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備選項:A.中國農村B.中國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D.中華民族E.中國人民F.中國改革G.中國共產黨9.1980年,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設立,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______。1984年開放了大連、青島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設立海南省,并把海南省開辟為經濟特區。1990年,開發開放上海浦東。至此,我國______、______、______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三、判斷題10.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使市場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 )11.“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確立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12.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 )13.我國的改革開放已經完成。( )14.“20世紀最后20年,在世界的東方,中國進行了一場卓有成效的社會變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國人煥發出蓬勃的創造力,書寫了一個時代最為傳奇的一頁”。這場變革最早始于農村。( )15.標志著我國改革從農村轉向城市、企業改革邁出重要步伐的是十六屆三中全會。( )三課前預習 參考答案(一)1.十一屆三中全會 改革開放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改革開放 農村改革 從農村轉向城市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 全面深化改革 市場在資源配置 政府 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2.深圳 珠海 汕頭 廈門 全方位 多層次 寬領域 世界貿易組織(二)中國 中華民族 中國人民 中國共產黨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 從創立、發展到完善 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 改革開放參考答案:五自我檢測1.B2.B3.A4.A5.A6.B7.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8. G D C9. 邁出關鍵步伐 全方位 多層次 寬領域10.錯誤11.正確12.正確13.錯誤14.正確15.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