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碳單質物理性質:顏色、硬度和導電性、活性炭的吸附性;知道碳單質化學性質:穩(wěn)定性、可燃性(拓展——還原性);過程與方法 了解“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質,性質反映結構”化學學科方法,能用該方法闡述碳單質結構、性質、用途之間關系。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碳元素能形成多種單質的了解,感受物質世界的多樣性。了解新型碳材料的優(yōu)異性能和用途,感受化學在人類社會進步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感受學習化學的重要意義。教 學 重 點 碳的化學性質;碳單質的結構、性質和用途之間的關系。 條件不同,物質的轉化不同。教 學 難 點 結構、性質和用途之間的關系條件不同,物質轉化是不同。教 學 方 法 1.在碳單質的化學性質的學習中,主要采用問題導引和實驗演示,目的是讓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感受化學的學科價值;明確實驗是重要的學習方法,通用實驗掌握物質的性質。2.在介紹碳的單質時,主要采用問題串,在問題中產生認知沖突,并輔以生動的影音,從本質上認識組成相同——化學性質相同;通過微觀模型認識到結構不同——物理性質不同。目的是給學生營造真實、寬松、有趣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獲取知識、體驗成功。3.通過輔助媒體建構物質的“用途一性質一結構”3者之間關系的思維模式;貫徹微粒觀;體現物質世界的多樣性及化學的價值觀和發(fā)展觀及人文生命教育。教學資源 儀器 試管 鐵架臺 酒精噴燈 帶導管的橡皮塞 U型管藥品 炭粉 氧化銅粉末 澄清石灰水 活性炭 ( 棉花、火柴)紅墨水其他 課件、學案、(金剛石、石墨和C60模型)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活動1認識碳的化學性質情景分析知道常溫下碳的穩(wěn)定性問題引導知道碳的可燃性通過實驗建構還原性活動2認識形態(tài)各異的碳單質 認識金剛石對比認識——金剛石和木炭認識石墨以發(fā)展的眼光認識新型的碳單質活動3思維拓展活動4分享收獲活動5知識檢測 在第一單元探究蠟燭燃燒時,反應產物是什么?將蒸發(fā)皿放在火焰上方獲得的一種黑色燃燒產物是什么?由此,推知蠟燭的成分里一定含有什么元素?為什么?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墨汁用炭黑制成,可用于書寫或繪畫的。【欣賞圖片】古畫通過生活中的事實,推測單質碳具有怎樣的化學性質?【討論】是什么決定了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的呢?能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什么?【講述】碳原子最外層有4個電子,它要成為穩(wěn)定結構,得4個電子或失4個電子都不容易,所以化學性質不活潑。問題:這體現了結構和性質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呢?【過渡】如果升高溫度,碳是否會發(fā)生反應?回憶 回憶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說出反應的現象。【問題】根據木炭這一性質,推測木炭具有什么用途 【播放視頻】——木炭烤魚【問題】1.一氧化碳哪里來的?2.哪些做法導致一氧化碳中毒?3.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仔細比較,這兩個化學方程式有何相同?有何不同?什么導致生成物不同?生活中的事故對你有何啟發(fā)?【講述】生活中,用含碳的燃料時,應特別注意空氣流通,保持通風,避免事故的發(fā)生。【講述】在生活中木炭可用于取暖,工業(yè)中,木炭可用于冶煉金屬,用于煉銅煉鐵,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木炭和氧化銅反應的實驗。【演示】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引導學生觀察現象、分析實驗的注意事項、交流、匯報、得出結論,并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講述】實驗證明碳在高溫條件下,還能與氧化鐵反應,模仿碳和氧化銅的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講述】比較上述的兩個化學方程式,分析、比較得出還原反應的概念。單質碳的這種性質稱為還原性。利用這種性質,碳可用于冶金工業(yè)。【講述】碳能和金屬氧化物反應,還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寫出碳和二氧化碳的反應方程式。【歸納】歸納碳單質的化學性質【展示】一顆鉆石的圖片【問題】1.這是什么?2.鉆石是什么做的?3.談談你對金剛石的認識?金剛石的物理性質和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4.性質和用途二者間有什么關系?5.一顆鉆石和一車的木炭,你的選擇 【欣賞】視頻——金剛石燃燒6. 談談你對金剛石和木炭的新認識?【活動】再認識木炭【演示】活性炭的吸附實驗【問題】1.活性炭為什么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呢?2.這又反映了結構性質用途的什么關系?3.活性炭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4. 在陰霾的天氣里,在充滿毒氣的戰(zhàn)爭對抗中,一顆鉆石和一車的木炭,你的選擇 5.再談談你對金剛石和木炭的認識?【講述】碳元素組成的單質除金剛石、木炭外,還有石墨、C60.一種元素可以組成多種物質。【展示】石墨的圖片【問題】1.談談你對石墨的認識?2.石墨的物理性質和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3.性質和用途二者間的關系?【C60】視頻——碳60【新型碳單質】圖片展示(1).新的單質碳相繼被發(fā)現,如:C70、C240、C540等。(2)2010年諾貝爾物理獎——石墨烯【講述】一種元素可以組成多種物質,金剛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物理性質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差異呢?【比較分析】金剛石、石墨和C60的原子的比較;【歸納總結】結構——性質——用途三者的關系【課內拓展】——奇思妙想1.在蠟燭的火焰中,能否獲取鉆石?2.金剛石價格不菲,而石墨相對便宜得多,能否將石墨變成金剛石?【分享收獲】今天我們有幸游覽了碳府,碳府要關門了,但我們的學習還將繼續(xù),請用一句話談談你的收獲,你的新認識。【總結】構建知識網絡;搭建宏觀與微觀的聯系;搭建結構性質用途的聯系。【課堂直通車】作業(yè)的反饋(詳見導學案) 觀看、思考碳單質的化學性質---常溫下的穩(wěn)定性。積極思考——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結構——性質---用途C+O2 CO2作燃料交流、討論2C+O2 2CO分析、交流、表達C+2CuO2Cu+CO2↑3C+2Fe2O34Fe+3CO2 ↑CO2+C2CO表達、交流欣賞鉆石交流、表達思考、交流、表達觀察、比較思考、分析、回答對比歸納思考、交流、表達欣賞交流、討論交流、表達 通過實驗獲取炭黑,炭黑由碳元素組成,導入新課。從生活走進化學,激發(fā)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欣賞中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猜想單質碳的化學性質。透過現象看本質,考慮問題更深刻,構建結構性質用途三者關系的化學思想。溫故知新通過生活實例,了解化學就在身邊。通過分析、比較,體現了化學的價值——讓生活更美好,避免事故發(fā)生。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在不同的條件下的反應,量變引起質變。條件不同,物質的轉化方向不同。明確實驗是學習物質性質的重要方法。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為切入點,讓學生更自然地接受新知識。通過比較分析,從得氧、失氧構建概念,突破難點。歸納的學習方法。從視覺效果刺激學生的眼球,通過問題串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建構性質與用途二者的關系。通過選擇,產生對比和認知的沖突。在沖突中明白組成元素相同,化學性質相同。建構結構性質用途三種的關系,同時感受化學在生活中的主要作用,體現學科價值,在認知沖突中進行人文和生命的教育。物質的多樣性。通過問題串,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構建性質用途二者關系的化學思想。了解新型碳材料的優(yōu)異性能和用途,感受化學在人類社會進步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感受學習化學的重要意義。引導學生透過微觀解釋宏觀現象。通過對比分析,從本質上明白碳單質組成相同——化學性質相同;結構不同——物理性質不同。從宏觀和微觀的維度認識物質。從元素的角度看物質,元素在化學反應前后是不變的,從微觀角度看碳單質物理性質差異的原因。將所學知識與人生觀、價值觀結合在一起,是一種學習的升華。在收獲知識的同時,獲得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提升。這種總結方法能形象的展示了本節(jié)課知識網絡,使學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在知識的應用中體會化學學科思維,是建構元素觀和化學價值觀的途徑。板書設計 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金剛石 碳元素 多種碳單質 石墨 C60 物質結構 物質性質 物質用途④可燃性穩(wěn)定性常溫組成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