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課題 1《分子和原子》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認識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2)認識分子基本性質(3)通用微粒的觀點解釋某些常見的現象2、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學生熟悉的日常現象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來探索微觀世界,認識分子。(2)通過對宏觀現象的討論,把對微觀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得出分子的基本性質。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學生對微觀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分子基本性質難點:通用微粒的觀點解釋某些常見的現象教學準備準備濃氨水的擴散實驗的儀器準備分子間隔壓縮實驗課時安排:1 課時教學過程:【引入】走過花圃會聞到花香;濕的衣服經過晾曬就會變干;糖塊放到水里面逐漸“消失”,而水卻有了甜味。同學們想想為什么會聞到花香 濕衣服的水去哪兒 水是怎樣“消失”的 糖塊去哪兒 是怎樣“消失” (學生思考、討論)【實驗一】把銅線插進沙子里觀察到什么現象,為什么會插進沙子里?發現沙子有哪些性質?(學生實驗;觀察現象;思考討論。)【實驗二】把銅線插入水里觀察。觀察現象。我們能發現水有哪些性質?(學生實驗;觀察現象;思考討論。)【過渡】在很久以前許多學者就對上述這些問題進行了探究,他們提出了物質是由不連續的微小的粒子構成的設想。科學技術進步證明了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投影】苯分子、硅原子、金剛石等圖案。【小結】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過渡】走進開滿花的花園,聞到陣陣花香,花香就是由分子構成的,你看得到嗎?有沒有感覺到花香的分子貼在皮膚上呢?【小結】通常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這就是分子的一個性質。【探究】分子究竟多小呢?一個水分子的質量約是3×1026kg,一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如果10億人類來數1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鐘數100個,日夜不停,需要3萬多年才能數完。一個水分子的質量約是3×1026kg,一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如果10億人類來數1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鐘數100個,日夜不停,需要3萬多年才能數完。【探究】分子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呢?【演示】氨水與酚酞的反應【分組實驗】做氨水在空氣中的擴散實驗【觀察與解析】有什么現象?為什么A杯中的溶液變紅了?【小結】氨水中氨分子不斷擴散進入了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變成了紅色。該實驗說明了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舉例】分子不斷運動的例子【練習題】下列事實能反應分子在不斷運動的有把磨得很光的兩塊不同金屬緊壓在一起,經很長時間后,可以看到它們相互滲入對方 B、加油站處會聞到汽油味 C、爸爸和客人在客廳抽煙,小李在書房聞到了煙味 D、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漸減少【探究】分子的運動會受外界條件影響嗎?受什么條件影響呢?【視頻】實驗探究口紅的擴散。在受熱的情況下,分子的能量增大,運動速率加快。【探究】50ml水與50ml酒精混合,它們的體積是不是100ml呢?【視頻】實驗探究水和酒精混合思考:體積少于100ml【演示】石子和沙子混合【小結】分子之間是有間隔的【探究】構成物質分子間的間隔是否可以改變呢?【結論】 氣體物質粒子間的間隔較大,固態、液態物質的粒子間的間隔比較小。用分子的觀點分析:為什么墻內開花墻外香?為什么濕衣服在陽光下比在陰涼處易涼干?3、6000L氧氣在加壓的情況下可裝入容積為40L的鋼瓶中.4、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練習鞏固】【課堂小結】課題1 分子和原子一、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構成的二、分子的性質1、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2、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 3、分子之間有間隔。【作業】完成《練習冊》P25的課后作業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