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愛護水資源教學設計題目 4單元 自然界的水 課時1 愛護水資源摘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進行分析,并結合教學內容和學情,對教學活動進行了如下設計,制定了三維教學目標、確定了教學重點與難點。 借助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動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借此引導學生理解水資源既豐富又短缺的辯證關系,并加深印象。通過自學閱讀、小組分析討論,小組匯報等環節的設置,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借助實例,將知識、社會、化學學三者進行聯系,滲透STS教學思想。最后組織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總結歸納,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掌握程度,并促進學生對新知進行系統記憶。 通過對教學設計的實施,進行了評價與反思,并在設計最后附有同一課題的三個教案,及本教案與三個教案內容的對比分析。備注:課 題 4單元 自然界的水 課時1 愛護水資源授課教師 徐燦 名稱 愛護水資源 授課年級 九年級授課時間 2017年6月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1課時教學內容分析 1、《愛護水資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化學》九年級上冊(人教版)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本課題主要介紹兩部分內容:一是水資源概況,二是水資源保護。 水資源概況:教材一方面從儲量上說明水的豐富,另一方面從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說明水的短缺。這種從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上認識事物的方法,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水資源狀況進行全面、正確的認識,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辯證思維的能力,學習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水資源保護:教材是從節約用水和防治水污染兩個角度介紹的。考慮到節水與水污染問題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有關宣傳、報道和資料非常豐富易得,相關內容也很好理解,因此這部分內容主要以插圖、舉例說明的方式簡要給出工農業生產、生活中的節水思路;概括水污染的主要來源、危害及防治方法。意在就節水和水污染問題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給出一個簡單的鋪墊。2、將放在第一課時,一是考慮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易為學生接受,二是本節課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加強了學生的愛水、節水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進一步從學科角度認識水的積極性。3、《愛護水資源》體現了《化學課程標準》中的一些精神:①使學生懂得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去治理環境污染,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②引導學生從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③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問題。學情分析 有利因素分析:通過第二單元的學習,學生對身邊的化學物質有了初步認識。本單元圍繞水這種物質,以愛護水資源這樣一個社會課題引 入,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認識入手展開對水的學習,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而且有利于幫助學生進一步形成健康、 正確的生活理念。不利因素分析:學生們對水資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感性認識,且大多數學生都住校,接觸的外界信息很少,偶爾看到一點戈壁灘的畫面,不是覺得很美,就是覺得那太遙遠了。因此非常有必要通過一些方式,使之從科學的角度逐漸認識到水缺乏和水污染的嚴重性,從而在思想和行動上更加重視對水資源的關注。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⒈了解世界和中國的水資源狀況。 ⒉知道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 ⒊初步掌握節水的一些基本方法。 技能與能力目標 ⒈通過統計調查水資源和水污染的狀況,培養學生的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⒉能運用收集資料的方法,了解并關心學校所處的環境,認識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⒈通過世界和中國的水資源狀況的學習,感受到水資源缺乏離我們并不遠,節水迫在眉睫。 ⒉感覺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牢固樹立“節水從我做起”的信念。 ⒊通過對水資源與文明的發源的關系的介紹,讓學生感受“地球——人類家園”的美好情感。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用辯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 2、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學難點 1、水資源和水污染的相關資料的收集。 2、從身邊的事物出發,讓學生充分認識水資源的短缺和樹立愛護水資源的環保意識是一個難點。教學策略與方法 利用謎語引入課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用圖片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同時運用讀書指導法、問答法、討論法、講授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激發學生潛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身邊的實例出發, 讓學生理解的更深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5]教學資源與手段 以ppt作為演示工具, 以教材、視圖片等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以生活、社會、農業中的具體實例加深學生的印象和理解。教與學的過程設計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 【展示】用PPT展示一個謎語:刀砍沒有縫,槍打沒有洞;斧頭砍不斷,沒牙能咬動。 【提問】 大家能猜出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是什么嗎? 認真思考謎語的謎底是什么,并舉手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 創設情境[6],以謎語的形式引入所學的課題,引導學生猜出本課題所學的是水,并且能夠起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作用。二、學習新課(一)創設情境 【欣賞】用PPT播放黃河、長江、江南烏鎮、水生植物、水母、鯊魚等8幅圖片。【問題】 這幾幅圖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大家發現了沒?【總結】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見的物質之一,不僅江河湖海中含有水,各種生物體內也都含有水。無論是生命的孕育,還是工農業生產都需要水,我們的生命離不開水。 認真觀察圖片。思考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認真聽講,體會水的重要性。 圖片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促進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并且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結合生活實際講述水的重要性,讓學生能有切實的體會,對水的感受更親切,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基礎。(二)講授新知:人類擁有的水資源 【引入新課】 地球表面約71%被水覆蓋,總儲量很大,水資源是豐富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儲水庫,占總儲水量的96.5%,含有化學元素80多種,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設疑】遠遠看去,我們的地球就像一個大水球,可是“水球”真的不缺水嗎?【觀察】用PPT播放樓蘭古國因為缺水消失、羅布泊因為缺水綠洲變為沙漠、人們打取污濁的井水等8幅圖片。【小組討論】大家看了這些圖片之后,有什么感想,誰能再舉出幾個實際生活中缺水的現象呢? 認真聽講并且認真做筆記。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作出回答。認真觀察圖片小組認真討論,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舉幾個生活中缺水的現象。 將書中的知識簡化濃縮出來,更易于學生接受并掌握。針對地球缺水的狀況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觀看圖片以及小組討論,可以嘉盛學生對水危機的思考,同時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缺水問題的嚴重性,以及愛護水資源的必要性。通過小組討論, 培養交流和合作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8](三)思考探究 【交流討論】 我們剛才講過,地球表面三分之二都被水覆蓋,為什么還有好多地方缺水呢?【答疑解惑】 肯定學生們的回答,并對回答作出歸類,最后由學生的答案引申出正確的答案,即:生活、工業、農業生產用的全部都是淡水,而淡水不是處處都有。 地球上70%都是水, 淡水只占全球儲水量的2.53%,而冰川和雪山覆蓋的凍土層中的水難以利用,可利用的淡水就只有30.4%. 不到全球總水量的1%。 地球上的水資源是豐富的, 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資源有限。 小組交流討論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小組匯報討論的結果。認真聽講,思維跟上老師的思路,并認真做筆記。著重理解水資源既豐富,又短缺的辯證關系。 由一個前后矛盾的現象,引導學生死開,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小組討論與發言,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對前后矛盾的兩個事實進行解答,消除學生頭腦中的疑惑。肯定學生的回答,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將剛剛學到的知識加以整理總結,再來解決矛盾的問題,能夠讓學生更清晰的了解誰資源短缺的原因。(四)講授新知:淡水資源的分布情況 【過渡】全世界共有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80個國家,約20億人口面臨淡水危機,其中26個國家的3億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狀態中。【圖表展示】用PPT展示“世界人均水量和一些國家的人均水量”的柱狀圖表格。【提問】請大家在柱狀圖中找出中國的人均水量,大約占世界人均水量的多少?【過渡】雖然我國的總水量居全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口眾多,人均占水量居世界第八十幾位,而且分布不均勻。【圖表展示】用PPT展示“我國各地區人均水量”的柱狀圖表格。【提問】人均水量<500屬于極度缺水,500<人均水量<1000屬于重度缺水,大家來看看我們的家鄉遼寧省的人均水量屬于什么情況? 認真聽講,思維要跟得上老師的思路。。觀察表格。回答問題。傾聽老師的補充內容。認真聽講。仔細觀察表格。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小組交流討論并回答。 運用大量的數字,不僅可以清楚的表述世界淡水資源緊缺的概況,這些數字還可以起到讓學生們觸目驚心的作用,幫助學生們樹立起節水、愛水的基本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提問,不僅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用數字來表述,能夠讓學生直觀的理解我國總水量的基本情況。運用柱狀圖能夠更加直觀的展現所要表達的內容,看起來一目了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五)講授新知:愛護水資源1、節約用水2、防治水體污染 【過渡】我們遼寧省的人均水量還不到1000立方米,屬于重度缺水。我們的水資源這么少,我們一定要愛護水資源。【小組討論】愛護水資源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重點,同學們誰知道愛護水資源我們要怎么做呢?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小組討論,可以參照教材中的內容來回答。【表格展示】用PPT展示“生活用水浪費與節約方式比較”的表格,并解釋表格中的內容:以刷牙與洗衣服為例,浪費與節約方式的差別。【提問】同學們誰還能說出生活中還有那些節約用水的措施?【答疑解惑】及時給予學生表揚,肯定學生的回答。將學生的答案總結成規律:一水多用。【提問】還有哪些節約用水的方法呢?同學們可以參考教材70頁的內容,交流討論。【圖片展示】用PPT展示“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示意圖”、“噴灌和滴灌示意圖”,并加以講解,即:工業用水是如何達到重復利用的、改大水漫灌為噴灌滴灌的原理。【過渡】我們來看第二個方面:防治水體污染。先來看兩個問題:【提問】1、什么是水體污染?2、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有哪些?請同學們閱讀教材71頁內容,尋找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圖片展示】用PPT展示圖片“水體污染來源示意圖”,并讓學生加以敘述并歸納哪些屬于生活污染、哪些屬于農業污染、哪些屬于工業污染。【提問】什么是水體的自凈能力【過渡】水的自凈能力還可以這樣理解:就像我們平時吃飯一樣,吃下去的量剛剛好,能全部被消化吸收,如果有一天我們吃多了,身體消化吸收不了,就會非常難受,那么水體超過了自凈能力了,會有哪些危害呢?【圖片展示】用PPT展示赤潮、水華、“河灘上的死魚”、“艱難爬行的海蟹”等圖片。并且講:解赤潮和水華是由于水體中植物營養物質過多積蓄(主要是N、P)而引起的污染。P主要來源于我們經常使用的含磷洗衣粉,所以我們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含磷洗衣粉;水污染還影響工農業、漁業生產、破壞水生生態系統,直接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過渡】如果我們人類誤食了像上圖中受到污染的海產品,很有可能會生病,我們的健康就會收到威脅。為了人類的健康、地球的整潔,我們一定要積極地防治水體污染。【討論交流】防治水體污染,我們應該如何做呢?同學們可以邊看書邊思考,也可以小組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答疑解惑】肯定學生的回答,并給予鼓勵。從生活、工業、農業三方面為學生歸納水體污染的防治措施。 認真聽講。閱讀教材,小組交流討論,并回答問題。認真閱讀表格,仔細比較浪費與節約方式的差距。認真思考并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認真聽講并思考,跟著老師一起總結。閱讀教材,思考問題,討論并交流,回答問題。仔細觀看圖片,認真思考,并認真聽老師的講解。認真聽講。閱讀教材,尋找答案,小組交流討論,并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仔細觀察圖片,加以敘述并歸納。思考并回答問題。認真聽講。認真聽老師的講解,并認真做課堂筆記。認真聽老師講課。閱讀教材,思考問題,小組交流討論,回答問題。認真聽講并做好課堂筆記。 過渡到下一個知識點:愛護水資源的學習。引導學生自己閱讀教材,并交流討論,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運用表格的方式,能夠清晰地對比出節約與浪費之間的差別,并且以數字來作為衡量的標準,看起來一目了然,更能夠觸動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節約用水。提問學生生活中節約用水的方法,讓學生思考自己生活中節約用水的方法,可以使學生關注實際生活,能促使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節約用水。及時的表揚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帶著學生一起總結,可以提高學生歸納分析的能力。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找出問題的答案,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講解學生剛剛自學的內容,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還能糾正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理解上出現的偏差。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找出問題的答案,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自己敘述并歸納,可以鍛煉學生識圖能力與歸納分析能力。列舉身邊的實際例子,讓學生明白水的自凈能力與水體污染之間的關系。采用圖片展示的方法,將赤潮、水華、死魚、海蟹等圖片展示給學生,可以讓學生對其有更深的理解,產生更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能促進學生對水污染的認識,有利于培養其愛護水資源的意識。讓學生們深刻意識到水污染造成的危害與我們人類密切相關,能夠促進學生產生保護水資源、防治水體污染的緊迫感。引導學生自己閱讀教材,并交流討論,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閱讀能力、問題分析能力、歸納總結能力。三、課堂小結 帶領學生們根據板書上的內容,總結本節課一共學習了人類擁有的水資源、愛護水資源兩部分,其中水體污染的來源、危害、防治是學習的重點,應該重點復習。 認真聽講,思維要跟得上老師復習的進度。 回顧本節課所學習的新知識,并強調學習以及課后復習的重點,加深學生的印象。四、成果檢驗 【提問】有哪些節約用水的方法?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有哪些?水體污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并回答。 檢驗學生本節課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五、課堂練習 1地球的表面積約有多少被水覆蓋著?( C )A、51% B、61% C、71% D、81%2、淡水約占全球總水儲量的多少?( D )A、2.23% B、2.33% C、2.43% D、2.53%3、海水中含有的化學元素大約有多少種 ( D )A、50多種 B、60多種 C、70多種D、80多種4、中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幾位 ( C )A、第二位 B、第四位 C、第六位 D、第八位5世界水日是幾月幾日?( A )A、3月22日 B、4月22日 C、6月4日 D、7月4日 完成練習。 鞏固新知,當堂訓練。六、發散思維【提問】設計一條節約用水的標語思考并小組討論,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發散學生思維,鍛煉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板書設計4.1 愛護水資源一、人類擁有的水資源——既豐富又短缺1.地表約71%被水覆蓋2.淡水資源極度缺乏3.我國屬于嚴重缺水國家二、愛護水資源1.節約用水2.防止水體污染來源: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生活污染教學反思 他人評價 1. 謎語引題設計的比較不錯,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教學環節的設計新穎,結構緊湊,銜接自然,講課語速適中 ,語言生動形象。3.PPT上的圖片不用全部由老師解釋,讓學生舉手發言:通過圖片你獲得了什么信息。 4.課堂的流程應該更緊湊一些,給學生閱讀教材的時間不能太長,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有緊迫感。自我反思 1、水資源狀況的辯證關系很難懂,因此借助謎語、圖片等手段,使本課的內容變得更好的理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2、采用該學校“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也貼近新課改中的生本教學理念。并將自學內容分為了兩部分,避免了自學時間太長, 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3、設有小組討論活動,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體現面對全體學生的教學理念,讓學生體會探究的過程培養他們合作、交流、表達的能力,并在討論的過程中學到知識,使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更深刻。4、對知識進行拓展,使知識、科技、社會的緊密聯系,滲透STS教學理念,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并引發學生對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生活的關注。5、課堂氛圍雖然不是十分活躍,但是就本班而言,有很大進步。參考文獻 [1] 馮莉.新課程教學設計[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85-87[2] 馮莉,王永勝.新課程典型案例與評析[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85-89[4] 《基礎教育教材建設叢書》編委會.化學教材的改革和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60-163[5] 張玉海.教師備課方略—初中化學[M].北京:現代教育出版社,2005:56-59[6] 李偉.中學化學課程與教學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82-84[7] 楊華,崔鴻,王重力.化學課堂教育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45-146[8]霍瑞貞.化學學習與解題指導[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9].朱志昂.近代化學:第三版(上下冊) [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0]傅玉普.化學簡明教程[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11] 人民教育出版社.能力培養與測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