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2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進一步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含義。(2)了解書寫化學方程式應遵守的原則。(3)能正確書寫簡單的化學方程式。2、過程與方法(1)采用講練結合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2)歸納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寫、配、等、注、查。(3)采用歸納總結的方法,對配平的方法加以總結。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1)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嚴密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重要性。(2)通過對化學方程式書寫原則和配平方法的討論,對學生進行尊重客觀事實,遵從客觀規律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二、教學重點、難點、疑點1、重點: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及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2、難點:化學方程式的配平。3、疑點:配平時,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能隨意改動嗎?三、教學方法:復習提問→思考討論→總結歸納→補充講解→練習提高四、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五、課時安排: 1課時六、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復習提問] 1.什么是質量守恒定律? 2.化學反應中質量守恒的原因? 3.什么是化學方程式? 它表示的含義有哪些? 積極思考并回答問題。 復習、鞏固舊知; 創設學習書寫化學方程式氛圍,為學習新課做準備。〔設疑〕化學方程式的寫法是不是只要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就可以呢? 觀察下列式子,你認為哪個是化學方程式?為什么? H2O H2 + O2 2H2O 通電 2H2↑+ O2 ↑ 〔提問〕書寫化學方程式必須遵守哪些原則?具體的書寫步驟是怎樣的? 〔閱讀〕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P99-100中的有關內容,然后指定學生回答問題。 〔講解〕以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應為例,說明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具體步驟,然后歸納總結。 強調:書寫化學方程式的關鍵和難點是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并要注意其規范化。 〔提問〕如何配平化學方程式? [閱讀]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 P99-100中的平衡圖示。 〔講解〕配平化學方程式的原理。 強調:配平化學方程式時不能改變物質的化學式。 介紹配平化學方程式的幾種常用方法及配平的關鍵和技巧。 鞏固練習 〔提問〕如何在化學方程式中體現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的狀態? [閱讀]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100-101中標注條件和生成物狀態的有關知識。然后歸納總結。 鞏固練習 學生思考、交流 學生回答 學生思考、交流 閱讀課本,自主學習。 學生閱讀、體會 學生傾聽、思考、 歸納總結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和步驟。 觀察、思考、討論。 觀察并研究使反應平衡的方案。理解平衡的意義。 學生傾聽、思考、理解歸納總結 學生練習 思考、討論 學生練習 思考、討論。 學生閱讀、體會 學生傾聽、理解 觀察、思考、討論。 學生練習,小組代表回答。 通過多角度的討論,有助于學生加深對化學方程式意義的理解,感受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重要性并在討論中使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 借助提問,激發學生生疑、討論、研究,使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達到認識的深化與發展。 利用活潑的圖或表演使枯燥繁難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 , 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閱讀,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歸納能力。 舉例講解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具體步驟。 強調書寫化學方程式的關鍵和難點,并注意規范化。 引導學生結合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及化學方程式表示的含義,思考、分析如何進行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掌握配平方法的多樣性,啟迪學生解決問題時方法并不是唯一的,要勤于思考。 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通過閱讀,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理解能力。 在具體練習中鞏固知識并學習使用“△”、“↑”、“↓”等符號。 訓練學生在學習中要善于總結知識,歸納方法。[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 學生分組交流、小結,并參與評價。 分組交流、總結所學內容,談收獲和體會。學以致用(各小組開展比賽) 指導學生分組進行書寫化學方程式的練習,并相互改正錯誤。 各組開展比賽,并對個別組完成的練習進行批閱、改正。 鞏固學習成果布置作業P101 — 2、3、5七、板書設計課題2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一、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1、以客觀事實為基礎;2、遵守質量守恒定律。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五字口訣)“寫”; “配”; “等”; “注”; “查”。三、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1、觀察法2、最小公倍數法3、奇數配偶法[教學反思]:從平時的練習和檢測中可以看出,學生的惰性表現突出。在新授的知識中,理解的內容較少,而記憶的內容較多,特別是學生對化學反應的表達式及化學式的記憶,掌握的不夠。學習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當然就會十分困難,容易出現三天不記,幾乎忘記的現象。所以,對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教學不能企圖一次完成而要在今后的不斷練習中加深體會,逐步熟練。切忌開始就做難度很大的練習,又講復雜的配平方法,否則,只會增大學習難度,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掌握,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