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五四學制)化學九年級全冊 第二單元 溶液復習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五四學制)化學九年級全冊 第二單元 溶液復習 教案

資源簡介

溶液
一、知識導圖
二、考點分析
知 識 要 點 課 標 要 求 中 考 要 求
溶液的形成 掌握溶液、溶解時的吸熱和放熱現象、乳化現象 考查溶解速率因素的實驗探究;溶液顯色原因的實驗探究
溶解度 掌握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結晶 考查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判斷;溶解度曲線的應用
溶液的濃度 掌握溶液的濃度;溶液濃度的簡單計算;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的溶液濃度計算;溶液配制 考查配制一定濃度溶液的實驗中的錯誤分析;溶液濃度與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新題型
三、【考點內容】
知識點一 溶液的組成
考點1 溶液的形成
1. 溶液的概念: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特征:均一性、穩定性。
【溫馨提示】(1)溶液不一定都是無色的,如CuSO4溶液為藍色,FeCl3溶液為黃色,FeSO4溶液為淺綠色;(2)一種溶劑里可以溶解多種溶質;(3)能與水反應的物質放入水中,生成物為該溶液的溶質。
2. 溶液的組成: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溶液的體積×溶液的密度。
3. 溶液中溶質、溶劑的判斷:
(1) 根據名稱判斷,溶液的名稱一般為溶質的名稱后加溶劑溶液,即溶質在前,溶劑在后。
(2) 若是固體或氣體與液體相互溶解為溶液,一般習慣將固體或氣體看作為溶質,液體看作為溶劑。
(3) 若是由兩種液體組成的溶液,一般習慣上把量多的看作為溶劑,量少的看作為溶質。
(4) 其他溶質溶于水形成溶液時,無論水量的多少,水都是溶劑。
考點2 乳濁液與乳化
相溶的物質可以形成溶液,而不相溶的可以形成濁液(包括懸濁液和乳濁液)。乳化并不是溶解,只是使植物油分散成無數細小的液滴存在水中而不聚集,生活中常用的乳化劑:肥皂、洗潔精等。
考點3 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
類型 吸熱或放熱現象 舉例
放 熱 有些物質溶解時,會出現放熱現象 NaOH、濃H2SO4
吸 熱 有些物質溶解時,會出現吸熱現象 NH4NO3
不放熱也不吸熱 物質溶解時,整個過程溶液溫度幾乎不變 NaCl
【例1】 把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食鹽 B.蔗糖 C.酒精 D.植物油
思路點撥:把物質放入水中能否形成溶液關鍵是看能否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得到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穩定,屬于乳濁液。食鹽、蔗糖和酒精放入水中,能以分子或離子的形式分散在水分子中,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溶液。
【變式1】 下列暴露在空氣中質量明顯增加,溶于水中溫度明顯降低的物質分別是( )
①氧化鈣 ②硝酸銨 ③濃鹽酸 ④氯化鈉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④②
思路點撥:暴露在空氣中,或溶于水中時:①氧化鈣會與空氣中的水分發生化合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使溶液質量增加;②硝酸銨溶于水吸收熱量,使溶液溫度降低;③濃鹽酸易揮發,使溶液質量減小;④氯化鈉無論暴露在空氣中還是溶于水中,都沒有明顯變化。
知識點二 溶解度
考點1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
概念 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 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
區分方法 加入少量相應的溶質,若不能溶解,則原溶液是飽和溶液;若繼續溶解,則原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相互轉化 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
【溫馨提示】 濃、稀溶液與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關系: ①對于含不同溶質的溶液,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反之亦然;②但對于同種溶質來說,在一定溫度下,其飽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飽和溶液要濃。
考點5 溶解度與溶解度曲線
1. 固體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 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所溶解的質量。
2. 影響固體物質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1) 內因:溶質、溶劑的性質;(2)外因:溫度。
增大氣體溶解度的方法有增加壓強、降低溫度。
3. 溶解度曲線: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叫做溶解度曲線,運用它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時的溶解度。
【溫馨提示】對于溶解度曲線應該注意以下幾點:①在正確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基礎上會看溶解度曲線;
② 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或變化不大或反而減小;
③ 不同曲線交點的意義;
④ 在某一范圍內,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
⑤ 可以根據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找到提純物質的方法是蒸發溶劑法還是冷卻熱飽和溶液法;
⑥ 曲線上的每一個點代表該處的溶液為飽和溶液,曲線下方的每一點都為不飽和溶液,從而能找出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的方法,即是加溶質還是降低溫度等方法。
4. 結晶方法:
(1) 對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小的固態物質,一般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得到晶體,如NaCl 。
(2) 對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大的固態物質,一般用降溫結晶的方法得到晶體,如KNO3。
【例2】 將60 ℃的硝酸鉀溶液降溫至20 ℃,有晶體析出。有關該過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
A.60 ℃時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鉀的飽和溶液
B.20 ℃時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鉀的飽和溶液
C.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
D.硝酸鉀的晶體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得到
思路點撥:將60 ℃的硝酸鉀溶液降溫至20 ℃,有晶體析出,只能證明20 ℃的硝酸鉀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無法判斷60 ℃的硝酸鉀溶液是否飽和。這一現象還說明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硝酸鉀晶體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得到。
【變式2】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現將兩支分別裝有甲、乙兩物質飽和溶液的試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體)浸入盛有水的燒杯里,然后向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固體,攪拌至完全溶解(如圖1),此時對相應變化的判斷正確的是( )
     圖1           圖2
A.甲溶液一定變成不飽和溶液
B.盛乙的試管中未溶解的固體質量減少
C.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都增大
D.乙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減小
思路點撥:由溶解度曲線可知,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時放出熱量,使燒杯和試管內溶液溫度升高,所以,甲物質的溶解度增大,試管中的未溶固體甲的質量減小或全部溶解,溶液可能變成不飽和溶液;乙的溶解度減小,會有乙的晶體從溶液中析出,試管內未溶固體乙的質量增加,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也隨之減小。
知識點三 溶液的濃度
考點1 溶質的質量分數
1. 溶質質量分數的概念: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
2. 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100%。
3. 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
考點2 有關溶液的計算
1. 溶液稀釋的計算
(1) 稀釋前溶液的質量×稀釋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稀釋后溶液的質量×稀釋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2) 溶液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
2. 其他計算
(1) 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
(2) 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
(3) 溶劑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
考點3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
1.實驗儀器:托盤天平、燒杯、玻璃棒、藥匙、氯化鈉、量筒(10 mL、50 mL)、膠頭滴管。
2.實驗步驟:
(1) 用氯化鈉固體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
① 計 算 所需氯化鈉的質量為:50 g×6%=3 g ,水的質量為:50 g-3 g=47 g
② 稱 量 用托盤天平稱量氯化鈉倒入燒杯中
③ 量 取 用50 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鈉的燒杯里
④ 溶 解 用玻璃棒攪拌,使氯化鈉溶解
⑤ 裝 瓶 把上述氯化鈉溶液裝入貼有試劑名稱和溶質質量分數標簽的試劑瓶中,蓋好瓶塞,放到指定地點
  整個實驗流程如圖所示:
(2)用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3%的氯化鈉溶液(溶液稀釋問題)
①計算 所需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的質量為:50 g×3%÷6%=25 g,水的質量為:50 g-25 g =25 g 
②量取 用5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氯化鈉溶液和水,倒入燒杯中
③混勻 用玻璃棒攪拌,使溶液混合均勻
④裝瓶 同前
3.溶液配制中誤差分析原因歸納 
  原因誤差   藥品 儀器使用 計算
天平 量筒 燒杯
結果偏高 ①稱量前天平指針偏右;②右盤放了紙片左盤未放紙片 ①量水時俯視讀數;②量好的水倒入燒杯時濺出 計算失誤
結果偏低 ①固體藥品中含水分;②固體藥品中含有雜質;③固體藥品轉移時損失(灑落在燒杯外面或沾在白紙上面) ①稱量前天平指針偏左;②稱量前游碼不在零點;③稱量時藥品和砝碼放顛倒(使用游碼);④左盤放了紙片右盤未放紙片 量水時仰視讀數 燒杯內壁有水 計算失誤
【例3】 如圖為幾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NaCl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0℃時,KNO3溶液的最大濃度(溶質質量分數)為_______×100%(只列計算式,不需要計算結果)。
(3)60 ℃時,10 g NaCl和90 g KNO3完全溶解于100 g蒸餾水中,冷卻到30 ℃后,________(填“有”或“沒有”)NaCl析出,有________g KNO3結晶析出。
思路點撥:(1)由給出的溶解度曲線圖可知,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是“平緩”型,但是依舊是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2)根據KNO3在30 ℃時的溶解度為45.8 g,溶液飽和的時候,溶質的質量分數最大;(3)對于氯化鈉,60 ℃時的溶解度為37.5 g,30 ℃時的溶解度為36 g,所以10 g的氯化鈉不會析出;對于硝酸鉀,60 ℃時的溶解度大于90 g,所以是不飽和溶液,30 ℃時的溶解度為45.8 g,此時是過飽和溶液,而且會析出硝酸鉀晶體(90-45.8)g=44.2 g。
【變式3】 (1)已知:水的密度為1.0 g/mL。實驗室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需要稱取氯化鈉2.5 g,需要量取水________。
(2)配制的操作示意圖如下,該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_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3)經檢測,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序號)。
①氯化鈉固體不純 ②稱量時,砝碼端忘墊質量相同的紙片 ③量取水時,仰視讀數 ④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
【拓展訓練】
(4)要配制500 g的生理鹽水(0.9%),需要上述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________。
(5)經檢測,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點撥:(1)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水的質量=50 g×(1-5%)=47.5 g,水是液體,需要用量筒量取,還要結合水的密度1.0 g/mL,把水的質量換算成體積為47.5 mL;(2)在計算之后配制溶液時還要經過用天平稱取氯化鈉的質量、用量筒量取水的體積、用玻璃棒攪拌溶解等步驟,因此該實驗的正確順序是CBDEA;(3)造成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的原因,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公式,主要可從稱取的食鹽質量偏小或量取液體的體積偏大等方面思考。本題中①②會造成稱取的氯化鈉質量偏小,③會造成量取水的體積偏大,以上三項都是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的原因。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是不會影響溶液濃度的,選項④不符合要求。
四、【課堂達標測試】
1.推理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思維方法,根據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點來推理,蔗糖溶液應該是( )
A.無色透明 B.上層溶液與下層溶液一樣甜
C.混合物 D.水分、溫度不變時,蔗糖與水不分離
2.下列實驗進行中的現象或實驗原理正確的是( )
 
A.白磷始終不燃燒  B.小氣球變癟    
3. 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t2 ℃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
B.P點表示t1 ℃時,a、c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C.將c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可采用降溫的方法
D.t2 ℃時,將30 ga物質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攪拌,得到80 ga的飽和溶液
4. 通常狀況下,下列溶液的溶質為液體的是( )
A.蔗糖溶液 B.酒精溶液 C.氯化鈉溶液 D.澄清石灰水
5. 如圖是對20 ℃一定質量的甲的溶液進行恒溫蒸發結晶的實驗過程,請回答:
(1)蒸發前原溶液是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n的數值是________。
(2)依據上述實驗,你認為甲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趨勢是________(填字母)的。
A.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B.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C.無法判斷
6.取四份20 ℃時一定質量的飽和硝酸鉀溶液,分別進行如下實驗,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
A.保持溫度不變,蒸發10 g水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
B.保持溫度不變,加入10 g硝酸鉀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
C.保持溫度不變,蒸發10 g水后,硝酸鉀的溶解度增大
D.降溫至10 ℃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減小
7. 如圖為配置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的操作過程,下列有關操作與目的分析均
正確的是( )
選項 操作 目的
A 用剩的食鹽放回原試劑瓶 避免浪費
B 天平調平后在左、右托盤中各墊一張相同的紙 保證稱取的食鹽質量更準確
C 用50 mL量筒替代天平量取所需的水 更加簡便
D 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 增加食鹽的溶解能力
8. 根據表中的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1)40 ℃時,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
(2)20 ℃時,稱取31.6 g KNO3固體加入盛有100 g水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是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稱取31.6 g KNO3固體時,發現托盤天平指針偏右,接下來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3)當KNO3中混有少量NaCl時,提純KNO3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當等質量的KNO3的飽和溶液和NaCl的飽和溶液從60 ℃降溫到20 ℃時,對所得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都是飽和溶液 B.溶劑質量:KNO3>NaCl C.溶液質量:KNO3<NaCl
9. A、B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根據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現有常溫下B的不飽和溶液,在只要求保持其溶劑質量不變的條件下,將其變成飽
和溶液,可行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2)現有一杯t1 ℃時含A、B兩種物質且均飽和的混合溶液,若要從中分離出少量A
的純凈物,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①t2 ℃時,A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比B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
②將t2 ℃時,A、B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t1 ℃,此時兩溶液中的質量分數相等
③在t1 ℃時,用兩份等量的水分別配制成A、B的飽和溶液,這兩種溶液的質量相等
④在t2 ℃時,用等量的A、B分別配制成兩種飽和溶液,測得其質量依次為m1 g和m2 g,則m1<m2
10. 利用海水提取粗鹽的過程如下圖所示,回答有關問題:
(1)一定質量的海水,通過貯水池引入到蒸發池中,在沒有引入結晶池之前的蒸發過程中,蒸發池中氯化鈉
的質量會________(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2)粗鹽中含有的難溶性雜質,在實驗室里可以通過溶解、過濾、蒸發等操作將其除去,這些操作中都會用
到玻璃棒,其中在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填“引流”或“加快溶解”)。
(3)用氯化鈉固體配制100 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
① 配制時,涉及以下實驗步驟:
A.稱量及量取 B.計算 C.溶解 D.裝瓶貼標簽
其正確的實驗步驟順序是________(填字母)。
② 將已配好的100 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變成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需要再加NaCl的質
量是________g(計算結果精確到0.1)。
五、【課后作業】
1. 下圖是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乙的溶解度不受溫度的影響
C.t1 ℃時,甲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 ℃(不考慮水分的蒸發)會有晶體析出
D.t2 ℃時,甲與乙的溶解度相等
2. 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稀硫酸除去鐵銹
C.用洗潔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鹽酸除去水垢
3.甲、乙兩種不含結晶水的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2 ℃時,甲、乙的兩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C.t1 ℃時,將15 g甲物質加入50 g水中,可得到65 g溶液
D.要使接近飽和的乙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可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
4.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據圖回答:
(1)10 ℃時,甲物質的溶解度________乙物質的溶解度(填“>”“=”或“<”)。
(2)將30 ℃時等質量的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10 ℃,析出晶體較多
的是________。
(3)20 ℃時,將50 g甲物質放入盛有100 g水的燒杯中,最終所得溶液的質量
為________g;若將燒杯內物質升溫到30 ℃(不考慮水蒸發),溶液中不變的
是________(填序號)。
A.溶劑的質量 B.溶液的質量 C.溶質的質量分數 D.以上都不變
5.如圖所示,A、B、C為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根據圖示信
息回答下列問題。
(1)t2℃時,A、B、C三種物質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
(2)t1℃時,將20gB物質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溫度不變,所得溶液
為 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2℃時,將A和C的混合溶液(兩者均已達到飽和),降溫到t1℃,析
出的晶體含有A和C
B.t2℃時,將A、B、C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1℃,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
分數的大小關系是B>A>C
C.從混有少量B的A物質中提取較純凈的A,可通過冷卻它們的熱飽和溶
液實現
D.t1℃時,欲用A的飽和溶液配制10%的A溶液,只需要燒杯、量筒、膠
頭滴管三種玻璃儀器
(4)如圖所示,向放有鎂條的試管中滴加稀鹽酸后,錐形瓶中C的飽和溶液變渾濁。
請解釋原因 。
6.根據下列坐標圖回答:
(1)圖一表示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① t2℃時,甲、乙的溶解度均為 。
② 將甲、乙、丙三種物質t1℃時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3℃,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最大的是 。
(2)某學習小組模擬海水,以測定海水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取模擬海水(含NaCl、MgCl2)2000g,向
溶液中滴加10%的硝酸銀溶液,其沉淀質量變化如上圖二。
①沉淀的化學式為 。
②模擬海水中氯的質量分數是 。
不 飽 和 溶 液
飽 和 溶 液
溶 解 度
結 晶
溶 質
+
溶 劑
溶 液
溶液組成
的表示方法
溶質的
質量分數
溶解過程
放熱現象
吸熱現象
增加溶劑、(改變溫度)
_增加溶質、蒸發溶劑、(改變溫度)
8 / 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竹工卡县| 吴旗县| 新田县| 龙陵县| 榆社县| 离岛区| 苍山县| 长宁县| 多伦县| 岳阳县| 太康县| 漳浦县| 宝应县| 南投市| 团风县| 阳新县| 黎城县| 志丹县| 静海县| 枣庄市| 丹凤县| 香格里拉县| 湘潭市| 马鞍山市| 察隅县| 隆化县| 西藏| 阜平县| 灵台县| 民勤县| 城固县| 灌阳县| 永和县| 大丰市| 苏州市| 沂南县| 合川市| 天水市| 顺平县| 泊头市| 龙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