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部編版九年級上冊《夯實法治基礎》本課目錄一新知導入二自主學習三新知講解四課堂小結五課堂演練新課導入觀看視頻,請談談你的感受。法治保障個人生活,促進社會及國家發展進步。自主學習認真閱讀課本P44-50頁內容,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做好標記。(時間:5分鐘)探究點一:選擇法治道路1.法治的含義。2.法治的重要性。(作用)3.法治的要求。(如何實行法治?)4.我國選擇法治道路的必然性。探究點二:描繪法治藍圖1.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法治進程。2.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內涵及方針。3.怎樣建設法治中國 新知講解探究點一:選擇法治道路活動一 思考歸納觀看視頻,結合教材思考歸納下列問題:1.法治的含義。2.法治的重要性。(作用)新知講解意味著依法治理。區分:本意是一個靜態的概念,是“法律制度”或者“法律和制度”的簡稱。表達的是法律運行的狀態、方式、程度和過程。1.法治的含義:新知講解2.法治的重要性。(作用)(3)追求并奉行法治已成為世界共識。(世界角度)(1)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建立起穩定的生活預期,保障廣泛的權力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公民個人角度)(2)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社會、國家、民族角度)新知講解結合視頻思考:法治的要求是什么?活動二 新聞觀察新知講解3.法治的要求(如何實行法治?)實行良法之治+實行善治“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你如何理解這句話?出自《商君書·定分》。命:生命。這句話的意思是: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是治理國家的基礎。實行法治的前提:要有法(1)法治要求之一:實行良法之治活動三 拓展提升新知講解良法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發展的規律,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符合公平正義要求,促進人與社會共同發展。什么是良法?我國法律的本質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社會主義法律都可以成為良法結合視頻,說說有法律制度就等于有法治嗎?(2)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有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活動四 案例分析新知講解新知講解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礎上,通過賦予公民更多地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和權利,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什么是善治?良法善治互為表里 辯證統一前提保障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歷史,實行人治。1840年鴉片戰爭1849年維新變法辛亥革命后,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性文件新中國第一部憲法——“五四憲法”選擇法治從歷史角度談談我國為什么必然選擇法治道路?活動五 歷史回顧新知講解新知講解(1)中國有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歷史。(2)1840年以后,變法改制成為救亡圖存、國家振興的必然選擇。(3)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走上了一條探索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道路。4.中國選擇法治道路的必然性。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要求。1997年,十五大把依法治國確定為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201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2012年,十八大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2014年,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2020年《民法典》公布,開了創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探究點二:描繪法治藍圖新知講解活動一:總結歸納結合教材P48相關鏈接,簡要敘述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法治進程。新知講解◆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十五大:把依法治國確定為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黨的十九大召開后,黨中央組件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全面依法治國又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1.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法治進程。新知講解活動二 新聞觀察結合視頻內容,歸納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內涵、方針。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內涵方針總目標新知講解2.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內涵及方針新知講解活動三 思考討論材料一:結合材料一中漫畫,談談怎樣建設法治中國?要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群眾的普遍擁護科學立法嚴格執法每一部法律都要嚴格執行公正司法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全民守法每一個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的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新知講解“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我們必須把依法治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黨和國家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依靠法治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確保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習近平材料二:結合材料二,談談怎樣建設法治中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新知講解科學立法:要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嚴格執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公正司法: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3.怎樣建設法治中國 課堂小結夯實法治基礎我國選擇法治道路的必然性選擇法治道路描繪法治藍圖法治的含義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法治進程怎樣建設法治中國?法治的重要性(作用)法治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內涵、方針課堂演練1.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指出,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定性,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因為法治( )①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②是我國國家制度的最大優勢③助推中國夢的實現 ④是實現社會公平、民心穩定的必由之路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C課堂演練2.法治建設,人人受益。下列推進我國法治建設的舉措有( )①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適應時代發展②加強網絡版權監管,保護知識產權③首次頒授“七—勛章”,表彰了功勛模范④糾正刑事冤假錯案,維護司法公正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B課堂演練3.材料分析題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反有組織犯罪法、濕地保護法、新修訂的科學技術進步法、噪聲污染防治法、關于修改種子法的決定、關于修改民事訴訟法的決定、關于修改工會法的決定。(1)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多項法律和決定,體現了法治的基本要求哪一方面內容 (2)完備法律規范體系,推進法治國家建設。建設法治中國的目標是什么 ⑴實行良法之治。⑵建設法治中國,要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使每一位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謝謝觀看!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全面依法治國.mp4 善治.mp4 新課標 4.1《夯實法治基礎》課件PPT.pptx 法治.mp4 法治的力量.mp4 良法善治.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