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9.1 生態系統的組成班級: 姓名:學習目標:1、概述生態系統的概念、生態系統的基本成分及相應生物類群。2、概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概念。3、概述生物富集的概念。學習過程:問題一:什么是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是什么?1、下列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A.草原上的羊 B.河水中的鯽魚 C.湖中的生物 D.一個池塘2、看圖分析池塘生態系統的各部分組成:生產者: ;消費者: ;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 。3、熟悉生態系統各組成部分的功能。4、請用箭頭連接下列名詞,并說明它們之間的關系。生產者 消費者分解者問題二:如何書寫食物鏈?1、生物之間通過 的關系而相互聯系形成食物鏈。2、許多條食物鏈經常相互交錯,形成一張無形的網絡,這種復雜的 關系被稱為食物網。3、下列符合生物學意義的食物鏈是( )A.草←兔←貓頭鷹 B.鼠→蛇→貓頭鷹C.草→鼠→貓頭鷹 D.草→昆蟲→蛇→青蛙→貓頭鷹4、請完整書寫下面兩句話中所體現的食物鏈。1)螳螂捕蟬,黃雀在后2)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巴5、右圖為草原生態系統食物網,該食物網中含條食物鏈。問題三:什么是生物的富集現象?有何影響?生物富集是指生物從周圍環境中 并 某種物質,使生物體內該物質的濃度不斷 的現象。當堂反饋:1、生態系統是指( )A.一種生物的總和 B.生物及其生存環境 C.所有生物的總和 D.生物生存的環境2、牛、羊等草食動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 )A.非生物成分 B. 消費者 C. 生產者 D. 分解者3、下面各項中,屬于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關系的是( )A.山羊吃草 B.人吃黑木耳 C.青蛙吃蝗蟲 D.松鼠吃松果4、下列各組生物中,全部屬于生產者的一組是( )A.水稻、棉花、海帶 B.松樹、蘑菇、葫蘆蘚C.酵母菌、地衣、蕨 D.金魚藻、仙人掌、青霉菌5、在生態系統中能直接將復雜的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的生物成分是( )A.分解者 B.消費者 C.生產者 D.非生物成分6、在生態系統中,屬于非生物成分的是( )A.陽光和土壤 B.動物和植物 C.動物及其生存環境 D.食物和水7、下列哪條食物鏈是正確的是( )A.草→昆蟲→青蛙→蛇→鷹 B. 草→兔→羊→狼C.草→狐貍→狼 D. 陽光→草→兔→狐貍8、在草原生態系統中,數量和所占比例最少的生物應是( )A.食肉動物 B.細菌 C.食草動物 D.草9、如果DDT進入海洋中的某一個領域,下列哪種生物體內積累DDT含量最高( )A.鯊魚 B.浮游動物 C.小魚 D.浮游植物10、判斷(正確的寫“A”,錯誤的寫“B”):1)生態系統是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共同組成的整體。 ( )2)“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是一條完整的食物鏈。 ( )3)在生態系統中生物富集常常伴隨食物鏈而發生。 ( )4)生態系統中的各條食物鏈不是彼此分離的。 ( )11、右圖表示某草原生態系統,請據圖回答:1)該生態系統含 條食物鏈。2)該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是 。3)若該生態系統受到重金屬鹽污染,那么在體內積存重金屬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 。4)請寫出該生態系統中最長的食物鏈。5)該圖只表示了生態系統中的部分成分,未表示出來的生物成分是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