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知道酸和堿之間能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2)了解中和反應的實質;(3)學會書寫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自主的實驗探究,初步學會判斷化學反應是否發生的某些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對一些細微、短暫的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原因探究,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質疑精神;(2)通過同組合作實驗和全班共同交流,培養合作精神和與人溝通交流分享的精神。教學重點、難點:中和反應的探究過程。教學方法:觀察、分析、歸納、實驗探究相結合教材分析:本課以中和反應的原理為核心內容,通過學生自主的實驗探究,讓學生掌握中和反應的實質;通過證明中和反應的產物,初步了解鹽的概念。通過活動與探究,目的是讓學生親身體驗,增強對這部分知識的認識。教學設計思路:第一環節:復習引入寫出常見的酸和堿的化學式及視頻激趣(通過創設情景,提出問題,實驗驗證引出中和反應,初步的感性認識)第二環節:實驗探究氫氧化鈉和鹽酸發生中和反應及其實質(實驗探究,交流討論,解析結論,進入理性認識)第三環節:中和反應的應用(閱讀材料,問題討論,學以致用,應用提高)第四環節:總結與反思(回顧反思,鞏固提高,化學素養的形成)課時設計:一課時教學過程第一環節:溫故而知新──寫出兩種常見的酸和堿【生寫】 酸:H2SO4 HCl 堿:NaOH Ca(OH )2引言: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掌握了常見酸和堿的部分性質。例如:酸和堿都能與指示劑反應,使指示劑變色;酸能與活潑的金屬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堿能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等。那么,酸遇堿會發生化學反應嗎?【視頻激趣】從生活中的例子──硫酸罐車泄露引出酸堿反應新聞錄象:一輛濃硫酸罐車泄露,腐蝕路面,情況非常危急,有關部門緊急調運熟石灰來搶險。【提問】為什么可以用熟石灰搶險?(情景激趣,引發學生提出酸和堿是否反應的猜想。)【引入實驗】探究活動一:模擬搶險過程(1)先取一支試管向里面加入少量Cu(OH)2固體,再向試管內加入少量水,振蕩,靜止一會兒,觀察。 結論: Cu(OH)2 與水沒有發生反應。(2)再向該試管慢慢加入稀硫酸,振蕩。 結論:Cu(OH)2和稀硫酸確實發生了反應。思考:酸堿反應的實質(通過對比實驗,得出硫酸和氫氧化銅發生化學反應的結論,為下面氫氧化鈉和鹽酸能否反應做了鋪墊)第二環節:實驗探究氫氧化鈉和鹽酸發生中和反應及其實質并判斷這兩者有沒有發生反應?【啟發】:其它的酸和堿之間是否也能發生反應呢?【實驗】:取少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于燒杯中,加入稀鹽酸,觀察現象。(兩溶液混合后得不到明顯的變化,激發學生思考的欲望)【提問】看不到現象是否就說明不發生反應了呢?想一下剛才老師做實驗的加入了酚酞,看到的現象就明顯了。下面你們也開始加酚酞來探究一下。探究活動二:按實驗10-9設計思路完成想一想:1、為什么要在溶液恰好變為無色時就停止加入鹽酸 如果繼續再加入稀鹽酸,則 會過量。2、在溶液恰好變為無色的時候,溶液的酸堿性是怎樣的?(酸性?堿性?中性?)操作步驟 1.在燒杯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 2.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并不斷攪拌,至溶液顏色恰好變色。 3.取(1)中變為無色的溶液1滴滴在玻璃片上,置于酒精燈上加熱。 現象和分析 1、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 2、溶液由紅色逐漸變為無色。 3、玻璃片上有白色固體生成。活動探究二:驗證討論:通過上面的實驗驗證我們已經知道了酸和堿之間可以發生反應,如果NaOH溶液和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現在裝在燒杯里面的溶液是什么溶液?該溶液的溶質是什么?(1)是NaOH?(2)稀鹽酸?(3)還是其它物質(NaCl)?為什么?【學生交流討論】溶液的顏色由無色變紅色,加入酸后又變成無色,他們之間應該是發生了反應。【總結】通過實驗探究,氫氧化鈉和鹽酸發生了化學反應NaOH + HCl = Na Cl + H2O請看動畫:中和反應的微觀過程.MPG酸溶液與堿溶液的反應實質:酸溶液中的氫離子與堿中的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了水。【練習】Ca(OH )2 + HCl ----- ___________________,NaOH + H2SO4 ----- ___________________,【提問】分析這三條化學方程式,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共同特點【生答】都生成了水和另一種化合物。【討論】分析生成物的種類,歸納出中和反應的特點和規律。提示:由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叫鹽,鹽的組成特點:_______ + ________【引導】這種化合物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稱為一類新的物質:鹽【課堂練習一】1.下列物質屬于鹽的是( )A CuO B Cu(OH)2 C CuSO4 D HCl2.指出下列物質屬于酸、堿、鹽的哪類 (1) HCl (2) NaOH (3) CuSO4 (4) H2SO4 (5) Na2CO3 (6) HNO3 (7)Ca(OH)2酸:______________堿: __________ 鹽:____【定義】:中和反應:_______和________反應生成 _______和________的反應。【總結】酸和堿發生了中和反應。中和反應: 酸 + 堿==== 鹽 + 水實質: H+ + OH- == H2O【課堂練習二】:1.下列反應,屬于中和反應的( )A、 Zn +2HCl == ZnCl2 + H2 B、CuO + 2HCl == CuCl2 + H2OC 、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D、AgNO3 + HCl == AgCl + HNO32、完成下列反應并指出哪種是中和反應( )A、CaCO3 + HCl —— B、Fe2O3 + H2SO4 —C、H2SO4 + NaOH ——第三環節:中和反應的應用【閱讀課本后回答】:1、改變土壤的酸堿性2、處理工廠的廢水(硫酸廠的污水處理)3、用于醫藥:治療胃酸過多病人4、 被蚊蟲叮咬后,叮咬處很快會腫成大包,這是因為蚊蟲能在人的皮膚內分泌出蟻酸,從而使皮膚腫痛。如果涂一些含有堿性物質(NH3·H2O)的藥水,就可減輕痛癢。你還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實例嗎?【思考與應用】:1、例如經常降酸雨的地方可用______來處理,可用氫氧化鈉嗎?2、硫酸廠、鹽酸廠等的污水中含有硫酸、鹽酸等雜質,可以用____________來處理,可用氫氧化鈉嗎?相反制堿廠的污水中含有堿等雜質,可以用____________來處理,假如你是選址審批相關的負責人,如何安排制酸和制堿兩間企業的選址?3、試寫出胃康—U治胃酸過多的原理:Al(OH )3+ HCl ----- ________________,第四環節:總結與反思【回顧反思】:學完本節課我的收獲是什么?我還有哪些疑惑與問題?我還想了解哪些知識?【拓展訓練】:1、為什么在做NaOH溶液和鹽酸發生反應 的實驗中常需要加入酸堿指示劑?2、探究活動三:如何判斷NaOH溶液和稀鹽酸發生 了化學反應 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證明這個反應發生了?( 給出的藥品有:NaOH 溶液,稀HCl,紫色石蕊試液,無色酚酞試液,鎂帶,PH試紙)(利用給出的藥品討論、設計實驗方案)板書設計課題2 酸和堿之間會發生什么反應一、中和反應:酸 + 堿==== 鹽 + 水實質 H+ + OH- == H2O二、中和反應應用1.農業 2.工業 3.醫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