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設計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1.90%學生知道不同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物質,同種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物質。 2.100%學生了解金剛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單質。 3.100%學生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金剛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懂得物質結構、性質和用途之間的關系;(2)通過活性炭對紅墨水的吸附實驗,學會用對比實驗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C60、碳鈉米管的發現及研究的介紹,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教學 重難點 重點:金剛石、石墨和C60中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物質的結構、性質和用途之間的關系。 難點:物質的結構、性質和用途之間的關系教學 方法 指導閱讀、小組合作、歸納引導 教學 用具 實驗器材 、 媒體輔助教 學 過 程 個性修改一、新課引入: 碳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不是最多,但它形成的物質卻有很多,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質中含有碳元素?展示含有碳元素物質的圖片,猜一猜,碳元素能組成不同的單質嗎?根據學生回答,引出課題。 體驗:展示含有金剛石、石墨制品的圖片,體驗削鉛筆及用手觸摸鉛筆芯粉末,總結石墨的物理性質及了解鉛筆上的小知識。 自學互幫 自學提示一 自學內容與方法: 1、請同學們結合以上圖片中的信息,認真閱讀課本P106—107的第一自然段的文字及圖片,完成課件上的表格。(時間8分鐘) 2、通過對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歸納結構與性質的關系。 演示實驗:石墨的導電性實驗。 互幫:1、生銹的鐵鎖如何快速打開? 2、這種炸彈爆炸后釋放出大量纖維狀的石墨,覆蓋在發電廠的設備上,造成設備短路而停電,你能解釋這是為什么嗎? 演示實驗:點燃一支蠟燭,把干冷的燒杯放在火焰的上方。收集炭黑。 試一試:根據電子顯微鏡下活性炭的結構,讓學生設計“如何去除紅墨水中的紅色” 課件展示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的圖片及用途 互幫:結合金剛石、石墨、木炭和活性炭的性質和用途,討論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有什么關系。 自學提示二: 閱讀課本P108頁C60相關內容,了解C60的應用。(3分鐘) 三、講解釋疑 1、課件展示金剛石、石墨物理性質比較的表格及用途。 2、講述鉛筆上的“H”與“B”的含義。 3、課件展示石墨和金剛石的相互轉化,讓學生體會化學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力量。 4、如何區別“碳”和“炭”以及幾種常見碳的用途。 5、介紹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碳單質將會不斷被發現,如目前已發現了C70、C240等,碳單質的用途也將不斷擴大。 四、練習反饋(幫困加速) 1、金剛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下列關于碳的單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都是黑色固體 B.它們的物理性質不同 C.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一定條件下,石墨轉化成金剛石是物理變化 化學物質中有一種由多個六邊形組成的形似足球的籠狀分子,稱為“足球烯”,化學式為C60。關于C60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屬于單質 B.屬于混合物 C.每一個C60分子都是由60個碳分子構成 D. C60是實心的 3、將下列左邊物質與右邊的用途用線連接起來。 石墨 冰箱去味劑 炭黑 作電極 金剛石 冶煉金屬 焦炭 制油墨 活性炭 作鉆頭 4、如圖所示,甲、乙兩瓶中均盛有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在甲集氣瓶中投入幾小塊木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自主建網:小組交流本節課的收獲 因人作業(最小作業量) 完成課時練第1課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