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6.3 生物進化的學說學習目標:1、說出達爾文生物進化學說的基本思想及意義。2、描述達爾文地雀進化的原因。3、利用自然選擇學說解釋生物進化現象。學習過程:問題一:達爾文生物進化學說的基本思想包含哪些主要內容?資料:一棵一年生植物,若每年產生2粒種子,20年后,后代100萬棵;大象壽命100歲,若每對產下6頭小象,740年后,后代1900萬頭;鯽魚若每年產下3000個卵,3年后,后代67億5千萬條。1、所以達爾文認為,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很強的 能力。2、生物在大量繁殖的同時,由于 和 等條件有一定的限度,因此生物都要為爭奪必需的食物和生活空間等進行生存斗爭。3、由于存在著 現象,古長頸鹿后代中出現了頸長和頸短的差異。這種變異可以 給下一代。在缺乏青草,有少量樹葉的情況下,長頸鹿中頸長肢長的能吃到高處的樹葉,個體容易 ,并繁殖后代,這一變異屬于變異;頸短的吃不到高處的樹葉,易被 ,這一變異屬于 變異。經過長期遺傳積累有利變異最終進化到現代長頸鹿。在生存斗爭中通過激烈的競爭, ,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稱為 。活動二:探究加拉帕戈斯群島上地雀的進化閱讀課本中達爾文地雀的進化資料,嘗試論述達爾文地雀是如何從取食昆蟲的地雀進化發展而來的。1、這四種地雀喙的形狀各不相同,和它們取食的食物種類有關。請根據喙的形狀填上它們相對應的食物:喙尖而短---- 喙鑿狀----喙尖而長---- 喙粗而尖----2、嘗試提出有關達爾文地雀的進化過程的假設:3、嘗試用圖示的方法說明取食昆蟲的地雀如何進化發展為四種達爾文地雀?鑿狀 鑿狀取食昆蟲 尖而短 尖而短 變異,被淘汰的地雀喙 粗而尖 粗而尖(尖而短) 尖而長 尖而長(有利變異,幸存)4、你認為在達爾文地雀的進化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 ,生物進化是 的結果。當堂反饋:1、地雀的進化表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存在著 現象。生物進化的原因是由于 的改變,對于同種生物而言,具有 變異的個體容易在生存斗爭中獲勝,并繁育后代;而具有 變異的個體容易被淘汰。2、 變異被逐漸積累保存,物種由此演變,產生了 。3、達爾文1895年出版了一部巨著,它成功地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這部巨著是( )A.《進化論》 B. 《本草綱目》 C. 《物種起源》 D. 《自然選擇》4、按照達爾文的觀點,生物的生存斗爭發生的根本原因是( )A.過度繁殖 B.生活空間有限 C.食物短缺 D.遺傳和變換5、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基本思想是( )A.生物界普遍存在著遺傳和變異的現象 B.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C.自然界的生物藥為爭奪食物和配偶而斗爭 D.生物進化史自然選擇的結果6、馬德拉群島上經常刮風,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保存下來的昆蟲應該是( )A.強翅或無翅 B.強翅或中等發達翅 C.弱翅或無翅 D.弱翅或中等發達翅7、沙漠里的仙人掌,葉變成刺,而根、莖肥大,能貯水,這一結構特點形成的原因是( )A.這些器官經常使用 B.為了能吸到更多的水C.自然選擇的結果 D.定向變異的結果8、關于長頸鹿長頸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釋不正確的是( )A.自然選擇是長頸鹿形成的根本原因B.鹿的長頸變異的逐漸積累形成了長頸鹿C.在生存斗爭中,頸長的長頸鹿才能生存下來D.為了吃到高處的食物,長頸鹿的頸子伸長了9、達爾文環球航行到達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島嶼時,發現這里仙人掌非常豐富,地雀的喙也與其他島嶼地雀的喙不同,大多為尖而長(如右圖)。對這一現象最合理的解釋是( )A.喙尖而長的地雀比其他形狀喙的地雀繁殖能力強B.喙尖而長的地雀比其他形狀喙的地雀更兇猛C.喙尖而長的地雀比其他形狀喙的地雀更高等D.喙尖而長的地雀更適應在仙人掌豐富的島嶼生存10、下列有關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環境改變使生物產生適應性的變異 B.能遺傳的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C.變異經過長期的選擇和積累能產生新的物種 D.生物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11、下列敘述中,符合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是( )A.野兔的保護色和鷹銳利的視覺是它們相互選擇的結果B.害蟲產生抗藥性的原因是害蟲對農藥進行選擇的結果C.英國曼徹斯特地區樺尺蛾的黑化現象是煤煙熏黑的結果D.長頸鹿經常努力伸長脖子去吃高處的樹葉導致脖子越來越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