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2 氧 氣【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能認識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知道一些化學反應現象,認識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知道氧氣的性質決定它的用途。技能目標 通過演示實驗 讓學生觀察多種物質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燃燒現象的不同,培養觀察能力;學習從個別到一般歸納事物的方法;通過從不同側面描述化學反應及類型,學會用比較的方法認識事物。情感態度、價值觀 將學到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相聯系,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通過一系列有目的的觀察、實驗,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教學重點】 氧氣的化學性質,化合反應的概念【教學難點】氧氣的化學性質,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的關系【實驗準備】 木條 火柴 藥匙 鑷子 四瓶裝滿氧氣的集氣瓶 試管 玻璃片 水 硫 木炭 細鐵絲【教學過程】新課引入1.猜謎語 說是寶,真是寶,動物植物離不了;看不見,摸不著,少了她就活不了。2.空氣的成分按體積算,最多的是 ,其次是 ,還有 、 和 。3. 老師展示一瓶氣體集氣瓶里收集的是一種常見的氣體。你知道它是空氣、氧氣還是氮氣?如果想驗證它確實是氧氣,就必須先了解氧氣的性質。新課講解一、氧氣的物理性質(1)無色、無味的氣體(2)密度比空氣大(3)不易溶于水改變條件: (-183℃) (-218℃) 氧氣 → 液氧 → 固態氧(無色) (淡藍色) (淡藍色)氧氣的檢驗 (實驗2-2)老師演示實驗2-2,學生觀察氧氣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即氧氣能支持燃燒 ,有助燃性)這一實驗可以用來檢驗氧氣的存在 :將帶有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如木條復燃,則證明瓶內裝的是氧氣。三、氧氣的化學性質(1)硫與氧氣反應 (老師演示實驗2-3,學生觀察并描述實驗現象)硫在空氣中燃燒【現象】 1、在空氣中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 2、放熱 3、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硫在氧氣中燃燒(點燃)【現象】 1、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2、放熱 3、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硫 + 氧氣 二氧化硫(2)碳與氧氣反應 (老師補充演示實驗,學生觀察并描述實驗現象)碳(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現象】 1、發紅光 2、放熱 3、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碳(木炭)在氧氣中燃燒(點燃)【現象】 1、發白光 2、放熱 3、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碳 + 氧氣 二氧化碳(3)鐵與氧氣反應 (老師演示實驗 2-4,學生觀察并描述實驗現象)在空氣中:【現象】 鐵絲只紅熱,不燃燒!在氧氣中:(點燃)【實驗現象】 1、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2、放出大量熱 3、生成黑色固體鐵 + 氧氣 四氧化三鐵操作注意事項:①火柴的作用:引燃鐵絲②將鐵絲繞成螺旋狀:增大鐵絲的受熱面積③待火柴即將燃盡時再將鐵絲伸入氧氣瓶中:防止火柴燃燒消耗過多的氧氣而使鐵絲不能順利燃燒【思考】實驗前為什么在瓶底放一些水或鋪一層細沙?為了防止燃燒過程生成物濺落瓶底,使集氣瓶破裂【討論】 物質在空氣中燃燒與在氧氣中燃燒現象一樣嗎?這說明了什么?物質在空氣中燃燒主要是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反應的劇烈程度取決于氧氣的含量,氧氣含量越高,燃燒越劇烈。實驗編號 反應前的物質 反應后生成的物質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實驗2-1實驗2-3實驗2-4四 、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填表【思考】上述幾個變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B + C + ··· = A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按照劇烈程度不同,氧化反應可分為:燃燒: 發光,放熱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覺的氧化叫緩慢氧化。爆炸:比燃燒劇烈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的關系討論:在什么情況下,一個反應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反應?有氧氣參加的化合反應同時也是氧化反應課堂小結讓學生說說這堂課的收獲測評反饋1.關于氧氣的物理性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B.液態氧是無色的,若溫度下降它可以成為雪花狀的淡 藍色的固體C.氧氣不容易溶于水D.氧氣的密度略大于空氣的密度2.下列關于氧氣性質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通常情況下,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B.密度比空氣略大C.物質和氧氣反應放出熱量D.具可燃性3.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是( )A.木炭 B.鐵絲 C.氫氣 D.紅磷4.以下被媒體曝光的事件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用工業石蠟給水果上蠟“美容”B.用硫磺燃燒產生的氣體熏蒸白木耳C.把淀粉摻入奶粉,制造劣質奶粉D.用工業酒精和水兌制假酒5.以下關于燃燒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B.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C.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6.如下圖,做鐵絲在氧氣里燃燒的實驗時,鐵絲繞成螺旋狀, 鐵絲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瓶里要預先裝少量水,或在瓶底鋪上一薄層細砂,目的是 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鐵絲 ,生成了一種 色的固體。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 。7.小雨將鐵絲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燃燒,實驗結束時,發現集氣瓶底破裂 ,原因是:8.小明發現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現象B.認為與本次實驗無關,不予理睬C.查找蠟燭成分資料,探究黑色物質成分D.向老師請教生成黑色物質的原因作業布置1、下列反應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點燃) 屬于氧化反應的是( )A、酒精+氧氣 水+二氧化碳(點燃) B、鋅 + 鹽酸 氯化鋅+氫氣(加熱) C、磷 + 氧氣 五氧化二磷D、堿式碳酸銅 水+氧化銅+二氧化碳2、有三瓶無色氣體,分別為氧氣、空氣和二氧化碳,如何鑒別出氧氣、空氣和二氧化碳?3、P36第二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