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愛護水資源1、 概述《愛護水資源》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教材第四單元課題1的內容,本節有兩個大的知識點,老師如果照本宣科的進行知識闡述,學生聽來乏味,也達不到本節課的目的,完不成教學任務,對學生“水資源教育”也不負責任。鑒于這一點,教學中,我課前準備好要借鑒的百度資源,采取小組討論、學習、談體會、談收獲的方法,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教學目標分析知識與技能:1、了解世界和中國的水資源狀況。2、知道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3、初步掌握節水的一些基本方法。過程與方法:1、通過調查、采訪、百度搜索、觀測等方法,收集有關水資源及其利用、保護等信息。2、學習利用數字和圖表來獲取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加工、整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世界和中國的水資源狀況的學習,感受到水資源缺乏離我們并不遠,節約用水迫在眉睫。2、通過設計家庭節水計劃,使學生牢固地樹立“節水從我做起”的信念。3、通過對水資源與文明的發源的關系的介紹,讓學生感受“地球——人類家園”的美好情感。三、學習者特征分析我所教的九年(2)班學生學習的意志品質不是很好,但他們畢竟是14-15歲的少年,對未知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喜歡了解一些他們在課本上讀不到的東西,喜歡動手做實驗,喜歡上網、喜歡用電腦,喜歡爭強好勝,喜歡展示他們的“才華”以得到他人的認可。他們形象思維能力較好,但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學生已經接觸了與水相關的大量信息,非常“熟悉”,但是本節闡述的水資源知識學生了解不多,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資源,需要老師利用教材,整合百度資源合理引導,形成正確的知識儲備。依據學生的情況,本節課在課前安排了一些喜歡上網的學生分組收集有關水的信息,做好鋪墊。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1、設計理念:本課題主要采用問題探究來設計教學,始終貫穿“設置主題――分析思考――探究――總結交流”的教學流程,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努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索精神。2、主要采用的教學與活動策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3. 關鍵問題:課前的導入要有吸引力,適合學生需要;課堂學習活動教師要注意引導,借助媒體促進學生思考;做好教學資源平臺,使學生獲取更多感興趣的內容,為學生后續學習服務。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多媒體課件,學生課前收集信息。6、 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運用多媒體展示一組《美麗水景圖》,通過欣賞大自然水體的美麗,讓學生感受到是水把大自然打扮得絢麗多彩,水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好朋友,從而產生熱愛祖國山水的感情。提問:古語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水是個神奇的魔術師,它把大自然打扮得絢麗多彩,水也是我們人類不可缺少的好朋友,我們每天都離不開水,你能說出水對于人類有哪些用途嗎?(學生回答略)導入:既然水對于我們如此重要,那么你了解我們的水資源狀況嗎?知道如何保護我們的水資源嗎?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第四單元第一課《愛護水資源》。(板題)(二)教授新課(單擊課件,展示水球)我們的居住的地球是一個美麗的、藍色的水球,(單擊)先來看看我們人類擁有的水資源。(板書)1、人類擁有的水資源地球上的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氣水和生物水等各種形態的水。同學們自讀教材68頁第一框題一、二自然段,找到問題的答案后和同桌說一說,開始吧!學生自讀,交流答案。(時間稍短)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討論得也很激烈,現在誰能回答大屏幕上的問題?(生回答)A. 海水中含有豐富的化學資源,我們來看一看海水中的主要化學元素。(單擊課件)簡單提問一些問題。B. 多媒體課件展示:一組缺水的圖片。這幾幅圖都說明了一個問題,是什么呢?(——生齊答:缺水!)其實早在1977年聯合國就向世界發出了警告:“水,不久將成為一個深刻的社會危機。”這是為什么呢?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教材69頁的內容,在小組內思考交流水資源匱乏的原因。C. 學生匯報。匯報原因:(1) 淡水資源比較少(能直接飲用的僅占水資源的0.769%)。(2) 科學技術的發展,用水量增多。(3) 科學技術的發展,水資源被污染。(4) 淡水資源分布不均勻(26個國家缺水)。多媒體展示:全球海水、陸地水儲量比。地球上的總水儲量雖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鹽很高的海水,占全球水儲量的96.5﹪。陸地儲水中也有咸水,淡水只占全球水儲量的2.53﹪,其中大部分還分布在兩級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凍土層中,難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約占其中的30.4﹪,也就是1.07х1016 m3 。可見,地球上盡管儲水量很多,但淡水資源極度短缺。隨著社會的發展,一方面人類生活、生產的用水量不斷增加,另一方面未經處理的廢水、廢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體污染,加劇了可利用水的減少,使原本已緊張的水資源更顯短缺。小組討論:地球上約71%覆蓋著水,為什么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和地區面臨缺水的危機?D. 多媒體課件展示世界部分國家的人均水量圖:認識我國的水資源國情,從上圖可以看出,我國屬于嚴重缺水的國家。學生說說我國在世界中的情況。E. 多媒體課件展示我國各地區(未包括香港、澳門、臺灣)人均水量圖:F. 多媒體展示水資源緊缺指標緊缺性 人均水量 主要問題輕度缺水 1700——3000 局部地區、個別時段出現用水問題中度缺水 1000——1700 將出現周期性和規律性用水緊張重度缺水 500——1000 將經受持續性缺水,經濟發展受制約,人體受影響極度缺水 <500 將經受極其嚴重的缺水學生說說北京、遼寧的缺水程度。G.提問:水資源短缺對人類的生活有哪些影響呢?學生回答。教師講解:既然水資源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我們就應該愛護我們的水資源。來學習第二框題——愛護水資源。(板書)2、愛護水資源下面老師把時間交給大家,同學們仔細閱讀教材70頁到72頁的內容,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大屏幕上的問題,稍后匯報。(三)小結教師組織學生通過各種形式,對本節課進行小結,用 “我想說……”為題,總結知識或告誡世人愛護水資源。(四)課堂練習1.地球上儲水量最大的淡水庫為 ( )A.冰川 B.海洋水C.地下水 D.大氣水2.下列行為不會造成水污染的是 ( )A.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B.往河流里拋垃圾C.工業廢水不經處理就排放D.農業上提倡使用農家肥3.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是 ( )A.氣態 B.液態C.固態 D.三態均有4.地球上的水儲量是 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資源是的。5.愛護水資源主要從 和兩方面采取措施。6.水體污染主要有 、、 。(五)拓展探究:以小組為單位,寫出一條愛護水資源的宣傳語,然后班級內選出最優宣傳語。(六)作業1、第73頁習題1、2、42、寫一份愛護水資源的倡議書,倡導全校師生一起愛護水資源。【板書設計】3.4 愛護水資源一、人類擁有的水資源豐富 短缺二、愛護水資源七、教學反思《愛護水資源》是與人類的生存有著密切聯系的一課,本節課讓學生初步了解了怎樣收集資料,知道調查與研究的一般方法,能夠關注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認識身邊的化學物質,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本課的教學設計,是在新課程標準理念指導下,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設計的。從實施情況來看,整堂課學生情緒高漲、興趣盎然。一、自我評價1、重視新課程理念新課程理念下,教師的任務不再局限于“傳道、授業、解惑”,而且要“啟智、陶情、冶性、錘志”,應由知識的傳遞者向教學過程的指導者轉變。本節課我的主要任務是導學、導讀、導看、導思、導行,給予學生更多自學、自讀、自說、自練和自做的機會。把課堂真正變為學生主動學習、研究,親身感悟、體驗的地方,而不要把課堂視為欣賞教師講演、被動靜聽和接受結論的場所。2、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注意了對學生探索化學知識的過程和學習方法的訓練,激發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對信息的收集整理能力,引導學生從化學情景中發現問題,有針對性的展開討論,讓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使學生的認識逐步得到發展。二、出現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因無法預計學生的思維深度而暴露的問題,教師應關注并追隨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及時有目的地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和討論。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評價能力,達到師生互動、主動建構的目的。三、課堂重建本節課上的內容不多,但若想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所學的問題學清楚,學透徹,可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的開放性,放飛學生的思維,給他們提供更多動手、動腦的機會,親自體驗、親自感悟,這樣的教學效果可能會更好。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