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 了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2) 探究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3) 了解實驗室中制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2、過程與方法能合理使用課堂資料,并會利用這些資料設計實驗方案。3、情感與價值觀從設計裝置和制取氣體的過程中獲取成就感,進一步增強學習化學的自信心。教學重點:探究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裝置,并制取二氧化碳教學難點:探究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裝置,并制取二氧化碳教學方法:實驗探究及多媒體實驗準備:器材:錐形瓶 試管 集氣瓶 帶導管的橡皮塞 長頸漏斗藥品:石灰石 碳酸鈉 稀鹽酸 稀硫酸課 時:一課時教學過程:情景導入:講授新課:1. 工業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1) 方法: 高溫煅燒石灰石的方法2)反應方程式:CaCO3 ==== CaO+ CO2↑二.實驗室制取CO2的原理活動探究:步驟 現象1 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冒出大量氣泡,反應速率非常快2 碳酸鈣與稀硫酸反應 冒出少量氣泡、反應速率慢、且反應一會兒就結束3 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 冒出大量氣泡、反應速率適中結論: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速度適中,石灰石與稀硫酸反應難于進行;碳酸鈉與酸反應瞬間結束,不便于收集。所以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選擇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化學方程式: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三、實驗室制取氣體裝置的選擇投影:實驗室制氣體的裝置包括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兩種固體和固體反應氣體 反應物的狀態 固體和液體反應發生 液體和液體反應裝置反應條件:是否需要加熱、加催化劑氣體 排空氣法 密度比空氣大的——向上排氣法收集 密度比空氣小的——向下排氣法裝置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與水發生反應 反應物的 狀態 反應條件 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大或小 是否溶于水是否與水反應O2 CO2 四.活動與探究:二氧化碳制取實驗及相關性質比較分析: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各有什么不同。投影:各種儀器供設計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時選擇。設計: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并與同學討論、交流、分析各自設計的裝置的優缺點。討論:如何利用所設計的裝置制一瓶二氧化碳,需要哪些步驟?五、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驟(板書)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2、加入藥品(先固后液)3、收集氣體。思考:1、如何驗證所制出的氣體是二氧化碳?2、如何驗證集氣瓶中已收集滿?討論總結:四、驗證二氧化碳的方法(板書)1、檢驗方法:將導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變渾濁,由證明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2、驗滿方法: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則說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老師演示:制二氧化碳并檢驗、收集一滿瓶二氧化碳。討論:實驗室制氣體的思路是什么?總結:1、選擇反應原理2、選擇合適的實驗裝置3、確定驗證氣體的方法。六.小結七. 達標測評:1. 實驗室只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CO2 的原因( )A.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 B.CO2能溶于水C.CO2密度比空氣的大 D.CO2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氣的大2.實驗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驟: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按要求組配好儀器; ③向長頸漏斗中加入稀鹽酸;④收集氣體; ⑤向錐形瓶中加入小塊的大理石; ⑥驗滿。正確的操作順序為(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⑤③④⑥C.②①③⑤④⑥ D. ②①③⑤⑥④3.檢驗集氣瓶中是否收集滿CO2,正確的操作方法是( )A.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B. 用燃著的木條接近瓶口C.把燃著的木條伸入瓶里 D.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瓶口4.檢驗CO2的正確方法是( )A.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火焰熄滅B. 使人感到氣喘、頭痛C.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不復燃D. 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5.下列是實驗室制取CO2的裝置圖有哪些錯誤?為什么?八.作業:利用所給儀器畫“制CO2裝置簡圖”高溫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