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 科 化學 課 題 金剛石、石墨和C60(第二課時) 教 時 1
教 學 設 計
教學目標 1、掌握碳的化學性質,常溫下穩定,高溫下活潑(可燃性和還原性)。 2、根據碳的化學性質,了解碳的用途。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節課位于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六單元課題1的第二課時,上一課時已經學習了金剛石、石墨及碳60的單質碳的物理性質和用途,第二單元學生通過學習氧氣的化學性質,已經知道碳可以和氧氣反應,本課題將要對單質碳的可燃性和還原性進行更具體的學習,本單元的課題三還要學習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還原性,所以學好這一課可為今后的學習做準備,具有承上啟下的意義。本節課也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之一。
學情分析 第二單元已學會了碳可以和氧氣反應,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產物二氧化碳的方法和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裝置以及操作的注意事項。第五單元也學會了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等為學好這一課打下了基礎。
教學重難點 重點:碳的化學性質,即單質碳的可燃性和還原性難點:碳的還原性。
課前準備 1、預習、課件;2、儀器、藥品:酒精噴燈、鐵架臺(帶鐵夾)、試管、藥匙、帶塞玻璃導管、小燒杯、火柴、Cu0粉、碳粉、澄清石灰水
教學流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前小測 見小測卷 獨立完成 復習碳單質的基本知識點。
設問導入 【提問】:金剛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那么它們的化學性質是否相同呢?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什么?既然單質碳的化學性質都相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思考后回答】: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單質碳都是由碳元素組成,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 直接引入新課。
碳的穩定性 【投影】:我國古代一些書法家、畫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書寫或繪制的字畫能保存多年而不褪色。這些例子說明了碳具有什么化學性質呢? 一、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很穩定。 【思考回答】: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通過實際問題說明“性質決定用途”
碳的可燃性 【講述】: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的。高溫下,碳的化學性質是活潑的。1、碳與氧氣的反應自學指導一看書P107 1、碳與氧氣的反應 ,寫出并記住碳與氧氣反應的兩種情況的化學方程式,1分鐘后看誰能默寫出來。【小結】碳在不同條件下燃燒,產物不同;O2充足,碳完全燃燒,生成CO2O2不足,碳不完全燃燒生成CO;【概括】碳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學生自學。默寫。 思考、傾聽,加強記憶。 讓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自學新知識。
碳的還原性 2、碳與某些氧化物的反應[實驗6-2] , 注意以下問題:1、觀察并記住木炭和氧化銅的顏色和狀態,反應后生成物的顏色。澄清石灰水的變化情況。2、酒精燈火焰加網罩有什么作用?停止加熱時,先撤出導氣管,待試管冷卻后再把粉末倒在紙上。【演示實驗】:木炭還原氧化銅自學指導二看書P108第1、2段。 理解這個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關系,【歸納】碳具有還原性,可用于冶煉金屬。具有還原性的物質有C、H2、CO【試一試】你能寫出C與Fe2O3 H2與Cu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嗎? 【觀察實驗、思考并回答】:反應現象。寫該反應方程式。 【閱讀、小組討論】歸納出還原反應方程式的寫法。學生練習。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培養學生閱讀分析能力鞏固、熟練
小結作業布置 這堂課你學到了什么?作業:同步P67-68
科組長意見
教導處意見
課堂質量綜合等次評價
(說明:1、表格可根據實際作調整。 2、此表須在教師授課前完成,上報科組長加具意見,并由科組長上報教導處加具意見后方可實施。凡教師職稱晉升由教導處直接打印上送。)
PAGE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