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類優生與基因組計劃》濟南版生物八年級上冊教材,內容包括一個單元:物種的延續。生物的生殖、發育和遺傳是生命的基本特征,自然界中的人、動物和植物通過生殖和遺傳維持著種族的延續。“物種的延續”是一級主題,下設四個二級主題:“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動物的生殖和發育”“人類的生殖和發育”“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在認真學習和深入貫徹《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提高學生綜合成績為重點,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知識與能力目標】1、認同人類遺傳病的危害和優生優育;2、描述人類遺傳病形成的原因;3、描述人類基因組計劃。【過程與方法目標】收集人類遺傳病及其防治的資料和有關人類基因組計劃的資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驗科學探究的快樂;認同優生優育。【教學重點】舉例說明近親結婚的危害及優生優育的措施。【教學難點】舉例說明近親結婚的危害。教師準備:(1)實驗用具;(2)多媒體課件或掛圖。【引入新課】展示紅綠色盲檢查圖。教師:你能看出圖中有什么動物或數字嗎?你知道這種方法是檢查哪種疾病的嗎?你知道色盲這種疾病是誰發現的嗎?這種疾病產生的原因又是什么?能不能傳給后代 讓我們一起走進遺傳病的世界,探索人類遺傳病的奧秘。【講授新課】教師:什么叫做遺傳病?學生:遺傳病是由于基因或染色體改變而引起的疾病,具有由親代向后代傳遞的特點,使得遺傳病的發病表現出一定的家族性。教師:常見的遺傳病都有哪些?學生:血友病、苯丙酮尿癥、白化病、先天性愚型、貓叫綜合征等。教師:沒錯,那么遺傳病的病因是什么 學生:人類遺傳病是由于基因或染色體改變而引起的疾病。教師:不錯,遺傳病的類型有哪些 學生:染色體遺傳病和基因遺傳病,其中基因遺傳病又包括顯性遺傳病和隱性遺傳病。教師:據研究,每個人都攜帶著5-6個隱性致病基因。人類遺傳病多數是由隱性基因控制的,在一般人群中,較為少見,但在近親結婚時,隱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機會大增,其后代患遺傳病的機會大大增加。教師:什么是優生?學生:優生就是讓每個家庭都有健康的孩子。優育就是讓每個出生的孩子都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教師:人類在什么情況下患遺傳病的機率會較大呢?為什么?學生:近親結婚,當近親結婚時,由于夫婦之間的血緣關系很近,來自共同祖先的相同基因很多,隱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教師:優生優育最有效方法是什么呢?學生:禁止近親結婚。教師:什么樣的算近親呢?學生: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教師: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什么是人類基因組計劃,基因組計劃的目的是什么?學生:人類基因組計劃簡稱:HGP (Human Genome Project);啟動時間:1990年;完成時間:2000年6月26日完成草圖;目的:測定人類基因組的全部DNA序列,解讀其中包含的遺傳信息。參加國:美國,英國,德國,日本,法國,中國(1999年9月,1%)應用:解釋各種生命現象;在基因水平上診療疾病等。教師:人類的全部基因構成了人類基因組。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目的就是發現所有人類基因并確定其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按順序破譯人體細胞內全部DNA所包含的遺傳信息。教師:在人類基因組計劃中我國承擔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學生: 人類第三號染色體短臂上3000萬個堿基對的工作,由于這一區域約占基因組的1%,所以又稱”1%項目”,草圖于2000年4月提前完成。我國科學家對被國際同行稱為“北京區域”的這一部分進行了詳細分析,共測定3.84億個堿基,相當于將所負責區域重復測定12次以上,對人類基因組的實際貢獻率為1%左右,所有指標達到了“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協作組對“完成圖”的要求,所有數據已遞交到國際基因數據庫中,可被全球科學家直接免費享用。教師:好,以上這些就是我們今天所學習的全部內容了。【課堂小結】今天我們知道了人類優生與基因組計劃。體會到觀察對我們是多么的重要。認真的、全面的、實事求是的觀察和記錄為科學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引導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熱烈的討論可以拓展我們的思路,激發我們的靈感,讓你迸出思想的火花。積極的歸納總結讓我們得到了正確的結論,使我們的知識系統化。今天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或多或少地體驗了科學探究的樂趣。希望每一位同學都積極的參與。用我們自然界中最聰慧的大腦學會學習,探索生物無窮無盡的奧秘。略。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