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認識我們身邊的其他生物》教案教學目標(一)知識性目標1、了解真菌的形態結構及其特點。2、描述病毒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3、探究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分解作用。(二)技能性目標通過觀察真菌、細菌、病毒的形態特點,繼續培養觀察能力;通過概括真菌、細菌、病毒的主要特征,培養分析綜合能力。教學重點:識別真菌、細菌和病毒的種類,認識我們身邊其他生物。教學難點:識別真菌、細菌和病毒的種類,認識我們身邊其他生物。教學方法:講授法、觀察法、實驗法。教學用具:PPT教學過程:引入:我們上節課認識了我們身邊的植物和動物,那么我們身邊還有其他生物嗎?提問:我們身邊常常會有面包“長毛”的現象,那么這“毛”是不是生物呢?答:是的,它是微生物。老師講述:除了植物和動物,生物還有微生物。提問:誰知道微生物包括哪些呀?答:細菌、病毒和真菌。講述:對!那我們細菌說起。細菌個體微小,需要用放大鏡才能看到。細菌個體數量多,在自然界分布廣泛。提問:細菌是不是都是有害的呀?答:不是。細菌分為有益菌和有害菌。如有些細菌確實可以使人得病,但有些可以輔助人體消化食物,有些可以幫助人們生產酸奶。講述:同學們說得很對。接下來我們談談另一個微生物成員——病毒。病毒個體十分微小,小到了什么程度,講述時量化形容,比如:病毒只有在放大幾十萬倍的電子顯微鏡中才能觀察到;三萬個拼接起來才有一個桿菌大小等。提問:你知道有哪些病毒?答:乙型肝炎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講述:病毒與植物、細菌、真菌不同,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它只由蛋白質外殼和有遺傳作用的核酸組成。這病毒與綠色植物及其他生物的區別。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細胞里,一旦離開寄主的細胞,就不會再有任何生命活動。病毒只能在活的宿主細胞內繁殖,而不能在培養基上繁殖。提問:了解完細菌、病毒,有誰可以說說真菌又分為哪幾類?答: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提問:關于真菌的主要特征和真菌對自然界的意義及與人類的關系?答:(1)細胞內具有真正的細胞核。(2)能夠產生孢子,孢子能夠發育成新個體——孢子生殖;(3)體內沒有葉綠素——營養方式為異養。真菌對自然界的意義與細菌相同,對自然界的物質循環起重要作用。課后反思: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掌握了細菌、真菌和病毒的相關知識了嗎?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