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教學設想]1、 教材與學情分析本課題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五單元課題3。初中化學計算主要包括兩種類型:用一定量的反應物可得到多少生成物;要制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應物。無論哪一種類型的計算都是以化學方程式為依據進行的。在教學中不能孤立地只談計算,要和熟悉、加深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涵義聯系起來,應當使學生十分明確地認識到,化學方程式不僅表示什么物質發生反應,生成什么物質,而且還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間的質量關系。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就是依據反應物和生成物間的質量比進行的。已知反應物的質量可以算出生成物的質量,反之,已知生成物的質量也可以算出反應物的質量。在第四單元,學生接觸到了利用化學式進行計算,相對比較清晰、簡單,所以掌握的情況是比較好的。這個課題把計算從化學式上引到了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上來,前提是要把化學方程式寫對,否則計算無從談起,因此本課題起到一個乘上啟下的作用。2、 教學思路與設計本節課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理解化學方程式涵義的基礎上,初步掌握有關反應物、生成物質量的計算,達到使學生能從定量的角度了解和認識化學變化的目的。從一個熟悉的化學方程式入手,讓學生計算出相對應的質量比,然后改變其中一個質量,成倍數關系的變化,讓學生口算出其他物質對應的質量比,通過這個練習,得出結論——化學方程式中質量比是一個定值。得出這個重要的結論后從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例子來具體講解如何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計算,步驟講解到位,最后練習,讓學生自主的進行計算,在自己練習的過程中找到體會物質的質量比是一個定值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中的重要作用,并能夠熟練進行計算。[教學目標分析]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掌握有關反應物、生成物的計算(2)進一步認識化學方程式的涵義(3)掌握解題格式,培養解計算題的能力。過程和方法:(1) 通過學生小組討論尋找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正確解題的格式。(2) 知道化學方程式所表現的量均為純物質的質量關系情感與態度:(1)認識定量研究于化學發展的重要作用,感悟化學學習的重要性(2)在進行計算過程中,讓學生形成一種辨證的思想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計算另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難點:解題的格式規范化[教學內容分析]復習提問——通過對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的提問,讓學生回顧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引起學生的興趣。深入探究——對過氧化氫分解化學方程式的探究,得出物質的質量比是一個定值,并以此為根據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應變能力。互動交流——教師先板演,規范格式,在示例的過程中和學生不斷交流格式,讓學生參與到計算的過程中來,而不是單純的模仿和照搬。歸納提高——通過對計算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練習,形成計算的基本模式。[教學設計流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誰告訴我實驗室可以用什么來制備氧氣?請兩位同學上來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請書寫的同學說出你所寫的化學方程式的涵義。 MnO2 2H2O2====2H2O+O268 36 3234 ? ?? 72 ?不管我的質量如何變化,這三種物質的質量比之間有沒有發生變化?也就是說對于化學方程式中物質的質量比是一個定值。板書:質量比是一個定值。在我們做過的氧氣的制取和性質實驗中,同學們需要制備氧氣。假如我現在給你2.8克的高錳酸鉀讓你制取氧氣,你最多可以得到多少克的氧氣呢?這個你就不能直接口算出來了,需要通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累解決。如何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呢,下面我來演示一下過程。 討論、回答其余的在下面積極完成集體回答集體回答積極思考回答:沒有體會消化學生討論 從已經學習掌握的知識入手,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鞏固舊的知識質量成倍數關系變化為得出結論做鋪墊得出結論,為計算打基礎創設問題情境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例:現有2.8克高錳酸鉀能制取多少克的氧氣?解:設生成氧氣的質量是x 加熱2KMnO4====K2MnO4+MnO2+O2322.8g x316 32 ——=—— 2.8 x x=0.28g答:可以制取氧氣的質量是0.28克。這就是完整的過程,大家再整理一遍。請同學們看書上100頁的兩個例題,再把過程熟悉一遍。練習:書上102頁第5和第6題請兩位同學上黑板巡堂,及時糾正學生不規范或者是錯誤的地方根據黑板上出現的典型問題進行集體評講,糾正常見錯誤,再次強調化學式書寫正確的重要性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由于化學方程式是計算的依據,所以化學方程式必須寫準確,才能保證計算準確,才能保證計算準確,質量均為純物質的質量。引導學生歸納計算題的解題步驟。 認真看黑板,熟悉格式再此體會格式看書其余在下面獨立完成學生訂正討論、歸納正確解題的步驟:(1)設未知量(2)寫出方程式并配平(3)寫出有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比例式,求解(5)答 規范格式為下面練習做準備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強調規范掌握計算的步驟,會獨立解答[教學反思]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用學生已經做過的實驗入手創設問題情景。課下學生的積極性仍然很高漲。從中體會到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是積極的,要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需要老師多聯系學生熟悉或關心的問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體會到化學知識與社會、生活、生產的聯系是非常密切的,因此學習化學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學生第一次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所以本節課在設計時容量較小,如果增加課堂容量,是否大多數學生還能接受呢?在教學中,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完全理解,對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關系沒能找準,只能簡單地模仿、生搬硬套,如何引導他們去理解呢?對于氣體物質,實際生活中以體積來表示,本教材中課后習題才出現,需要補充嗎?這些問題還有待思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