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酸和堿的化學性質(復習課)教學目標:1.進一步熟悉酸和堿的組成;2.進一步掌握酸和堿的化學性質。教學重點和難點:酸和堿的化學性質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試管、點滴板、稀硫酸、稀硝酸、氫氧化鈉溶液、pH試紙、酚酞溶液、鎂條、氧化銅、碳酸鈉溶液、氯化鈉溶液、氯化鐵溶液、氫氧化鋇溶液、石灰水。教學流程:【情景導入】小博同學最喜歡做化學實驗,他在實驗室配制了一瓶稀硫酸和一瓶氫氧化鈉溶液,但忘記貼上標簽,你有哪些方法能夠將這兩瓶無色溶液鑒別出來?老師追問:1.硫酸和氫氧化鈉分別屬于哪類物質?2.怎樣從組成上認識酸和堿?3.酸和堿有哪些重要的化學性質?(導入課題)【自主梳理】酸和堿分別能跟哪些類別的物質發生反應?(用圖示法表達出來)【實驗探究】你有哪些方法能夠將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鑒別出來?(1)小組討論,提出鑒別方法;(2)老師提供實驗儀器和藥品:試管、點滴板、稀硫酸、稀硝酸、氫氧化鈉溶液、pH試紙、酚酞溶液、鎂條、氧化銅、碳酸鈉溶液、氯化鈉溶液、氯化鐵溶液、氫氧化鋇溶液、石灰水。(3)師生進行實驗探究,學生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實驗1.用pH試紙鑒別。pH>7的是氫氧化鈉溶液,pH<7的是稀硫酸。實驗2.用指示劑鑒別。取樣,分別滴加酚酞溶液,變紅色的是氫氧化鈉溶液,不變色的是稀硫酸。實驗3.用鎂條鑒別。取樣,分別加鎂條,產生氣泡的是稀硫酸,無明顯現象的是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原理:Mg+H2SO4=MgSO4+H2↑實驗4.用氧化銅鑒別。取樣,分別加氧化銅,無色溶液變藍色的是稀硫酸,無明顯現象的是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原理:CuO+H2SO4=CuSO4+H2O實驗5.用氫氧化鋇溶液鑒別。取樣,分別加氫氧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硫酸,無明顯現象的是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原理:Ba(OH)2+H2SO4=BaSO4↓+2H2O實驗6.用氯化鐵溶液鑒別。取樣,分別加氯化鐵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淀的是氫氧化鈉溶液,無明顯現象的是稀硫酸。反應原理:FeCl3+3NaOH=Fe(OH)3↓+3NaCl實驗7.用碳酸鈉溶液鑒別。取樣,分別加碳酸鈉溶液,產生氣泡的是稀硫酸,無明顯現象的是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原理:Na2CO3+H2SO4=Na2SO4+H2O+CO2↑【拓展提升】1.歸納整理酸和堿的化學性質,找出反應的規律性:(1)pH<7的溶液顯酸性,能使石蕊溶液變紅色,不能使酚酞溶液變色;pH>7的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使石蕊溶液變藍色。(2)金屬+酸→鹽+氫氣(3)金屬氧化物+酸→鹽+水(4)非金屬氧化物+堿→鹽+水(5)酸+堿→鹽+水(6)酸+鹽→新酸+新鹽(7)堿+鹽→新堿+新鹽2.怎樣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括號中的物質為雜質)?物質(雜質) 所用試劑 反應原理氫氧化鉀溶液(氫氧化鈣)稀鹽酸(硫酸)(1)小組討論;(2)學生代表上臺展示;(3)師生評價;(4)教師點撥、指導。【課堂檢測】1.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是酸,后者是堿的一組是( )A.Cu(OH)2、HNO3 B.H2SO3、C2H5OHC.H2CO3、Fe(OH)3 D.AgNO3、Mg(OH)22.下列物質中,不能跟稀鹽酸發生化學反應的是( )A.CuO B.CO2 C.KOH D.Na2CO33.下列物質中,不能跟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化學反應的是( )A.Cu B.H2SO4 C.CO2 D.FeCl34.鐵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氫氧化鈉溶液與氯化鎂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非金屬氧化物指示劑堿酸鹽金屬指示劑堿酸鹽金屬氧化物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