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有機合成材料》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會初步區別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2)了解有機化合物和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特點。(3)知道有機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的性能與用途。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收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了解化學使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的情感。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1)了解合成橡膠的性能和用途。(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對人和環境的影響。難點:認識新材料的開發與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教學準備:PPT課件。教學過程[板書]課題 有機合成材料預習檢測:教材P97的“活動與探究”中的表格;并利用實物投影學生的答案,引導學生根據表格內容比較和討論。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97,并依次出示下列問題:1、化合物分哪兩大類 它們有什么區別 2、C、CO、CO2、CaCO3等是有機物嗎 為什么 3、為什么有機物的數目異常龐大 [板書]一、有機化合物1、有機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如甲烷、乙醇。2、無機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稱為無機化合物,如氯化鈉、硫酸等。[板書]二、有機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膠;有機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生活中我們常用到的塑料就是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塑料制品?這些塑料的性質相同嗎?請同學們通過實驗來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質。指導學生實驗操作,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分析不同塑料具有的性質。[問題]為什么不同塑料具有不同的性質?塑料的性質:(1)鏈狀結構的塑料具有熱塑性;(2)網狀結構的塑料具有熱固性。[展示圖片、問題]生活中有些塑料用品是使用熱塑性塑料制作的? [問題]我們的衣服都是什么材質的?不同材質的衣服穿起來有什么不同感覺? 指導學生查看服裝標簽,了解衣服的材料 分組實驗鑒別棉、羊毛、合成纖維指導學生實驗操作,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分析不同纖維具有的性質。 自主學習合成橡膠的相關性質、用途 指導閱讀: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101- P102的文字和有關塑料等的插圖。投影:學生課前調查的有關“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以及消除這類污染的建議,讓學生評判是否合理?展示:展示學生收集的標有“塑料包裝制品回收標志”的塑料制品,請學生討論回答各標記的含義。投影:投影學生從網上下載的合成材料(如:新型塑料)發展的新成就。例如:淀粉塑料、導電塑料、塑料回收等圖片。展開辯論,投影小結。學生分成甲(正方)、乙(反方)二大組,正方的論點是“塑料的利”,反方的論點是“塑料的弊”。挑選二位支持人以及雙方的組長,課前進行指導。如何解決“白色污染”?【反思與小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收獲、體會、方法……)【布置作業】 方法設計教師板書 學生閱讀、回答 教師歸納、板書 學生閱讀、思考 學生實驗 學生交流教師板書 應用常見的服裝標簽,指導學生認識各種纖維及其各自特點 學生討論、交流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板書 學生交流板書設計有機合成材料一、有機化合物1、有機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如甲烷、乙醇。2、無機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稱為無機化合物,如氯化鈉、硫酸等。4、有些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比較大,通常稱為有機高分子化合物。二、有機高分子材料1、天然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膠。2、有機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3、塑料的性質。三、解決“白色污染”1、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2、重復使用某些塑料制品;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4、回收各種廢棄塑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