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三單元 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 單元測試(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學校: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題號 一 二 總分得分一、選擇題(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1.讀某國沿地形剖面示意圖可知,甲區域“用機械種莊稼”的生產特色,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內華達( )A.地勢低平,土地遼闊 B.經濟發達,科技先進C.地處低緯,熱量充足 D.西高東低,降水豐沛2.不同區域的人們因地制宣地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區域生活。下列國家與其區域特色描述相符的是( )A.瑞士ー與山為鄰一一精耕細作 B.泰國一一草原遼闊一一遷徙游牧C.肯尼亞——傍水而居一一耕海牧魚 D.以色列一一沙漠綠洲一一灌溉農業3.世界上大部分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以下哪一種地形區( )A.盆地 B.高原 C.平原 D.山地4.阿爾卑斯山成為旅游熱區的自然原因有( )①海拔高,地形以山地為主 ②有冰川和積雪,景觀奇特③冬季滑雪條件好,溫泉資源豐富 ④完善的基礎設施,交通條件優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安第斯山脈是南美洲開發最早的地區,獨特的山區環境造就了印第安人超凡的農業智慧。下列生產活動能體現其智慧的有( )①在海拔較低的山坡,開辟梯田種植玉米等②隨著干濕季節變化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③在山區的高海拔處,放牧馴養羊駝和駱馬④采用現代的農業機械,重視畜牧業的科研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6.世界上最長的山脈,被稱為“南美洲脊梁”的是( )A.落基山脈 B.安第斯山脈 C.喜馬拉雅山脈 D.阿爾卑斯山脈7.日本和威尼斯都傍水而居,但兩地的生產特色卻各不相同,這體現了( )A.可持續發展原則 B.優勢互補原則C.因地制宜原則 D.人定勝天原則8.洞里薩湖位于東南亞,橫穿柬埔寨,與湄公河交匯。該湖湖泊面積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約為2700平方千米,6-10月則達到10000平方千米以上。據此推測,洞里薩湖湖泊面積產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 B.氣溫 C.河流 D.地形9.由下圖可知,該流域河流夏季補給來源主要是( )A.雨水和湖泊水 B.地下水和冰雪融水C.雨水和冰雪融水 D.湖泊水和地下水10.讀下圖,下列與馬賽人游牧生活相關的信息,描述正確的是( )A.多多馬和基塔萊兩地所處半球不同,導致降水期不同B.四季循著一定路線遷移放牧,在熱帶雨林區穿行C.10月到達基塔萊,等待次年濕季來臨D.逐水草而居,不受氣候因素的影響11.下圖是某國的輪廓圖,下列對該國的描述正確的有①位于七大洲中人口最少的大洋洲②世界上唯一占據整個大陸的國家③牧民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④有著“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2.澳大利亞擁有下列氣候類型中的( )①地中海氣候 ②熱帶沙漠氣候 ③溫帶季風氣候 ④溫帶海洋性氣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下面是小明同學摘錄的四張地理知識卡片,其中卡片內容正確的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4.以色列發展農業生產,受到的限制因素有( )①降雨量少 ②土壤貧瘠 ③夏季高溫 ④開源和節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5.下列關于波斯灣地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地理位置優越 ②石油資源儲量豐富③全年高溫多雨 ④居民大多信仰佛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下列關于南非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是個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的國家②經過長期的斗爭,結束了種族隔離制度③是個世界上石油出口最多的國家④南端的好望角有非洲的“小歐洲”之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下列是某旅游公司推出的旅游項目廣告詞,可信的是( )A.莫斯科---英語母語國家的首都,城市規劃的國際典范B.威尼斯一塞納河里貢多拉穿梭,嘆息橋上觀光客如織C.開普敦----亞洲與歐洲文化交融,西歐最美的都市之一D.班加羅爾---享譽全球的亞洲硅谷,印度信息業的代名詞18.南非城市中有著“小歐洲”之稱的城市是( )A.約翰內斯堡 B.開普敦 C.比勒陀利亞 D.布隆方丹19.每一座城市的特色,都凝結著文明的成就。下列關于不同城市的特色,描述正確的是( )①科學城班加羅爾被譽為“亞洲的硅谷”②莫斯科是俄羅斯的政治文化中心③巴西利亞的城市布局像一架噴氣式飛機④釜山是韓國的汽車制造交易中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0.巴西利亞和班加羅爾都地處( )①熱帶地區 ②海濱地區 ③高原地區 ④政治中心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21.美國首都華盛頓與法國首都巴黎相比,共性在于( )①城市格局、規模、建筑風格等方面具有共性 ②城市職能多元化 ③與特定的歷史條件有密切關系 ④地理環境優越,有特定的河流流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2.法國首都巴黎被譽為“文化藝術之都”,就在于它的( )A.城市規模與藝術氛圍 B.悠久歷史與文化遺產C.城市景觀與藝術氛圍 D.生活環境與時尚潮流23.下列各組城市是國家首都,且以行政職能為主的是( )A.華盛頓、巴黎 B.華盛頓、巴西利亞C.巴西利亞、蔚山 D.巴黎、班加羅爾24.巴黎的發祥地是( )A.西岱島 B.撒丁島 C.愛爾蘭島 D.科西嘉島25.不同的城市,各具特色,每一座城市的特色又都凝結著文明的成就。韓國的汽車城蔚山和印度的IT新城班加羅爾發展的相同條件有( )①都在沿海,交通便利 ②都有政府優惠政策支持③工業底子好,發展快 ④高校云集,人才眾多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共4大題,共50分)26.(12分)閱讀圖文,回答問題。材料一:(1)根據圖1描述威尼斯的相對位置,結合圖1和圖2指出波河的枯水期在_______(夏季、秋季、冬季)并簡述理由。材料二:日本漁港的分布(相關鏈接)日本漁業發展十分迅速,這得益于其采取的正確措施,如:簽署《京都漁場利用協定》,規定休漁期,禁止使用大量魚餌;在發展傳統漁業的同時,嘗試開發潛水體驗、海水浴觀光、賞鯨體驗等新項目;為解決“鰻魚荒”,積極研發鰻魚人工養殖技術。(2)結合材料二與相關鏈接,分析日本漁業發達的自然和人文條件。(3)威尼斯城和日本傍水而居形成不同特色的生產方式,請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27.(12分)丹麥王國是生態建設的模范。(區域位置)(1)據圖1,描述丹麥的地理位置。(因地制宜)(2)資源對丹麥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根據圖1,分析丹麥的主要產業及資源優勢。(城市特色)(3)結合圖文材料,從分別從自然與人文的角度分析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成為“自行車之城”的原因。28.(12分)2019年12月13日23時,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中國將增加采購美國優質的大豆、玉米等農產品。(1)美國大平原是美國玉米、大豆和小麥的主產區,結合圖一和圖二信息分析其成為主產區的原因。(2)結合圖三、圖四及所學知識,說說美國農業生產的主要特點。(3)美國大平原與湄公河平原的人們在生產生活上截然不同,由此給你什么樣的啟示?29.(14分)(金磚合作)2019年11月14日,金磚國家(巴西、中國、俄羅斯、印度、南非)領導人不遠萬里,齊聚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參加第十一次會晤。五國領導人就金磚國家合作及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廣泛共識。讀五國位置圖,回答下列問題。(1)金磚五國中,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是________,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是________。金磚五國首腦會晤時用的最多的語言可能是________。(2)巴西所在大洲的________河流域分布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被譽為“地球之肺”。首都巴西利亞位于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________高原(3)每個城市和國家都有自己的名片。請將下列名片和國家或城市對應起來。(填字母)A.亞洲硅谷B.城市規劃的典范C.鉆石之國班加羅爾——________ 南非——________ 巴西利亞——________(4)我國每年從巴西大量進口鐵礦石,海運路線如上圖所示,該路線依次經過了________洋——好望角——印度洋——________海峽——南?!獤|海。(5)巴西首都巴西利亞是一座內陸城市。請結合上圖,從經濟、國家安全兩個角度分析巴西政府遷都到巴西利亞的原因。參考答案1.A【解析】根據題干示意圖和所學知識,內華達位于美國中部平原,這里地域遼闊,地勢平坦,因此適合大規模機械化耕作,A正確;經濟發達,科技先進屬于社會因素,而非自然因素,B排除;美國中部平原地處中緯度地區,C排除;美國中部平原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D排除。故選A。2.D【解析】瑞士是位于歐洲中南部的多山內陸國,與山為鄰,適合發展旅游業,故A錯誤;泰國主要位于平原,以精耕細作的種植業為主,故B錯誤;肯尼亞位于非洲東部,屬于熱帶草原氣候,以放牧為生,逐水草而居,故C錯誤;以色列位于亞洲西部,降水稀少,沙漠廣布,采用先進的灌溉方式,在沙漠中建起片片綠洲,故D正確。故選:D。3.C【解析】世界平原總面積約占全球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平原不但廣大,而且土地肥沃,水網密布,交通發達,是經濟文化發展較早較快的地方,是人類最適合從事活動的場所。所以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平原,故C符合題意,正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盆地”、“高原”、“山地”均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BD。故選C。4.A【解析】阿爾卑斯山地形多樣,以山地為主,海拔高,風景優美,景觀奇特,有冰川、積雪、高山峽谷、險峰深澗, ①②正確;阿爾卑斯山夏天成為觀光、避暑、登山勝地,冬天發展滑雪運動的條件十分理想,溫泉資源也很豐富,③正確;阿爾卑斯山配套設施完備,交通條件優越,但屬于人文因素,而不是自然原因,④排除。故A正確,BCD排除。故選A。5.B【解析】安第斯山脈的印第安人,利用大自然的規律,在給出的生產活動中,在海拔較低的山坡,開辟梯田種植玉米等,在山區的高海拔處,放牧馴養羊駝和駱馬,①③正確;隨著干濕季節變化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應該是非洲的馬賽人,排除②;采用現代的農業機械,重視畜牧業的科研,應該是澳大利亞的現代化牧場,排除④。故選①③組合,排除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選B。6.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縱貫南美大陸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稱,山脈有許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頂終年積雪的高峰,B符合題意;落基山脈是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干,由許多小山脈組成,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A排除;喜馬拉雅山脈位于青藏高原南巔邊緣,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C排除;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大的山脈,D排除;故本題選B。7.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日本和威尼斯都傍水而居,但兩地的生產特色卻各不相同,這體現了 因地制宜原則,C項正確;ABD項材料沒有體現,排除ABD項。故選C項。8.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洞里薩湖的湖泊面積與季節有關。在6—10月,降水較多,湖泊受大氣降水的補給,湖水面積較大。而到了每年的11月到次年5月,此時,降水較少,湖水補給量較少,湖泊面積較小。據此推測,洞里薩湖湖泊面積產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降水,故排除BCD,A項符合題意。故選A。9.A【解析】如圖可知,該河流流域降水較少,且集中在夏季,河流的流量隨著降雨量的變化而變化,所以該流域河流夏季補給來源一部分是雨水;另一方面降雨量只占流量的一半,所以應當還有其他的補給,地下水是穩定的補給來源,受季節變化較小,但是該河流除了夏季外流量基本和降雨量吻合,所以排除地下水;冰雪融水隨著氣溫超過零度而開始增加,但是圖中3月份氣溫就超過了零度,但是河流流量并沒有顯著增加,所以排除冰雪融水;湖泊的水量受到注入它的河流的流量影響,所以同該地區的河流一樣,夏季時該地區湖泊水位最高的時候,而其他季節湖泊的水量則較小,所以該流域河流夏季補給另一來源是湖泊水。綜上該流域河流夏季補給來源主要是雨水和湖泊水,選擇A,排除BCD。10.A【解析】根據給出的氣候資料和示意圖看,非洲的馬賽人為了給牛尋找食物,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多多馬和基塔萊兩地所處半球不同,導致降水期不同,A符合題意;馬賽人游牧路線在東非高原上放牧,在熱帶草原區穿行,不是熱帶雨林,排除B;由氣候資料可知,10月過后是旱季,牧草枯萎,不適合放牧,故10月應前往多多馬,等待次年濕季來臨,C錯誤;氣候控制降水,從而控制牧草的生長,故逐水草而居主要受氣候影響,排除D。故選A。11.D【解析】依據輪廓圖可知該國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占據整個大陸的國家,農牧業發達,是世界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因此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②④正確;澳大利亞位于七大洲中面積最小的大洋洲,七大洲中人口最少的是南極洲,①排除;澳大利亞畜牧業機械化的程度非常高,牧民并不是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③排除。D正確,ABC排除。故選D。12.B【解析】澳大利亞跨兩個氣候帶,北部屬于熱帶,南部屬于溫帶,中西部是荒無人煙的沙漠,干旱少雨,氣溫高,溫差大,在沿海地帶,雨量充沛,氣候濕潤,澳大利亞氣候呈現了“半環狀”分布特征,擁有地中海氣候、熱帶沙漠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但沒有溫帶季風氣候,①②④正確,③排除。故B正確,ACD排除。故選B。13.C【解析】安第斯山脈位于南美洲的西岸,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縱貫南美大陸西部,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這里氣候和植被類型復雜多樣,從山麓到山頂氣候差異顯著,因此形成了山上山下不同的自然景觀,②正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受海水倒灌與水位上漲影響,“水城”威尼斯面臨生存危機,③正確;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是世界上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地區,①排除;東非馬賽人以放牧為生,每年馬賽人以家族為單位,在坦桑尼亞的多多馬和肯尼亞的基塔萊之間游牧,過著極其簡單的生活,④排除。故C正確,ABD排除。故選C。14.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以色列的國土除地中海沿岸外,大部分是荒漠,水資源奇缺,所以水源、土壤貧瘠、夏季高溫都是是限制其農業發展的重要區位因素。開源和節流屬于應對缺乏水資源的措施,不屬于限制因素。①②③正確,④錯誤,故A選項正確,排除BCD選項。15.A【解析】據所學知識可知,波斯灣地區地理位置優越,石油資源儲量豐富;主要為熱帶沙漠氣候,炎熱干燥,降水少;居民大多信仰伊斯蘭教;所以①②正確,③④錯誤;故選A。16.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非位于非洲大陸最南部,其緯度自南緯22°至35°,氣溫高,適合動植物生存,故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故①正確;南非長期實行白人對黑人的統治,實行黑人的種族隔離制度,后來在曼德拉的帶領下打破了種族隔離制度,故②正確;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是沙特阿拉伯,故③錯誤;非洲的“小歐洲”之稱開普敦,故④錯誤。綜上①②正確,選擇A,排除BCD。17.D【解析】班加羅爾位于亞洲印度南部,由于信息產業快速發展,被譽為亞洲的硅谷,是印度信息業的代名詞,故D正確。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母語是俄語,城市規劃的國際典范是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故A錯誤;意大利的威尼斯的旅游交通工具有專載游客的單槳平底木船—貢多拉,但塞納河在法國巴黎,故B錯誤;南非的首都開普敦,是歐洲殖民者在南非的最早的定居點,集歐洲和非洲的人文特色于一體,是世界最美麗的都市之一,故C錯誤。18.B【解析】根據所學,有“非洲的小歐洲”之稱的城市是南非的開普敦,位于南非好望角北端的狹長地帶,瀕大西洋特布爾灣。開普敦始建于1652年,原為東印度公司供應站駐地,是西歐殖民者最早在南部非洲建立的據點,故有“南非諸城之母”之稱。開普敦因其美麗的自然及地理環境,被稱為世界最美麗的城市之一。B正確;ACD項不符合題意。19.A【解析】每一座城市的特色,都凝結著文明的成就。班加羅爾是印度南部城市,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羅爾的成功建立使其成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被譽為“亞洲的硅谷”故①正確;莫斯科是俄羅斯的政治文化中心,故②正確;巴西利亞以新市鎮、城市規劃方式規劃興建,其也以大膽設計的建筑物及快速增長的人口而著名,城市布局像一架噴氣式飛機,③正確;蔚山是韓國的汽車制造交易中心,排除④。故選①②③組合,排除BCD,A項符合題意。故選A。20.C【解析】本題考查巴西利亞和班加羅爾的相關知識。巴西利亞和班加羅爾都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地處熱帶地區,①正確;巴西利亞和班加羅爾都地處內陸,②錯誤;巴西利亞位于巴西高原,班加羅爾位于德干高原,③正確;巴西利亞是巴西首都,是政治中心,班加羅爾是信息技術中心,④錯誤;綜上所述,①③正確,C項正確;排除A、B、D項。21.D【解析】華盛頓城市設計由法國設計師朗方主持,因此兩個城市格局、規模、建筑風哥哥等方面具有共性;華盛頓和巴黎的地理環境優越,華盛頓建在波托馬克河畔,塞納河則流經巴黎,兩座城市的建設都與特定的歷史條件有著密切關系;華盛頓的主要職能是政治中心、巴黎的城市職能除了政治中心,還是法國文化中心和經濟中心。①③④正確,②錯誤,故D選項正確,排除ABC選項。22.C【解析】法國首都巴黎是舉世聞名的大都市,市區跨塞納河兩岸,巴黎圣母院、羅浮宮、凱旋門、埃菲爾鐵塔和凡爾賽宮等都堪稱“世界建筑史上的藝術極品”。此外,巴黎時裝、法國香水和藝術表演等享譽世界,因此被譽為“文化藝術之都”。故C選項正確,排除ABD選項。23.B【解析】華盛頓是美國的首都,巴西利亞是巴西的首都,且都是以行政職能為主,故B選項正確;巴黎是法國的首都,同時也是法國的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蔚山是汽車城,不是韓國的首都;班加羅爾是印度IT新城,不是印度首都。排除ACD選項。24.A【解析】本題考查對巴黎的發祥地的掌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巴黎的歷史有2000多年,最早是從西岱島發祥的,據說當時居民僅幾百人,居住在不到半平方千米的舊城島上,A項正確;巴黎的發祥地是西岱島,而不是撒丁島、愛爾蘭島、科西嘉島,排除B、C、D項。25.C【解析】韓國釜山在沿海地區,交通便捷,印度班加羅爾交通便捷,但不在沿海地區,排除①;韓國的汽車城蔚山和印度的IT新城班加羅爾的發展都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故②符合題意;印度是發展中國家,工業底子并不好,排除③;韓國的汽車城蔚山和印度的IT新城班加羅爾,高校云集,人才眾多,④符合題意。故選②④組合,排除ABD,C符合題意。故選C。26.(12分)(1)位置:威尼斯位于意大利東北部,瀕臨亞得里亞海。季節:秋季。理由:波河流域為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阿爾卑斯山積雪融化,流入波河;地中海氣候冬季多雨。(2)自然: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口;地理位置獨特;漁業資源豐富。人文:加強漁業管理;開采與保護結合;開發新項目、新技術。(3)威尼斯城:以旅游業和商業為主。日本:海洋漁業發達。【解析】(1)位置:根據圖1中威尼斯的周圍情況可知,威尼斯位于意大利東北部,瀕臨亞得里亞海。季節:結合圖2信息及所學可知,枯水期在秋季。理由:結合圖示信息和所學知識,從波河流域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阿爾卑斯山積雪融化,流入波河;地中海氣候冬季多雨等角度進行分析。(2)自然:根據圖示信息并結合所學,從日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口;地理位置獨特;漁業資源豐富進行分析。人文:根據材料“簽署《京都漁場利用協定》,規定休漁期”可知,加強漁業管理;根據材料“在發展傳統漁業的同時,嘗試開發潛水體驗、海水浴觀光、賞鯨體驗等新項目;為解決‘鰻魚荒’,積極研發鰻魚人工養殖技術?!笨芍?,開采與保護結合;開發新項目、新技術。(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威尼斯以旅游業和商業為主,日本海洋漁業發達。27.(12分)(1)丹麥位于歐洲北部;西瀕北海,東靠波羅的海;南同德國接壤,西與瑞典隔海相望;處于波羅的海到北海的海上交通要沖。(任答1點)(2)利用北海豐富的石油資源發展石油開采及加工(或石化工業);利用沿海地區的漁業資源發展漁業及其加工業(或水產品捕撈及加工業);利用眾多的港口發展海洋運輸業。(兩點即可。要求資源和產業配套說明)(3)自然因素:地形平坦,便于騎行;人文因素:①政府的重視和規劃;②自行車交通的設施完善;③公民環保意識強。(任答1點)【解析】(1)絕對位置:丹麥位于北緯55°至57°之間,東經9°到13°,東半球北半球;相對位置:丹麥位于歐洲北部;西瀕北海,東靠波羅的海;南同德國接壤,西與瑞典隔海相望;處于波羅的海到北海的海上交通要沖。(2)根據地圖可知丹麥北部沿海有豐富的石油資源)發展石油開采及加工(或石化工業);丹麥三面環海,漁業資源豐富利用沿海地區的漁業資源發展漁業及其加工業(或水產品捕撈及加工業);丹麥三面環海,可以利用潮汐能進行發電;丹麥三面環海,海岸線曲折,利用眾多的港口發展海洋運輸業。(3)從自然因素來說丹麥地處歐洲平原,并且處于沿海低地,地形平坦,有利于騎行。從社會因素來說,根據 材料可知丹麥政府制定政策和規劃,促進了自行車的普及;自行車道的大規模修建,促進了自行車交通的設施完善, 促進了自行車的普及;哥本哈根的民眾自覺選擇公共交通,保護環境,促進了自行車的普及。28.(12分)(1)由圖一可見,美國大平原土地遼闊,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密西西比河貫穿其中。由圖二可見,美國大平原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適宜,降水較多,適合種植玉米、大豆、小麥等旱地作物。(2)機械化生產(機械化程度和技術水平高)農場規模大;倉儲條件好;交通發達;農產品商品化(商品率高);產量高;生產率高。(3)不同的區域由于自然環境的千差萬別,會形成各具風格的生產生活方式,只有考慮到不同地區的特點,因地制宜,才能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美國農業生產的區位條件及主要特點。應根據所學知識、題中所給的材料及四幅圖來作答。【解析】(1)由圖一可見,美國大平原土地遼闊,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密西西比河貫穿其中,灌溉水源充足。由圖二可見,美國大平原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適宜,降水較多,適合種植玉米、大豆、小麥等旱地作物。(2)從圖三可以看出,美國交通便利,經濟發達,倉儲條件好等。從圖四可以看出,美國農業進行機械化生產(機械化程度和技術水平高),農場規模大,產量高,生產率高,農產品商品化(商品率高)等。(3)不同的區域由于自然環境的千差萬別,會形成各具風格的生產生活方式,只有考慮到不同地區的特點,因地制宜,才能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言之有理即可)。29.(14分)(1)中國;俄羅斯;英語。(2)亞馬孫(或亞馬遜);巴西。(3)A;C;B。(4)大西;馬六甲。(5)經濟:促進內地發展或加強對內地管理開發;緩解東部沿海城市的壓力;保護城市環境等;國家安全:首都的國防安全需要。【解析】(1)據所學知識,金磚五國中,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俄羅斯是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因此金磚五國首腦會晤時用的最多的語言可能是英語。(2)據所學知識,巴西位于南美洲,南美洲上的亞馬孫河流域分布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被譽為“地球之肺”。首都巴西利亞位于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3)據所學知識,位于印度的班加羅爾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術中心,被譽為“亞洲硅谷”;非洲南部是世界主要鉆石產區,南非更是重要的鉆石出產國,被譽為“鉆石之國”;巴西利亞因其城市規劃具有高度的完整性,注重城市布局的每個細節,被譽為“城市規劃的典范”。故答案為:A;C;B。(4)讀海運路線圖可知,我國從巴西進口鐵礦石的海運路線依次經過了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獤|海。(5)經濟:主要從促進內地城市開發、緩解沿海城市壓力以及對城市環境的保護等角度分析概括。國家安全:從原首都里約熱內盧的位置分析,里約熱內盧是瀕海城市,不利于國防安全。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