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 認清基本國情1.國際舞臺上的中國形象當今世界,中國是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國家之一。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中國形象已經為國際社會所公認。2.當今世界的國際局勢:當今世界,國際局勢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3、我國面臨的壓力:我國還屬于發展中國家,仍然面臨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占優勢的壓力。4、認清國情的必要性:我們只有在認清基本國情的基礎上加快發展,才能進一步提高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5、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巨大變化: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了初步顯示。6、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的基本國情7.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原因(具體表現):從總體上看,現階段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我國社會主義仍然處于初級階段。8.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所謂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階段。這種不發達不只是表現在一兩個方面,而是表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9.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時間: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時間。10.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①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②這個主要矛盾貫穿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整個過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1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的根本任務: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12、基本國情、主要矛盾、根本任務的關系: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決定了初級階段的國家根本任務。從根本上說,初級階段的國家根本任務是由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的。13、、四件大事對中國社會的影響①開天辟地———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②開國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辟中華民族新紀元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進入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④黨的十七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14、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1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②這個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16、面對更多的急流險灘,應對更多的風險挑戰,要讓“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高歌向前,就必須怎么做?面對更多的急流險灘,應對更多的風險挑戰,要讓“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高歌向前,必須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就是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12、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依 據:根據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出發點:黨從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制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內 容: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核心內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13、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含義:就是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就是要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意義: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14、四項基本原則:內 容:四項基本原則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意 義: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15、改革開放的地位: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16、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成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大幅度提升,人民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我國社會長期保持安定團結、政通人和,我國的國際影響顯著擴大、民族凝聚力極大增強。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17、堅持基本路線不動搖的原因:①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②黨的基本路線的重要性: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必須長期堅持下去,貫穿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18、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的要求:(怎樣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①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就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在實際工作中就要牢牢把握“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的大局。19、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硬道理,穩定壓倒一切。20、我國的民族狀況: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分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21、少數民族的含義: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漢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對較少,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22、我國各族人民的關系:經過長期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親緣關系。2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含 義: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建立了相應的自治區域,少數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內部事務。地 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24、我國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 P4225、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 P4226、我們應如何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維護民族團結,既是國家的事,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自覺履行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27、現階段,我國愛國統一戰線的基本內容是什么?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為了祖國的統一和繁榮結成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28、實現祖國統一的原因: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29、實現祖國統一的基本方針:為了最終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黨和政府制定了解“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基本方針。這一基本方針簡稱為“一國兩制”。 到P4530、“一國兩制”的含義:“一個國家”是指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必須完整,不容分割,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兩種制度”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31、“一國兩制”的意義:A、有利于實現祖國統一; B、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C、有利于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繁榮、穩定和發展。32、香港和澳門回歸的意義: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的實踐日益豐富,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方針是完全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33、我國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和原則:方 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原 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34、一個中國的原則:一個中國的含義: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一個中國原則的地位: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35、中國在解決臺灣問題上的基本立場:我們遵循“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貫徹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反對“臺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