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1 價值與價值觀【課標要求】理解價值觀的形成及其影響因素;解析價值觀差異與沖突產生的社會根源,能夠進行合理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理解價值觀對人們行為的導向作用,探尋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和途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素養】人的價值在于創造價值,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勞動精神,深刻領會黨和國家機關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政治認同)理解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對人生有重要的導向作用,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樹立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掌握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科學精神)提高自身素質,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公共參與)【學習重難點】重點: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難點:發揮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主學習】——仔細閱讀教材,解決下列問題,并在小組中討論達成共識。1.哲學上的價值2.人的價值及其評價3.價值觀與價值導向作用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5.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情境探究】探究一:中國普通百姓對環保的關注與日俱增。在《半月談》雜志所做的“你最關心的事”調查中,環保排在第7位,這說明中國人關心“大我”,重視自己生活的環境與城市,也希望為下一代謀求更多幸福。與此同時,從汽車制造到家居電器,從電子產業到食品行業,國內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也努力踐行節能減排。根據上述材料,請用“價值與價值觀”的有關知識談談你的理解。探究二:開國將軍甘祖昌,參加過井岡山斗爭、五次反“圍剿”、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榮獲過八一勛章、獨立自由勛章、解放勛章。長征路上,甘祖昌和同村戰友約好,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設,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革命勝利后,曾經的誓言讓他心中的鄉愁越釀越濃。1957年8月,他主動辭去軍隊領導職務,秉持“共產黨人不能享清福,要艱苦奮斗一輩子”的信念,舉家回到家鄉沿背村務農。他把70%的工資捐給了家鄉的建設事業,有關部門按照規定要給他蓋房配車,被他一一拒絕。他領著鄉親們修水利,建電站,架橋梁,綠化荒山,改造冬水田……一項項利民工程幫助村民擺脫貧窮、走向富裕。1986年,甘祖昌病逝,留給妻子和兒女的唯一遺產是三枚助章。將軍農民的事跡被編入小學課本,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甘祖昌將軍的艱苦奮斗精神,強調不僅我們這代人要傳承,下一代也要弘揚,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運用價值觀的知識,說明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體現不忘初心、一心為民的共產黨員情懷的。【體系構建】——閱讀教材,構建本框題的知識體系,并提煉出本框題主要觀點、列出提綱。【課堂檢測】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興國之魂,引領著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個人的成長。這說明( )A. 價值觀是人們對世界的總看法 B. 價值判斷不是憑空產生的C. 價值選擇往往因人而異 D. 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2.孔子云:“德之不厚,行之不遠。”當前我們提倡“厚德”是因為( )A.意識能夠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B.正確的價值觀對人具有積極導向作用C.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客觀因素的制約D.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3.江洋湖同志“人生在世,奉獻二字”的勤政座右銘體現了( )A.理想產生于現實的需要,是時代的產物B.人的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是統一的C.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奉獻D.人生的價值高于物的價值4.雷鋒有一句名言:“我覺得要使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生活得更美好。”這句話體現了( )A.每個人活著都是為了他人 B.人活著就是為了自己C.人的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D.人只有社會價值而沒有個人價值5.有人說:“向社會索取的不能帶走,留給社會的可能永存。”這句話表明( )A.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B.人只能對社會作貢獻,而不能索取C.人的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D.貢獻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6.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該向哪個方向走,這時需要同學們用大腦思考,向正確的方向邁進,切勿誤入歧途,這樣的人生才有價值、有意義。 這表明( )A.價值觀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評價 B.價值觀對人生有重要的導向作用C.人生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D.價值觀是在一定社會存在基礎上產生的7.人生如同萬里長征,低谷和迷茫在所難免。有人說,人要走好三個臺階,分別是閱己、越己、悅己,才能活出精彩自我。這一觀點的哲學意義在于說明了( )①價值觀對人生的重要導向作用②價值觀的對錯會決定人生成敗③實現人生價值需要認識和突破自我④能力卓越的人更有可能獲得成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有效降低了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對人類福祉的改善是無可估量的”。這段頒獎詞表明( )A. 遵循社會發展規律是正確進行價值選擇的前提和基礎B. 對社會的貢獻是評判一個人的價值的主要著眼點C. 全面提高個人素質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關鍵D. 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9.“即使我們只是一滴水,也要在生命的旅途中作叮咚的脆響;即使我們只是一棵小草,也要給大地帶來一點綠色。”這道出了人生正確的價值取向。由此可見( )A.人生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B.人是價值的享受者C.價值觀決定人的價值大小 D.人的價值在于滿足自己的需要參考答案:探究一:答案:①價值觀就是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社會存在決定價值觀。②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普通百姓對環保的關注與日俱增。③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導向作用。正確的價值觀對人們改造世界具有促進作用,錯誤的價值觀對人們改造世界具有阻礙作用。探究二:答案: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導向,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影響改造世界的活動。不忘初心,淡泊名利,始終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的信念;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為社會為人民貢獻了畢生精力。課堂檢測:1.答案:D解析:A表述錯誤,世界觀觀是人們對世界的總的看法的根本觀點,價值觀是人們對事物價值大小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B不符合題意,材料與價值判斷的產生無關; C不符合題意,材料與價值選擇的不同無關; D符合題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著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個人的成長,體現了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 故選:D。2.答案:B解析:“厚德”是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對轉型時期人們的行為起積極導向作用,故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與題意不符。3.答案:C4.答案:C解析:每個人活著并非都是為了他人和自己,排除A、B;材料強調對社會的貢獻,故C正確;人生價值是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統一,排除D。5.答案:C解析:“向社會索取的不能帶走,留給社會的可能永存”表明人的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C符合題意,B錯誤;A、D材料沒有體現。6.答案:B解析: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行為具有導向作用。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材料表明價值觀對人生有重要的導向作用,B符合題意。A、C、D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排除。7.答案:B解析:①③:人要走好三個臺階,分別是閱己、越己、悅己,才能活出精彩自我。這一觀點啟示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價值觀對人生的重要導向作用,實現人生價值需要認識和突破自我,①③符合題意。②:價值觀不會決定人生成數,②說法錯誤。④:能力卓越的人更有可能獲得成功說法錯誤,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8.答案:B解析:A說法錯誤,價值判斷是價值選擇的前提和基礎; B符合題意,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對人類福祉的改善是無可估量的,說明屠呦呦實現了社會價值,而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是評價人生價值實現程度的主要依據; C說法錯誤,全面提高個人素質是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因素,而非關鍵,實現人生價值需要主客觀因素; D不合題意,材料側重于強調正確價值觀對屠呦呦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故本題選B。9.答案:A解析:“即使我們只是一滴水,也要在生命的旅途中作叮咚的脆響;即使我們只是一棵小草,也要給大地帶來一點綠色。”這道出了人生正確的價值取向。這說明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A適合題意;人生價值包括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社會價值)、社會對個人的承認與滿足(自我價值),而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B、D是錯誤的;價值觀影響人的價值,但不起決定作用,C錯誤;故本題答案選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