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上第四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按照單元精選2022年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單元概述】1919年爆發的五四愛國運動,標志著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先進分子中廣泛傳播,共產黨早期組織相繼建立。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誕生,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知識要點】第12課 新文化運動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1.背景:新生的中華民國陷入政治混亂,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進行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2.開始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正式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2.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3.主要陣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學二.新文化運動的內容與意義1.內容:(1)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2)提倡民主與科學(新文化運動口號(兩面旗幟))(3)提倡文學革命,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2.意義: 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學的洗禮,為五四運動起到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新文化運動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小結:1、四次探索的比較:運動名稱 洋務運動(自我療傷) 戊戌變法(溫藥慢治) 辛亥革命(猛藥重治) 新文化運動(開顱洗腦)時間 19世紀60-90年代 1898年 1911年 1915年原因 清政府內外交困 甲午戰敗,民族危機加重 認清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國 反對尊孔復古的逆流領導階級 地主階級洋務派 資產階級維新派 資產階級革命派 進步的知識分子主張、內容 師以長技以自強 變法維新 推翻清朝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國 前期:民主、科學后期:馬克思主領導人 李鴻章、曾國藩等 康有為、梁啟超 孫中山 陳獨秀、李大釗等特點 學西方技術(機器大生產) 學西方的制度(君主立憲制) 學西方的制度(三權分立制) 學西方的思想文化(民主和科學)性質 地主階級領導的自救運動 資產階級領導的改良運動 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 資產階級進步知識分子領導的思想解放運動作用 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共同點 都是向西方學習; 都有利于(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都是為了救亡圖存。第13課 五四運動一.五四運動的爆發1.導火線: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2.爆發: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學生匯集在天安門前,發表宣言,揭露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行徑,并舉行示威游行。3.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4.用表格總結五四運動5.結果:取得初步勝利,北洋政府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中國代表也沒有在“巴黎和約”上簽字。4.影響:五四運動的直接目標得到了實現,這是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一次重大勝利。三.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1.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2.意義: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在這次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展現了偉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3.五四精神:愛國主義、民主和科學,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追求真理,振興中華,反帝反封建第14課中國共產黨誕生一.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背景: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2.傳播:1919年,《新青年》刊載了李大釗的文章《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馬克思主義作了比較系統的介紹。3.發展: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開始與中國工人運動結合起來。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成立的條件①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②階級基礎:無產階級隊伍壯大③組織基礎: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成立2.成立時間及標志: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3.地點:上海 → 浙江嘉興南湖4.會議內容:①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黨綱。黨綱規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②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中心任務: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④領導機構:成立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5.成立意義: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新”在哪里?A.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B.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C.新的奮斗目標:大提出實現共產主義)6.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綱領規定,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三.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1.概況: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設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集中領導工人運動。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舉行大罷工,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罷工遭到帝國主義和直系軍閥吳佩孚的鎮壓,此后,全國工人運動轉入低潮。2.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A.時間:1923年2月 B.口號:為自由而戰,為人權而戰C.結果:被帝國主義和軍閥吳佩孚鎮壓 D.意義:將第一次工人運動推向高潮3.第一次工人運動失敗的教訓:京漢鐵路工人罷工失敗后,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單槍匹馬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真題精練】一.選擇題1.(2022成都中考11.) 繪制思維導圖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下列選項與圖中序號對應完全正確的是( D )A. ①近代的屈辱與抗爭 ②戊戌變法 ③地主階級 ④三民主義B. ①近代的屈辱與抗爭 ②辛亥革命 ③資產階級 ④民主與科學C. ①近代化的探索 ②辛亥革命 ③資產階級 ④三民主義D. ①近代化的探索 ②戊成變法 ③地主階級 ④民主與科學2.(2022北京中考11.)1917年,《新青年》發表《舊思想與國體問題》一文,指出國人的頭腦仍然裝滿“帝制時代的舊思想”,如要鞏固共和,“非先將國民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一一洗刷干凈不可”。該文作者應是( D )A. 李鴻章 B. 康有為 C. 張謇 D. 陳獨秀3.(2022云南省中考11.)圖中的《青年雜志》創辦于1915年,后改名為《新青年》。該雜志發表了大量宣傳西方民主與科學思想和猛烈抨擊舊道德、舊文化的文章,這在當時起到的作用是( B )A. 改變了五四運動的中心 B. 有力地推動了新文化運動C. 促進了維新變法思想的傳播 D. 為北伐勝利進軍提供思想武器4.(2022昆明中考11.)1915年后,各地擁護“德先生”和“賽先生”的刊物紛紛出版,提出婦女解放、婚姻自由等口號,使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日益廣泛和深刻。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是( A )A. 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 B.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C. 魯迅發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D. 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5.(2022瀘州中考6.) 民國初期,部分人士抨擊“舊體育”的專制和落后,認為“新體育”應謀求“身體自覺”“科學運動”和“合作精神”等現代社會亟需的公民品格。這一主張( D )A. 成為了戊戌變法的理論依據 B. 加速了封建王朝的覆滅C. 表明中國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D. 深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6.(2022山西中考.)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學開始招收女學生,隨后,錄取了鄧春蘭、王蘭在內的九名女學生,其他學校也紛紛效仿。兩年后,已經有七個院校解除了大學女禁。這說明( A )A.新文化運動推動觀念革新 B.男尊女卑現象得以根除C.杰出人物能決定社會發展 D.男女平等已經完全實現7.(2022臨沂中考10.) 陳獨秀說:“文學革命之氣運,醞釀已非一日。其首舉義旗之急先鋒,則為吾友胡適。”在他們的共同推動下,這場“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C )A. 反映社會現實的小說開始出現 B. 詩詞逐漸被雜文和小說所代替C. 使用白話文寫作逐漸普及開來 D. 建立了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8.(2022東營中考11)《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陣地之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是主要撰稿人。下列對應正確的是(D)A.陳獨秀——《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B.魯迅——《文學革命論》C.李大釗——《敬告青年》 D.胡適——《文學改良芻議》9.(2022泰州中考11.)口號往往反映一場運動的目的和訴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下列口號體現了中國近代化的發展歷程,其先后順序是( D)①自強求富②三民主義③變法圖強④民主與科學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10.(2022湘潭中考6.)胡適曾被美國《展望雜志》推舉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百位名人之一,理由是“替中國發明了一種新語言”。這主要是基于他( B )A. 創辦《青年雜志》 B. 主張使用白話文 C. 發表《狂人日記》 D. 宣傳馬克思主11.(2022衡陽中考5.)下邊漫畫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C )A. 太平天國運動 B. 義和團運動 C. 新文化運動 D. 五四運動12.(2022宜昌中考12.)下列圖示人物都是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救亡圖存的典型代表,其中提出“德先生”和“賽先生”可以救治中國的是( D )A. 李鴻章 B. 康有為 C. 孫中山 D. 陳獨秀13.(2022十堰中考3.)從1915年開始,一場新文化運動在中華大地上應運而生。以下屬于其內容的是( D )①推行文學革命 ②高舉“自強”“求富”大旗 ③呼吁變法圖強 ④提倡民主與科學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4.(2022江漢油田潛江天門仙桃中考5.) “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國社會現實為認識起點,進而追溯到幾千年歷史凝結而成的文化傳統,并對這種傳統進行了總體性的理性批判。”下列選項中,全部屬于領導這場理性批判運動代表人物的是( A )A. 陳獨秀 李大釗 魯迅 胡適B. 陳獨秀 李大釗 魯迅 康有為C. 陳獨秀 李大釗 鄒容 胡適D. 陳獨秀 李大釗 魯迅 陳天華15.(2022黔東南州中考4 .) 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人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先后提出了“師夷長技以自強”、“君主立憲”、“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學”的思想,這反映出中國學習西方的歷程是( c )A. 學制度→學技術→學思想 B. 學思想→學制度→學技術C. 學技術→學制度→學思想 D. 學制度→學思想→學技術16.(2022賀州中考4 .) 組圖的四位歷史人物在中國近代發起了一場思想解放運動。這場運動是( C )A. 維新變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運動 D. 國民革命17.(2022福建中考13 .)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發表贊美家鄉風光的《山中即景》:“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絕無人跡處,空山響流泉。”他用口語化的語言呈現詩歌內容,得益于新文化運動( D )A. 提倡民主思想 B. 抨擊舊道德 C. 主張男女平等 D. 倡導白話文18.(2022沈陽中考4.)《北京學界全體宣言》中寫到:“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今與全國同胞立兩個信條:中國的士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上述材料說明了( C )A.太平天國運動打擊了清朝統治 B.義和團運動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C.五四運動是全民參與的反帝愛國運動 D.國民革命運動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19.(2022襄陽中考8.)“廣大青年前赴后繼、勇當先鋒,書寫了中國青年運動的華章。”符合這一結論的史實是( C )A. 洋務運動 B. 義和團運動 C. 五四運動 D. 七七事變20.(2022天津中考10.) 有西方史學家認為,巴黎和會上的失敗導致的后果就是整個中國陷入“大動亂”,但中國史學家普遍認為這一后果具有里程碑意義,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他們評論的是( C )A. 二次革命 B. 護國戰爭 C. 五四運動 D. 北伐戰爭21.(2022達州中考5.) 一戰后,在巴黎和會上英英法等帝國主義國家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消息傳到國內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運動。屬于該運動的口號有( C )①“外爭主權,內除國敗”②“反對華北自治"③“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④“誓死力爭,還我背島”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22.(2022盤錦中考8.)下面示意圖中★所代表的歷史事件( B )A. 拉開了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的序幕B. 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C. 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D. 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23.(2022隨州中考4.)構建知識結構圖是學習歷史的一項基本技能。下面知識結構圖中橫線處代表的歷史事件是 ( D )A. 義和團運動 B. 洋務運動 C. 新文化運動 D. 五四運動24.(2022十堰中考4.)以下對五四運動與辛亥革命相同之處的討論,正確的是(C )A. 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準備 B. 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C.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質 D. 終結了君主專制制度25.(2022齊齊哈爾中考15.)學習歷史需要區分歷史史實和歷史結論。歷史史實是指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歷史結論是關于史實的基本判斷和基本觀點。下列表述屬于歷史結論的一項是( B )A. 洋務運動期問,李鴻章創辦江南制造總局B. 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C.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D.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26.(2022牡丹江、雞西中考11.)“口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傳遞著歷史信息。下列不屬于五四運動的口號為(D )A. “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B. “廢除二十一條”C. “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D. “實業救國”27.(2022河北中考3.)1920年7月,一些日本議員針對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留日學生問題,在向國會提出的《關于中華民國留日學生之質詢書》中說:“來日之中華民國留學生們歸國之后,多成為排日論者……對此現狀,政府將采何種方針?”由以上材料可見,五四運動( D )A. 遭到了北洋政府的鎮壓 B. 受到了日本政府的抵制C. 引發了留日學生的歸國浪潮 D. 激發了留日學生的愛國情感28.(2022黔東南州中考5 .)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發言時說道:“千百年來,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動,青春的創造,始終是推動中華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1919年爆發了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這場運動是( c )A. 太平天國運動 B. 義和團運動 C. 五四運動 D. 北伐戰爭29.(2022內江中考7.)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宣言指出:“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表明中共提出了(A)A. 民主革命綱領 B. 黨的中心工作 C. 抗日民主政權 D. 工農武裝割據30.(2022溫州中考3.)1919~1922年,國內外出版了89種馬克思主義中文書籍。在確知出版地點的78種書籍中,有59種出版于上海。這反映了( D )A. 中國近代社會性質的重大變化 B. 洋務派學習西方技術以求自強C. 清政府統治的根基被嚴重動搖 D. 上海是馬克思主義的宣傳中心31.(2022涼山中考4.)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從太平天國到義和團到辛亥革命的綱領口號,都沒有正面地明確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張,都沒有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基本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主義。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是在( B )A.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B.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C.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D. 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32.(2022廣元中考7.)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廣元某校決定排演一出有關中共一大的話劇。劇本中可能出現的情節是( A )A. 確立黨的名稱和奮斗目標 B. 決定與國民黨開展第一次合作C. 選舉董必武為中央局書記 D. 決議在農村開展土地革命33.(2022德陽中考6.)大會的宣言初步闡明了當時所處階段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動力、策略、任務和目標,明確提出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通過這一宣言的中共會議是( B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 D. 中共七大34.(2022蘇州中考9.)1920年,中國思想界出現了新取向,否定“生存競爭.優勝劣汰”,趨向于互助進化、財產公有、平民主義、大同主義。這一變化與李大釗一篇文章的影響有關,這篇文章是( D )A. 《變法通議》 B.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C. 《敬告青年》 D. 《我的馬克思主義觀》35.(2022龍東中考7.)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標志是( A )A. 中共一大的召開 B. 中共二大的召開 C. 中共三大的召開 D. 中共七大的召開36.(2022百色中考6 .) 以下是某同學在進行歷史探究學習時設計的年代尺。據此推斷,其探究的主題是( B )A. 中國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C.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程 D. 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立37.(2022廣東中考13 .) 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為啟發工人的階級覺悟,創辦刊物《勞動界》。《勞動界》很快從上海傳播到多地,1920年9月至1921年3月間成為湖南銷量最大的新文化刊物。這說明,當時( A )A. 馬克思主義傳播廣泛 B. 工人成為新文化運動主力C. 中國共產黨已經誕生 D. 北伐戰爭成輿論關注熱點二.非選擇題1.(2022寧波中考12.)百年風雨路,擘畫新征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初三某班在學習《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后,甲組同學搜集了下列圖片,并按圖片所示歷史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1) 上述圖片所示歷史事件體現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初心使命是什么?材料二:乙組同學繪制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時間軸”,并把材料一的圖片序號正確標注在“時間軸”上的社會發展各個階段。(2) 請在“時間軸”中任選一個階段,用相關圖片的信息闡述中國共產黨在此階段取得的偉大成就。(要求邏輯嚴密,表述簡潔)(3) 概述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重大歷史意義。【答案】【小題1】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小題2】例1: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使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力量;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使我黨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例2:“一五”計劃是在1953年開始執行,是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而編制的,其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等;“一五”計劃的實施,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推進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步伐,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例3: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隨著綜合國力不斷增強,香港順利回歸,標志著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例4:中共十九大的召開,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作出戰略安排;黨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實現了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小題3】黨的百年奮斗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2.(2022瀘州中考14.)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某校歷史學習小組準備設計一次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展覽活動,梳理出部分重大歷史事實。根據材料任選一個歷史事實,擬定一個主題,再補充一個相應的歷史事實(材料以外)并運用這兩個歷史事實對該主題進行樓明,(要求:明確寫出選擇和補充的歷史事實,主題鮮明,史論結合,邏輯清晰。)【答案】 主題: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逐漸符合中國國情選擇的歷史事實:中共一大補充的歷史事實:中共二大闡述: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一大上提出黨的奮斗目標是以無產階級的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資本家私有制。但當時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資產階級并沒有掌權,真正掌權的是反動的代表帝國主義及封建主義的北洋軍閥。在之后的實際斗爭中,中國共產黨認清了這點。因此,1922年中共二大時分析了國內國際形勢和中國社會性質,提出當時黨的奮斗目標是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實現民族獨立,這是最低綱領,同時又表明了達到共產主義社會的最高綱領。可見,從一大到二大,中國共產黨逐漸探索出符合中國國情的奮斗目標。3.(2022陜西中考1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指出圖A中黨的最低綱領的性質。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圖B中農民黨員人數激增的原因。材料二(2)簡述圖C會議確立的指導思想有何意義?依據材料二,概括中國共產黨黨員發展呈現怎樣的特點?(3)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旺盛生機活力的認識。【答案】(1)性質: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原因: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正確的土地政策;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工農武裝割據”局面的形成;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建立、鞏固和發展;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2)意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特點:中國共產黨的吸引力,凝聚力不斷增強;中國共產黨的組織能力不斷加強;黨員隊伍規模不斷發展壯大;黨員隊伍結構持續優化;中國共產黨的新鮮血液不斷注人;黨員受教育程度顯著改善。(3)認識:中國共產黨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人民為中心,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黨能夠將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共產黨能夠堅持自我革命,加強黨的建設,開創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4.(2022營口中考2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國共產黨始終立于時代潮頭,成為領航億萬人民奮勇前進的堅強領導核心。材料一 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2021年,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迎來百年華誕。百年風華,中國共產黨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摘自中共中央宣傳部《時事報告》2021年第2期(1)請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標志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會議。中國共產黨人在非凡的奮斗歷程中構筑起了精神譜系,請根據材料一概括偉大的建黨精神。材料二 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實現了中國向人民民主制度的偉大跨越,實現了中國高度統一和各民族空前團結,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外國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中國人民從此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紀元!——摘自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請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的標志事件。材樣二中的“新記元”新在哪里?材料三 經濟特區要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經濟特區是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地區,是對外經濟交流最活躍的地區,也是最能代表改革開放形象的地區。經濟特區要繼續發揮好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作用,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同各國擴大雙向貿易和投資往來,共建開放性世界經濟。——摘自中央文獻出版社《論中國共產黨歷史》(3)請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哪次會議做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概括經濟特區在社會主主義現代化建中的重要作用。材料四 新中國軍事、科技成就軍事 科技陸軍 裝甲兵、防化兵 ② 打破當時有核大國的核壟斷,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海軍 潛艇部隊、遼寧艦 導彈、氫彈空軍 殲擊機、轟炸機 東方紅一號 掌握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技術。① 東風系列彈道導彈 ③ 完成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飛行試驗——摘編自統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4)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材料四表格中①②③處相關內容的填寫。(5)回顧黨的百年光輝歷程,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你對堅持黨的領導的認識。【答案】(1)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一大);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堅持真理、堅定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實現了中國向人民民主制度的偉大跨越;實現了中國高度統一和各民族空前團結;中國人民從此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來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答出一點即可得分,全文抄寫不得分)(3)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一屆三中全會);經濟特區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是最能代表改革開放形象的地區;有利于引進來和走出去;有利于擴大雙向貿易和投資往來;有利于形成開放性世界經濟;有利于經濟特區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國內進一步改革,擴大對外經濟交流;對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4)導彈部隊(第二炮兵部隊;火箭軍);原子彈;神舟一號無人飛船(神舟一號)(5)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我們要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我國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中國共產黨是真正代表中國人民利益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中國共產黨是一個經受得住各種考驗、不斷成熟、自信的黨;中國共產黨能夠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改革開放,是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等。5.(2022泰州中考25.)謳歌青春力量,禮贊青春人物。某校九年級(1)班在五四青年節開展了下列活動活動一圖片展(1)觀察上面兩幅圖片,回答圖一學生們哪一口號最能反映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性質?說明圖二畫作“啟航”的寓意。活動二歌詠賽(2)由《國民革命歌》歌詞指出國民革命的重要任務。《義勇軍進行曲》的旋律里發出的時代最強音是什么?活動三 故事會故事一真正的少年英雄1933年8月5日,少共國際師宣告成立。全師由1萬多名青年組成,黨團員占70%以上,戰士平均年齡18歲左右,還有不少十四五歲的紅小鬼。全師指戰員宣誓“我們是工農的兒子,準備以最后一滴血,為著蘇維埃奮斗到底!”當十幾歲的孩子扛槍戰斗在第一線時,這些少年義無反顧,甘愿流盡最后一滴血,他們是真正的少年英雄。故事二舍身炸碉堡的戰斗英雄董存瑞(1929-1948),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1948年5月25日,參加隆化戰斗,身為爆破組長的他率領全班連續炸掉4座炮樓、5座碉堡。部隊在沖鋒時遇到一座隱蔽的橋型暗堡中的機槍猛烈火力的封鎖。他抱著炸藥包沖到橋下,發現無處安置炸藥,而總攻時間已到,于是毅然托起炸藥包抵住橋身炸毀暗堡,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道路。(3)故事一中少共師孩子們心中懷著怎樣的信念甘愿流盡最后滴血?根據故事二說出董存瑞軍旅生涯經歷的兩個歷史時期。作為革命英雄,他們具有怎樣共同的優秀品質?(4)通過以上活動,請青春的你寫下對青春的寄語。【答案】(1)“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2)重要任務:打倒列強,除軍閥;抗日救亡,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3)為著蘇維埃奮斗到底;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不怕犧牲,為理想而奮斗到底,愛國主義將神等。(言之有理即可)(4)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并為之奮斗到底;少年強則國強等。6.(2022宜昌中考21.)【復興道路 其命惟新】中國共產黨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開辟了中國革命新道路,實現了近代中國社會由“沉淪”到“奮起”的轉折。材料一 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軌跡像一個元寶形,開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是上升,升出一片光明。這個深淵的“底”就在20世紀的頭二十年,……五四愛國運動發生了,……中國共產黨在這時候成立并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明確主張。從這時候起,中國社會內部發展明顯呈現上升趨勢。材料二 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人是沿著一條獨特的道路,引導中國革命走向復興并逐步贏得勝利的。這就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毛澤東作出了最卓越的貢獻。—摘自本書編寫組《中國共產黨簡史》材料三 毛澤東在湖南和江西農村開展武裝斗爭,莫斯科和中共中央政治局沒有真正贊成。1931年11月的政治局會議指責毛澤東是狹隘的經驗主義。1934年7月毛澤東被軟禁在于都,直到是年10月長征開始時才被釋放。……多年后,毛澤東回憶早年遭受的挫折,樂觀地認為這些都是寶貴的財富。—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1)中國共產黨是近代中國由“沉淪”轉向“奮起”的決定性力量。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背景。(2)創新是中國共產黨引領近代中國“奮起”的基本要素。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階段(1921-1937年)中國共產黨創新史事一則(材料二所涉史事除外),并說明其創新點。(3)創新意識是初中生應具備的優秀素養。根據材料三并結合革命先輩事例,簡述具備創新意識需要哪些優秀素質支撐。【答案】(1)國際背景:①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②共產國際的推動。國內背景:①中國迫切需要新的力量引領救亡運動。②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③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2)①第一次國共合作,以新的方式推進工農革命運動。②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③紅軍長征,進行了戰略轉移。④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⑤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3)①為國為民為真理而奮斗的堅定信念。②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③樂觀、執著和勇氣等品格。7.(2022江漢油田潛江天門仙桃中考15.)【學有所行】光輝奮斗路,青春正當時。青年的命運,從來都同時代緊密相連、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動,青春的創造,始終是推動中華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材料一 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榮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為救國救民而苦苦追尋,一大批先進青年在“覺醒年代”紛紛覺醒。偉大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摘自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材料二 一大的十二個代表,年齡最長的四十五歲,最輕的十九歲,平均二十八歲,作為湖南代表之一的毛澤東還沒有滿二十八歲……參加會議的這些代表都是社會上還不知名的“小人物”。這些年輕人以改天換地的豪邁氣概,一心要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國土上創立一個嶄新的合理的社會。二十八年后,革命在全國范圍內取得勝利,并開始建設新社會的實際探索。這個事實有力地表明:凡是符合歷史潮流發展的新事物,盡管最初力量很小,盡管在成長進程中,難以避免種種困難和挫折,會經歷一些迂回曲折的道路,但它終究是任何陳腐力量阻擋不住的。——摘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材料三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時期青年英雄簡表(部分)時期 青年英雄抗日戰爭時期 左權、趙尚志、彭雪楓、“狼牙山五壯士”解放戰爭時期 董存瑞、劉胡蘭、江竹筠(江姐)抗美援朝戰爭時期 黃繼光、邱少云、毛庫英、楊根思、羅盛教——改編自《中國共產黨簡史》(1)根據材料一指出,這一大批覺醒的先進青年參與的五四運動,對當時的中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一個嶄新的合理的社會”?(3)材料三中所列舉青年英雄身上體現了怎樣的精神力量?(4)青春正當時的我們,可以用哪些實際行動來傳承青年英雄們的偉大精神?(寫出兩項即可)【答案】(1)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2)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行共產主義(或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或建立一個獨立、民主、自由、富強的新中國)(3)勇于擔當、不怕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4)宣傳青年英雄的光輝事跡,讓正能量傳播得更廣;將他們的精神化為學習動力,迎難而上,為報效祖國而努力奮斗;學習他們的偉大精神,為實現中國夢而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等8.(2022牡丹江、雞西中考30.)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開辟、道路創新和道路自覺,關系著國家前途、民族命運和人民幸福,堅持道路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由之路。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探索之路】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轉型中,世界力圖“改變中國”,……我們自己也在內部改變,……無論是李鴻章,還是康有為,無論是孫中山,還是毛澤東……都在嘗試利用各種方法,內部改變著“清代中國”,不斷催生著一個嶄 新的中國。——裴鈺《改變中國》(1)請分別寫出李鴻章、康有為、孫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稱。【革命之路】材料二這是一聲砸向舊世界的鏈頭撞擊,和著十月革命的驚天霹靂。從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紅船發力,鍛造出一個民族駛向復興彼岸的航跡。——《信念永恒》 嘉興南湖游船(2)“從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紅船”是指哪一事件?請談談它是如何鍛造出一個民族駛向復興彼岸的航跡的?材料三 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找到了一條正確革命道路,進行了28年浴血奮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中共十九大報告(3)材料三中的“正確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創新之路】材料四: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這一偉大創舉,使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這也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創造性的成果。——《打開中國奇跡的問號》解說詞(4)哪一事件標志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開端?“偉大創舉”是指什么?【答案】(1)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或百日維新);辛亥革命。(2)中共一大召開(或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3)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或井岡山革命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或新中國的成立、開國大典)。(4)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9.(2022海南中考22.)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16年,李大釗發表文章,大聲疾呼:“民與君不兩立,自由與專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則國民死,專制活則自由亡。”……新文化運動仍以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為救國方案……中國先進分子對救國方案的探索,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簡史》等資料材料二 1918年李大釗部分革命活動●李大釗接連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熱情謳歌俄國十月革命。●毛澤東來到紅樓,在李大釗的影響下,開始接觸馬克思列寧主義書籍,并且逐漸成為一名馬克思主義者。●在北大紅樓里,李大釗團聚了一些志趣相投的北大師生,建立了第一個研究馬克思學說的團體。●在北大紅樓里,李大釗和陳獨秀等創辦了《每周評論》。《每周評論》成為五四時期最具影響力的刊物之一。 ——摘編自張珊珍《黨史第一課——中國共產黨成立全紀錄》材料三 釗自束發受書,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業,實踐其所信,勵行其所知,為功為罪,所不暇計。今既被逮,惟有直言。倘因此而重獲罪戾,則釗實當負其全責。——李大釗《獄中自述》(1)據材料一、二,歸納李大釗救國思想的變化。并依據材料,指出導致李大釗思想變化的重大歷史事件。(2)據材料二,概括李大釗宣傳新思想的方式。(3)綜合上述材料,簡述李大釗的革命活動所產生的影響。【答案】(1)變化:從宣傳民主、科學到宣傳馬克思主義歷史事件:俄國十月革命。(2)方式:撰寫文章、成立研究團體、創辦進步刊物。(3)影響:傳播了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做了準備;在他的影響下,中國出現了大批馬克思主義者;他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擔當的精神和愛國情懷激勵了后來者;引領后人投身革命,為實現民族解放、民族復興而努力奮斗。10.(2022吉林省中考16 .)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閱讀下列表格信息,回答問題。序號 時間 人物 地點 年齡① 1894年 孫中山 檀香山 28歲② 1898年 梁啟超 北京 25歲③ 1915年 陳獨秀 上海 36歲④ 1919年 李大釗 北京 30歲⑤ 1921年 毛澤東 上海 28歲⑥ 1927年 周恩來 南昌 29歲(1)分別寫出寫序號①、②、③信息相關的歷史事件。(2)為了宣傳馬克思主義,與序號④信息相對應的文章是什么?(3)分別寫出與序號⑤、⑥信息相關歷史事件的意義。(4)恰逢新時代,吾輩正青春。你將如何書寫自己的青春華章?【答案】(1)興中會;戊戌變法;新文化運動(2)《我的馬克思主義觀》(3)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4)刻苦學習,努力奮斗等(言之有理即可)11.(2022寧波中考11.)千年大變局,革新求生存。初三某歷史興趣小組在研讀陳旭麓先生《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一書時,做了三張書摘。閱讀書摘,回答問題。(1) “以新衛舊”的洋務運動以什么為旗號?(2) “破舊立新”指哪一重大歷史事件?該事件如何體現出“破舊立新”?(3) “除舊布新”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給中國社會帶來了什么影響?(4) 綜合三張書摘,梳理中國近代社會“新陳代謝”的歷程。【答案】【小題1】自強、求富。【小題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小題3】“五四”新文化運動倡導“民主”“科學”,傳播了馬克思主義,使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的解放。【小題4】由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到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12.(2022瀘州中考15.) 時代賦予責任,青年自覺擔當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心系天下,責任擔當】材料一 在王安石的成長過程中,“求學,當立追圣賢,為官,敢當天下事”是他畢生追求的人生境界。登第入仕后,縱論天下大事和時政的積弊,提出改蘋的設想,以求“國家太平”之治,這正是他早年欲為稷契擔當情懷的自然邏輯。——摘編自楊永亮《王安石早年的儒家政治理想》(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王安石變法的目的,并列舉兩項變法的措施。【民族覺醒,青年先鋒】材料二(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并對材料二中“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進行解讀。【答案】(1)目的: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措施:富國: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市易法,均輸法,農田水利法;強兵:將兵法,保甲法,保馬法。(2)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五四運動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捍衛中國主權,中國民族意識進一步的覺醒。13.(2022綏化中考41.) 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戰勝國于1919年1月至6月召開巴黎和會。英、法、美等列強操縱了會議,對中國代表提出的廢除“二十一條”、收回青島主權等正當要求置若罔聞,竟然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消息傳到國內,引發了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材料二: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策劃的“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1939年9月1日凌展,德國以“閃電戰”方式突襲波蘭。波蘭的盟國英、法被迫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中國抗日戰爭經歷了14年艱難曲折的斗爭,特別是8年全民族抗戰,取得了最后的勝利。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材料三:作為人類構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響最大的國際組織,它與世界貿易組織成為支撐、協調世界政治和經濟的兩大支柱。1971年10月,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個國際組織中的一切合法權利。這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1)材料一中,這場“偉大愛國革命運動”被稱為什么?“巴黎和會”上簽訂的對德條約的名稱是什么?(2)材料二中,“全民族抗戰”開始的標志是哪一事件?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是中國哪一黨派?“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是哪個戰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是哪次戰役?(3)材料三中,“影響最大的國際組織”是哪一組織?在該組織的哪屆會議上,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合法權利?【答案】(1)五四運動(五四愛國運動);(有無引號都可得分)《凡爾賽條約》(《協約及參戰各國對德和約》。(2)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有無引號都可得分);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中國(中國戰場);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斯大林格勒戰役)。(3)聯合國;第26屆(第26屆聯大、26屆、26)(數字大小寫均可得分)。14.(2022北部灣經濟區中考16 .)天安門是中國古典建筑的瑰寶,見證了中國歷史的變遷。九年級1班的同學開展“探究天安門”的主題學習活動,請你一起參與完成。任務一【品建筑之精湛】圖一為現今的天安門,始建于明永樂年間,屬于典型的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筑。 圖二為天安門城樓大殿內的彩繪。栩栩如生的龍紋圖案和高貴典雅的吉祥圖案,把我國的彩繪表現力發揮到了極致。(1)根據以上材料,指出天安門始建的朝代及建筑工藝精湛的表現。任務二【感青年之情懷】圖三表現了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在天安門前游行示威的場景。圖四是學生高舉的部分橫幅內容。這次示威游行標志著一場偉大運動的開始,歷史學家把這場運動視為八十年的“舊民主”時期和“新民主”時期的分水嶺。(2)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場運動的名稱并分析其歷史意義。任務三【悟民族之復興】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984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國慶慶典上,走過天安門城樓前的農民游行隊伍打出“聯產承包好”的標語。(3)圖五記錄的是哪一歷史事件?根據圖六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聯產承包好”的原因。結合這兩個場景,談談你對新中國發展歷程的認識。【答案】(1)朝代:明朝。表現:龍紋圖案彩繪栩栩如生;吉祥圖案彩繪高貴典雅。(2)運動:五四運動。歷史意義: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3)事件:開國大典。原因: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認識:中國由獨立開始走向富強;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15.(2022安徽中考1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19年1月,巴黎和會召開。在關于中國山東問題的會議上。中國代表顧維鈞沉著鎮定,不卑不亢,侃侃陳詞:“三千六百萬之山東人民,有史以來,為中國民族,用中國語言,信奉中國宗教。”“以文化言之,山東為……中國文化發祥之圣地。以經濟言之……人口既已稠密,競存已屬不易,其不容他國之侵入殖民,固無討論之余地。是以如就本會承認之民族領土完整原則言之,膠州交還中國,為中國當有之要求權利。”——摘編自李新總編《中華民國史》(1)根據材料,概括顧維鈞從哪些角度論證了中國對山東擁有主權。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山東是“中國文化發祥之圣地”的依據。(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巴黎和會最終是如何處理山東問題的。談談“山東問題”給你的啟示。【答案】(1)角度:歷史、文化、經濟。依據:山東是孔孟故鄉、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國古代長期居于主導地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把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權益轉交給日本。啟示:綜合國力是外交的基礎;弱國無外交。(2分,任意一點)16.(2022連云港中考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歷史·八年級上下冊》(1)以上六幅圖片見證了中國近現代史上愛國青年的奮斗歷程。如果要出一期主題為“復興有我”的黑板報,你會選擇哪三幅?寫出你所選的圖片,并分別為其撰寫解說詞。(要求:任選三幅作答,多選多答則只評前三幅)(9分)(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他們能做到“復興有我”的主要原因。【答案】(1)[示例]圖片:《五四運動》。選擇理由: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學生匯集在天安門前,發表宣言,并舉行示威游行。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反 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2)主要原因:崇高的愛國精神;堅定的理想信念;強烈的時代責任感等。17.(2022沈陽中考18.)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19世紀60一90年代,清政府內部的一些有識之士認識到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重要性,發起了一場旨在“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洋務派創辦企業狀況表局、廠名稱 時間 創辦者 企業地位安慶內軍械所 1861年 曾國藩 中國第一家官辦軍事工業江南制造總局 1865年 李鴻章 國內規模最大的一家官辦軍事工業輪船招商局 1873年 李鴻章 中國第一個民用企業開平煤礦 1881年 唐廷樞(主持) 中國第一個使用機械開采的煤礦——摘編自《中國近代通史》材料二:維新派認為,要建立具有近代特征的商業流通體系,就必須有近代金融手段,必須設立相應的國家銀行和各種商業銀行。…1898年前后,在各通商口岸設立了銀行分號,中國擁有了自主的金融管理與經營體系。——摘編自《中國近代通史》(第四卷)材料三:先進的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的發展中突破了民主與科學的樊籬,找到了馬克思主義,找到了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開始用馬克思主義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1918年,《新青年》撰稿人之一的李大釗接連發表文章宣傳馬克思主義。許多先進的青年知識分子包括毛澤東、周恩來、蔡和森…在1918年到1920年間接觸到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并在各地成立了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中的主將,他在1920年的文章中表示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摘編自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1)根據材料一,寫出洋務運動的口號。材料一中洋務派最先創辦的是哪一類型的企業?(2)根據材料二回答,維新變法運動推動了哪一方面的建設?(3)材料三說明了什么?(4)上述三則材料中的歷史事件所體現出的共同主題是什么?【答案】(1)“自強”、“求富”。軍事(2)金融(3)新文化運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4)中國近代化探索18.(2022宿遷中考21.)一百多年前,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從第二卷起,改名為《新青年》),拉開了波瀾壯闊的新文化運動的大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袁世凱推行獨裁統治,從1912平到1914年公布了一系列法律和命令,規定總統或地方督軍可以宣布“戒嚴”,警察有權監控社會團體和出版物。特別是1915年帝制運動期間,當局大量查封反對派報刊,北京的日報減少到20家左右,上海的減少到5家,漢口則只剩下2家了。袁世凱政府與日本簽訂“二十一條”后,陳獨秀受到很大刺激。他認為中國進行政治革命意義不大,中華民國不過是一塊招牌。中國必須“從思想革命開始”。要做到這一點,就辦雜志宣傳新思想。——摘編自劉統《火種——尋找中國復興之路》材料二材料三 1920年6月,陳獨秀、李漢俊等人在《新青年》編輯部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組織,即后人所稱的“中共上海發起紀”。其后,《新青年》成為黨的刊物,陳獨秀邀請早期黨員陳望道、李漢俊、李達等先后加入編輯部。9月,《新青年》第八卷第一號出版,內容突出了無產階級革命,發表了陳獨秀的《談政治》和《對于時局的我見》,運用馬克思主義解剖中國社會、政治。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新青年》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中共中央的機關刊物。——摘編自田子渝、徐方平、馬建強《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歷史背景、演進歷程和著作回顧》(1)據材料一概括《青年雜志》創辦的原因。(2分)(2)據材料二,分別指出李大釗、魯迅批判的矛頭指向什么?(2分)(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新文化運動的意義。(4分)【答案】(1)原因:袁世凱對內專制獨裁,復辟帝制,對外賣國;辛亥革命失敗;以陳獨秀代表的先進中國人努力探尋救亡圖存之路。(2)矛頭指向:封建專制;封建道德(或舊道德或封建禮教)(3)意義: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傳播了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奠定了理論基礎、組織基礎并作了骨干力量準備。19.(2022湘潭中考32.)嚴格意義上的留學運動,是伴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而出現的歷史現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72年8月11日,包括詹天佑在內的中國政府派出的第一批官費留美學生從上海啟程出洋。在1872—1875年間,清政府先后遣送120名幼童赴美留學。近代官派留學由此開端。——《中國留學生的歷史軌跡》材料二 19世紀末至20世紀20年代中國留學生主要情況統計表高潮時期 主要方向 規模及代表人物清末光緒年間 留日 甲午戰爭后形成高潮。1896年至1912年期間近3萬人赴日留學。杰出代表有黃興、宋教仁、秋瑾、魯迅、陳獨秀等。民國初五四前后 留美 1909年至1937年,由清華選派了留美學生總計1971人(“庚款留學”),并帶動了大量“自助學者”赴美。杰出代表有竺可楨、侯德榜、錢學森、錢偉長、梁思成、周培源、梅貽琦等留法 1915年至1920年赴法求學人數已達1600人。杰出代表有周恩來、鄧小平、陳毅、聶榮臻等。留蘇 20世紀20年代,留學蘇俄潮興起,成為一種與大眾留學不同的革命留學。杰出代表有劉少奇、劉伯承、蔣經國等。——據李喜所《中國留學生的發展歷程及其與現代化進程的關系》整理材料三 新中國成立后,50年代產生了“留蘇熱”,從1950年開始到1966年,中國先后向蘇聯和東歐公費派遣了萬余名留學生,產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學家、藝術家和政治領導人。……1978年以來,伴隨改革開放的推進,我國的留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到2012年年底,短短34年,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264.47萬人,涉及歐美等10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超過90%是自費留學生,已成為世界第一留學大國。——摘編自郭霞《留學的世紀回眸》(1)根據材料一,請以世紀、年代的表達方式,簡述近代中國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學的時間。這批幼童留學與近代哪一歷史事件有關?(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甲午戰爭后赴日留學形成高潮的背景。請任選一個高潮時期,概括留學生對近現代歷史作出的貢獻。(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78年前后新中國留學情況的變化,并分析其原因。(4)留學教育是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通過留學教育的發展歷程,你還可以展開哪些歷史學習主題的研究?【答案】(1)19世紀七十年代;洋務運動。(2)受到甲午戰爭中國慘敗的客觀形勢影響;國內的改革維新思潮空前高漲;改革維新人物紛紛提出要向日本學習;各省相繼制訂了向日本派遣留學生的計劃。貢獻:清末光緒年間的陳獨秀,.發起的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準備,后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武器。,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榮。;民國初五四前后,的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3)改革開放前主要是“留蘇熱”,改革開放后留學國家涉及歐美等103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第一留學大國;原因:改革開放政策的影響;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黨的正確領導;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等。(4)如服飾的變化發展;交通工具的使用變化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0.(2022齊齊哈爾中考26.) 材料一:孔子開創了民間自由講學的先河,一個中國學術思想史的黃金時代便開始出現。它光芒四射,燦爛奪日,成為人類文化發展史上最富麗的時代。——摘編自李定一《中華史綱》材料二:材料三:新文化運動時,在胡適、魯迅等人的倡導下,白話文逐漸普及開來,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在當時都產生了很大影響。——《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1)依據材料一指出哪位歷史人物開創了民間自由講學的先河?他是我國古代哪一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哪部書籍?(2)材料二中三位人物是歐洲哪一場運動的代表人物?該運動提倡的思想是什么?圖一A是哪位歷史人物?身為這場運動的先驅,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3)依據材料三指出使白話文逐斷普及開來的是哪次運動?哪位人物創辦《青年雜志》并發表《敬告青年》一文?寫出這次運動所標舉的兩大口號。(4)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你的感倍。【答案】(1)孔子;儒家;“仁”、“禮”;《論語》。(2)文藝復興;人文主義;但丁、《神曲》。(3)新文化運動,陳獨秀;民主與科學。(4)①思想文化的發展促進社會的進步;②思想推動社會的發展,歷史的進步;③思想領域的繁榮促進了文化的發展,為杜會的變革奠定了基礎。21.(2022龍東中考29.)2022年5月10日,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激勵團員青年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上奮勇前進,使廣大青年倍受鼓舞。下面讓我們從歷史的角度去探究講話中蘊含的百年歷史知識,并從現實的角度去思考當今青年應有的使命和擔當。【屈辱篇】“青年的命運,從來都同時代緊密相連。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1)鴉片戰爭后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什么?這次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怎樣的影響?(2)舉出英法聯軍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使“國家蒙辱、文明蒙塵”的史實。【探索篇】“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為救國救民而苦苦追尋……”(3)19世紀中后期,仁人志士為“救國救民”進行了不同的探索,地主階級洋務派和資產階級維新派分別進行了怎樣的探索?【覺醒篇】“……一大批先進青年在‘覺醒年代’紛紛覺醒。”(4)先進青年陳獨秀認定只有“德先生”和“賽先生”,可以救治中國一切的黑暗。這里的“德先生”和“賽先生”指的是哪兩大口號?“偉大的……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5)“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序幕”的學生運動是什么?【建設篇】“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共青團積極參與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祖國建設貢獻了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勛!”(6)在社會主義建設的火熱年代,被譽為“解放軍好戰士”的是誰?【感悟篇】(7)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應該有怎樣的使命和擔當?【答案】(1)《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火燒圓明園。 (3)洋務運動;戊戌變法。(4)民主、科學。 (5)五四運動。(6)雷鋒。 (7)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報效祖國。22.(2022自貢中考19.)大歷史觀是指長時段、寬視野,通過大概念對課程內容進行較長時空的縱向整合和較廣時空的橫向整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探究主題一:【碰撞的世紀】材料一: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被套上《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枷鎖,像是一塊大石投入了晚清社會這潭積水,使之①“激蕩”起來。中國人民在炮聲中逐漸覺醒,開始了早期②“探索”。摘編自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探究主題二:【勃興的年代】材料二:依照學術界的通行理解,五四運動有廣、狹之分。狹義的五四運動指1919年因山東問題而引發的愛國熱潮;廣義的五四運動則指1919年前后長達十余年的新文化運動,其內涵與外延都相當廣泛,前后期的變化也明顯。正如孫中山所言:“其將來收效偉大且久遠”。摘編自馬勇《重尋近代中國》等探究主題三:【_______的時代】材料三: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結束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中國歷史開始邁入了它的現代,中國歷史從此展開新的篇章,并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摘編自張海鵬《簡明中國近代史讀本》(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完善表格“▲”內容(選填字母),并從材料的關鍵詞①②中任選一個加以簡要解讀。時間 重大事件 口號/綱領19世紀50年代—60年代 太平天國運動 《資政新篇》19世紀60年代—90年代 洋務運動 ▲ 19世紀末 戊戌變法 ▲ 20世紀初 辛亥革命 ▲ A、變法圖強 B、三民主義 C、自強、求富解讀: (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指出五四新文化運動思想上前后期的主要“變化”,并分析說明你對五四新文化運動“收效偉大且久遠”的理解。(3)據材料三和所學,立足“中國歷史開始邁入了它的現代”,請選取兩個及以上相關史實,將主題補充完整,并簡要說明。(要求:主題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言之有理,示例除外,120字左右)示例:主題: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史實:“向現代科學進軍”、全國科學大會說明:為滿足國家建設需要,1956年黨中央提出“向現代科學進軍”的口號,此后錢學森、于敏等廣大知識分子投身科技建設,使我國很快在原子彈、導彈等尖端科技上取得重大突破。到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鄧小平作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等重要講話,新中國迎來了科技發展的春天。【答案】(1)C;A;B;②探索:面對列強侵略,中國各階層人士紛紛起來斗爭,進行了近代化的探索。統治階級中的洋務派掀起洋務運動,這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資產階級維新派進行了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進步的知識分子掀起了新文化運動,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它啟發了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2)變化:前期宣傳民主和科學,后期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解:五四新文化運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條件,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領導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西藏和平解放,鞏固了新中國;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了改革開放,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3)主題:改革開放的時代史實:中共主題十一屆三中全會、南方談話、股份制企業試點、中共十四大都屬于中國改革開放的內容;說明: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開始,改革首先在農村進行,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促進了農村的發展;此后改革在城市展開,重點是國有企業的改革,推行股份制等所有制形式,激活企業的活力。1992年鄧小平的南方談話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中國現代化建設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使得中國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23.(2022河池中考18.)思想文化影響社會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3-5世紀,儒學在東亞和東南亞等地區流行,隋唐以后,朝鮮、日本等國的各級學校把儒學經典作為教科書,儒學成為官學。16-18世紀,儒家經典傳入歐洲,引起歐洲社會上層和知識界熱烈反響。——摘自人教版《歷史 文化交流與傳播》(1)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圖片人物的核心思想。儒學的對外傳播說明了什么?材料二這場運動重大歷史意義在于它促使歐洲人以神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在于喚起人的覺醒,使人們把關注的重點從來世轉移到現世。它喚醒了人們的積極進取的精神、創造精神及科學實驗的精神,從而在精神方面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開辟了道路。——摘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 近代史編》(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場運動?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該運動的核心思想。材料三新文化運動對中國封建傳統文化的勇猛沖擊,形成一場前所未有的啟蒙運動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因而有力地打擊和動搖了長期以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喚醒了一代青年,使中國的知識分子尤其是廣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適合中國社會需要的新思潮,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摘自《中國共產黨歷史學習百問》(3) 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兩位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物。并概括這場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所起到的作用。(4) 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思想文化的認識。(至少答出兩點)【答案】【小題1】“仁”。說明了儒學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儒學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合理性。【小題2】人文主義。【小題3】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盡管新文化運動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然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小題4】思想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思想文化影響社會發展;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兼容井蓄;對于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批判的吸收繼承。民與君不兩立,自由與專制不并存。——李大釗《民彝與政治》(《新青年》,1916年)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魯迅《狂人日記》(《新青年》,1918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上第四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按照單元精選2022年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單元概述】1919年爆發的五四愛國運動,標志著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先進分子中廣泛傳播,共產黨早期組織相繼建立。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誕生,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知識要點】第12課 新文化運動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1.背景:新生的中華民國陷入政治混亂,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進行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2.開始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正式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2.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3.主要陣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學二.新文化運動的內容與意義1.內容:(1)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2)提倡民主與科學(新文化運動口號(兩面旗幟))(3)提倡文學革命,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2.意義: 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學的洗禮,為五四運動起到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新文化運動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小結:1、四次探索的比較:運動名稱 洋務運動(自我療傷) 戊戌變法(溫藥慢治) 辛亥革命(猛藥重治) 新文化運動(開顱洗腦)時間 19世紀60-90年代 1898年 1911年 1915年原因 清政府內外交困 甲午戰敗,民族危機加重 認清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國 反對尊孔復古的逆流領導階級 地主階級洋務派 資產階級維新派 資產階級革命派 進步的知識分子主張、內容 師以長技以自強 變法維新 推翻清朝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國 前期:民主、科學后期:馬克思主領導人 李鴻章、曾國藩等 康有為、梁啟超 孫中山 陳獨秀、李大釗等特點 學西方技術(機器大生產) 學西方的制度(君主立憲制) 學西方的制度(三權分立制) 學西方的思想文化(民主和科學)性質 地主階級領導的自救運動 資產階級領導的改良運動 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 資產階級進步知識分子領導的思想解放運動作用 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共同點 都是向西方學習; 都有利于(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都是為了救亡圖存。第13課 五四運動一.五四運動的爆發1.導火線: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2.爆發: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學生匯集在天安門前,發表宣言,揭露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行徑,并舉行示威游行。3.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4.用表格總結五四運動5.結果:取得初步勝利,北洋政府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中國代表也沒有在“巴黎和約”上簽字。4.影響:五四運動的直接目標得到了實現,這是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一次重大勝利。三.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1.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2.意義: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在這次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展現了偉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3.五四精神:愛國主義、民主和科學,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追求真理,振興中華,反帝反封建第14課中國共產黨誕生一.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背景: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2.傳播:1919年,《新青年》刊載了李大釗的文章《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馬克思主義作了比較系統的介紹。3.發展: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開始與中國工人運動結合起來。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成立的條件①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②階級基礎:無產階級隊伍壯大③組織基礎: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成立2.成立時間及標志: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3.地點:上海 → 浙江嘉興南湖4.會議內容:①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黨綱。黨綱規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②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中心任務: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④領導機構:成立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5.成立意義: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新”在哪里?A.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B.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C.新的奮斗目標:大提出實現共產主義)6.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綱領規定,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三.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1.概況: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設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集中領導工人運動。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舉行大罷工,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罷工遭到帝國主義和直系軍閥吳佩孚的鎮壓,此后,全國工人運動轉入低潮。2.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A.時間:1923年2月 B.口號:為自由而戰,為人權而戰C.結果:被帝國主義和軍閥吳佩孚鎮壓 D.意義:將第一次工人運動推向高潮3.第一次工人運動失敗的教訓:京漢鐵路工人罷工失敗后,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單槍匹馬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真題精練】一.選擇題1.(2022成都中考11.) 繪制思維導圖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下列選項與圖中序號對應完全正確的是( )A. ①近代的屈辱與抗爭 ②戊戌變法 ③地主階級 ④三民主義B. ①近代的屈辱與抗爭 ②辛亥革命 ③資產階級 ④民主與科學C. ①近代化的探索 ②辛亥革命 ③資產階級 ④三民主義D. ①近代化的探索 ②戊成變法 ③地主階級 ④民主與科學2.(2022北京中考11.)1917年,《新青年》發表《舊思想與國體問題》一文,指出國人的頭腦仍然裝滿“帝制時代的舊思想”,如要鞏固共和,“非先將國民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一一洗刷干凈不可”。該文作者應是( )A. 李鴻章 B. 康有為 C. 張謇 D. 陳獨秀3.(2022云南省中考11.)圖中的《青年雜志》創辦于1915年,后改名為《新青年》。該雜志發表了大量宣傳西方民主與科學思想和猛烈抨擊舊道德、舊文化的文章,這在當時起到的作用是( )A. 改變了五四運動的中心 B. 有力地推動了新文化運動C. 促進了維新變法思想的傳播 D. 為北伐勝利進軍提供思想武器4.(2022昆明中考11.)1915年后,各地擁護“德先生”和“賽先生”的刊物紛紛出版,提出婦女解放、婚姻自由等口號,使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日益廣泛和深刻。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是( )A. 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 B.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C. 魯迅發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D. 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5.(2022瀘州中考6.) 民國初期,部分人士抨擊“舊體育”的專制和落后,認為“新體育”應謀求“身體自覺”“科學運動”和“合作精神”等現代社會亟需的公民品格。這一主張( )A. 成為了戊戌變法的理論依據 B. 加速了封建王朝的覆滅C. 表明中國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D. 深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6.(2022山西中考.)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學開始招收女學生,隨后,錄取了鄧春蘭、王蘭在內的九名女學生,其他學校也紛紛效仿。兩年后,已經有七個院校解除了大學女禁。這說明( )A.新文化運動推動觀念革新 B.男尊女卑現象得以根除C.杰出人物能決定社會發展 D.男女平等已經完全實現7.(2022臨沂中考10.) 陳獨秀說:“文學革命之氣運,醞釀已非一日。其首舉義旗之急先鋒,則為吾友胡適。”在他們的共同推動下,這場“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A. 反映社會現實的小說開始出現 B. 詩詞逐漸被雜文和小說所代替C. 使用白話文寫作逐漸普及開來 D. 建立了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8.(2022東營中考11)《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陣地之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是主要撰稿人。下列對應正確的是()A.陳獨秀——《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B.魯迅——《文學革命論》C.李大釗——《敬告青年》 D.胡適——《文學改良芻議》9.(2022泰州中考11.)口號往往反映一場運動的目的和訴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下列口號體現了中國近代化的發展歷程,其先后順序是( )①自強求富②三民主義③變法圖強④民主與科學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10.(2022湘潭中考6.)胡適曾被美國《展望雜志》推舉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百位名人之一,理由是“替中國發明了一種新語言”。這主要是基于他( )A. 創辦《青年雜志》 B. 主張使用白話文 C. 發表《狂人日記》 D. 宣傳馬克思主11.(2022衡陽中考5.)下邊漫畫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國運動 B. 義和團運動 C. 新文化運動 D. 五四運動12.(2022宜昌中考12.)下列圖示人物都是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救亡圖存的典型代表,其中提出“德先生”和“賽先生”可以救治中國的是( )A. 李鴻章 B. 康有為 C. 孫中山 D. 陳獨秀13.(2022十堰中考3.)從1915年開始,一場新文化運動在中華大地上應運而生。以下屬于其內容的是( )①推行文學革命 ②高舉“自強”“求富”大旗 ③呼吁變法圖強 ④提倡民主與科學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4.(2022江漢油田潛江天門仙桃中考5.) “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國社會現實為認識起點,進而追溯到幾千年歷史凝結而成的文化傳統,并對這種傳統進行了總體性的理性批判。”下列選項中,全部屬于領導這場理性批判運動代表人物的是( )A. 陳獨秀 李大釗 魯迅 胡適B. 陳獨秀 李大釗 魯迅 康有為C. 陳獨秀 李大釗 鄒容 胡適D. 陳獨秀 李大釗 魯迅 陳天華15.(2022黔東南州中考4 .) 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人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先后提出了“師夷長技以自強”、“君主立憲”、“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學”的思想,這反映出中國學習西方的歷程是( )A. 學制度→學技術→學思想 B. 學思想→學制度→學技術C. 學技術→學制度→學思想 D. 學制度→學思想→學技術16.(2022賀州中考4 .) 組圖的四位歷史人物在中國近代發起了一場思想解放運動。這場運動是( )A. 維新變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運動 D. 國民革命17.(2022福建中考13 .)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發表贊美家鄉風光的《山中即景》:“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絕無人跡處,空山響流泉。”他用口語化的語言呈現詩歌內容,得益于新文化運動( )A. 提倡民主思想 B. 抨擊舊道德 C. 主張男女平等 D. 倡導白話文18.(2022沈陽中考4.)《北京學界全體宣言》中寫到:“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今與全國同胞立兩個信條:中國的士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上述材料說明了( )A.太平天國運動打擊了清朝統治 B.義和團運動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C.五四運動是全民參與的反帝愛國運動 D.國民革命運動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19.(2022襄陽中考8.)“廣大青年前赴后繼、勇當先鋒,書寫了中國青年運動的華章。”符合這一結論的史實是( )A. 洋務運動 B. 義和團運動 C. 五四運動 D. 七七事變20.(2022天津中考10.) 有西方史學家認為,巴黎和會上的失敗導致的后果就是整個中國陷入“大動亂”,但中國史學家普遍認為這一后果具有里程碑意義,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他們評論的是( )A. 二次革命 B. 護國戰爭 C. 五四運動 D. 北伐戰爭21.(2022達州中考5.) 一戰后,在巴黎和會上英英法等帝國主義國家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消息傳到國內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運動。屬于該運動的口號有( )①“外爭主權,內除國敗”②“反對華北自治"③“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④“誓死力爭,還我背島”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22.(2022盤錦中考8.)下面示意圖中★所代表的歷史事件( )A. 拉開了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的序幕B. 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C. 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D. 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23.(2022隨州中考4.)構建知識結構圖是學習歷史的一項基本技能。下面知識結構圖中橫線處代表的歷史事件是 ( )A. 義和團運動 B. 洋務運動 C. 新文化運動 D. 五四運動24.(2022十堰中考4.)以下對五四運動與辛亥革命相同之處的討論,正確的是( )A. 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準備 B. 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C.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質 D. 終結了君主專制制度25.(2022齊齊哈爾中考15.)學習歷史需要區分歷史史實和歷史結論。歷史史實是指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歷史結論是關于史實的基本判斷和基本觀點。下列表述屬于歷史結論的一項是( )A. 洋務運動期問,李鴻章創辦江南制造總局B. 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C.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D.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26.(2022牡丹江、雞西中考11.)“口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傳遞著歷史信息。下列不屬于五四運動的口號為( )A. “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B. “廢除二十一條”C. “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D. “實業救國”27.(2022河北中考3.)1920年7月,一些日本議員針對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留日學生問題,在向國會提出的《關于中華民國留日學生之質詢書》中說:“來日之中華民國留學生們歸國之后,多成為排日論者……對此現狀,政府將采何種方針?”由以上材料可見,五四運動( )A. 遭到了北洋政府的鎮壓 B. 受到了日本政府的抵制C. 引發了留日學生的歸國浪潮 D. 激發了留日學生的愛國情感28.(2022黔東南州中考5 .)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發言時說道:“千百年來,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動,青春的創造,始終是推動中華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1919年爆發了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這場運動是( )A. 太平天國運動 B. 義和團運動 C. 五四運動 D. 北伐戰爭29.(2022內江中考7.)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宣言指出:“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表明中共提出了()A. 民主革命綱領 B. 黨的中心工作 C. 抗日民主政權 D. 工農武裝割據30.(2022溫州中考3.)1919~1922年,國內外出版了89種馬克思主義中文書籍。在確知出版地點的78種書籍中,有59種出版于上海。這反映了( )A. 中國近代社會性質的重大變化 B. 洋務派學習西方技術以求自強C. 清政府統治的根基被嚴重動搖 D. 上海是馬克思主義的宣傳中心31.(2022涼山中考4.)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從太平天國到義和團到辛亥革命的綱領口號,都沒有正面地明確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張,都沒有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基本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主義。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是在( )A.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B.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C.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D. 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32.(2022廣元中考7.)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廣元某校決定排演一出有關中共一大的話劇。劇本中可能出現的情節是( )A. 確立黨的名稱和奮斗目標 B. 決定與國民黨開展第一次合作C. 選舉董必武為中央局書記 D. 決議在農村開展土地革命33.(2022德陽中考6.)大會的宣言初步闡明了當時所處階段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動力、策略、任務和目標,明確提出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通過這一宣言的中共會議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 D. 中共七大34.(2022蘇州中考9.)1920年,中國思想界出現了新取向,否定“生存競爭.優勝劣汰”,趨向于互助進化、財產公有、平民主義、大同主義。這一變化與李大釗一篇文章的影響有關,這篇文章是( )A. 《變法通議》 B.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C. 《敬告青年》 D. 《我的馬克思主義觀》35.(2022龍東中考7.)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標志是( )A. 中共一大的召開 B. 中共二大的召開 C. 中共三大的召開 D. 中共七大的召開36.(2022百色中考6 .) 以下是某同學在進行歷史探究學習時設計的年代尺。據此推斷,其探究的主題是( )A. 中國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C.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程 D. 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立37.(2022廣東中考13 .) 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為啟發工人的階級覺悟,創辦刊物《勞動界》。《勞動界》很快從上海傳播到多地,1920年9月至1921年3月間成為湖南銷量最大的新文化刊物。這說明,當時( )A. 馬克思主義傳播廣泛 B. 工人成為新文化運動主力C. 中國共產黨已經誕生 D. 北伐戰爭成輿論關注熱點二.非選擇題1.(2022寧波中考12.)百年風雨路,擘畫新征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初三某班在學習《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后,甲組同學搜集了下列圖片,并按圖片所示歷史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1) 上述圖片所示歷史事件體現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初心使命是什么?材料二:乙組同學繪制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時間軸”,并把材料一的圖片序號正確標注在“時間軸”上的社會發展各個階段。(2) 請在“時間軸”中任選一個階段,用相關圖片的信息闡述中國共產黨在此階段取得的偉大成就。(要求邏輯嚴密,表述簡潔)(3) 概述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重大歷史意義。2.(2022瀘州中考14.)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某校歷史學習小組準備設計一次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展覽活動,梳理出部分重大歷史事實。根據材料任選一個歷史事實,擬定一個主題,再補充一個相應的歷史事實(材料以外)并運用這兩個歷史事實對該主題進行樓明,(要求:明確寫出選擇和補充的歷史事實,主題鮮明,史論結合,邏輯清晰。)3.(2022陜西中考1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指出圖A中黨的最低綱領的性質。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圖B中農民黨員人數激增的原因。材料二(2)簡述圖C會議確立的指導思想有何意義?依據材料二,概括中國共產黨黨員發展呈現怎樣的特點?(3)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旺盛生機活力的認識。4.(2022營口中考2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國共產黨始終立于時代潮頭,成為領航億萬人民奮勇前進的堅強領導核心。材料一 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2021年,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迎來百年華誕。百年風華,中國共產黨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摘自中共中央宣傳部《時事報告》2021年第2期(1)請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標志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會議。中國共產黨人在非凡的奮斗歷程中構筑起了精神譜系,請根據材料一概括偉大的建黨精神。材料二 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實現了中國向人民民主制度的偉大跨越,實現了中國高度統一和各民族空前團結,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外國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中國人民從此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紀元!——摘自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請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的標志事件。材樣二中的“新記元”新在哪里?材料三 經濟特區要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經濟特區是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地區,是對外經濟交流最活躍的地區,也是最能代表改革開放形象的地區。經濟特區要繼續發揮好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作用,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同各國擴大雙向貿易和投資往來,共建開放性世界經濟。——摘自中央文獻出版社《論中國共產黨歷史》(3)請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哪次會議做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概括經濟特區在社會主主義現代化建中的重要作用。材料四 新中國軍事、科技成就軍事 科技陸軍 裝甲兵、防化兵 ② 打破當時有核大國的核壟斷,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海軍 潛艇部隊、遼寧艦 導彈、氫彈空軍 殲擊機、轟炸機 東方紅一號 掌握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技術。① 東風系列彈道導彈 ③ 完成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飛行試驗——摘編自統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4)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材料四表格中①②③處相關內容的填寫。(5)回顧黨的百年光輝歷程,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你對堅持黨的領導的認識。5.(2022泰州中考25.)謳歌青春力量,禮贊青春人物。某校九年級(1)班在五四青年節開展了下列活動活動一圖片展(1)觀察上面兩幅圖片,回答圖一學生們哪一口號最能反映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性質?說明圖二畫作“啟航”的寓意。活動二歌詠賽(2)由《國民革命歌》歌詞指出國民革命的重要任務。《義勇軍進行曲》的旋律里發出的時代最強音是什么?活動三 故事會故事一真正的少年英雄1933年8月5日,少共國際師宣告成立。全師由1萬多名青年組成,黨團員占70%以上,戰士平均年齡18歲左右,還有不少十四五歲的紅小鬼。全師指戰員宣誓“我們是工農的兒子,準備以最后一滴血,為著蘇維埃奮斗到底!”當十幾歲的孩子扛槍戰斗在第一線時,這些少年義無反顧,甘愿流盡最后一滴血,他們是真正的少年英雄。故事二舍身炸碉堡的戰斗英雄董存瑞(1929-1948),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1948年5月25日,參加隆化戰斗,身為爆破組長的他率領全班連續炸掉4座炮樓、5座碉堡。部隊在沖鋒時遇到一座隱蔽的橋型暗堡中的機槍猛烈火力的封鎖。他抱著炸藥包沖到橋下,發現無處安置炸藥,而總攻時間已到,于是毅然托起炸藥包抵住橋身炸毀暗堡,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道路。(3)故事一中少共師孩子們心中懷著怎樣的信念甘愿流盡最后滴血?根據故事二說出董存瑞軍旅生涯經歷的兩個歷史時期。作為革命英雄,他們具有怎樣共同的優秀品質?(4)通過以上活動,請青春的你寫下對青春的寄語。6.(2022宜昌中考21.)【復興道路 其命惟新】中國共產黨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開辟了中國革命新道路,實現了近代中國社會由“沉淪”到“奮起”的轉折。材料一 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軌跡像一個元寶形,開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是上升,升出一片光明。這個深淵的“底”就在20世紀的頭二十年,……五四愛國運動發生了,……中國共產黨在這時候成立并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明確主張。從這時候起,中國社會內部發展明顯呈現上升趨勢。材料二 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人是沿著一條獨特的道路,引導中國革命走向復興并逐步贏得勝利的。這就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毛澤東作出了最卓越的貢獻。—摘自本書編寫組《中國共產黨簡史》材料三 毛澤東在湖南和江西農村開展武裝斗爭,莫斯科和中共中央政治局沒有真正贊成。1931年11月的政治局會議指責毛澤東是狹隘的經驗主義。1934年7月毛澤東被軟禁在于都,直到是年10月長征開始時才被釋放。……多年后,毛澤東回憶早年遭受的挫折,樂觀地認為這些都是寶貴的財富。—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1)中國共產黨是近代中國由“沉淪”轉向“奮起”的決定性力量。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背景。(2)創新是中國共產黨引領近代中國“奮起”的基本要素。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階段(1921-1937年)中國共產黨創新史事一則(材料二所涉史事除外),并說明其創新點。(3)創新意識是初中生應具備的優秀素養。根據材料三并結合革命先輩事例,簡述具備創新意識需要哪些優秀素質支撐。7.(2022江漢油田潛江天門仙桃中考15.)【學有所行】光輝奮斗路,青春正當時。青年的命運,從來都同時代緊密相連、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動,青春的創造,始終是推動中華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材料一 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榮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為救國救民而苦苦追尋,一大批先進青年在“覺醒年代”紛紛覺醒。偉大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摘自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材料二 一大的十二個代表,年齡最長的四十五歲,最輕的十九歲,平均二十八歲,作為湖南代表之一的毛澤東還沒有滿二十八歲……參加會議的這些代表都是社會上還不知名的“小人物”。這些年輕人以改天換地的豪邁氣概,一心要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國土上創立一個嶄新的合理的社會。二十八年后,革命在全國范圍內取得勝利,并開始建設新社會的實際探索。這個事實有力地表明:凡是符合歷史潮流發展的新事物,盡管最初力量很小,盡管在成長進程中,難以避免種種困難和挫折,會經歷一些迂回曲折的道路,但它終究是任何陳腐力量阻擋不住的。——摘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材料三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時期青年英雄簡表(部分)時期 青年英雄抗日戰爭時期 左權、趙尚志、彭雪楓、“狼牙山五壯士”解放戰爭時期 董存瑞、劉胡蘭、江竹筠(江姐)抗美援朝戰爭時期 黃繼光、邱少云、毛庫英、楊根思、羅盛教——改編自《中國共產黨簡史》(1)根據材料一指出,這一大批覺醒的先進青年參與的五四運動,對當時的中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一個嶄新的合理的社會”?(3)材料三中所列舉青年英雄身上體現了怎樣的精神力量?(4)青春正當時的我們,可以用哪些實際行動來傳承青年英雄們的偉大精神?(寫出兩項即可)8.(2022牡丹江、雞西中考30.)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開辟、道路創新和道路自覺,關系著國家前途、民族命運和人民幸福,堅持道路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由之路。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探索之路】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轉型中,世界力圖“改變中國”,……我們自己也在內部改變,……無論是李鴻章,還是康有為,無論是孫中山,還是毛澤東……都在嘗試利用各種方法,內部改變著“清代中國”,不斷催生著一個嶄 新的中國。——裴鈺《改變中國》(1)請分別寫出李鴻章、康有為、孫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稱。【革命之路】材料二這是一聲砸向舊世界的鏈頭撞擊,和著十月革命的驚天霹靂。從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紅船發力,鍛造出一個民族駛向復興彼岸的航跡。——《信念永恒》 嘉興南湖游船(2)“從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紅船”是指哪一事件?請談談它是如何鍛造出一個民族駛向復興彼岸的航跡的?材料三 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找到了一條正確革命道路,進行了28年浴血奮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中共十九大報告(3)材料三中的“正確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創新之路】材料四: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這一偉大創舉,使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這也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創造性的成果。——《打開中國奇跡的問號》解說詞(4)哪一事件標志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開端?“偉大創舉”是指什么?9.(2022海南中考22.)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16年,李大釗發表文章,大聲疾呼:“民與君不兩立,自由與專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則國民死,專制活則自由亡。”……新文化運動仍以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為救國方案……中國先進分子對救國方案的探索,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簡史》等資料材料二 1918年李大釗部分革命活動●李大釗接連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熱情謳歌俄國十月革命。●毛澤東來到紅樓,在李大釗的影響下,開始接觸馬克思列寧主義書籍,并且逐漸成為一名馬克思主義者。●在北大紅樓里,李大釗團聚了一些志趣相投的北大師生,建立了第一個研究馬克思學說的團體。●在北大紅樓里,李大釗和陳獨秀等創辦了《每周評論》。《每周評論》成為五四時期最具影響力的刊物之一。 ——摘編自張珊珍《黨史第一課——中國共產黨成立全紀錄》材料三 釗自束發受書,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業,實踐其所信,勵行其所知,為功為罪,所不暇計。今既被逮,惟有直言。倘因此而重獲罪戾,則釗實當負其全責。——李大釗《獄中自述》(1)據材料一、二,歸納李大釗救國思想的變化。并依據材料,指出導致李大釗思想變化的重大歷史事件。(2)據材料二,概括李大釗宣傳新思想的方式。(3)綜合上述材料,簡述李大釗的革命活動所產生的影響。10.(2022吉林省中考16 .)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閱讀下列表格信息,回答問題。序號 時間 人物 地點 年齡① 1894年 孫中山 檀香山 28歲② 1898年 梁啟超 北京 25歲③ 1915年 陳獨秀 上海 36歲④ 1919年 李大釗 北京 30歲⑤ 1921年 毛澤東 上海 28歲⑥ 1927年 周恩來 南昌 29歲(1)分別寫出寫序號①、②、③信息相關的歷史事件。(2)為了宣傳馬克思主義,與序號④信息相對應的文章是什么?(3)分別寫出與序號⑤、⑥信息相關歷史事件的意義。(4)恰逢新時代,吾輩正青春。你將如何書寫自己的青春華章?11.(2022寧波中考11.)千年大變局,革新求生存。初三某歷史興趣小組在研讀陳旭麓先生《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一書時,做了三張書摘。閱讀書摘,回答問題。(1) “以新衛舊”的洋務運動以什么為旗號?(2) “破舊立新”指哪一重大歷史事件?該事件如何體現出“破舊立新”?(3) “除舊布新”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給中國社會帶來了什么影響?(4) 綜合三張書摘,梳理中國近代社會“新陳代謝”的歷程。12.(2022瀘州中考15.) 時代賦予責任,青年自覺擔當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心系天下,責任擔當】材料一 在王安石的成長過程中,“求學,當立追圣賢,為官,敢當天下事”是他畢生追求的人生境界。登第入仕后,縱論天下大事和時政的積弊,提出改蘋的設想,以求“國家太平”之治,這正是他早年欲為稷契擔當情懷的自然邏輯。——摘編自楊永亮《王安石早年的儒家政治理想》(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王安石變法的目的,并列舉兩項變法的措施。【民族覺醒,青年先鋒】材料二(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并對材料二中“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進行解讀。13.(2022綏化中考41.) 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戰勝國于1919年1月至6月召開巴黎和會。英、法、美等列強操縱了會議,對中國代表提出的廢除“二十一條”、收回青島主權等正當要求置若罔聞,竟然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消息傳到國內,引發了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材料二: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策劃的“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1939年9月1日凌展,德國以“閃電戰”方式突襲波蘭。波蘭的盟國英、法被迫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中國抗日戰爭經歷了14年艱難曲折的斗爭,特別是8年全民族抗戰,取得了最后的勝利。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材料三:作為人類構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響最大的國際組織,它與世界貿易組織成為支撐、協調世界政治和經濟的兩大支柱。1971年10月,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個國際組織中的一切合法權利。這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1)材料一中,這場“偉大愛國革命運動”被稱為什么?“巴黎和會”上簽訂的對德條約的名稱是什么?(2)材料二中,“全民族抗戰”開始的標志是哪一事件?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是中國哪一黨派?“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是哪個戰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是哪次戰役?(3)材料三中,“影響最大的國際組織”是哪一組織?在該組織的哪屆會議上,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合法權利?14.(2022北部灣經濟區中考16 .)天安門是中國古典建筑的瑰寶,見證了中國歷史的變遷。九年級1班的同學開展“探究天安門”的主題學習活動,請你一起參與完成。任務一【品建筑之精湛】圖一為現今的天安門,始建于明永樂年間,屬于典型的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筑。 圖二為天安門城樓大殿內的彩繪。栩栩如生的龍紋圖案和高貴典雅的吉祥圖案,把我國的彩繪表現力發揮到了極致。(1)根據以上材料,指出天安門始建的朝代及建筑工藝精湛的表現。任務二【感青年之情懷】圖三表現了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在天安門前游行示威的場景。圖四是學生高舉的部分橫幅內容。這次示威游行標志著一場偉大運動的開始,歷史學家把這場運動視為八十年的“舊民主”時期和“新民主”時期的分水嶺。(2)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場運動的名稱并分析其歷史意義。任務三【悟民族之復興】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984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國慶慶典上,走過天安門城樓前的農民游行隊伍打出“聯產承包好”的標語。(3)圖五記錄的是哪一歷史事件?根據圖六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聯產承包好”的原因。結合這兩個場景,談談你對新中國發展歷程的認識。15.(2022安徽中考1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19年1月,巴黎和會召開。在關于中國山東問題的會議上。中國代表顧維鈞沉著鎮定,不卑不亢,侃侃陳詞:“三千六百萬之山東人民,有史以來,為中國民族,用中國語言,信奉中國宗教。”“以文化言之,山東為……中國文化發祥之圣地。以經濟言之……人口既已稠密,競存已屬不易,其不容他國之侵入殖民,固無討論之余地。是以如就本會承認之民族領土完整原則言之,膠州交還中國,為中國當有之要求權利。”——摘編自李新總編《中華民國史》(1)根據材料,概括顧維鈞從哪些角度論證了中國對山東擁有主權。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山東是“中國文化發祥之圣地”的依據。(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巴黎和會最終是如何處理山東問題的。談談“山東問題”給你的啟示。16.(2022連云港中考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歷史·八年級上下冊》(1)以上六幅圖片見證了中國近現代史上愛國青年的奮斗歷程。如果要出一期主題為“復興有我”的黑板報,你會選擇哪三幅?寫出你所選的圖片,并分別為其撰寫解說詞。(要求:任選三幅作答,多選多答則只評前三幅)(9分)(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他們能做到“復興有我”的主要原因。17.(2022沈陽中考18.)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19世紀60一90年代,清政府內部的一些有識之士認識到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重要性,發起了一場旨在“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洋務派創辦企業狀況表局、廠名稱 時間 創辦者 企業地位安慶內軍械所 1861年 曾國藩 中國第一家官辦軍事工業江南制造總局 1865年 李鴻章 國內規模最大的一家官辦軍事工業輪船招商局 1873年 李鴻章 中國第一個民用企業開平煤礦 1881年 唐廷樞(主持) 中國第一個使用機械開采的煤礦——摘編自《中國近代通史》材料二:維新派認為,要建立具有近代特征的商業流通體系,就必須有近代金融手段,必須設立相應的國家銀行和各種商業銀行。…1898年前后,在各通商口岸設立了銀行分號,中國擁有了自主的金融管理與經營體系。——摘編自《中國近代通史》(第四卷)材料三:先進的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的發展中突破了民主與科學的樊籬,找到了馬克思主義,找到了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開始用馬克思主義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1918年,《新青年》撰稿人之一的李大釗接連發表文章宣傳馬克思主義。許多先進的青年知識分子包括毛澤東、周恩來、蔡和森…在1918年到1920年間接觸到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并在各地成立了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中的主將,他在1920年的文章中表示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摘編自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1)根據材料一,寫出洋務運動的口號。材料一中洋務派最先創辦的是哪一類型的企業?(2)根據材料二回答,維新變法運動推動了哪一方面的建設?(3)材料三說明了什么?(4)上述三則材料中的歷史事件所體現出的共同主題是什么?18.(2022宿遷中考21.)一百多年前,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從第二卷起,改名為《新青年》),拉開了波瀾壯闊的新文化運動的大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袁世凱推行獨裁統治,從1912平到1914年公布了一系列法律和命令,規定總統或地方督軍可以宣布“戒嚴”,警察有權監控社會團體和出版物。特別是1915年帝制運動期間,當局大量查封反對派報刊,北京的日報減少到20家左右,上海的減少到5家,漢口則只剩下2家了。袁世凱政府與日本簽訂“二十一條”后,陳獨秀受到很大刺激。他認為中國進行政治革命意義不大,中華民國不過是一塊招牌。中國必須“從思想革命開始”。要做到這一點,就辦雜志宣傳新思想。——摘編自劉統《火種——尋找中國復興之路》材料二材料三 1920年6月,陳獨秀、李漢俊等人在《新青年》編輯部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組織,即后人所稱的“中共上海發起紀”。其后,《新青年》成為黨的刊物,陳獨秀邀請早期黨員陳望道、李漢俊、李達等先后加入編輯部。9月,《新青年》第八卷第一號出版,內容突出了無產階級革命,發表了陳獨秀的《談政治》和《對于時局的我見》,運用馬克思主義解剖中國社會、政治。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新青年》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中共中央的機關刊物。——摘編自田子渝、徐方平、馬建強《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歷史背景、演進歷程和著作回顧》(1)據材料一概括《青年雜志》創辦的原因。(2分)(2)據材料二,分別指出李大釗、魯迅批判的矛頭指向什么?(2分)(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新文化運動的意義。(4分)19.(2022湘潭中考32.)嚴格意義上的留學運動,是伴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而出現的歷史現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72年8月11日,包括詹天佑在內的中國政府派出的第一批官費留美學生從上海啟程出洋。在1872—1875年間,清政府先后遣送120名幼童赴美留學。近代官派留學由此開端。——《中國留學生的歷史軌跡》材料二 19世紀末至20世紀20年代中國留學生主要情況統計表高潮時期 主要方向 規模及代表人物清末光緒年間 留日 甲午戰爭后形成高潮。1896年至1912年期間近3萬人赴日留學。杰出代表有黃興、宋教仁、秋瑾、魯迅、陳獨秀等。民國初五四前后 留美 1909年至1937年,由清華選派了留美學生總計1971人(“庚款留學”),并帶動了大量“自助學者”赴美。杰出代表有竺可楨、侯德榜、錢學森、錢偉長、梁思成、周培源、梅貽琦等留法 1915年至1920年赴法求學人數已達1600人。杰出代表有周恩來、鄧小平、陳毅、聶榮臻等。留蘇 20世紀20年代,留學蘇俄潮興起,成為一種與大眾留學不同的革命留學。杰出代表有劉少奇、劉伯承、蔣經國等。——據李喜所《中國留學生的發展歷程及其與現代化進程的關系》整理材料三 新中國成立后,50年代產生了“留蘇熱”,從1950年開始到1966年,中國先后向蘇聯和東歐公費派遣了萬余名留學生,產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學家、藝術家和政治領導人。……1978年以來,伴隨改革開放的推進,我國的留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到2012年年底,短短34年,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264.47萬人,涉及歐美等10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超過90%是自費留學生,已成為世界第一留學大國。——摘編自郭霞《留學的世紀回眸》(1)根據材料一,請以世紀、年代的表達方式,簡述近代中國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學的時間。這批幼童留學與近代哪一歷史事件有關?(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甲午戰爭后赴日留學形成高潮的背景。請任選一個高潮時期,概括留學生對近現代歷史作出的貢獻。(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78年前后新中國留學情況的變化,并分析其原因。(4)留學教育是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通過留學教育的發展歷程,你還可以展開哪些歷史學習主題的研究?20.(2022齊齊哈爾中考26.) 材料一:孔子開創了民間自由講學的先河,一個中國學術思想史的黃金時代便開始出現。它光芒四射,燦爛奪日,成為人類文化發展史上最富麗的時代。——摘編自李定一《中華史綱》材料二:材料三:新文化運動時,在胡適、魯迅等人的倡導下,白話文逐漸普及開來,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在當時都產生了很大影響。——《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1)依據材料一指出哪位歷史人物開創了民間自由講學的先河?他是我國古代哪一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哪部書籍?(2)材料二中三位人物是歐洲哪一場運動的代表人物?該運動提倡的思想是什么?圖一A是哪位歷史人物?身為這場運動的先驅,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3)依據材料三指出使白話文逐斷普及開來的是哪次運動?哪位人物創辦《青年雜志》并發表《敬告青年》一文?寫出這次運動所標舉的兩大口號。(4)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你的感倍。21.(2022龍東中考29.)2022年5月10日,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激勵團員青年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上奮勇前進,使廣大青年倍受鼓舞。下面讓我們從歷史的角度去探究講話中蘊含的百年歷史知識,并從現實的角度去思考當今青年應有的使命和擔當。【屈辱篇】“青年的命運,從來都同時代緊密相連。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1)鴉片戰爭后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什么?這次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怎樣的影響?(2)舉出英法聯軍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使“國家蒙辱、文明蒙塵”的史實。【探索篇】“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為救國救民而苦苦追尋……”(3)19世紀中后期,仁人志士為“救國救民”進行了不同的探索,地主階級洋務派和資產階級維新派分別進行了怎樣的探索?【覺醒篇】“……一大批先進青年在‘覺醒年代’紛紛覺醒。”(4)先進青年陳獨秀認定只有“德先生”和“賽先生”,可以救治中國一切的黑暗。這里的“德先生”和“賽先生”指的是哪兩大口號?“偉大的……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5)“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序幕”的學生運動是什么?【建設篇】“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共青團積極參與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祖國建設貢獻了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勛!”(6)在社會主義建設的火熱年代,被譽為“解放軍好戰士”的是誰?【感悟篇】(7)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應該有怎樣的使命和擔當?22.(2022自貢中考19.)大歷史觀是指長時段、寬視野,通過大概念對課程內容進行較長時空的縱向整合和較廣時空的橫向整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探究主題一:【碰撞的世紀】材料一: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被套上《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枷鎖,像是一塊大石投入了晚清社會這潭積水,使之①“激蕩”起來。中國人民在炮聲中逐漸覺醒,開始了早期②“探索”。摘編自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探究主題二:【勃興的年代】材料二:依照學術界的通行理解,五四運動有廣、狹之分。狹義的五四運動指1919年因山東問題而引發的愛國熱潮;廣義的五四運動則指1919年前后長達十余年的新文化運動,其內涵與外延都相當廣泛,前后期的變化也明顯。正如孫中山所言:“其將來收效偉大且久遠”。摘編自馬勇《重尋近代中國》等探究主題三:【_______的時代】材料三: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結束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中國歷史開始邁入了它的現代,中國歷史從此展開新的篇章,并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摘編自張海鵬《簡明中國近代史讀本》(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完善表格“▲”內容(選填字母),并從材料的關鍵詞①②中任選一個加以簡要解讀。時間 重大事件 口號/綱領19世紀50年代—60年代 太平天國運動 《資政新篇》19世紀60年代—90年代 洋務運動 ▲ 19世紀末 戊戌變法 ▲ 20世紀初 辛亥革命 ▲ A、變法圖強 B、三民主義 C、自強、求富解讀: (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指出五四新文化運動思想上前后期的主要“變化”,并分析說明你對五四新文化運動“收效偉大且久遠”的理解。(3)據材料三和所學,立足“中國歷史開始邁入了它的現代”,請選取兩個及以上相關史實,將主題補充完整,并簡要說明。(要求:主題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言之有理,示例除外,120字左右)示例:主題: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史實:“向現代科學進軍”、全國科學大會說明:為滿足國家建設需要,1956年黨中央提出“向現代科學進軍”的口號,此后錢學森、于敏等廣大知識分子投身科技建設,使我國很快在原子彈、導彈等尖端科技上取得重大突破。到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鄧小平作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等重要講話,新中國迎來了科技發展的春天。23.(2022河池中考18.)思想文化影響社會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3-5世紀,儒學在東亞和東南亞等地區流行,隋唐以后,朝鮮、日本等國的各級學校把儒學經典作為教科書,儒學成為官學。16-18世紀,儒家經典傳入歐洲,引起歐洲社會上層和知識界熱烈反響。——摘自人教版《歷史 文化交流與傳播》(1)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圖片人物的核心思想。儒學的對外傳播說明了什么?材料二這場運動重大歷史意義在于它促使歐洲人以神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在于喚起人的覺醒,使人們把關注的重點從來世轉移到現世。它喚醒了人們的積極進取的精神、創造精神及科學實驗的精神,從而在精神方面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開辟了道路。——摘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 近代史編》(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場運動?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該運動的核心思想。材料三新文化運動對中國封建傳統文化的勇猛沖擊,形成一場前所未有的啟蒙運動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因而有力地打擊和動搖了長期以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喚醒了一代青年,使中國的知識分子尤其是廣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適合中國社會需要的新思潮,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摘自《中國共產黨歷史學習百問》(3) 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兩位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物。并概括這場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所起到的作用。(4) 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思想文化的認識。(至少答出兩點)民與君不兩立,自由與專制不并存。——李大釗《民彝與政治》(《新青年》,1916年)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魯迅《狂人日記》(《新青年》,1918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上第四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知識要點+真題精選)(學生版).doc 八上第四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知識要點+真題精選)(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