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八上第七單元人民解放戰爭(知識要點+真題精選)(教師版+學生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八上第七單元人民解放戰爭(知識要點+真題精選)(教師版+學生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八上第七單元人民解放戰爭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按照單元精選2022年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單元概述】
抗日戰爭硝煙散盡后,中國人民普遍渴望和平安定,重建家園。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1945年10月,國共雙方簽署“雙十協定”。次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討論和平建國方案。然而,國民黨方面于1946年6月向解放區大舉進攻,發動了全面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解放區軍民,先后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同時還在解放區實行了土地改革。1947年夏,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拉開戰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9月起,人民解放軍發起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基本消滅了國民黨軍隊主力。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兵分三路,橫渡長江,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解放軍向全國進軍,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結束。
【知識要點】
第23課 內戰爆發
【課程標準】知道重慶談判,理解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認識國民黨實行獨裁、發動內戰的本質。
一.重慶談判
背景:抗日戰爭結束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時間:1945年8月—10月
蔣介石的目:①為發動內戰爭取時間;②想在政治輿論上獲得主動,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強加到中國共產黨身上
毛澤東的目的: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
結果: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雙十協定”)
政治協商會議
召開:1946年1月,重慶 內容:會議討論了建立聯合政府、和平建國綱領、召開國民大會、修改憲法草案、整編軍隊等問題,并通過一系列決議,再次確定的避免內戰、和平建國的方針。
重慶談判與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意義: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了一線曙光
二.國民黨發動內戰
爆發:1946年6月,蔣介石全力圍攻中原解放區(國共第二次合作正式破裂)
全面進攻達到最高峰:1946年10月,國民黨軍隊占領張家口
結果:1947年3月,國民黨全面進攻被粉碎,開始發動對陜北解放區與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三.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
策略:毛澤東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制定了以運動戰為主要方式、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原則和方針
戰況:①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陜北的重點進攻:A.毛澤東、周恩來等率領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主動撤離延安,轉戰陜北。B.彭德懷率領的西北野戰軍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戰役的勝利。②打退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華東野戰軍在孟良崮戰役中消滅國民黨王牌主力
第24課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課程標準】知道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史實;知道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和南京解放。簡析國民黨南京政權覆亡和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主要原因。
一.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時間:1947年
背景: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共產黨將抗戰時期的減租減息政策,改為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法律文獻:《中國土地法大綱》
內容: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照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總路線: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
結果:解放區的廣大農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糧食和衣物
意義:①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②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二.三大戰役和南京解放
1.挺進大別山(戰略進攻)
時間:1947年夏 領導人:劉伯承、鄧小平
意義:直接威脅到南京、武漢,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2.三大戰役(戰略決戰)
戰役 時間 領導人 軍隊 作用 意義
遼沈戰役(錦州、沈陽) 1948年9月—11月 林彪、羅榮桓 東北人民解放軍 解放東北全境 ①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被消滅;②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淮海戰役(徐州為中心)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譚震林 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 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
平津戰役(北平、天津)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林彪、羅榮桓、聶榮臻 東北人民解放軍華北人民解放軍 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北平和平解放)
3.渡江戰役(勝利)
(1)時間:1949年4月
(2)結果(意義):解放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往臺灣。
4.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1)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2)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與支持[
(3)人民解放軍的英勇作戰
【真題精練】
一.選擇題
1.(2021鎮江市11.) 1945年,文學家鄭振鐸寫道:“從毛澤東先生到了重慶,開始會談以后,我們哪一天不在探問著會談進行的情形,不在關心著會談進行得順利與否?”這反映出當時中國人民的迫切愿望是( )
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B.“打倒列強,鏟除軍閥”
C.“還我河山,守士抗戰” D.“要和平,爭民主"
2.(2021鄂州市4.)整理知識結構圖是一種高效的歷史學習方法,以下圖示有助于我們了解( )
A. 國共十年內戰的主要進程 B. 抗日戰爭的發展歷程
C. 人民解放戰爭的主要進程 D.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完整歷程
3.(2021牡丹江 雞西10.)下列對中國近代史上一些重要歷史事件的認識和評價,不正確的是( )
A. 撤出延安———粉碎國民黨對陜北的重點進攻
B.國民黨一大———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C. 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D.圍攻中原解放區———揭開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序幕
4.(2021涼山州4.)1947年3月,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主動撤出延安,是因為國民黨軍隊重點進攻( )
A.陜北解放區 B.中原解放區 C.東北解放區 D.華東解放區
5.(2021牡丹江、雞西10.)下列對中國近代史上一些重要歷史事件的認識和評價,不正確的是( )
A.撤出延安———粉碎國民黨對陜北的重點進攻
B.國民黨一大———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C.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D.圍攻中原解放區———揭開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序幕
6.(2022沈陽中考6.)“到1948年秋,雙方的力量對比已經完全顛倒過來了。…國內戰爭中最后一場大規模軍事行功是攻占南京一國民黨統治中心的戰斗…部隊渡過長江,取得了最后勝利。”材料中的“戰爭”指的是( )
A.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抗美援朝 D.人民解放戰爭
7.(2022襄陽中考11.)陳毅曾說:“淮海戰役是人們用小車推出來的。”他表達的是淮海戰役( )
A. 戰役的原因 B. 戰役的進程 C. 戰役的影響 D. 勝利的原因
8.(2022常德中考10.)在中國革命史的歷史長卷中不難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東南走向,綿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帶,它就是大別山。大山無言,卻在1947年見證了( )
A. 解放戰爭的打響 B. 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為戰略進攻
C. 戰略決戰的開始 D. 人民解放軍徹底消滅了國民黨軍主力
9.(2022昆明中考15.)下圖是人民解放戰爭中的一場重要戰役,這場戰役的勝利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
根據圖中指出,這場戰役是( )
A. 遼沈戰役 B. 淮海戰役 C. 平津戰役 D. 渡江戰役
10.(2022建設兵團中考8.) 八年級歷史學習小組計劃在假期開展-次紅色主題研學活動,實地了解1949年4月23日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結束的史實。他們應該選擇去( )
A. 北京 B. 南京 C. 錦州 D. 徐州
11.(2022遂寧中考7.)史料實證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一,必須重視史料的搜集和解讀,與以下圖片史料所反映歷史事件關聯度最緊密的文獻是( )
1947年11月《東北日報》 土地改革深入開展 1947年 斗地主 分田地
A. 《論持久戰》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中國土地法大綱》 D.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12.(2022南通中考2.)下圖是人民解放戰爭中“三大戰役”之一示意圖。請你研讀地圖判斷此次戰役是( )
A. 遼沈戰役 B. 淮海戰役 C. 平津戰役 D. 渡江戰役
13.(2022廣安中考6.) 1946年5月4日毛澤東指出,現在類似大革命時期,農民伸出手來要土地,共產黨是否批準,今天必須表明態度。這反映了( )
A. 國民革命運動發展迅猛 B. 革命形勢發展要求改變土地政策
C. 地主減租減息土地政策必須實施 D. 土地改革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準備條件
14.(2022達州中考6.)一名老兵在回憶錄中寫道,“在嘹亮的沖鋒號角聲中,我們登上總統府的頂樓……我換上了一面紅旗。這時正是民國38年4月23日上午8時。”材料中的“總統府”是( )
A 南京臨時政府 B. 北洋軍閥政府 C. 廣州國民政府 D. 南京國民政府
15.(2022山西中考.)《翻身——中國一個村莊的革命紀實》中寫道:通過解放戰爭時期的土地改革,農民獲得了土地等生產資料,破除了迷信,實現了民主和平等。這描述了土地改革的 ( )
A.背景 B.目的 C.結果 D.性質
16.(2022臨沂中考12.) 1950年6月9日,毛澤東說:“我們的勝利是從哪里來的呢?就是靠這一萬萬六千萬人打勝的。這一萬萬六千萬人給了他們什么東西呢?他們為什么能夠發動起來呢?為什么能夠組織這么大(三百萬)的軍隊呢?就是因為在這一萬萬六千萬人中間進行了土改。”“要肯定這個偉大的勝利,有了這個勝利,才有了打倒蔣介石的這個勝利。”其中“這個偉大的勝利”是指( )
A. 國共對立時土地革命的開展 B.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解放區土改順利完成
C. 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D.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新解放區土改的完成
17.(2022盤錦中考10.) 直接威脅南京、武漢,使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的行動是( )
A. 千里挺進大別山 B. 淮海戰役 C. 青化砭戰役 D. 平津戰役
18.(2022鹽城中考10.)“截斷宿蚌路,殲敵于淮河長江以北,對敵人進行“中間突破”,加以各個就地殲滅”這一戰略方針指導了( )
A. 遼沈戰役 B. 淮海戰役 C. 平津戰役 D. 渡江戰役
19.(2022蘇州中考12.)1948年12月20日.《華東前線》報道了一場戰役中階段性重大勝利。這場戰役是( )
A. 遼沈戰役 B. 淮海戰役 C. 平津戰役 D. 渡江戰役
20.(2022邵陽中考11.)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千里挺進大別山。該事件( )
A. 標志著全面內戰的爆發 B. 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C. 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 D. 結束了南京國民政府在大陸的統治
21.(2022綏化中考14.)1947年夏,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序幕的事件是( )
A. 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 B. 百團大戰
C. 中共中央轉戰陜北 D. 解放南京
22.(2022齊齊哈爾中考18.)1949年4月,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結束的標志是解放軍占領( )
A. 北平 B. 重慶 C. 南京 D. 武漢
23.(2022海南中考7.)如果給下圖配詩詞,最恰當選項是( )
A. 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 B.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C.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D.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24.(2022牡丹江、雞西中考13.)解放戰爭初期,國共兩黨軍事力量懸殊。但人民解放軍卻在短短的三年內由弱變強,最終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其原因有( )
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②人民解放軍的英勇作戰
③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 ④國共兩黨簽訂“雙十協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5.(2022河南中考12.) 1947年年底,解放區各級黨政機關組成工作組深入農村開展工作。此項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
A. 開展農村土地革命 B. 實行減租減息政策
C. 落實《中國土地法大綱》 D. 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26.(2022廣東中考17 .)如圖。下列歷史圖像記錄的重大事件是( )
A. 平型關大捷 B. 挺進大別山 C. 三大戰役 D. 渡江戰役
二.非選擇題
1.(2022河池中考16.)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文帝、景帝統治時期,繼續“與民休息”。文帝重視農業,十三年(公元前 167年)下詔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復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稅一,并成為漢朝定制。文帝時,丁男徭役減為“三年而一事”,算賦也由每年120錢減為40錢。文景時期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摘編自翦伯贊《中國中綱要》(上)
(1) 根據材料一,概括文帝、景帝時期在發展農業方面采取的措施。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時期出現了什么局面?
材料二 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由于全黨動手,各地組織了大批土改工作隊下鄉,放手發動農民,組織貧農團和農會,控訴地主,懲辦惡霸,農民群眾興高采烈。這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此特別高漲。東北地區人民解放軍力量得以迅速壯大,主要來源是土地改革后踴躍參軍的翻身農民。
——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
(2) 根據材料二,歸納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開展土地改革的意義。
材料三這種責任制突破了過去“上地一條龍,干活一窩蜂,分配一拉平”的吃“大鍋飯”、搞平均主義的分配制度,使廣大農民長期被壓抑的生產積極性極大地釋放了出來。從 1979年到1984年,農業生產獲得連年豐收,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8.9%。我國人均占有糧食從1978年的318.74公斤增加到1984的392.84公斤,農民的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摘編自本書編寫組《社會主義發展簡史》
(3) 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從1979年到1984年,我國農業生產連年獲得豐收的主要原因。概括“這種責任制”的實行在農村產生的積極作用。
材料四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歷史使命。 2021年2月,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同時習近平在大會上指出,鄉村振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摘編自本書編寫組《改革開放簡史》
(4) 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的主要原因。在鄉村振興中,就如何“改善民生”工作提出你的建議。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八上第七單元人民解放戰爭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按照單元精選2022年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單元概述】
抗日戰爭硝煙散盡后,中國人民普遍渴望和平安定,重建家園。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1945年10月,國共雙方簽署“雙十協定”。次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討論和平建國方案。然而,國民黨方面于1946年6月向解放區大舉進攻,發動了全面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解放區軍民,先后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同時還在解放區實行了土地改革。1947年夏,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拉開戰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9月起,人民解放軍發起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基本消滅了國民黨軍隊主力。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兵分三路,橫渡長江,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解放軍向全國進軍,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結束。
【知識要點】
第23課 內戰爆發
【課程標準】知道重慶談判,理解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認識國民黨實行獨裁、發動內戰的本質。
一.重慶談判
背景:抗日戰爭結束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時間:1945年8月—10月
蔣介石的目:①為發動內戰爭取時間;②想在政治輿論上獲得主動,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強加到中國共產黨身上
毛澤東的目的: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
結果: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雙十協定”)
政治協商會議
召開:1946年1月,重慶 內容:會議討論了建立聯合政府、和平建國綱領、召開國民大會、修改憲法草案、整編軍隊等問題,并通過一系列決議,再次確定的避免內戰、和平建國的方針。
重慶談判與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意義: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了一線曙光
二.國民黨發動內戰
爆發:1946年6月,蔣介石全力圍攻中原解放區(國共第二次合作正式破裂)
全面進攻達到最高峰:1946年10月,國民黨軍隊占領張家口
結果:1947年3月,國民黨全面進攻被粉碎,開始發動對陜北解放區與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三.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
策略:毛澤東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制定了以運動戰為主要方式、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原則和方針
戰況:①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陜北的重點進攻:A.毛澤東、周恩來等率領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主動撤離延安,轉戰陜北。B.彭德懷率領的西北野戰軍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戰役的勝利。②打退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華東野戰軍在孟良崮戰役中消滅國民黨王牌主力
第24課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課程標準】知道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史實;知道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和南京解放。簡析國民黨南京政權覆亡和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主要原因。
一.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時間:1947年
背景: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共產黨將抗戰時期的減租減息政策,改為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法律文獻:《中國土地法大綱》
內容: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照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總路線: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
結果:解放區的廣大農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糧食和衣物
意義:①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②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二.三大戰役和南京解放
1.挺進大別山(戰略進攻)
時間:1947年夏 領導人:劉伯承、鄧小平
意義:直接威脅到南京、武漢,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2.三大戰役(戰略決戰)
戰役 時間 領導人 軍隊 作用 意義
遼沈戰役(錦州、沈陽) 1948年9月—11月 林彪、羅榮桓 東北人民解放軍 解放東北全境 ①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被消滅;②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淮海戰役(徐州為中心)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譚震林 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 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
平津戰役(北平、天津)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林彪、羅榮桓、聶榮臻 東北人民解放軍華北人民解放軍 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北平和平解放)
3.渡江戰役(勝利)
(1)時間:1949年4月
(2)結果(意義):解放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往臺灣。
4.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1)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2)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與支持[
(3)人民解放軍的英勇作戰
【真題精練】
一.選擇題
1.(2021鎮江市11.) 1945年,文學家鄭振鐸寫道:“從毛澤東先生到了重慶,開始會談以后,我們哪一天不在探問著會談進行的情形,不在關心著會談進行得順利與否?”這反映出當時中國人民的迫切愿望是( D )
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B.“打倒列強,鏟除軍閥”
C.“還我河山,守士抗戰” D.“要和平,爭民主"
2.(2021鄂州市4.)整理知識結構圖是一種高效的歷史學習方法,以下圖示有助于我們了解(C )
A. 國共十年內戰的主要進程 B. 抗日戰爭的發展歷程
C. 人民解放戰爭的主要進程 D.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完整歷程
3.(2021牡丹江 雞西10.)下列對中國近代史上一些重要歷史事件的認識和評價,不正確的是( D )
A. 撤出延安———粉碎國民黨對陜北的重點進攻
B.國民黨一大———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C. 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D.圍攻中原解放區———揭開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序幕
4.(2021涼山州4.)1947年3月,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主動撤出延安,是因為國民黨軍隊重點進攻( A )
A.陜北解放區 B.中原解放區 C.東北解放區 D.華東解放區
5.(2021牡丹江、雞西10.)下列對中國近代史上一些重要歷史事件的認識和評價,不正確的是( D )
A.撤出延安———粉碎國民黨對陜北的重點進攻
B.國民黨一大———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C.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D.圍攻中原解放區———揭開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序幕
6.(2022沈陽中考6.)“到1948年秋,雙方的力量對比已經完全顛倒過來了。…國內戰爭中最后一場大規模軍事行功是攻占南京一國民黨統治中心的戰斗…部隊渡過長江,取得了最后勝利。”材料中的“戰爭”指的是( D )
A.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抗美援朝 D.人民解放戰爭
7.(2022襄陽中考11.)陳毅曾說:“淮海戰役是人們用小車推出來的。”他表達的是淮海戰役( D )
A. 戰役的原因 B. 戰役的進程 C. 戰役的影響 D. 勝利的原因
8.(2022常德中考10.)在中國革命史的歷史長卷中不難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東南走向,綿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帶,它就是大別山。大山無言,卻在1947年見證了( B )
A. 解放戰爭的打響 B. 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為戰略進攻
C. 戰略決戰的開始 D. 人民解放軍徹底消滅了國民黨軍主力
9.(2022昆明中考15.)下圖是人民解放戰爭中的一場重要戰役,這場戰役的勝利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
根據圖中指出,這場戰役是( C )
A. 遼沈戰役 B. 淮海戰役 C. 平津戰役 D. 渡江戰役
10.(2022建設兵團中考8.) 八年級歷史學習小組計劃在假期開展-次紅色主題研學活動,實地了解1949年4月23日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結束的史實。他們應該選擇去( B )
A. 北京 B. 南京 C. 錦州 D. 徐州
11.(2022遂寧中考7.)史料實證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一,必須重視史料的搜集和解讀,與以下圖片史料所反映歷史事件關聯度最緊密的文獻是( C )
1947年11月《東北日報》 土地改革深入開展 1947年 斗地主 分田地
A. 《論持久戰》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中國土地法大綱》 D.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12.(2022南通中考2.)下圖是人民解放戰爭中“三大戰役”之一示意圖。請你研讀地圖判斷此次戰役是( C )
A. 遼沈戰役 B. 淮海戰役 C. 平津戰役 D. 渡江戰役
13.(2022廣安中考6.) 1946年5月4日毛澤東指出,現在類似大革命時期,農民伸出手來要土地,共產黨是否批準,今天必須表明態度。這反映了( B )
A. 國民革命運動發展迅猛 B. 革命形勢發展要求改變土地政策
C. 地主減租減息土地政策必須實施 D. 土地改革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準備條件
14.(2022達州中考6.)一名老兵在回憶錄中寫道,“在嘹亮的沖鋒號角聲中,我們登上總統府的頂樓……我換上了一面紅旗。這時正是民國38年4月23日上午8時。”材料中的“總統府”是( D )
A 南京臨時政府 B. 北洋軍閥政府 C. 廣州國民政府 D. 南京國民政府
15.(2022山西中考.)《翻身——中國一個村莊的革命紀實》中寫道:通過解放戰爭時期的土地改革,農民獲得了土地等生產資料,破除了迷信,實現了民主和平等。這描述了土地改革的 ( C )
A.背景 B.目的 C.結果 D.性質
16.(2022臨沂中考12.) 1950年6月9日,毛澤東說:“我們的勝利是從哪里來的呢?就是靠這一萬萬六千萬人打勝的。這一萬萬六千萬人給了他們什么東西呢?他們為什么能夠發動起來呢?為什么能夠組織這么大(三百萬)的軍隊呢?就是因為在這一萬萬六千萬人中間進行了土改。”“要肯定這個偉大的勝利,有了這個勝利,才有了打倒蔣介石的這個勝利。”其中“這個偉大的勝利”是指( B )
A. 國共對立時土地革命的開展 B.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解放區土改順利完成
C. 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D.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新解放區土改的完成
17.(2022盤錦中考10.) 直接威脅南京、武漢,使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的軍事行動是( A )
A. 千里挺進大別山 B. 淮海戰役 C. 青化砭戰役 D. 平津戰役
18.(2022鹽城中考10.)“截斷宿蚌路,殲敵于淮河長江以北,對敵人進行“中間突破”,加以各個就地殲滅”這一戰略方針指導了( B )
A. 遼沈戰役 B. 淮海戰役 C. 平津戰役 D. 渡江戰役
19.(2022蘇州中考12.)1948年12月20日.《華東前線》報道了一場戰役中階段性重大勝利。這場戰役是(B )
A. 遼沈戰役 B. 淮海戰役 C. 平津戰役 D. 渡江戰役
20.(2022邵陽中考11.)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千里挺進大別山。該事件( B )
A. 標志著全面內戰的爆發 B. 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C. 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 D. 結束了南京國民政府在大陸的統治
21.(2022綏化中考14.)1947年夏,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序幕的事件是(A )
A. 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 B. 百團大戰
C. 中共中央轉戰陜北 D. 解放南京
22.(2022齊齊哈爾中考18.)1949年4月,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結束的標志是解放軍占領( C )
A. 北平 B. 重慶 C. 南京 D. 武漢
23.(2022海南中考7.)如果給下圖配詩詞,最恰當選項是(C )
A. 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 B.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C.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D.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24.(2022牡丹江、雞西中考13.)解放戰爭初期,國共兩黨軍事力量懸殊。但人民解放軍卻在短短的三年內由弱變強,最終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其原因有( A )
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②人民解放軍的英勇作戰
③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 ④國共兩黨簽訂“雙十協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5.(2022河南中考12.) 1947年年底,解放區各級黨政機關組成工作組深入農村開展工作。此項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C )
A. 開展農村土地革命 B. 實行減租減息政策
C. 落實《中國土地法大綱》 D. 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26.(2022廣東中考17 .)如圖。下列歷史圖像記錄的重大事件是( C )
A. 平型關大捷 B. 挺進大別山 C. 三大戰役 D. 渡江戰役
二.非選擇題
1.(2022河池中考16.)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文帝、景帝統治時期,繼續“與民休息”。文帝重視農業,十三年(公元前 167年)下詔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復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稅一,并成為漢朝定制。文帝時,丁男徭役減為“三年而一事”,算賦也由每年120錢減為40錢。文景時期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摘編自翦伯贊《中國中綱要》(上)
(1) 根據材料一,概括文帝、景帝時期在發展農業方面采取的措施。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時期出現了什么局面?
材料二 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由于全黨動手,各地組織了大批土改工作隊下鄉,放手發動農民,組織貧農團和農會,控訴地主,懲辦惡霸,農民群眾興高采烈。這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此特別高漲。東北地區人民解放軍力量得以迅速壯大,主要來源是土地改革后踴躍參軍的翻身農民。
——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
(2) 根據材料二,歸納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開展土地改革的意義。
材料三這種責任制突破了過去“上地一條龍,干活一窩蜂,分配一拉平”的吃“大鍋飯”、搞平均主義的分配制度,使廣大農民長期被壓抑的生產積極性極大地釋放了出來。從 1979年到1984年,農業生產獲得連年豐收,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8.9%。我國人均占有糧食從1978年的318.74公斤增加到1984的392.84公斤,農民的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摘編自本書編寫組《社會主義發展簡史》
(3) 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從1979年到1984年,我國農業生產連年獲得豐收的主要原因。概括“這種責任制”的實行在農村產生的積極作用。
材料四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歷史使命。 2021年2月,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同時習近平在大會上指出,鄉村振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摘編自本書編寫組《改革開放簡史》
(4) 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的主要原因。在鄉村振興中,就如何“改善民生”工作提出你的建議。
【答案】【小題1】實行“與民休息”政策,重視農業生產。減免田租,減輕賦稅和徭役。文景之治。
【小題2】解放區的土地改革,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經過一年多的斗爭,解放區一億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分到了土地。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小題3】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迅速發展。
【小題4】有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重視教育,提高村民素質;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利用科技手段促進農業產業發展等。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州市| 合川市| 电白县| 耒阳市| 巨鹿县| 谢通门县| 广宗县| 鄂托克前旗| 万山特区| 精河县| 绍兴市| 信阳市| 鹤岗市| 瑞金市| 宁阳县| 禹州市| 普兰店市| 宝应县| 威信县| 临沂市| 文昌市| 保德县| 丽水市| 濮阳县| 永定县| 涟源市| 玛沁县| 两当县| 舟曲县| 沙洋县| 保靖县| 甘孜| 中西区| 靖州| 乌什县| 会同县| 大连市| 双牌县| 新邵县| 光山县| 九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