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2. 地球的結構教科版 五年級上冊《地球表面的變化》單元地球的內部結構是什么樣的?(平均厚度約17千米)(厚度約2900千米)(平均半徑約3500千米)地殼地幔地核地球的內部結構人類生存的最外層地殼有什么特征?地殼的組成地殼地幔地核閱讀教科書24頁至25頁“了解地殼的組成”部分,找出組成地殼的巖石種類及典型巖石。地殼的組成1巖漿巖2 沉積巖3 變質巖資料:巖石的形成已成巖石變質巖高溫高壓巖漿噴出地表或侵入地殼冷卻凝固形成。碎石、泥沙、動植物遺體等層層堆積,壓實、固化而成。高溫高壓下,原本的巖石成分和結構發生變化而成。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礫巖砂巖頁巖浮石花崗巖玄武巖板巖大理巖組成地殼的巖石問題1:地殼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問題2:是什么力量使得地殼運動?問題3:地殼的運動又會產生什么自然現象?地殼的運動地殼的運動地殼在不斷地運動,地球內部的巖漿在不停地涌動,有時會通過地震和火山噴發讓我們感受到。你們能解釋巖層為什么會發生彎曲變形嗎 地殼的運動地殼的運動地殼在不斷地運動。地殼運動會使巖層受力,就會發生彎曲變形。完成后,切開地球結構的模型,觀察它的剖面。彩泥小刀尺子實驗材料墊板搟面杖做一個地球模型我們用橡皮泥來制作一個地球結構模型。我們還需要獲取哪些信息?做一個地球模型縮小2億9千萬倍:1.2厘米縮小2億9千萬倍:1厘米縮小2億9千萬倍:0.0058厘米做一個地球模型(平均厚度約17千米)(厚度約2900千米)(平均半徑約3500千米)地殼地幔地核做一個地球模型地殼地幔地核用小刀輕輕劃開橡皮泥地球,觀察其內部構造可分為三層。今天你們學到了哪些知識?研討地球從表面到地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地殼是由巖石組成的,組成地殼的巖石可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地殼是在不斷運動著的。小結1《地球的表面》探究記錄表探究目標:觀察下列圖片,描述地形地貌的特點并猜測形成的主要原因。圖片 地形地貌特點 形成原因香港地質公園長白山天池敦煌雅丹地貌黃土高原黃河入??诘纳持?br/>我的發現 影響地形地貌變化的主要因素有:2《地球的結構》活動記錄單探究目標 制作并觀察地球內部結構模型。探究過程 一、準備材料 紅、黃、藍三種顏色的黏土或者橡皮泥、尺子、小刀。 二、制作方法 1.用紅色橡皮泥捏一個直徑約三厘米的小球,作為 。 2.用黃色橡皮泥捏一個厚度約2厘米的平面,包裹小球,作為 。 3.最后用一層薄薄的藍色橡皮泥包裹,作為 。 4.用小刀將制作好的模型對半切開。 三、觀察記錄 觀察模型的剖面并填寫各部分的名稱。我的評價 仔細觀察我們做的模型,怎樣改進模型: 。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探究記錄表探究目標 通過模擬地震實驗,推測地震的成因。探究過程 1.用保鮮膜將剪成兩半的盒子包裹起來; 2.將水、土和成泥,并鋪在拼接的盒子中; 圖1 圖2 3.等到泥土變得有些干燥后,用手拉住小盒的兩邊,迅速拉開。 我觀察到現象: 。 圖3 4.同樣,用手將另一個盒子向里擠壓,我觀察到的現象: 。 圖4我的發現 地震的成因: 。4《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活動記錄單探究目標 通過模擬火山噴發實驗,推測火山噴發的成因。探究過程 1. 在罐頭盒內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狀,在“小山”的頂部向下挖一個小洞; 2. 向小洞內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醬(適當稀釋),然后用一層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 3.將罐頭盒放在鐵架臺上,用酒精燈加熱,帶好護目鏡,觀察“火山”噴發現象。 【記錄現象】可用文字、圖畫等形式記錄看到的現象。我的發現 根據模擬實驗,我發現火山噴發的原因是: 。5《風的作用》活動記錄單探究目標 認識風對地球表面的影響。探究過程 (一)模擬風卷起的沙子對巖石的影響。 1. 用放大鏡觀察打磨前的巖石; 2. 用砂紙沿水平方向打磨巖石; 3. 再次用放大鏡觀察打磨后的巖石,記錄實驗現象。 打磨前打磨中打磨后巖石的樣子 (二)思考題: 根據模擬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推測下圖中敦煌地區的地表特點是怎樣形成的。 我的發現 風是怎樣改變地球表面的: 。6《水的作用》活動記錄單探究目標 認識降雨給土地帶來的變化。探究過程 1. 制作一個小山丘模型,并在表面撒上帶有顏色的沙子; 2. 用噴壺中的水噴灑小山丘頂部,觀察“雨水”流過小山丘時,土壤和帶有顏色的沙子分別怎樣移動; 3. 比較“降雨”前后小山丘發生的變化,用圖畫、文字等形式描繪出土壤前后的樣子。 土壤的樣子降雨前 降雨后 我的發現 降雨給土地帶來的變化有: 。 7《總結我們的認識》活動記錄單研究內容 有無植物覆蓋會影響雨水對土地的侵蝕嗎?我的預測 有植物覆蓋,侵蝕程度 無植物覆蓋,侵蝕程度 我的方法 1. 制作兩個相同地形的小山丘,一個有植物覆蓋,一個沒有植物覆蓋; 2. 用噴壺分別對兩個小山丘從相同高度噴下同樣多的水,觀察“雨水”對小山丘的影響; 3.比較兩個小山丘降雨后的變化,記錄下來。改變的條件 不變的條件 實驗現象 有植物覆蓋的土地: 無植物覆蓋的土地: 我的結論 有無植物覆蓋 影響雨水對土地的侵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地球的結構.mp4 2.地球的結構.pptx 地球表面的變化 記錄單.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