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 追求智慧的學問【課標要求】比較哲學思維與日常思維的異同理解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核心素養】鼓勵學生思考哲學話題,發現中國哲學的價值,培育文化自信和政治認同(政治認同)從不同角度正確理解哲學的內涵(科學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學哲學,用哲學,初步樹立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的觀念(公共參與)【學習重難點】重點:理解哲學的內涵;思考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難點:理解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自主學習】——仔細閱讀教材,解決下列問題,并在小組中討論達成共識。1.哲學的本義、產生和作用2.世界觀的含義、特點;方法論的含義3.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4.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5.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情境探究】探究一:英國生物學家霍爾敦,在恩格斯的哲學著作的啟發下,用數學方法表達了變異和選擇之間差不多平衡狀態的規律性,他說“幾年來我對恩格斯著作的研究在我的意識中促進了一條新的原則的結晶……我不認為不研究恩格斯的著作就得不出這個結果,我只想強調指出我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于恩格斯。”據此有人認為,哲學是智慧的學問,離開哲學,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將一事無成。請你對這一觀點作簡要評析。探究二:當今時代,我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以互聯網為主要標志的信息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高端科技孕育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黎明,推動著自然科學的發展,帶來了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同時,科學技術的合理發展又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的規范和引領,依賴于哲學社會科學作用的有效發揮。聯系材料,分析說明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體系構建】——閱讀教材,構建本框題的知識體系,并提煉出本框題主要觀點、列出提綱。【課堂檢測】1.德國哲學家胡塞爾明確提出:“哲學必須回歸生活世界,因為生活世界是哲學的一個持久的有效性的基礎,一個不言而喻的一勞永逸的源泉。”這說明( )①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②哲學的任務就是追求生活的智慧③人人總結生活后都可成為哲學家④哲學的進一步發展要求哲學回歸生活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哲學產生于社會生產力長足進步的奴隸制時期。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了人們認識能力的較大提高,人們開始思考世界的本質等理論問題,人類早期的哲學思想出現了。”這告訴我們( )①哲學是在人類的實踐中逐步產生的②人們創造哲學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③哲學源于人們在實踐中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④哲學是人類主觀思維的產物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兩千多年前,蘇格拉底站在雅典廣場上宣稱“未經審視的生活沒有價值”,說明生活需要反思;兩百多年前尼采在其著作中呼喊“上帝已死”表達了他對社會和世界的認知觀點;今天你去國外旅游,在微博中記下思考和感受,其實也在表達你的認知。這從一個側面說明( )①哲學產生于人們的思維活動②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③哲學智慧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④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希臘總統會談時指出,中國人自古以來信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為公”“和諧萬邦”的理念,中國絕不會搞國強必霸,也不認同你輸我贏的零和游戲,因為中國人從來沒有這種文化基因,也沒有這種野心。這表明( )①人們的世界觀受到處理問題的方法的支配②傳統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③傳統哲學能夠為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④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會有什么樣的方法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共產黨員一旦信仰宗教,就會動搖他的共產主義信念,不利于貫徹黨的政策,工作中就會出現問題,因此對于篤信宗教、堅持不改的要勸其退黨。這表明( )①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②人人都有世界觀,但往往是零散的、樸素的③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會有什么樣的方法論④世界觀和方法論密不可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有學者說過,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哲學家只有一個條件:要有好奇心。而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又說:“每個人都可以大談哲學,但并非每個人都是哲學家。”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②在生活實踐中會自發形成世界觀③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④善于對生活實踐進行思考就能成為哲學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愛因斯坦說:“哲學的推廣必須以科學成果為基礎。可是哲學一經建立并廣泛被人們接受之后,它們又常常促使科學的進一步發展,指示科學從許多可能的道路中選擇一條路。”這句話說明( )①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②哲學是“科學之科學”③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④世界觀決定方法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科學往往專注于某個領域的精細與嚴謹準確,而哲學則必須“先會合其全,以觀其整,而窮究其底蘊”。這表明哲學( )①是具體科學構成的總和②是對具體科學的抽象概括和升華③對具體科學的發展起著積極影響④研究的是世界的共性本質和規律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9.“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宇宙學、生命醫學、基因學、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發現和發明,必然會對我們的哲學思考產生重大影響,科學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也會為哲學發展昭示新的方向。誰能最先把握這一新方向,誰就能站在哲學發展的前沿,引領當代中國哲學創新發展。”材料說明( )①哲學的任務就是把握哲學新的發展方向②哲學應隨著具體科學的發展而發展③哲學對具體科學的發展具有指導作用④自然科學的發展增強了哲學的生機與活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普林頓大學華裔物理學家王利軍和他的同事在實驗室證明比光速還快的東西是客觀存在的,從而向愛因斯坦相對論提出了挑戰;我國三位古生物學家發現了海口華夏魚和中新魚化石標本,填補了頭索動物和脊椎動物之間的缺環,解決了生物學界的千古之謎。這兩大科學發現都為哲學揭示和提供了一個新的重要思想,即中介與轉化的普遍性以及二者內在的聯系。上述事實說明( )①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②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③哲學是具體科學的總和④離開具體科學知識,哲學就會缺乏生機與活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參考答案:探究一答案: ①哲學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在處理人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哲學與我們的生活、工作密切相關,它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智慧的學問,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哲學。②哲學有科學與非科學之分。只有真正的哲學才能使人們正確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與發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與實踐,為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提供積極的指導。探究二答案:①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自然科學的發展帶來了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②哲學為自然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具體科學也離不開哲學。自然科學的合理發展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的規范和引導。在發展自然科學等具體科學的同時也需要發展哲學社會科學。課堂檢測:1. C[解析] “生活世界是哲學的一個持久的有效性的基礎,一個不言而喻的一勞永逸的源泉”這句話正確揭示了哲學的來源,①當選;“哲學必須回歸生活世界”體現了④;哲學的任務是指導人們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②錯誤;并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哲學家,③錯誤。2. B[解析] “哲學產生于社會生產力長足進步的奴隸制時期”,這告訴我們哲學是在人類的實踐中逐步產生的,①正確;②說法錯誤;“人們開始思考世界的本質等理論問題,人類早期的哲學思想出現了”,這說明哲學源于人們在實踐中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③正確;哲學是社會實踐的產物,④錯誤。3. B[解析] 蘇格拉底宣稱“未經審視的生活沒有價值”,說明生活需要反思;尼采在其著作中呼喊“上帝已死”表達了他對社會和世界的認知觀點;今天你去國外旅游,在微博中記下思考和感受,其實也在表達你的認知。這說明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哲學智慧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②③符合題意,①錯誤;④說法正確但材料沒有體現,排除。4.D[解析] 中國絕不會搞國強必霸,也不認同你輸我贏的零和游戲,因為中國人從來沒有這種文化基因,也沒有這種野心。說明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會有什么樣的方法論,傳統哲學能夠為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③④符合題意。世界觀決定方法論,人們處理問題的方法受到世界觀的支配,①說法錯誤。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②說法錯誤。5. D[解析] 材料可概括為共產黨員信仰宗教工作就會出現問題,沒有表明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也沒有體現人人都有世界觀,但往往是零散的、樸素的觀點,①②不符合題意。共產主義是無神論思想,其世界觀是唯物主義,材料可概括為共產黨員信仰宗教工作就會出現問題,表明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會有什么樣的方法論,世界觀和方法論密不可分,③④符合題意。6. C[解析] 本題考查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世界觀人人都有,但并非都是哲學。哲學家只有把世界觀理論化系統化才叫哲學,掌握哲學與世界觀的聯系與區別,培養我們的科學精神,所以選②③。①的觀點正確,但與題意無關。④的說法過于絕對。7. B[解析] 愛因斯坦的這句話說明了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①③符合題意;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不能認為哲學是凌駕于具體科學之上的“科學之科學”,②說法錯誤;④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應排除。8. D[解析] 哲學并不是具體科學構成的總和,①不選;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抽象概括和升華,②正確;真正的哲學才會對具體科學的發展起著積極影響,③不選;哲學研究的是世界的共性本質、規律,④正確。9.C[解析] ①表述錯誤,哲學的任務就是尋找光明,在人類生活的路途上點起前行的明燈,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③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哲學對具體科學的指導作用;題目主要強調的是具體科學對哲學發展的推動作用,②④正確。10. B[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①④符合題意,②不符合題意;“概括”“總結”不等于“總和”,③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