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 運動的規律性【課標要求】分析論證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物質是運動的,是有規律的,規律是能夠被認識的。【核心素養】理解支持國家航空航天事業發展,堅定社會主義必勝信念(政治認同)用辯證唯物論知識分析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研發的過程,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科學精神)認真學習知識,增強自身素質,擔當時代大任(公共參與)【學習重難點】重點: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含義與要求難點:主觀能動性的表現【自主學習】——仔細閱讀教材,解決下列問題,并在小組中討論達成共識。1.規律的含義及客觀性2.意識活動的特點3.正確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4.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要求【情境探究】探究一: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雞兒跑。這是內蒙古某地半農半牧草原上恢復生態、建設“美麗中國”的新鮮場景。在草原上散養雞,雞吃草籽、昆蟲等,提高了肉蛋品質,增加了牧民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蟲害。以后,可以讓牛羊改吃農田秸稈,這樣既可讓過度放牧的草場得到休息,又能把大量秸稈變廢為寶,避免秸稈在田間焚燒帶來空氣污染,而糞便或沼渣還田又增加了農田地力。這一新模式能取得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運用把握規律的知識,分析說明材料中草原養雞、農田秸稈喂牛羊這一新模式所體現的哲學道理。探究二:為緩解學生放學早,家長無法及時接的問題,教育部正式發出新規并全面實施,從2021年9月1日起推行中小學課后服務政策。在政策中,教育部要求中小學學校要全力配合推行5+2模式,也就是每周舉行5天課后服務,每次至少兩小時。對家長接孩子有困難的學生,應提供延時托管服務,但不得利用課后服務時間講新課。近期部分媒體報道,“要取消教師寒暑假”“讓暑期托管變成第三學期”,對此,教育部2021年7月13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稱,要統籌合理安排教師志愿參與托管服務的時間,依法保障教師權益,既要保障教師暑假必要的休息時間,也要給教師參與暑期教研、培訓留出時間。另外暑期托管服務主要面向確有需求的家庭和學生,并由家長學生自愿選擇參加,不得強制要求學生參加,托管服務應以看護為主,確保學生能夠得到充分休息。結合材料,分析教育部將在各地推行課后服務“5+2”模式以及保留教師寒暑假是如何體現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體系構建】——閱讀教材,構建本框題的知識體系,并提煉出本框題主要觀點、列出提綱。【課堂檢測】1.“我希望,有朋自遠方來,歲月不改其性,紅塵不染其心;我希望,歲月無痕,天地不老。”從哲學角度看( )①人在紅塵面前是無能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②物質的根本屬性是客觀實在性,“歲月無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③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④運動是絕對的,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不存在“天地不老”的現象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2.下面漫畫中的做法沒有正確認識到( )A.規律是我們的感官可以直接感覺到的B.規律并不都是事物本質的、必然的聯系C.認識規律才能改造規律D.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3.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主角》,講述了一個名叫憶秦娥的秦腔女演員,隨著改革開放從放羊娃到燒火丫頭再到配角直至主角的奮斗史。小說作者曾在戲曲研究院工作20多年,對秦腔藝術的風格特點和秦腔演員的精神境界有獨到認知,所以他筆下塑造的憶秦娥是活生生的。從哲學角度看,材料表明( )①思維和存在相互依賴,不可分割②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③意識的內容是主觀的,形式是客觀的④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下圖是某同學在聽課時所做的課堂筆記。下列能夠依次論證課堂筆記中的哲學觀點的是( )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①流水不腐,戶樞不蠹②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③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C.④→①→③→② D.④→③→②→①5.漫畫《今日姜太公》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①尊重客觀規律,自覺按規律辦事②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③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新的規律④要改造規律,創造新的釣魚方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0年6月18日,《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起草《鄉村振興促進法》的著力點是,把黨中央關于鄉村振興的重大決策部署,通過立法確定下來,有利于促進農業農村發展。出臺該法是基于( )①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現狀,堅持了一切從實際出發 ②意識指導人們改造世界,促進客觀事物發展③意識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實現主觀與客觀的統一④尊重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推動農業農村的發展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7.2020年10月,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調查研究要經常化。對調研得來的大量材料和情況,要認真研究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對經過充分研究、比較成熟的調研成果,要及時上升為決策部署,轉化為具體措施……這一論述包含的哲理是( )①把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精神作為實踐的出發點②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能夠突破客觀條件的制約③根據客觀存在的事實決定我們的主觀思想和行動④把高度的革命熱情與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相結合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8.思想、道理、意見、計劃、方針、政策等是主觀的東西,做或行動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東西,都是人類特殊的能動性。這種能動性,我們名之曰“自覺的能動性”。下列關于“自覺的能動性”說法正確的是( )①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②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③意識的能動作用是無條件的④意識的能動性不受任何制約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9.心理學家榮格說,一個人感覺合腳的鞋卻會夾痛另一個人的腳,適用于一切的生活處方并不存在。這體現的唯物論觀點是( )A.人的感覺決定事物的存在 B.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C.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D.要善于突破客觀規律的制約10.下面漫畫《努力固然重要,但是努力的方向更為重要》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①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②發揮主觀能動性要突破規律的限制③堅持革命熱情同科學態度相結合 ④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直接現實性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參考答案:探究一:答案:①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要求人們必須遵循規律,按規律辦事,不能違背規律。草原養雞、農田秸稈喂牛羊這一新模式,有利于恢復草原生態和農田地力,保護生態平衡,體現了人在生產活動中遵循與利用自然規律,促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②在客觀規律面前,人并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在認識、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于人類。這一新模式體現了人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自然規律,大膽創新,打破傳統生產模式,趨利避害地改造自然,實現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和可持續發展。探究二:答案:①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制定正確的方針政策。為緩解學生放學早,家長無法及時接的問題,教育部正式推行課后服務“5+2”模式,為家長接孩子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延時托管服務。②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求我們必須尊重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設置寒暑假期,不僅僅是天氣原因,更主要對學生成長規律的尊重。在經過幾個月的高強度的學習后,學生迫切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整,教師亦是如此。③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學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進行自主復習和預習,更可以利用這個假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等,教師也可以利用假期做好放松和調整,也可以進行業務學習、進修和培訓等。因此,教育部推行課后服務和保留教師的寒暑假期。課堂檢測:1.D 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的,運動是絕對的,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以及“天地不老”的現象,③④符合題意。人在紅塵面前并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為自身服務,①表述錯誤。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②表述錯誤。2.D 漫畫中的人認為種雞蛋也能生長出雞蛋來,沒有看到雞蛋背后的生殖規律是客觀的,D符合題意;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B說法錯誤;人的感官直接感受到的是事物的現象,不是規律,A說法錯誤;規律是客觀的,人可以認識規律,可以改變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以利用規律,但不能改造規律本身,C說法錯誤。3.D 由材料可知,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②④正確切題。存在決定思維,思維依賴于存在,存在不依賴于思維,①表述錯誤。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③表述錯誤。4.B “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體現了世界是物質的;“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體現了物質是運動的;“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體現了事物的運動是有規律的;“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體現了規律是客觀的。因此能夠依次論證課堂筆記中的哲學觀點的正確順序是②→①→④→③,B符合題意。A、C、D錯誤,排除。5.A 漫畫《今日姜太公》中姜太公從被污染的河里釣上來一個魚骨頭,這告訴我們要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要尊重客觀規律,否則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①②正確切題。規律是客觀的,不能被創造、改變、改造或消滅,③④表述錯誤。6.B 我國起草出臺《鄉村振興促進法》,把黨中央關于鄉村振興的重大決策部署,通過立法確定下來,這是基于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現狀,堅持了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推動農業農村的發展,①④正確切題。正確的意識才能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②表述錯誤。出臺該法是基于正確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的作用,且正確的意識才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③排除。7.D “對經過充分研究、比較成熟的調研成果,要及時上升為決策部署,轉化為具體措施”,即要根據客觀存在的事實決定我們的主觀思想和行動,③正確切題。“調查研究要經常化”,這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保持高度的革命熱情;“對調研得來的大量材料和情況,要認真研究分析”,這要求樹立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④正確切題。想問題、辦事情要堅持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精神出發,①表述錯誤。意識作用的發揮受客觀條件的制約,②表述錯誤。4.A 人類特殊的能動性指的是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①②正確切題。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因此意識的能動作用并不是無條件的,也不是不受任何制約的,③④表述錯誤。5.C “一個人感覺合腳的鞋卻會夾痛另一個人的腳,適用于一切的生活處方并不存在”強調了我們做事情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C正確切題。“人的感覺決定事物的存在”,這是唯心主義觀點,材料體現的是唯物主義,A表述錯誤。材料未涉及發揮主觀能動性,B表述正確但不符合題意。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不能“突破客觀規律的制約”,D表述錯誤。6.B 漫畫中的人在樹上尋找魚,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堅持革命熱情同科學態度相結合,①③正確切題。規律具有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突破規律的限制”的說法錯誤,排除②。意識具有目的性,但沒有直接現實性,④表述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