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三門縣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聯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21八上·仙居期末)歷史學家顧頡剛在他的《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一書中提到:“漢武帝的統一思想是要 人們只讀一種書,他的手段是利祿的誘惑”。從這句話可看出漢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A.焚書坑儒 B.罷黜百家,尊崇儒術C.八股取士 D.文字獄【答案】B【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據題干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時期為加強思想控制,加強中央集權,采取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力推行儒學教育;設立專門教授儒家經典的太學,成績優秀有學生可以直接做官;地方設立官學鼓,勵私人傳授儒家學說。A項焚書坑儒的是秦始皇,不符合題意;B項罷黜百家,尊崇儒術是漢武帝采取的措施,符合題意;CD兩項是在明清時期,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漢武帝推進大一統的措施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2.(2021八上·仙居期末)統一始終是中華民族的主流,歷代王朝不斷加強對邊疆治理。下列機構出現最早的是( )A.西域都護府 B.澎湖巡檢司 C.宣政院 D.駐藏大臣【答案】A【知識點】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據所學知,公元前60年西漢設立西域都護,標志著新疆開始隸屬于中央政府的管轄A項西域都護府出現最早,符合題意;B項澎湖巡檢司是元朝設置管轄澎湖和琉球的機構,不符合題意;C項宣政院是元朝設置管理西藏事務的機構,不符合題意;D項駐藏大臣是1727年設置的,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央政府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的措施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央政府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的措施。3.(2021八上·仙居期末)閱讀下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①地區土地遼闊,人口密度小B.②地區降水最豐富,適合發展水稻種植C.③地區比①地區緯度更低,所以夏季更炎熱D.④地區礦產資源最豐富,可以跨區域支援其他地區【答案】A【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解析】【分析】根據圖示信息可知,①是我國的西北地區,土地遼闊,人口密度小,故①正確;②是我國的北方地區,年降水量小于800mm,以種植小麥為主,故B錯誤;③是我國的青藏地區,因為海拔高,因此夏季涼爽,故C錯誤;④是我國的南方地區,水資源豐富,礦產資源缺乏,故D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屬于容易題4.(2021八上·仙居期末)世界各地生產生活各具特色,下列搭配正確的是( )A.瑞士——石油寶庫 B.秘魯——水上都市C.日本——耕海牧魚 D.以色列——垂直的生計【答案】C【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日本——耕海牧漁;威尼斯——水上都市;中東石油寶庫;以色列節水王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瑞士是山地之國,波斯灣地區是石油寶庫,故A錯誤;秘魯是垂直的生計,威尼斯是水上都市,故B錯誤;日本是耕海牧漁,故C正確;以色列是綠洲農業,故D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識記世界典型區域的生產特色,屬于容易題5.(2021八上·仙居期末)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初二某班同學準備制作一期題為《近代中國民族英雄》的黑板報,并設置相關欄目。鄧世昌這一歷史人物可歸入的欄目是 ( )A.變法志士 B.甲午英烈 C.禁毒先驅 D.農民領袖【答案】B【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1894年在黃海大戰中鄧世昌奮勇殺敵,不幸為國捐軀。所以鄧世昌的英雄事跡應當歸入甲午英烈欄目。A項變法志士有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不符合題意;B項甲午英烈包括鄧世昌等,符合題意;C項禁毒先驅是林則徐,不符合題意;D項農民領袖有洪秀全等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近代中國人民反抗的英雄人物。掌握我國近代反抗列強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跡。6.(2021八上·仙居期末)建筑是凝固的歷史,承載著歷史的變遷。古城南京是中國歷史的一位特殊“見證者”,它見證了( )①一二 九運動②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③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兵諫”④侵華日軍長達六個星期的野蠻屠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識點】辛亥革命;西安事變;日軍罪行【解析】【分析】1936年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發動了“兵諫”;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1935年12月9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北平數千名學生在新華門前請愿并舉行游行示威;1937年12月,日本占領南京后,侵略者所到之處,燒殺淫掠,無惡不作。并制造了南京大屠殺,日軍在占領南京后的六周之內,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三十萬人以上。②④發生在南京,符合題意。C項②④發生在南京,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發生在南京的大事。識記與靈活掌握與南京相關的事件。7.(2021八上·仙居期末)民謠勾勒出塵封的歷史畫面。“鋤列強,倒軍閥,滅盡世上壓迫人。”該民謠描寫的是( )A.武昌起義 B.戊戌變法 C.義和團運動 D.北伐戰爭【答案】D【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為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廣東國民政府決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對象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個軍閥。1926年7月,北伐軍出師北伐,蔣介石任總司令。民謠“鋤列強,倒軍閥,滅盡世上壓迫人。”旨在說明軍閥割據導致社會黑暗,北伐戰爭興起。ABC三項和題干民謠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北伐戰爭是題干民謠描寫的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伐戰爭興起的背景。理解并識記北伐戰爭的相關史實。8.(2021八上·仙居期末)1937年某日,身在北平清華大學的吳宓先生在日記中寫到:“昨夜,日軍占盧溝橋,攻宛平縣城,與中國軍沖突。”這則日記可以作為下列哪一歷史事件的研究史料。( )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C.一 二八事變 D.七七事變【答案】D【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A項九一八事變發生在1931年,不符合題意;B項西安事變發生在1936年,不符合題意;C項一 二八事變發生在1932年,不符合題意;D項七七事變可用題干日記作為研究史料,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盧溝橋事變及學生的識記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9.(2021八上·仙居期末)小明同學在整理筆記,請你幫他完善筆記。( )事件:____時間:1947 年影響: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A.百團大戰 B.轉戰陜北C.千里躍進大別山 D.三大戰役【答案】C【知識點】內戰的爆發【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的序幕。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千里躍進大別山和題干信息相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相關史實。10.(2021八上·仙居期末)歷史敘述有史實陳述、歷史評價等方式。歷史評價是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述。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評價的是( )A.1909年,京張鐵路在南口舉行盛大的通車典禮B.1898年,清政府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實行變法C.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創辦了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D.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起義【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解析】【分析】史實陳述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評價是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進行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判表述。ABC三項是對當時的歷史事件的客觀描述,反映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屬于史實陳述,不符合題意;D項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起義表達了對太平天國運動的評價,屬于歷史評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史實陳述和歷史評價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區別史實陳述和歷史評價的方法。理解并識記什么是史實陳述,什么是歷史評價的相關史實。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題,共30分)11.(2021八上·仙居期末)蘑菇房是哈尼族特色房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哈尼族蘑菇房以石為基,以木為柱和橫渠,屋頂由斜面和平面構成,底層堆柴火、工具,二層住人,村落背后是郁郁蔥蔥的古樹叢林,村前梯田層層延伸到河谷底。(1)圖1中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橫斷山脈的 (方向),位于 帶(緯度帶)。(2)自然環境深刻影響著人文環境。請根據上述材料,分析哈尼族特色蘑菇房的成因。(3)綜合上述材料,請你為哈尼族經濟發展出謀劃策。建議一:發展 業;理由: 建議二:發展 業;理由: 【答案】(1)東南;低緯度(2)該地區夏季降水豐富,屋頂傾斜有利于排水;村落背后有古樹叢林,以木為柱便于就地取材;地形陡斜,缺少平地,屋頂平面便于曬糧空間得到充分利用;當地氣候潮濕,底層堆柴火工具,二層住人有利于通風防潮。(3)林;有郁郁蔥蔥的古樹叢林;旅游;有蘑菇房、梯田等特色景觀【知識點】緯線和緯度;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橫斷山脈的東南方向,位于低緯度帶。(2)村落背后是古樹叢林,民居以木為柱,便于就地取材;根據圖2可知該地區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豐沛,屋頂為斜面,便于排水,底層堆柴火,工具便于通風防潮; 地形陡斜,缺少平地,屋頂平面便于曬糧空間得到充分利用 。(3)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哈尼族適合發展林業,因為當地有豐富的林業資源;適合發展旅游業,因地當地的民族風情和特色景觀。故答案為:(1)東南、低緯度(2) 該地區夏季降水豐富,屋頂傾斜有利于排水;村落背后有古樹叢林,以木為柱便于就地取材;地形陡斜,缺少平地,屋頂平面便于曬糧空間得到充分利用;當地氣候潮濕,底層堆柴火工具,二層住人有利于通風防潮。(3)林、 有郁郁蔥蔥的古樹叢林 ;旅游、 有蘑菇房、梯田等特色景觀【點評】本題考查童圖中獲取信息和分析材料的能力,考查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內容12.(2021八上·仙居期末)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憶百年屈辱][探救亡道路]面對深重的民族災難,無數仁人志士提出不同的救亡主張。如:李鴻章:“中國但有開花大炮、 輪船兩樣,西人即可斂手”;孫中山:“欲救亡圖存,革命為惟一法門”;陳獨秀:“只有這兩位先生(德先生、賽先生)才能救治中國”。[迎嶄新曙光]有這樣一首詩詞描述中國近代史的某場運動:“學子激揚焚佞府,群團奮起游街巷。眾工人,上陣露鋒芒,春雷響……氣軒昂,誓與列強爭抗。”(1)從這一系列的戰爭影響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2)請說出他們分別從哪些層面進行近代化探索?并概括出其探索的特點。(3)該詩詞描述的是哪一歷史事件?該歷史事件有何影響?【答案】(1)中華民族危機不斷加深,或中國半殖民半封建化程度不斷加深,或落后就要挨打。(2)器物、制度、思想方面 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層層遞進)(3)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是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折點。【知識點】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解析】【分析】(1)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這一系列的戰爭影響中,能得出中國半殖民半封建化程度不斷加深。(2)李鴻章等領導的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技術(器物);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主張學習西方的制度,陳獨秀等領導的新文化運動主張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國的近代化經歷了由學習西方的器物技術到學習西方的制度,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層層遞進的過程。(3)據“學子激揚焚佞府,群團奮起游街巷。眾工人,上陣露鋒芒,春雷響……氣軒昂,誓與列強爭抗。”反映了五四運動時期,學生怒燒趙家胡同、商人罷市、工人罷工,誓死于與列強抗爭的史實。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在運動中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故答案為:(1)中華民族危機不斷加深,或中國半殖民半封建化程度不斷加深,或落后就要挨打。(2)器物、制度、思想方面;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層層遞進)。(3)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是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折點。【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列強的侵略,中國近代化探索,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近代列強的侵略,中國近代化探索,五四運動等相關史實。13.(2021八上·仙居期末)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來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開拓創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誕生密碼]材料一:19世紀末20世紀初,《民報》、《浙江潮》等刊物都刊登過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先進知識分子更加重視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宣傳。材料二:1920年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建立概況組織名稱 建立者上海共產黨組織 陳獨秀、李漢俊、俞秀松等人北京共產黨組織 李大釗、張國燾、張申府等人長沙共產黨組織 毛澤東、何叔衡等人[道路抉擇]材料三:中國共產黨探索歷程材料四:中國共產黨以卓越的政治領導力和正確的戰略策略,指引了中國抗戰的前進方向……中國共產黨人勇敢戰斗在抗日戰爭最前線,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部編版八年級上冊《中國歷史》(1)根據材料一、材料二,歸納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2)中國共產黨在一個又一個危機的面前,他們從實際出發作出正確的抉擇。根據材料三對此進行論證。 (例: 1923 年京漢鐵路大罷工失敗,中共召開了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3)由材料四得出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答案】(1)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奠定思想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奠定組織基礎。(2)①大革命失敗后(或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或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面臨國民黨的血腥屠殺,中共選擇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或中共發動了南昌起義,召開八七會議,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②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軍事指揮上“左”的錯誤,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進行長征,1935年中共中央召開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糾正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3)中流砥柱作用【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1)材料一說明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奠定思想基礎;材料二說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奠定組織基礎。(2)根據所學知識,國民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并沒有被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政策所嚇倒,他們在中共的領導下,同國民黨展開了斗爭,開始了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舉行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在秋收起義中,我軍損失嚴重,毛澤東正確分析了敵強我弱的形勢,決定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了中國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這一正確革命道路。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軍事上“左”的錯誤,導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3)材料四說明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故答案為:(1)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奠定思想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奠定組織基礎。(2)①大革命失敗后(或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或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面臨國民黨的血腥屠殺,中共選擇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或中共發動了南昌起義,召開八七會議,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②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軍事指揮上“左”的錯誤,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進行長征,1935年中共中央召開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糾正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3)中流砥柱作用。【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中國共產黨探索的歷程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中國共產黨探索的歷程。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三門縣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聯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21八上·仙居期末)歷史學家顧頡剛在他的《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一書中提到:“漢武帝的統一思想是要 人們只讀一種書,他的手段是利祿的誘惑”。從這句話可看出漢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A.焚書坑儒 B.罷黜百家,尊崇儒術C.八股取士 D.文字獄2.(2021八上·仙居期末)統一始終是中華民族的主流,歷代王朝不斷加強對邊疆治理。下列機構出現最早的是( )A.西域都護府 B.澎湖巡檢司 C.宣政院 D.駐藏大臣3.(2021八上·仙居期末)閱讀下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①地區土地遼闊,人口密度小B.②地區降水最豐富,適合發展水稻種植C.③地區比①地區緯度更低,所以夏季更炎熱D.④地區礦產資源最豐富,可以跨區域支援其他地區4.(2021八上·仙居期末)世界各地生產生活各具特色,下列搭配正確的是( )A.瑞士——石油寶庫 B.秘魯——水上都市C.日本——耕海牧魚 D.以色列——垂直的生計5.(2021八上·仙居期末)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初二某班同學準備制作一期題為《近代中國民族英雄》的黑板報,并設置相關欄目。鄧世昌這一歷史人物可歸入的欄目是 ( )A.變法志士 B.甲午英烈 C.禁毒先驅 D.農民領袖6.(2021八上·仙居期末)建筑是凝固的歷史,承載著歷史的變遷。古城南京是中國歷史的一位特殊“見證者”,它見證了( )①一二 九運動②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③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兵諫”④侵華日軍長達六個星期的野蠻屠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1八上·仙居期末)民謠勾勒出塵封的歷史畫面。“鋤列強,倒軍閥,滅盡世上壓迫人。”該民謠描寫的是( )A.武昌起義 B.戊戌變法 C.義和團運動 D.北伐戰爭8.(2021八上·仙居期末)1937年某日,身在北平清華大學的吳宓先生在日記中寫到:“昨夜,日軍占盧溝橋,攻宛平縣城,與中國軍沖突。”這則日記可以作為下列哪一歷史事件的研究史料。( )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C.一 二八事變 D.七七事變9.(2021八上·仙居期末)小明同學在整理筆記,請你幫他完善筆記。( )事件:____時間:1947 年影響: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A.百團大戰 B.轉戰陜北C.千里躍進大別山 D.三大戰役10.(2021八上·仙居期末)歷史敘述有史實陳述、歷史評價等方式。歷史評價是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述。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評價的是( )A.1909年,京張鐵路在南口舉行盛大的通車典禮B.1898年,清政府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實行變法C.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創辦了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D.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起義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題,共30分)11.(2021八上·仙居期末)蘑菇房是哈尼族特色房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哈尼族蘑菇房以石為基,以木為柱和橫渠,屋頂由斜面和平面構成,底層堆柴火、工具,二層住人,村落背后是郁郁蔥蔥的古樹叢林,村前梯田層層延伸到河谷底。(1)圖1中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橫斷山脈的 (方向),位于 帶(緯度帶)。(2)自然環境深刻影響著人文環境。請根據上述材料,分析哈尼族特色蘑菇房的成因。(3)綜合上述材料,請你為哈尼族經濟發展出謀劃策。建議一:發展 業;理由: 建議二:發展 業;理由: 12.(2021八上·仙居期末)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憶百年屈辱][探救亡道路]面對深重的民族災難,無數仁人志士提出不同的救亡主張。如:李鴻章:“中國但有開花大炮、 輪船兩樣,西人即可斂手”;孫中山:“欲救亡圖存,革命為惟一法門”;陳獨秀:“只有這兩位先生(德先生、賽先生)才能救治中國”。[迎嶄新曙光]有這樣一首詩詞描述中國近代史的某場運動:“學子激揚焚佞府,群團奮起游街巷。眾工人,上陣露鋒芒,春雷響……氣軒昂,誓與列強爭抗。”(1)從這一系列的戰爭影響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2)請說出他們分別從哪些層面進行近代化探索?并概括出其探索的特點。(3)該詩詞描述的是哪一歷史事件?該歷史事件有何影響?13.(2021八上·仙居期末)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來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開拓創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誕生密碼]材料一:19世紀末20世紀初,《民報》、《浙江潮》等刊物都刊登過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先進知識分子更加重視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宣傳。材料二:1920年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建立概況組織名稱 建立者上海共產黨組織 陳獨秀、李漢俊、俞秀松等人北京共產黨組織 李大釗、張國燾、張申府等人長沙共產黨組織 毛澤東、何叔衡等人[道路抉擇]材料三:中國共產黨探索歷程材料四:中國共產黨以卓越的政治領導力和正確的戰略策略,指引了中國抗戰的前進方向……中國共產黨人勇敢戰斗在抗日戰爭最前線,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部編版八年級上冊《中國歷史》(1)根據材料一、材料二,歸納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2)中國共產黨在一個又一個危機的面前,他們從實際出發作出正確的抉擇。根據材料三對此進行論證。 (例: 1923 年京漢鐵路大罷工失敗,中共召開了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3)由材料四得出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據題干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時期為加強思想控制,加強中央集權,采取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力推行儒學教育;設立專門教授儒家經典的太學,成績優秀有學生可以直接做官;地方設立官學鼓,勵私人傳授儒家學說。A項焚書坑儒的是秦始皇,不符合題意;B項罷黜百家,尊崇儒術是漢武帝采取的措施,符合題意;CD兩項是在明清時期,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漢武帝推進大一統的措施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2.【答案】A【知識點】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據所學知,公元前60年西漢設立西域都護,標志著新疆開始隸屬于中央政府的管轄A項西域都護府出現最早,符合題意;B項澎湖巡檢司是元朝設置管轄澎湖和琉球的機構,不符合題意;C項宣政院是元朝設置管理西藏事務的機構,不符合題意;D項駐藏大臣是1727年設置的,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央政府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的措施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央政府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的措施。3.【答案】A【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解析】【分析】根據圖示信息可知,①是我國的西北地區,土地遼闊,人口密度小,故①正確;②是我國的北方地區,年降水量小于800mm,以種植小麥為主,故B錯誤;③是我國的青藏地區,因為海拔高,因此夏季涼爽,故C錯誤;④是我國的南方地區,水資源豐富,礦產資源缺乏,故D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屬于容易題4.【答案】C【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日本——耕海牧漁;威尼斯——水上都市;中東石油寶庫;以色列節水王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瑞士是山地之國,波斯灣地區是石油寶庫,故A錯誤;秘魯是垂直的生計,威尼斯是水上都市,故B錯誤;日本是耕海牧漁,故C正確;以色列是綠洲農業,故D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識記世界典型區域的生產特色,屬于容易題5.【答案】B【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1894年在黃海大戰中鄧世昌奮勇殺敵,不幸為國捐軀。所以鄧世昌的英雄事跡應當歸入甲午英烈欄目。A項變法志士有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不符合題意;B項甲午英烈包括鄧世昌等,符合題意;C項禁毒先驅是林則徐,不符合題意;D項農民領袖有洪秀全等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近代中國人民反抗的英雄人物。掌握我國近代反抗列強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跡。6.【答案】C【知識點】辛亥革命;西安事變;日軍罪行【解析】【分析】1936年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發動了“兵諫”;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1935年12月9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北平數千名學生在新華門前請愿并舉行游行示威;1937年12月,日本占領南京后,侵略者所到之處,燒殺淫掠,無惡不作。并制造了南京大屠殺,日軍在占領南京后的六周之內,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三十萬人以上。②④發生在南京,符合題意。C項②④發生在南京,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發生在南京的大事。識記與靈活掌握與南京相關的事件。7.【答案】D【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為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廣東國民政府決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對象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個軍閥。1926年7月,北伐軍出師北伐,蔣介石任總司令。民謠“鋤列強,倒軍閥,滅盡世上壓迫人。”旨在說明軍閥割據導致社會黑暗,北伐戰爭興起。ABC三項和題干民謠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北伐戰爭是題干民謠描寫的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伐戰爭興起的背景。理解并識記北伐戰爭的相關史實。8.【答案】D【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A項九一八事變發生在1931年,不符合題意;B項西安事變發生在1936年,不符合題意;C項一 二八事變發生在1932年,不符合題意;D項七七事變可用題干日記作為研究史料,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盧溝橋事變及學生的識記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9.【答案】C【知識點】內戰的爆發【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的序幕。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千里躍進大別山和題干信息相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相關史實。10.【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解析】【分析】史實陳述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評價是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進行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判表述。ABC三項是對當時的歷史事件的客觀描述,反映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屬于史實陳述,不符合題意;D項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起義表達了對太平天國運動的評價,屬于歷史評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史實陳述和歷史評價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區別史實陳述和歷史評價的方法。理解并識記什么是史實陳述,什么是歷史評價的相關史實。11.【答案】(1)東南;低緯度(2)該地區夏季降水豐富,屋頂傾斜有利于排水;村落背后有古樹叢林,以木為柱便于就地取材;地形陡斜,缺少平地,屋頂平面便于曬糧空間得到充分利用;當地氣候潮濕,底層堆柴火工具,二層住人有利于通風防潮。(3)林;有郁郁蔥蔥的古樹叢林;旅游;有蘑菇房、梯田等特色景觀【知識點】緯線和緯度;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橫斷山脈的東南方向,位于低緯度帶。(2)村落背后是古樹叢林,民居以木為柱,便于就地取材;根據圖2可知該地區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豐沛,屋頂為斜面,便于排水,底層堆柴火,工具便于通風防潮; 地形陡斜,缺少平地,屋頂平面便于曬糧空間得到充分利用 。(3)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哈尼族適合發展林業,因為當地有豐富的林業資源;適合發展旅游業,因地當地的民族風情和特色景觀。故答案為:(1)東南、低緯度(2) 該地區夏季降水豐富,屋頂傾斜有利于排水;村落背后有古樹叢林,以木為柱便于就地取材;地形陡斜,缺少平地,屋頂平面便于曬糧空間得到充分利用;當地氣候潮濕,底層堆柴火工具,二層住人有利于通風防潮。(3)林、 有郁郁蔥蔥的古樹叢林 ;旅游、 有蘑菇房、梯田等特色景觀【點評】本題考查童圖中獲取信息和分析材料的能力,考查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內容12.【答案】(1)中華民族危機不斷加深,或中國半殖民半封建化程度不斷加深,或落后就要挨打。(2)器物、制度、思想方面 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層層遞進)(3)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是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折點。【知識點】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解析】【分析】(1)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這一系列的戰爭影響中,能得出中國半殖民半封建化程度不斷加深。(2)李鴻章等領導的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技術(器物);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主張學習西方的制度,陳獨秀等領導的新文化運動主張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國的近代化經歷了由學習西方的器物技術到學習西方的制度,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層層遞進的過程。(3)據“學子激揚焚佞府,群團奮起游街巷。眾工人,上陣露鋒芒,春雷響……氣軒昂,誓與列強爭抗。”反映了五四運動時期,學生怒燒趙家胡同、商人罷市、工人罷工,誓死于與列強抗爭的史實。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在運動中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故答案為:(1)中華民族危機不斷加深,或中國半殖民半封建化程度不斷加深,或落后就要挨打。(2)器物、制度、思想方面;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層層遞進)。(3)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是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折點。【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列強的侵略,中國近代化探索,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近代列強的侵略,中國近代化探索,五四運動等相關史實。13.【答案】(1)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奠定思想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奠定組織基礎。(2)①大革命失敗后(或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或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面臨國民黨的血腥屠殺,中共選擇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或中共發動了南昌起義,召開八七會議,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②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軍事指揮上“左”的錯誤,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進行長征,1935年中共中央召開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糾正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3)中流砥柱作用【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1)材料一說明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奠定思想基礎;材料二說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奠定組織基礎。(2)根據所學知識,國民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并沒有被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政策所嚇倒,他們在中共的領導下,同國民黨展開了斗爭,開始了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舉行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在秋收起義中,我軍損失嚴重,毛澤東正確分析了敵強我弱的形勢,決定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了中國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這一正確革命道路。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軍事上“左”的錯誤,導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3)材料四說明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故答案為:(1)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奠定思想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奠定組織基礎。(2)①大革命失敗后(或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或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面臨國民黨的血腥屠殺,中共選擇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或中共發動了南昌起義,召開八七會議,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②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軍事指揮上“左”的錯誤,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進行長征,1935年中共中央召開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糾正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3)中流砥柱作用。【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中國共產黨探索的歷程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中國共產黨探索的歷程。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三門縣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聯考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三門縣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聯考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