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魯教版九年級思品第一單元 在社會生活中承擔責任導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魯教版九年級思品第一單元 在社會生活中承擔責任導學案

資源簡介

陵川三中導學案
課題:我們向往公平(一)
◆ 一、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公平意識,理智地對待社會不公平現象,積極參與良好合作,自覺追求和維護社會公平。
能力目標:增強在社會生活中判斷是非的能力,理智地對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能與人進行公平地合作。
知識目標:理解公平的含義,知道維護社會公平對于社會穩定的重要性。
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維護社會公平對于社會穩定的重要性
難點:理解公平的含義
◆ 二、自主學習:
1、閱讀教材P3“科技制作競賽李明未獲獎的探究活動”和P4“愛因斯坦的名言”,說說你對公平的理解?
①公平是與合作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合作中的公平。
②公平是一種主觀感受,是參與合作的人們通過比較而產生的。
③公平意味著參與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既要承擔應分擔的責任,又能得到應得到的利益。公平要求對參與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都要實現權利和義務的對等和統一。
2、閱讀教材P4“王某和劉某合作的探究活動”,并完成教材P5“填一填”,理解公平與合作關系?在合作中失去公平會出現什么結果?從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3、閱讀教材P6四幅圖片,并完成教材P7的探究活動,說說社會公平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4、閱讀教材P8“溫總理幫農民工討薪”的案例,理解維護社會公平的重要意義?
5、閱讀教材P7“相關鏈接”,并完成教材P8“填一填、說一說”活動,從國家和公民兩個角度,思考如何實現和維護好社會的公平?
◆ 三、合作探究:
1、結合教材P30“走進生活”,探究如何正確看待社會上存在的不公平現象
2、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不公平待遇?說說當時的心理感受。應如何理智面對生活中的不公平?
3、時事論壇:近年來,黨和政府為維護社會公平采取了哪些措施?
◆四、 達標測評:
1、一般說來,人們心目中的公平,意味著:( )
①處理事情要合情合理 ②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個人 ③盡量少地去承擔責任,盡量多地得到利益 ④參與社會合作的每個人承擔他應分擔的責任,得到他應得的利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①③④
2、比爾·蓋茨把“生活是不公平,你要去適應它”作為給人們的忠告。其目的是要告誡人們( )
①公平是相對的,社會生活中沒有絕對的公平 ②要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客觀地對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 ③要理智的面對生活中的不公平,才能更好地生活 ④不公平的現象隨處可見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④
3、 當我們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時,我們的態度應該是( )
A.對不公平的事感到憤怒 B.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
C.我們應有維權意識,善于尋找解決途徑,用合法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D.在這種矛盾沖突中感到左右為難,舉棋不定
4、公平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當今時代,公平問題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下列事例能體現社會生活公平的是(   )
①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②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 ③調節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自2011年9月1日起,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  ④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④
**4、溫家寶同志認為,最大的公平就是教育公平。在教育上體現公平、正義,讓每個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機會,這是國家的政策,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現階段維護和實現教育公平,國家應該 ( )
①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和制度 ②把維護和實現教育公平,作為自己的責任 ③滿足人們接受中等和高等教育的需求 ④為每個人提供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從2011年秋季開始,國務院決定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中央財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標準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啟動實施這一計劃( )
①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孩子的營養健康問題 ②有利于促進農村學生的健康成長 ③有利于促進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 ④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五、 拓展延伸
**熱點點擊一:2009年9月,《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60歲領養老金,不再只是城鎮居民的“福利”。
熱點點擊二:新修改的選舉法,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城鄉居民選舉實現“同票同權”。
熱點點擊三: 2011年1月4日,《山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頒布。《綱要》指出: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
(1)、國家采取上述措施表明了什么?
(2)你今后打算怎樣為實現社會公平做貢獻?
◆ 六、反思小結:
陵川三中導學案
年級:九年級 科目:思品 主備人:侯志玲 姓名:__________
課題:為正義高歌 課型:新課 時間:_______________
◆ 一、學習目標:
1、正確區分生活中的正義和非正義行為。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具有強烈的社會正義感。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做一個有正義感人。
3、教學重點:辨別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培養正義感,
4、教學難點:自覺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 二、自主學習:(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并標記在課本上)
1、閱讀教材P9“打擊黑惡勢力” “表彰見義勇為”兩幅圖片,體會維護社會正義的重要性。請你繼續列舉生活中的類似現象。
2、閱讀教材P9正文第二段和P10第二則探究活動,理解什么是正義行為?什么是非正義行為?
3、閱讀教材p9—10第一則探究活動,思考正義制度是由什么組成的?制度的正義性在于什么?
正義制度對社會成員的要求?正義制度與公平的關系。
4、閱讀教材P11的探究活動,并完成表格,思考怎樣正確對待正義行為與非正義行為?(樹立正確對待正義非正義行為的態度。)
5、結合教材P12—13探究活動,說說怎樣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 三、合作探究:(判斷辨析)
1、在社會生活中,制度是以公開宣布的程序和規則組成的。制度的正義性就在于它的規則和程序是為少數人制定的。
2、生活中,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哥兒們”義氣是正義行為
◆ 四、達標測評:
1.下列屬于正義行為的是 ( )
①看到爸爸醉酒駕車,又不聽勸阻,小勇及時撥打“110 ” ②小英將同桌小蘭考試作弊的事告訴了老師 ③小明為給受欺負的好友“報仇”,將小剛痛打一頓 ④學校取消了酷愛讀書、學習成績優異的小林“三好學生”榮譽稱號,因他從學校圖書館偷了一本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選項中屬于非正義行為的是 ( )
①非法占有他人的財產 ②乘公交車逃票
③騎自行車闖紅燈 ④違反學校的規章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我國相關制度的規定體現了正義,下列制度中,不屬于正義制度的是 ( )
A.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業保險制度
B.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C.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制度 D.平均分配制度
4.下列行為或言辭中,沒有體現正義感的有 ( )
①拔刀相助、哥們義氣 ②為人正直、愛憎分明 ③無私無畏、光明磊落 ④得過且過、趨炎附勢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 五、★★ 拓展延伸
5.明辨是非:初二學生小明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富有正義感的人。一次,他的同班同學小楊受到外班同學的欺負,他馬上領著幾個人找到那位同學“理論”,并把那位同學痛打一頓,為小楊報了仇。
判斷:
理由:
◆ 走進生活:
6.中學生肖毅在公交車上看見小偷企圖行竊,問母親該怎么辦,母親趕緊說“千萬不要管。”眼見小偷就要得手,肖毅感到很氣憤,大聲喊道:“有人偷錢包!”小偷沒得逞,溜下了車。
你如何看待肖毅的行為?
◆六、反思小結:
陵川三中師導學案
年級:九年級 科目: 思品 主備人:侯志玲 姓名:_____________
課題:第二課 責任對于你我他 課型:新課 時間:________________
◆ 一、學習目標:
1、知道責任的來源,明白身份不同,責任不同。
2、增強責任意識,樹立積極承擔責任的自覺性。提高對自身責任的認識能力。
3、“身份不同,責任不同”既是本課時的重點,同時也是本課時的難點
◆ 二、自主學習:(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閱讀教材P15“校園生活中的承諾現象”和P16探究活動,理解承諾和責任之間的關系。 2、閱讀教材P16正文和P17“相關鏈接”,弄清責任的含義是什么?責任來源于哪些方面?
3、閱讀教材P17情景材料并完成P18“填一填”,思考社會關系、角色身份和責任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4、填一填:我有哪些責任?(填寫在課本上)并思考我們應怎樣認清人生的不同責任,做一名合格的負責任的社會成員?
◆ 三、合作探究:(行動體驗)
1、小偉和小明是好朋友,進來,小偉迷上了電子游戲,經常逃課去網吧打游戲。小偉拜托小明千萬不要告訴老師,如果老師問起,就說自己病了。小明覺得小偉是自己的好朋友,便答應了他。后來老師知道了此事,批評了小明。小明覺得很委屈,為什么自己履行了對朋友的承諾還要遭批評呢?
如果你是班主任,你會如何向小明講清道理?
★(結論)由以上可以得到,在生活中,人們經常以各種方式對他人作出承諾,有了承諾,就有了 ,但承諾一定要講 。
2、 材料一:徐本禹到貧困地區任教。 材料二:解放軍戰士守衛邊疆。
材料三:中國運動員為國爭光。 材料四:任長霞懲惡揚善,執政為民。
討論:由以上材料你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
◆ 三、 達標測評:
1、一天早上,小龍到校后,他發現數學作業本忘記帶了,他生氣地說:“媽媽真馬虎, 怎么忘記把數學作業本裝到書包里了。”小龍的行為說明( )
A.他是一個獨立的孩子 B.他依賴別人,是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孩子
C.他做到了自理,是一個自立、自強的孩子 D.他是一個有責任感的孩子
2、責任產生于社會關系之中的相互承諾。承諾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責任的來源 有 : ( )
①對他人的承諾 ②分配的任務 ③上級的任命 ④職業的要求
⑤法律規定 ⑥傳統習俗 ⑦公民身份 ⑧道德原則
A.①②④⑤⑥⑧ B.②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3、當我們還是一個嬰兒的時候,我們的責任就是吃飽、睡好;當我們成長為一名學生時,努力學習就是我們的責任;將來我們走上工作崗位,勤奮工作、努力創造就是我們的責任。由此可見 ( )
A.我們還是孩子時不用承擔任何責任
B.責任感和負責態度只是對職業人員的要求
C.中學生的責任對社會意義不大
D.人們所處的社會關系不斷變化,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會發生變化
4、在社會的舞臺上,每個人都 ( )
①只能扮演一種角色 ②扮演著不同角色 ③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 ④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承擔或不承擔責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四、 拓展延伸(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要求條理清楚,簡明扼要)
王順友,苗族,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的投遞員。在山區里,20年,他步行26萬公里,環繞地球六圈半;20年,他沒延誤一個投遞班期,沒丟失一封郵件,投遞準確率100%。為此,王順友一個月回不了兩趟家,對家庭來說,他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丈夫,也不是一個好父親。但他說,為了搞好郵政服務,也只好舍小家顧大家。2010年5月1日,王順友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人物項目 王順友
扮演的主要角色
承擔的主要責任
責任來自于
承擔主要責任的代價
承擔主要責任的回報
對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的認識
◆ 五、反思小結:
陵川三中導學案
課題:第二框 面對責任的選擇 課型:新課 時間:__________________
◆ 一、學習目標:
1、認識承擔責任的后果,積極承擔責任
2、通過學習,增強責任意識,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逐步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好公民。
3、教學重點:承擔責任的代價和意義 4、教學難點:承擔責任的代價和意義
◆ 二、自主學習:(閱讀教材,思考下列問題)
1、承擔責任意味著什么?
2、承擔責任的代價。閱讀課文第20頁李嵐的故事。想一想:在承擔講解員的責任中,李嵐付出了什么代價?議一議:假期里別人都在休息、游玩和學習,她卻承擔了業余講解員的責任。請對她的做法作出評論。
3、承擔責任的意義。閱讀教材P21“相關鏈接”理解承擔責任對個人和社會有什么好處?
4、不承擔責任的后果。閱讀教材P22“不承擔贍養父母責任”的案例,并完成P23的探究活動,思考不承擔責任有什么后果?
◆ 三、合作探究:(行動體驗)
1、閱讀教材第21頁下至第22頁上,請你為這些同學做出正確的選擇,說明選擇的理由,并分析承擔責任的代價和意義。
2、學生分小組討論,分析這些同學不負責任的行為有可能導致的后果,認識其危害
同學A:上學總是遲到;上課不專心聽講,花錢雇別的同學幫自己寫作業
同學B:做值日時總是借故溜掉
同學C:結交社會不良青年, 出入網吧,小偷小摸。
同學D:上學途中,沒有警察, 勇闖紅燈
◆ 四、達標測評:
1、下列關于選擇與責任的表述正確的是 ( )
A.選擇與責任無關 B.選擇意味著責任
C.沒有選擇,就沒有責任 D.選擇得好就不要負責任
2、一部感動得多少人熱淚盈眶的電影《背起爸爸上學》,說的是一個16歲的農村少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師范學校,面對著癱瘓在床無人照顧的父親,無奈之下賣掉了全部家產,背著父親走進校門,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求學之路。電影的寓意說明 ( )
①對于人的成長來說,承擔責任,是自尊自信的具體表現 ②承擔責任是自立自強的必須選擇 ③承擔責任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 ④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就會有什么樣的回報
A.①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對“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的正確理解是 ( )
①作為集體中的一員,我們有義務為集體承擔責任②當你為社會承擔責任的時候,很多人也 在為你的成長和生活承擔著責任 ③如果沒有他們履行各自承擔的責任,我們的生活將會一片混亂 ④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是和諧社會的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有些該做的事情,并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對于這些事情我們( )
A.要根據回收的大小來確定投入的時間和精力 B.應視為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予以承擔
C.承擔責任就一定能得到社會的贊譽 D.有愿望與興趣的才能做好
5、對于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下面認識中不正確的是
A.面對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是那些最富有責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
B.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
C.我們不應該承擔那些沒有任何回報的責任
D.我承擔,我無悔,我不計較得與失
◆ 五、拓展延伸(走進生活)
★★★6、材料分析
材料一:馬鵬飛——沈陽市的一名學生。自幼家庭不幸,奶奶是他唯一的親人。在他5歲那年,奶奶因糖尿病失明生活不能自理。他六年如一日,堅持照顧奶奶,幫助奶奶穿衣洗漱、打針吃藥,同時堅持按時上學,認真完成作業。他立志要成為一名醫生,不僅要治好奶奶的病,還要回報幫助過自己的人。
馮思廣——空軍駐某航空兵師的一名飛行員。在駕駛飛機是遭遇發動機驟停,為避免飛機墜落在人口稠密地區,他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果斷選擇改變飛行軌跡,最后自己卻因錯過跳傘最佳時機,壯烈犧牲。
從“責任”的角度談談,上述材料中兩位人物的行為給你什么啟示。
◆ 六、反思小結:
課題:第三框 讓社會給我投贊成票 課型:新課 時間:_____________
◆ 一、學習目標:
1、自覺增強責任意識,服務社會、奉獻社會,做一個負責人的公民。
2、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和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能力。
3、從小事做起,養成負責任的習慣;知道法律的重要作用。
◆ 二、自主學習:(閱讀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1、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閱讀教材p23—24“李勇背著父親上學”和“林軒的選擇”探究活動,感悟歌德的的名言,思考青少年應該學生應怎樣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2、自覺守法,維護社會秩序。閱讀教材P25“上車”兩幅圖片和P26情境設置,理解良好的社會秩序對社會發展有哪些重要作用?公民依法維護社會秩序的主要內容和要求是什么?
3、服務社會,奉獻社會。(1)青少年服務社會,奉獻社會最有條件做到的是什么?
(2)青少年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好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少年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的意義:
◆ 三、合作探究:(行動體驗)
歸納總結:怎樣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 四、 達標測評: ★單項選擇題
對每一人同學來說,作為學生就必須努力學習,作為子女就必須孝敬父母,作為公民就必須遵守法律……。據此回答1—2題。
1、上述材料表明
①責任是對一個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 ②我們要學會在不同的責任面前進行選擇 ③身份不同,責任就不同 ④有了承諾就有了責任(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上題告訴我們青少年學生,要成為一名合格負責任的社會成員,必須( )
①認清自己的責任 ②做出符合自己身份要求的行為 ③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④樹立社會公平意識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
3、2012 年5 月8 日,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門口,一輛公交車突然失控,沖向剛剛放學的學生,危急時刻,女教師張麗莉推開學生,自己卻被汽車撞成重傷。女教師張麗莉的事跡感動著我們身邊每一個人,人們稱她為“最美女教師”。你認為,她“美”在
①熱愛學生、關愛學生的崇高師德②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優秀品質③高度的社會責任感④舍己為人的無私奉獻精神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3歲的白芳禮老人,十幾年來靠蹬三輪車掙來的錢,資助了素不相識的300多個孩子完成了學業,自己卻過著清貧的生活。回答4-5題
4、白芳禮老人的事跡給我們的啟示 ( )
A 要自己承擔法律規定的責任 B 要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
C 要自覺承擔扶危濟困的責任 D 要不斷變換自己的角色
5、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在向白芳禮老人那樣自覺共同營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這是因為 ( )
A 關愛社會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 B 越來越多的人需要他人的幫助和關愛
C 我們的社會已經形成人與人相互關愛的氛圍 D 我們的社會道德水平已經很高了。
6、右圖漫畫《動口不動手》的寓意主要是
A.關心時事,了解社會
B.不做“看客”,奉獻愛心
C.明辨是非,遵紀守法
D.忠于職守,承擔責任
7、在上海世博、在廣州亞運,在更多鮮為人知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志愿精神在閃耀。獲得感動中國2010年度特別獎的中國志愿者的事跡啟示我們
①不計較代價與回報的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 ②熱心公益,能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 ③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就是履行自己的法律義務 ④主動為國分憂、勇擔責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③④
◆ 五、拓展延伸(走進生活):
★★ 8.價值判斷(2)小雯說:“太棒了,這次測試成績又進步了,這學期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好朋友小穎問她:“喂,你為什么進步得這樣快 ”她微微一笑,回答道:“學習是我的責任,我就要承擔。”
判斷:( )
理由:
9.2012年5月8日20時30分,佳木斯市某中學下晚自習的學生涌向校門,一大客車突然失控,連撞兩車后向校門口的學生撞來。危急關頭,張麗莉老師迅速推開了身邊的學生,自己卻被卷入車下遭到碾壓,造成雙腿高位截肢。張老師用行動書寫的“大愛”感動了國人,被人們譽為“最美教師”。
運用道德和法律知識評價張老師用行動書寫的“大愛”。(4分)
◆ 六、反思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晋县| 兴业县| 黑水县| 漾濞| 勃利县| 耒阳市| 柏乡县| 镇雄县| 邹平县| 泊头市| 南澳县| 廉江市| 平阳县| 武冈市| 铁力市| 建瓯市| 读书| 邵阳县| 资兴市| 安新县| 恩施市| 临沂市| 思茅市| 长治市| 泾阳县| 收藏| 江都市| 石河子市| 伊金霍洛旗| 临猗县| 杭锦后旗| 香港 | 三河市| 社会| 丰城市| 平阴县| 嘉善县| 怀远县| 航空| 南乐县| 汉源县|